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章节亭亭而自立

大隐隐于市,高手在民间。

中国的教育体制可能有些问题,成绩好的人,并一定真的是那些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睿智高明的人。

田蓓也和阿望一样,语文成绩并不算太好,然而文学造诣却极高,经常和阿望、言羽一起吟诗作赋,是所有女同学之中文学天赋最高,也是言羽初中异性朋友中最为要好的一个。

言羽极喜欢读书,初中时便已读了不少外国名著,喜欢读《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双城记》等等,却一点儿也不喜欢《呼啸山庄》、《百年孤独》、《红与黑》、《茶花女》之类的作品,对不喜欢的书,从来都是翻上一翻,就丢在一旁。

那时有个女同学叫程曦,平时从来没聊过,有一次课间聊起,言羽发现她竟然也读过很多国外的名著,顿时感觉很投机。

但是聊到一些中国的古典小说,程曦却说没看过。言羽想到田蓓最爱看《红楼梦》,心想女生应该都差不多吧,于是投其所好地问程曦,是否也爱看《红楼梦》,没想到程曦仍说没看过。

言羽听了很吃惊,就好为人师,以一副学长师长的口吻,十分老道地对她讲:

“说实话,我自己一点儿也不喜欢《红楼梦》,但是既然有那么多人研究它,它必定也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听说你以后想要出国,那我建议你还是应该抽空读一读我们自己的传统的东西。

“历史老师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化,实在是很可悲的。美国不过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已,两百多年相较于五千多年,在文化的底蕴上就差得太远了。你外文名著倒是读过不少,可是很多该读的中文书籍未曾读过,不说唐诗宋词元曲清杂文,单是当代小说,就有太多好书没看,实在是很可惜。如果你现在不读,以后到了美国,就难有机会读了,所以希望你好好想想这事儿,抽空多读点中文书”。

。。。

而有些女孩子,却不是这样,比如田蓓。

言羽原是个路盲,刚上初中时只要转车,就找不到路,经常和王美人同行。

后来有一次放学,因王美人有事先走了,言羽一个人落了单,自己去乘车,结果碰到了去学跳舞的田蓓。

言羽见她竟然一个女孩子自己坐车去学舞,觉得她好能干,比小学时个头很高了还要爸爸用偏三轮接送的胡英强多了,心里十分佩服,就向她打听转车的车站在哪,向她问路,田蓓就很热心地带他去转车,还和他同了一段路然后先下车了。

后来田蓓就经常要他陪着她,每周三放学后就送她去少年宫学跳舞,两人经常一起坐公交车,聊得十分投缘。

每次如果每有座位,言羽就帮她背书名;如果只有一个座位,言羽就都让给田蓓坐。

有时田蓓看言羽之前踢了球或者实在累了,就帮他抱着书包,或者挪一挪位置,要他坐下来挨着自己一起坐。

每当这时候,言羽都会忍不住低头看看田蓓细细的腿,心想怎么会有这么细的一双腿,跳舞的时候怎么能撑得起她旋转的身体啊?

于是心生怜惜,生怕唐突了佳人,不好意思坐下和她共挤一个座位,于是总是坚持站着,再累也没有一起坐过,为此田蓓不少生他的气。

言羽发现,田蓓和阿望一样,读过很多古书,两人聊起很多奇闻趣事,自己都闻所未闻,其见识之广,自己实在望尘莫及。

而“秦淮八艳”的很多奇闻轶事,就是田蓓聊天时讲到,言羽听后,方才知晓的。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色艺才气俱佳的名妓的合称。

最早记载八艳事迹的是清朝余怀的《板桥杂记》,包括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合称为“八艳”。她们兼具过人的美貌与才华,有着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更以在乱世中的侠义气节为人传颂。

明朝末年,以色貌才气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命运皆与她们有着重大关系。才子英雄,皆爱美女,她们的艳丽不仅令凡俗之人动心,更令许多英雄才子为之神魂颠倒,历史亦随之而改变。

明末的秦淮河,一派勾栏瓦肆,歌舞升平,笙歌彻夜的景象。其中青楼林立,尽是风尘女子的世界,俨然成为明代最为繁华的歌舞地。许多青楼都收留有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童女。她们教其琴棋书画,诗词歌舞,待其长成后便成为青楼中的招牌。金陵八艳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马湘兰、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董小宛皆是由雏妓养成至秦淮河“绝色”的。

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

而且,她们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八人个个能诗会画,只是大部分作品已经散失,只有柳如是的作品流传较多。她们创作勤奋,努力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故宫博物馆曾展出了马湘兰的兰花长卷,无锡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图。

其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至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马湘兰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

而柳如是,本名杨爱,杨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又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十分喜爱,故自号如是。她以绝世才貌,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遂成秦淮名姬,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而最后一点,是最让人钦佩的一点是:她们虽身处青楼,却出淤泥而不染,对爱情和友谊十分忠诚。秦淮八艳都是从小被逼上青楼的,没有人想过这样的卖笑生涯。她们都追求真正的爱情,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终生厮守,可她们的从良之路却总是历经坎坷,这固然是当时社会妇女追求真爱不易的时代悲剧,但也体现了她们自身高尚美好的品质。

八艳不仅个个相貌身材一流,诗词歌舞样样精通,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关心天下大事,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当真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与金陵四公子中的候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风流韵事被时人传为美谈。

