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唐都天行录 > 第164章 姗姗来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八月十五,天刚麻麻亮,沉央一行人便直奔鸿胪寺。

待至鸿胪寺门前,遇见青阳真人与李持盈等人,沉央忙即上前见礼。入得鸿胪寺,道场设在监典司圆型建筑内。

众人鱼贯而入,只见内中已然修整了一番,正中起了一方高台,想来是论道证法之处。沿台四周坐满了人,各色人等皆有,下细一看却是泾渭分明,三成和尚,三成道人,另有四成是江湖豪侠。

“紫阁山来人了。”

“沉央大法师来了。”

见得沉央等人,人群骚动,陆陆续续有人起身见礼。沉央朝着四面八方团团一礼,大步走向高台另一头,那里尚有许多空位。

上官正亭正襟危坐,未着鸿胪寺卿官服,作游侠打扮。见了沉央,上官正亭点了点头。沉央打了个道辑坐了,一应紫阁山中人坐在他身旁。

青阳真人与李持盈走过去与上官正亭寒暄了几句。

过不多时,只听门口有人嚷道:“宗圣宫来了。”

“宗圣宫总算来了,罗真人可有来?”

“这等盛会,罗真人若不来,未免失色不少。”

众人纷纷向门口看去,一群白衣道人走进来,约模二三十人,人人神色肃穆,当先者是名女道人,看上去只得三十许,面目颇美,只是眉寒若霜,稍及看来,便让人浑身冷寒。

女道人直步走来,众人被其目光所迫,均不敢正目相看,不由低下头去。

“萧副掌教。”上官正亭起身,抱了一拳。

女道人还了一礼。

“原来是萧清纶萧副掌教。”

“萧清纶副掌教享誉天下已有三十余年,怎会如此年轻?萧半月副掌教也姓萧,莫不是二位仙侣的女儿?”

“你这是少见多怪,萧副掌教修习宗圣宫大法,青春永驻,这有甚么好稀奇得?更何况你没听见上官大人叫她副掌教么,宗圣宫又有几个副掌教?”

见女道人年轻貌美,不少人窃窃私语。

听得议论,女道人回目看去,目光如寒梭,众人被她一看,顿觉背心发寒,如坠冰窖,再也说不出话来。

女道人冷冷一笑,走到左面空位处坐了,离紫阁山众人并不远。她看了沉央一眼,略略点下了头。

沉央还了一礼。

又过一阵,太阳爬上圆型建筑,右面空位上却空无一人,华严寺仍是没来人。众人都是来看这场是非的,从天不亮等到现在,却不见发起人,顿即不耐,便有人嚷将起来:“紫阁山来了,宗圣宫也来了,华严寺怎么还不来?”

“嘿嘿,华严寺这些年威风八面,自然是要压轴登场。”人群中有人冷笑道。

众人看去,见是一名道人,面目威严,背上负剑,嘴上蓄着三寸短须。

坐在他身旁的一名道人笑道:“就算华严寺定要比过宗圣宫去,也该登场了。再不来,时辰便要过了,难道要大家一直等到夜里,坐在地上赏月?”

听到‘定要比过宗圣宫去’,众白衣道人齐齐一声冷哼。

“哈哈,五湖四海齐聚,英雄豪杰俱来,大家一起赏赏月又有何妨。依我看哪,也不要论甚么是非,就请上官大人搬出酒来,大家伙儿暮天席地,痛快吃酒,痛快赏月,这才是正经。”

一名江湖游侠大声笑道。

“哈哈哈……”

众人大笑,即有人解下腰上酒葫芦,咕噜噜灌上一气,更有人把酒传向四面八方,众人你一口,我一口,竟然当场饮起酒来。

过得一会,有人喝得醉熏熏,站起身来,笑道:“再不来,天可真就黑了。若真要等到夜里才来,那倒也不打紧,只是天上只得一颗月亮,地上却有无数颗月亮,我们该赏哪一颗?”

听得这话,众人大奇,便有人笑道:“天上月亮并不稀奇,地上怎会有无数颗月亮。这位仁兄,你是喝多了吧?酒量若是不济,便不要说醉话。”

先前那人摇头笑道:“我酒量虽是不济,但说得却不是醉话。要问地上月亮在哪里?诸君且往那里看。”指向和尚群。

“那里是和尚,怎会有月亮?”

众人更奇,纷纷顺指一看,均是摸不着头脑。忽有一人恍悟,哈哈大笑,直笑得手舞足蹈。众人见他大笑,自己却不明其意,当即便有人叫道:“张少侠,你笑甚么笑,仔细闪了腰。”

姓张那人笑得浑身乱抖,好不容易镇定下来,强行忍住笑,指着和尚群:“这一颗颗的光头,岂,岂不就是无,无数颗月亮么?”说完,又即大笑。

众人恍然大悟,顿时轰笑起来。盈儿禁不住,哈地一声笑起来:“姑爷,你看,可不就是一颗颗光头,一颗颗月亮么?”

