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马踏三国 > 第122章 传国玉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空的映照下,建章殿附近燃起了一堆堆的篝火,供孙坚所部将士照明视物。

大殿之中,孙坚席地而坐,手中拿着根烧火的木棍,不时地拨动着面前的火堆。

在他的身边,程普、韩当、黄盖三员大将和孙策围坐在一起,脸上都展露着思考的神情。

适才,孙坚依照自己的推断,将刘协未曾派出使者来和自己联络的原因讲述了一遍,大概内容就和马超对貂蝉讲述的差不多,等他的话说完,孙策四人便陷入了思考之中。

直到孙坚拨弄着火堆的木棍被烧掉了一截儿之后,他们四人才恍然大悟过来。孙策当下便忍不住站起身来说道:“既然如此,咱们还杀进洛阳城来干什么?干脆回江东算了!如此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的朝廷,我们还保卫它做什么?”

孙坚摆了摆手,示意孙策坐下来,先不要着急。

等孙策重新做下来之后,孙坚才语气沉重的说道:“本以为,我们杀入洛阳,就能救得天子脱离董卓的魔爪,如此看来,是我们失算了。可事已至此,我军万不能就如此轻易的退出洛阳,否则日后必定会落人口实,说我们心怀异志,故意置天子于险境而不顾,这个罪名,咱们可担不起。”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主公,我们究竟该当如何?”一向沉稳的程普也有些坐不住了,开口问道。

孙坚将手中的木棍扔进了火堆之中,无奈的说道:“如今的处境,吾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明日一早,我们便离开此地,去城内寻找马孟起,到时候看看马孟起有什么好的意见吧。至不济,也顶多是一起退出洛阳罢了,将来就算背负骂名,也有马孟起和咱们作伴儿。”

“父亲,每次一到进退两难的时候,你总是要和马孟起搅在一起,儿可看不出,那小子有什么过人之处,值得父亲如此推崇。”孙策不服气的说道。

孙坚转头看了孙策一眼,道:“马孟起比你还小了一岁,可是此子胸中的韬略,却要远胜与你。今日天子不曾派使者前来的缘由,想必他也早已猜到了,单凭这一点,你还有什么可不服的?儿啊,记住,天下之大,能人辈出。江山那可不是光靠拳头便能打下来的。”

孙策闻言,犹自不服的哼道:“除非他能证明他已猜到此事,否则,儿便是不服!人人都道冠军侯勇冠三军,说实话,儿倒是想和他真刀真枪的较量一番!”

见到孙策不听劝告,孙坚不由得怒道:“你何时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一时意气之争,在你心中竟是这般重要吗?你以为人家冠军侯的名头,是浪得虚名吗?那是在万军从中拼出来的名号!有本事你也独力带领一军大杀四方,令当今天子亲赐你一个爵位!”

被孙坚一教训,孙策怏怏的张了张嘴,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词汇,最后也只好乖乖闭上了嘴巴,不再说话了。

父子之间的不愉快,令建章殿内的气氛显得沉闷了许多,程普等三员大将想要找些话题来化解尴尬的气氛,只是碍于这是孙坚的家事,他们身为外臣,无法插嘴,也只好低头不语了。

就在大殿内气氛十分尴尬沉闷之际,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忽然由远及近的传来。

一名孙坚部下的小校快步步入大殿,径直来到孙坚的身前,单膝跪地,语速极快的禀报道:“禀主公,大殿之南适才有五色毫光起于一口枯井之中,将士们不知缘由,现已将该井暂时掩盖起来,请主公定夺!”

“噢?竟有此事?五色毫光历来是祥瑞之兆,告诉将士们不要惊慌,吾这便去亲自查看一番。”言罢,孙坚站起身来,大踏步向店外走去,孙策和程普等人连忙起身跟随。

随着小校的指引,孙坚等人很快便来到了距离建章殿的正殿约有两百步左右的一口枯井旁。在他们到来之前,孙坚部下的将士已经用三层牛皮将枯井的井口遮盖了起来,可即便如此,透过牛皮,仍有隐约可见的轻微毫光映照出来。

孙坚身边的程普见此状况,连忙说道:“主公,这口枯井中必有异宝,主公可令人下井打捞。”

孙坚点了点头,随即便吩咐几名军士点起火把,顺着井口下去,对井中进行探索。

时间不长,下井的几名军士中,有一人爬了上来,对孙坚禀报道:“并主公,井下地方并不大,只有一具妇人的尸体,属下推断其死去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可尸首却丝毫不见腐烂。”