金陵四公子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其中方以智文武双全,为大明朝作过很多贡献。他任崇祯帝翰林院检。明亡后他为光复明朝而奔走,任南明永王定王的讲官,永历帝的宰相。当清朝一统天下成定局之后,他又积极筹备反清复明活动。当时慕其名而投奔者成千上万,其孙方苞便是后来桐城派的鼻祖。

八艳中的柳如是、顾眉生、寇白门后来都从良跟随明末的历史名臣。明亡后,八艳中许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到追捕。而陈圆圆,董小宛也出现在当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生命中。

柳如是十五岁沦落风尘,十六岁时委身于复社领袖陈子龙,与陈情投意合。陈死后,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被钱藏娇于小楼“我闻室”。钱去世后,柳氏吮血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一代风流才女,就此香消玉殒。

董小宛本名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莲,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诗仙李白,号青莲居士)。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曾“自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之间”。

清代诗人、画家吴伟业题董白小像诗,对她游历黄山作了描述:“钿毂春浇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小宛性好清静,每到幽林远壑,就眷恋不舍,因厌弃喧闹奢靡,独居苏州半塘达六年之久。她醉心于旖旎风光,游历于山水之间,三番五次地受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就在董小宛离开秦淮河不久,却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那人便是冒辟疆。

“四公子”之一的如皋才子冒辟疆,名襄,自号巢民,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1627-1642年间,冒襄六次去南京乡试,六次落第,仅两次中副榜,连举人也未捞到,深感怀才不遇。

明代自万历以来已江河日下,太监弄权,朝纲倾颓,已达登峰造极。面对这种危亡局势,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无不忧心如焚。1636年,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结伴同游,诗酒唱和,抨击阉党,议论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

崇祯十二年(1639年)春,冒辟疆途经苏州,慕名亲访小宛数次,都因小宛外出未归不遇。待小宛归来时,辟疆已离苏还乡,小宛深为遗憾。她返回南京秦淮后,终日思念辟疆,特亲自下厨,以精细白糖、褪壳芝麻、纯净饴糖加上等面粉制成一种酥糖,从秦淮托人转带给如皋辟疆,以寄深情厚意。两人经历企慕、相识、热恋,终于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小宛委身辟疆为妾,归隐辟疆私家宅院——如皋城东北角水绘庵(后改名水绘园)。

在与冒辟疆的恋爱嫁娶中,董小宛处处主动,焕发出向往自由、寻觅真情的个性光彩;而冒辟疆事事举步踌躇,显露出一个大家公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弱点。

小宛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辟疆妻母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

小宛初进冒家,见董其昌仿钟繇笔意为辟疆书写的《月赋》,非常喜爱,着意临摹。接着到处找钟繇的字帖。后来觉得钟繇的字体稍稍偏瘦,又看到他的《戎辂表》将她推崇的关羽称为贼将,便废钟帖而改学曹娥碑,每天几千字,从不错漏。

小宛曾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也为苏元芳登记柴米油盐的用项及银钱出入。小宛画的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15岁时作品《彩蝶图》后世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她的题词。

董小宛因善刺绣,工曲艺,被称为“针神曲圣”。

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平素只以酱菜佐饭,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壶芥茶温淘米饭,再佐以一两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辟疆却喜欢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为了爱人,她开始研究菜谱,做出许多美味可口的佳宵,善制菜蔬糕点,尤善桃膏、瓜膏、腌菜等闻名于江南。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均为她所创制。

因小宛制的酥糖酥松香甜、入口易化、食后留香、去除疲倦,故小宛常年制作,并以此糖飨客,馈赠亲友,天长日久,商贾仿作供市,称作“董糖”。

她腌制的咸菜能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经她手都有一种异香绝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一匕一脔,妙不可言。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她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和“东坡肉”相映成趣。

后人因此将董小宛归位于古代十大名厨之一,这也算是她的又一传奇。

(而言羽发现,十大名厨之一的烹鱼大王太和公,竟与自己所喜爱的“四大刺客”有些渊源。吴公子光为了谋夺王位,设计刺僚,曾派专诸到太湖向太和公学烹炙鱼手艺,学成之后,吴公子设宴请僚,并令专诸在献炙鱼时刺杀吴王僚。)

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小宛曾对辟疆说:“我书写谢庄的《月赋》,见古人厌晨欢,乐宵宴。这是因为夜之时逸,月之气静,碧海青天,霜缟冰静,比起赤日红尘,两者有仙凡之别。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有的人在月亮出来以前,已呼呼大睡,没有福气消受桂华露影。我和你一年四季当中,都爱领略这皎洁月色,仙路禅关也就在静中打通。”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董小宛有“古往今来第一妾”的美誉,著有《奁艳》一书,可惜27岁时因战乱穷苦,又照顾病中的辟疆,累死于肺炎复发。

所幸病愈后的冒襄,著述颇丰,传世佳作甚多。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苑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中国语体文字也即白话文的鼻祖。

而陈圆圆初登歌台,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台下看客尽凝神屏气,皆着魔入迷。遂以色艺双绝,名动天下,史称“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传说称吴三桂就是为了她而降清,后世传她亦为吴三桂殉情,也有说她晚年出家,改名寂静,字玉庵。

不过圆圆不圆,美人不易。

从古字字形来看,“美”字如果隐去了“人”,就像人失去了自我,女人就变成了一块美玉,成为了一种东西,让男人争来夺去,失去了为“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而像田蓓这样亭亭而自立的现代美女,无疑要比古时的才女们幸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