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晟春秋 > 第482话 肥肉难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了赵忠信的话,赵盛国赞同地点了点头继续道:“正是!当下大梁国内尽是陷入一片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是不予言表的!而大梁主家此番的注意力可以说也全都集中在了大武所割让的那一块新的国土的接收与治理当中,为此大梁可以说是动用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显然是想尽快稳固在这块新地盘内的统治,尽力将其消化掉!”

“呵呵!难得大梁在如此劣势危急的关头,竟能反败为胜还能咬下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大梁上下会有如此表现也实在不足为奇!只不过他们如今是咬下了这么一块肥肉没错,可这块肥肉将来有没有那么容易咽下去,恐怕就难说了!更别说要将这块肥肉消化掉了……”赵忠信笑道。

“大君上您的意思是?大武接下来会有小动作?”赵盛国有些疑惑地问道。

“恐怕还不是什么小动作,而一定是大动作!”赵忠信顿了顿继续解释道:“老实说!尽管大武此番迫于当下形势同意与我宋梁联军议和,然而实际上大武与大梁两国之间在此战之中,大武并未真正意义上落于下风,可是此次议和所有的好处却几乎给大梁都吃了,从感官上便是大武向大梁认怂了!

然而实际上是如此吗?并不是!倘若此番战斗不是我大宋介入而只有大梁与大武单打独斗的话,这场战争的结果还真不好轻下判断!以周平秀的个性,他们绝不会如此轻易承认此番大梁的胜利,其势必要节外生枝以证明大武的实力并不会比大梁弱!

大武与大梁这一对老冤家哦,恐怕还未等大梁将这块新鲜的肥肉含在嘴里焐热,大武便要出手从虎口之中夺食了!”

赵盛国听了赵忠信的这一番分析,不由频频点头,而后又稍加思索了一下,顿时有些惊讶得目瞪口呆道:“大君上将这天下大局看得如此通透,难不成此番和议我大宋主动放弃此次和议所有利益是您有意为止?并不止是单纯为了让大梁在割让北境之地之事中获取心里平衡?”

“哈哈哈哈!”赵忠信闻言笑道:“以我大宋今时今日的实力,在我军与大秦之间的战斗中,恐怕大梁也有所了解了!我们既然有那本事让他们将这北境之地的控制权让渡出来,便有本事让他们根本不敢轻易惦记这块地方,这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如此,那您……”赵盛国似乎有些不解地问道。

“你瞧!”赵忠信听了赵盛国的话,赵忠信指了指赵盛国自己笑道:“便连如你一般聪慧之人,都难以理解如此复杂之事!而你还是自唐晟便随我一路走到今天,我身边最亲近的重臣!倘若我在朝堂在没有说明任何原因的情况下说出此事,那一般家臣又如何能够接受如此大利当头却主动放弃之事?

可是盛国,你要明白!我大宋的目标并不是固步自封这眼下的一亩三分地!难道拿下区区一块北境之地,或者再多取下大武那几块零零散散的地我们便满足了?”

赵盛国听了赵忠信的话后,有些似懂非懂地问道:“大君上,您的意思是……退了瓜分大武之地的利益,是为了我大宋更大的利益?”

“呵呵!虽然还不是完全正确,不过差不多了!”赵忠信笑道:“盛国你还记得我们当年在唐晟之时立下的宏愿吗?”

“当然记得!”赵盛国肯定地说道。

“纵观这天下,自庆正之乱后,除了我宋国这一方净土,全天下哪里不是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的?即便如此,天下诸侯依旧我行我素一心只考虑自己个人的私利而完全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而朝廷早便已经名存实亡,自我太京一行便已经看透这一切了!看来,也是时候由我们大宋结束这个乱世了!”赵忠信淡淡地说道。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由赵忠信的口中说出,赵盛国是心中一惊,忙道:“大君上!终于到我们亮剑的时候了吗?”

“正是!盛国!如今我大宋的国力已经强到足以与其他天下大国分庭抗礼的地步了!而如今,我们要等的便是一个时机!”赵忠信说这句话的语气一下子严肃了起来。

赵盛国清楚,当赵忠信露出如此表情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便说明他所说的这件事必定是经过了他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所得出的结论!因此,他此事反而没有更多的惊讶,反而是好奇地问道:“什么时机?”

“一个天下大国发生重大失误的时机!”赵忠信笃定地说道。

“重大失误?莫非您所说的大武所割让的这一大片土地,便是这一时机的导火索?”赵盛国问道。

“没有错!正如我们方才所分析的,以大武的周平秀的个性,待一切风波过后,大武重整旗鼓必定会再次卷土重来!到时候,这大武与大梁之间必定又会再起战事,并且必定不会是一场小仗!而这场仗绝不能直接将我大宋卷进去!”赵忠信道。

“原来如此!所以一旦我们要了大武的土地的话,我们要想维持这片新土地的区域稳定势必要耗费比大梁更大的精力,而且也要在当地驻军!且不论如此一块与我国主要领土并不接壤的飞地难以治理吧,一旦这两国开战,我大宋必定会无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战争之中!到时候即便想要置身事外隔岸观火也便是不可能的了!”赵盛国恍然大悟道。

“正是!在大战的前期,倘若我们大宋也被迫变成当事国的话,在此事上面我们便会变得相当被动!当今天下的混战是越发演变得越演越烈,动辄就是数个国家卷入其中!如果我大宋出于与大梁等国友好的关系而不得不卷入这些战争的话,我们能够晚点卷入其中,便尽量不要太早卷入吧!”赵忠信道。

赵忠信重视国家自身发展的战略将宋国建设成为了如今的大宋,再加上这大宋相较于天下其他穷兵黩武的大国来说,确实是一番其乐融融的天国般的土地!

