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问道仙缘 >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洋洋洒洒三千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洋洋洒洒三千字

“怎么?听你话里的意思,似乎是想劝说四皇子重用此人?”

“如果可能的话,我一定会向四皇子举荐此人。”

“我不明白,徐大人你为什么会看好那样一个,目无君长之人?”侍卫长皱着眉头问道。

“我并不是看好他,而是看好他背后的那个人。”

“你是说国师?”

“是的,如果国师能够公开宣布,他出面扶持四皇子的话。那么四皇子便可以,稳稳当当的坐上东宫太子之位。”

徐敏毫不避讳,极力的支持四皇子能够去见一见,雷劲这个在贡院门口生事的人。

瞧他的这个意思,那可真是一副为四皇子着想的样子。

只有雷劲心里明白,徐敏这样做的目的根本不怀好意。

前文就已经说过,雷劲根本不会支持四皇子。

如果有可能的话,雷劲希望能够打消这位四皇子,登上皇位的想法。

如若不然……

这件事情徐敏在这之前就知道了。

在雷劲看来,他与四皇子的纷争是不可避免的。

而徐敏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故意的给雷劲与四皇子牵线搭桥。

“这只老狐狸,明明知道我不会扶持四皇子,却还在说这样的话。这个老小子分明就是想,在一旁看小爷的笑话。”

伸手蹭了蹭自己的鼻子,雷劲面无表情的说道:“不过这件事情,很有可能会变成如同这老小子想的一般。既然如此,那么……”

既然与四皇子皇子的冲突,已经变成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那么雷劲也就不会,再去计较徐敏现在的事情了。

还是那句话,债多了不愁,施恩施的多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知道了是四皇子前来,那么雷劲此行的目的也就算是达到了。

不过,想要把徐敏这些毒瘤铲除,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徐敏不是蠢人,他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四皇子是吗?我得好好的盘算一下,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对付那小子。哦,不对。说是对付那个小子,太抬举他了。”

默默的说了几句,然后人影闪动,雷劲飞快地返回了贡院。

这个时候的雷劲还不知道,就是这个他认为并不值得对付的四皇子。

却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看似疯狂的举动。

也就是他的这个举动,几欲断送了大秦帝国的国祚。

差一点就应验了,雷劲之前说过的话。

一夜悄然而过,不过这个夜晚有很多的人彻夜难眠。

到了次日,考题发放到了自己手中之后。

雷劲看着自己手中的考题,瞪着两只眼睛好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

为何会这个样子?

因为雷劲拿到的题目是:如何看待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不是四书,不是五经,更与君子六艺没有什么关系。

这考验的并不是一个人的文采,只要真是的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就行了。

当然,这个想法必须符合皇上的心意。

不过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写成一篇锦绣文章也是一种考验。

“这算是什么?拿这种东西当做考题?朱禀文能够做到现在这一步,那还真是有一点难为他了。”

发呆了好长一段时间,雷劲才从口中说出了这么几句话。

不过对于那三条新政,雷劲在这上面的认知那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

写一篇关于新政的文章,那对于雷劲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提笔上手,大约一刻钟的时间,雷劲便写出了一篇三千字的文章。

洋洋洒洒三千字,配合上一手已臻化境的瘦金体书法。

这篇文章,不管是被谁看到了那都得拍手叫好。

既然已经写完了,雷劲便敲了敲房门,将答完的试题递了出去。

一刻钟的时间,便是能一篇三千字的文章。

那些在贡院负责监考的考官,可就在瞬间炸开了锅。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人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写出这样的文章一定是天才。

又有人说,天才的含义太过广泛,或许这是一位擅长写这种文章的鬼才。

除去这些以外,说的最多的就是可能有人泄露了考题。

否则根本就不可能有人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写出这样的文章。

不管怎么说,雷劲有生以来的第一场科考,就在一声声的质疑当中过去了。

直到次日,有人通知他第一场科考结束的时候,雷劲这才从床上伸了个懒腰。

慢慢的移动脚步,从那件封闭的小屋内走了出来。

晃动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雷劲说道:“终于出来了,待在里面差点没把我憋死。”

这第一场已经考完了,接下来的事情那就是要等。

等待那位四皇子,在看到他的考题之后,究竟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反应。

雷劲现在只是希望,在那之后四皇子不要被他气死才好,如若不然的话那么事情可就不好玩了。

走在街市之上,雷劲看着那不断来来往往的人们。

心中着实地发出了不小得感慨。

士农工商,这是人们对于这世间之事,作出的一个最广泛的判断。

排在第一位的,那自然是通过科举考试高中之后,可以扶摇直上的士族官员。

而排在第二位的,便是那些以农耕维持生活的农夫。

第三位与第四位的,就是那些一手工业为生的人以及商人。

很奇怪的,家有余粮说的是这样一个家庭,过得应该还算不错。

可是也耕种为生的农夫,在这些人里面过得却不是称心如意。

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过的无比艰难,饿死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但是排在最末位的商人,他们却可以每天穿绫罗绸缎,吃鲍鱼燕窝。

虽然那些商人,同样是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

然则,他们这些人的家里通常没有多少土地,因此只需要上交很小的一部分钱粮,等于变相的增加了许多收入。

不过农夫却不一样,他们不但需要交付大比例的钱粮,还要扣除他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谷物。

能够真正剩下来的,那已经说是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