沉央也是忍得十分难受,轻声道:“不许胡说,佛门也有高僧,万万不可小瞧。”

盈儿嘟嘴道:“盈儿才没有小瞧呢,若是小瞧了,就看不见这许多月亮了。嗯,不对,现下天上没有月亮,只有太阳,地上也有太阳,一颗两颗三颗。哈……”

“阿弥陀佛。”

这时,众和尚再也忍不住了,齐齐一声佛号,唱得满院俱震。

大笑之人,十之八九都是江湖游侠,豪侠任性,又喝了酒,头晕眼花正是意气横生之时,便是神仙下凡也即不顾,立即便有人道:“和尚们剃得,我们便笑不得么?”

有人起了头,即有人唱合:“按说佛门东来,原本不剃头,后来定要抛去三千烦恼丝,这才剃得头。既然剃了,又不容人说,这却是何道理?”

“哈哈,你要剃,老子便要笑,月亮不是月亮,太阳不是太阳。石头也不是石头,好大一颗光头……”

“应该说,好光一颗光头!”

“是啊,是啊,且看这天下,山山水水尽是光头。若都这般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大家一起快活,那倒也就罢了。但试看千百年来,终日念着阿弥陀佛,又有几人当真成佛?便是成了佛,不问世事,不管人间死活,那佛要来何用?”

这声音阴恻恻的,夹杂在众人声音中,起先并无人在意,等听懂话外之音,想要去寻,却又消匿在人群中。

众人均想,这人虽是躲躲藏藏,算不得英雄好汉,但说得话却颇有几分道理,太平盛世,人间供佛养佛,乱世之时,和尚们却大多不愿出世,平日里再得高望重,再如何大慈大悲,不救切肤之痛,又有何用?

“阿弥陀佛。”便在这时,一名老和尚站起身来,合什道:“僧人剃度,便如常人着衣,不值人笑。至于那位檀越所说,老僧不敢苟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大智慧,大定力,殊为不易。正因不易,方要曲中求直,普渡众生。佛法无边,慈悲为怀,但也有天龙八部众,作金刚怒。若是当真有妖魔祸乱人间,莲花杵下自要还乱世以太平。”

众人听得一凛,原本以为老和尚站起来,要说一番大慈大悲的大道理,谁知他却将僧人剃度比作吃饭穿衣,不值一笑。又说,若逢乱世,佛门也要出世,除妖伏魔。众人均想,若当真如此,那倒是苍生之福。

老和尚话刚说完,便有人起身道:“了云禅师自是慈悲为怀,以天下苍生为念。然却不知,禅师此话,说得是五台山云空寺一家之言,还是诸位佛陀之愿?”

众人看去,只见说话那人是那名面目威严的道人。有人识得他,叫道:“清尘子,了云禅师得高望重,江湖上那是人人敬仰。说得话,自然是佛陀之愿。”

清尘子微微一笑,但却摇了摇头,看向了云禅师。

了云禅师怔了一怔,又唱了一声阿弥陀佛,慢慢坐下来,闭上了眼睛,再不说一句话。

“了云禅师为何不说话?”

“唉,了云禅师既不说话,又何必再问?”

“他不说话,我为何便问不得?”

“他虽不说话,但却已然说了,这显然只是五台山云空寺一家之愿,却非天下佛门之念。”

“如此说来,眼看天下大乱,天地盟横行人间,天下佛门仍要遁世避世,不管人间死活?”

“唉,若是如此,要这些佛陀何用?那慈悲为怀又是慈得甚么悲,当真是众生如一,妖魔也要慈悲么?”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是激昂,越说越是义愤,有那粗豪无礼者更是骂将起来。

眼见事态要糟,突听一声轻啸,那啸声极是雄浑,便如滚雷,远远荡开,经久不歇。

众人只觉气海蒸腾,翻滚不休,忙即纳定气息。待回过神来,便见上官正亭起身道:“诸位远道而来,是为证得是非黑白,何必妄议其他?”说着,又对身旁一人道:“道满,你且去华严寺看看。”

“是。”

藤原道满长身而起,朝院外走去。不多时,去而复返,笑道:“华严寺诸位大法师已经来了。”

众人纷纷往院门口看去,果见一群和尚快步走来,有老有少,气色凝重。

领头者是名老和尚,名叫澄悟,生得方正面目,长眉长须,他快走到高台下方,合起双手,朝着四面八方团团一礼,大声道:“华严寺来迟了,但非故意来迟,而是受了宵小之辈的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