这宋国的军队的强大,除了较为系统化的训练,以及完善的兵农分离体系,完备的军制规划,以及军法的约束之外!宋军上下军民都想要守护住这一片难得的美丽地方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心情,几乎是人人都感同身受的!

因此,宋军的强大是由内而外地强大!特别是在大宋兼并了原陈国全境的良好治理后,无论是原陈国故民,还是原宋国的老宋人,都无不认为他们每次的出征都是为了正义,为了让更多受苦的百姓的幸福生活而做出的必要行动!

这一点,从赵忠信的每次出征基本都能够得到全国百姓的夹道欢迎可见一斑!而此番大宋受到天下大国的认可成为了新兴的天下强国,再加上大宋早便已经名声在外的口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在其边境的诸多小国无不要求并入大宋,接受大宋的管制变革,而俯首称臣!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依附大宋的方式与过去以往天下诸国的兼并或者附庸模式完全不一样!这些小国多是出于自愿的原则加入大宋,并承认大宋主家的权威,其国君自愿降格为大宋主家的家臣,因此并没有过去那般武力兼并而劳民伤财的程序!

而这种平和地俯首称臣的行为,又与过去一般成为大国附庸的小国不一样!一般小国附庸,多是因为实力不足迫于大国的威胁而俯首称臣成为一个相对自治的国家政体!

可是这些要求并入大宋的小国,却是出于自愿的原则,一些开明的君主是以本国百姓的利益,以及自身的地位安全的考虑,直接加入大宋,放弃自身的自治权,而成为大宋的一个家族,其国君则变成大宋的一家家主,并接受大宋国内对各家家主的约束以及政策分配任职,与其国家故地再无任何瓜葛!

可以说,如此多的小国自愿并入大宋的行为,非但震惊天下,便连原本大宋的各家以及各家统辖之下的的家臣百姓们都无不对此感到震惊不已!

老实说,别说一开始吧,即便是现在大宋国内依旧有不少人对待大宋当年一统赵忠信掌权之后的一系列变革抱持着怀疑的态度!

当然,这是一个时代更迭的必然结果,是无可避免的!一个时代产生的新的变化会有人去接受它,自然也会有人去反对它,不可能有一个制度或者国策会得到所有人一边倒的支持的!倘若真有这样的情况,那要么是这个政策确实深得人心,要么就是整个体制出现了问题!

然而,大宋刚刚一统初期,政体以及体制都尚未完全形成,根本不存在什么体制的问题,而赵忠信所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可以说是顾全了所有人的长期利益,却是损失了小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因此,即便是这些人都能够理解这些变革是为了大宋更加长远的利益,而保证了大宋的利益之后,当整个国家出现良性循环的时候,他们能得到的肯定远比过去要多得多!可是也难免会导致有些人因为鼠目寸光,而对这些变革怀恨在心,进而甚至搞些小动作对这些变革造成破坏!

这些东西吧,其实在大宋一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存在的,甚至有许多家臣在过去都是支撑站在唐晟主家这边的!

不过所幸的是赵忠信治国果然是有他自己的一套,尽管他并未使用高压镇压的手段,却是在用各种边枝末节的方法将这些家臣们一些甚至可以说具有一些反叛意味的行为统统牢牢地按住了,直至所有他想做的事情都轻易完成,最终成为了既定事实!

于是,大宋今日终于真正崛起,当它傲视天下诸国而得到国内外各种力量的肯定支持之后,这些原本蠢蠢欲动反对的声音终于正式自己消失得一干二净,转而变成了对大宋对赵忠信以及他过去所做的一切的肯定,而这些人也最终变成了这个国家这个政体最忠实的支持者了!

可以说,今时今日无论是国内对主家的态度,还是国外列国对大宋的态度,都无疑是为赵忠信治下的大宋正名了!也可以说,在今时今日各方面都空前认可大宋今时今日所做的这一切的情况下,大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团结局面!

而相较于此时越发团结,加上大量国家争相并入大宋而使得大宋进一步壮大起来,此时天下大局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微秒的变化!

在这段时间里,大宋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地对国内发展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以外,也在依照着他们的计划对那些新纳入的领土进行强有力的“改造”,特别是在北境之地的建设!

这时候,大宋多年积累下来的基础建设能力便一下子派上了用场!他们在对这些道路的修建以及大量人口引入进行土地改造的行动中,都是相当雷厉风行的!

大宋这边的建设速度之快,几乎在数月之内便将通往北境四城的主干道建设而成,而近大宋所控制的原陈国故地部分地区也已经开始进驻了大量各国百姓,并且也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大城市萌芽!

并且,大宋这边对于这些荒地的开垦以及建设出台了大量惠民政策,甚至官府还出钱出力帮助这些人民去完成这些开发任务,使得北境之地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人民的同化上面的进程都要比所有人想象的要快上许多!

便连北境之地这么大的一块基本未开发的土地的工作进度都如此之快了,更何况是大宋周遭那些国内本就有着一定基础的新加入的国土,他们的发展有些甚至只是稍稍颁布了大宋的国法之后,再派几个官员进行交接,而后大量的人口便涌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