“异宝镇之,必然不腐。速速将那具妇人尸首打捞上来。”孙坚面露喜色的说道。

那名军士连忙转身,招呼其他几人一起结成绳索,然后递到井下,待井下的军士将妇人尸首小心翼翼的包裹起来,然后用绳索捆缚好,便发出信号,地面上的人们一起缓缓发力,将绳索缓缓的拉拽了上来。

孙坚走到妇人尸首的旁边,仔细的观察了起来。这具妇人尸首,身着宫中装束,从宫裙的破损程度上推断,她死亡的时间至少也有半年以上了,可是她的肌体却并不见腐烂,只是稍微有些干枯罢了。在这具妇人尸首的脖子下面,系着一个明黄色的锦囊,此锦囊从外面看呈四方棱角,显然里面是包裹着一个四方的盒子。

程普上前两步,将明黄色的锦囊从妇人脖子上取了下来,打开之后,露出了里面一个朱红色带着黑色祥云图案的紫檀木盒子,待程普再将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四四方方的玉印,此印方圆四寸,上面镌刻着五龙交纽,底部四个角中,有一个角已经崩缺,用黄金作为替代镶嵌其上。

翻过此玉印,程普将玉印的底端亮在了孙坚等人的眼前,众人看到上面四寸见方的玉印平面上,用篆文刻着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待看清这八个字之后,孙坚不解的问向程普:“德谋,你博闻广识,可认得此物?”

程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双手捧着玉印,仔仔细细的又旋转端详了半晌,方才肯定的说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此乃传国玉玺是也!”

孙坚闻言,惊喜的追问道:“何以见的?”

程普答道:“传国玉玺之玉,乃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有凤凰栖于石上,卞和以为异常,便对楚文王讲了此事,楚文王派人跟随卞和前往,将凤凰落脚的巨石剖开,乃得宝玉,名为和氏璧。后始皇帝一统六国,得此和氏璧,便命能工巧匠雕刻为玉玺,由丞相李斯亲自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篆文于其上,作为传国玉玺,每逢诏令,必定印刻玉玺之印章,以显尊崇。后秦朝灭亡,我大汉高祖皇帝得此玉玺,依旧遵照前朝惯例,以玉玺印章发布诏令而昭告天下。后来王莽篡政,孝元皇太后以玉玺掷王莽从贼,玉玺坠地后崩缺了一角,便以质地最好的黄金镶嵌其上,使传国玉玺依旧圆满。此传国玉玺一直传到当朝先帝时,十常侍作乱,劫持少帝出北邙山,待董卓迎少帝和当今天子回宫后,却找寻不到这传国玉玺了,未料竟在此处。现如今天授予主公此传国玉玺,必是昭示主公理应位登九五之尊!”

一旁的孙策耐着性子听完程普的这一大段讲述,别的他没怎么往心里去,但最后一句他却听了个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孙策的心中立刻心花怒放了起来!

上天既然让孙坚意外得到此传国玉玺,必定是因为孙坚和传国玉玺有缘,若是孙坚日后真能登临大宝,那他孙策岂不成了皇太子了吗?这份殊荣,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

心意至此,孙策连忙大喜道:“父亲,既然如此,我们应尽快回到江东,以图大事!”

孙坚此刻的脸上,也是喜形于色,心智完全沉迷在了传国玉玺上,竟是失去了往日的冷静,笑着说道:“也好,明日我们也不去寻找马孟起了,天一亮,便赶出洛阳城,径直回江东去!”

莫怪孙坚心智不够坚定,在这天下至高权利的象征面前,试问又有几人能做到心如止水?但凡稍有些野心的男人,怕是都无法拒绝权利的诱惑!

当下,孙坚小心翼翼的将传国玉玺层层包好,而后珍而重之的收入怀中,并下令所部将士,务要守口如瓶,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今晚的事情。

孙坚自以为做的滴水不漏,可他却不曾料到,他得到传国玉玺的事情,早已被马超猜到了。

在和貂蝉一番缠绵的交谈之后,马超送貂蝉回到房中安歇,之后便退出了貂蝉的房间,面向孙坚所部的方向,站在院中安静的等待着。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孙坚理应会得到传国玉玺,他的命运,就是在他得到玉玺的这一刻发生了偏转的。但是因为马超的缘故,孙坚却比历史上记载的时间提前进入了洛阳城,所以马超也无法确定,孙坚能不能像历史上那样,真的得到传国玉玺。

直到一片微弱的毫光,划过空间,隐晦的在马超的视线中一闪而逝,马超这才在心中得到了确定的答案。

“孙文台啊孙文台,明日,你究竟会作何选择?”

马超有些出神的望着夜空,喃喃自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