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少年浣剑录 > 第114章 人不为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是现在冷静下来的六儿,想一想也确实是陆晓阳帮助自己破财消灾了。自从他将钱财借给了陆晓阳之后,手气就慢慢回升了些,有了些小小的转变。就正是这些微笑的转变让六儿看到了些机会,于是他就趁机多借给了陆晓阳一些钱财,果然他的手气有了些可观的变化。

直到陆晓阳对他的钱财来历,当众提出了质疑,他才开始惊慌了。在当陆晓阳对他承诺说,要帮他消灾的时候,他整个人就好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样。

六儿以眼神示意,道长救我。

陆晓阳点了点头,无需六儿再多讲,点头间,他就已经心领神会了。

现在就看陆晓阳是否能救得了六儿了,其实需要陆晓阳做的也十分简单,无非就是帮着六儿,将这不义之财全部挥霍掉。其实这事儿六儿自己也完全可以办到,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而陆晓阳只是想赚个人情罢了,举手之劳得个小弟,何乐而不为呢?

他看了看陈三,此时陈三有些消愁,问其原因何故如此愁眉不展,竟是因为现在二人的处境。

得知此意的陆晓阳笑了。继而笑着说道:“何故如此呢?天无绝人之路,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

“真的是这样吗?”陈三问。

“今日初遇你之时,你不是还愁情愁离愁断肝肠吗?细想一下,你当时是否是有了一丝一了了之的念头,纵使你有百般赴死的念头,那老天爷还不是让你遇到我了吗?你现在不是还好好的吗?关心当下,无须多想,不计前嫌后果,且就放手一试,人生奈何不是一场痛痛快快的赌局。”

陆晓阳的这话惊煞了陈三,他从小到大几乎从未听到过如此的言论。先是父母与先生教导他要细心修读经传,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但是自己已经十六七了,却连姑娘的手都没有摸过。

“道长,此言有理,但是生而为人又如何能做到,所谓‘不计前嫌与后果’呢?”

“居安思危的过度之举是杯弓蛇影。处在一个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左传·襄公十一年》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但是一旦居安思危到了头儿,那则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而防备戒备之心一旦过了头的话,那么会怎样,还不是会成捕风捉影、草木皆兵的样子吗?与其说畏手畏脚的活着,倒不如说放手一搏。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有言:‘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可若是,你错了呢?一个人一个活法。有人走阳关道有人过独木桥,道不同者不相为谋。”

陈三越问,陆晓阳就越笑,他笑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笑得合不拢嘴。

随后他会心一问:“你说你是适合走阳关道,还是应该走独木桥呢?”

就这一问,陆晓阳问傻了陈三。陈三心里久久不能平息,他就像是痴傻了一样,呆坐在那里。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却又不见其眼中的灵光。

细细一想,这一辈子陈三好像都没有说为自己而活过,他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为了让父母,让哥哥们安心。他本是个爱玩的孩子,但却弃了弹丸、风筝,拿起了诗书笔墨,为了讨好父亲母亲陈三努力研修诗文,但他却依旧难隐其爱玩乐的本性,所以家里人才准许他出门游学。

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给陈三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陈三若是顺着所指而行便可一路坦荡荡,但他偏偏没有听会父母的建议,与其一路无阻倒不如给自己添一些意思,所以他选择了一条自己陌生的路。

正式在这条路上,他输光了所有的盘缠,他遇到了陆晓阳,二次进入到永利宝局。他一直为拐过别人,只是觉得是自己的怯懦与无能才又让情况窘境至此,但凡自己能够勇敢一些,对赌钱的教唆说不,阻拦陆晓阳来到宝局,那么此时此刻也断然不会至此境遇。

陆晓阳拍了拍他的肩。“陈三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又不是不知道,何故装作一副失意落魄的样子呢?这不是就是你想要的样子吗,你且仔细看上一看。”

那么这真的就是陈三想要的吗?

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若不为自己着想,就会为天地所不容。所以人应该为自己求得最大,最长久的名和利,而不是追求蝇头小利,和眼前利益,所谓“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天下利”也。

这句话一说是人要为了自己,一说是为了修行德行。学佛道之人说修行,儒家说克己。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自私自利者为自己辩护的托词,它最早的出处“人生为(阳平)己,天经地义,人不为(阳平)己,天诛地灭”。

同一理论之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修身,修为。人要修为自己,博学、明辨、慎思、审问、力行,提高人生境界,修为自己才会为社会,为众生,不只是那个肉体的“己”非指天和地。

同一理论之二,“人如果不修行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啊!”如今很多人将其解释成:“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利),那么老天都会诛杀他。”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是“修习,修炼”的意思;天诛地灭,是并列结构,就是天地诛灭的意思。老天爷在汉人和传统文化中都是公平的化身。第一种说法说不通!老天爷会如此的糊涂吗?相比之下后者更符合古代恶善有报的文化传统,也更让人信服。

“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啊!”重要的是,其实这个理解并非古训,而是脱胎于社会升华出来的新意义。“为”字的意思是修炼,修行,主动提高。奋斗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自己不主动的修行,提高。不自强。老天也看不下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为,此字念第二声,是修养之意。整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注重修养的话,很难在天地间立足。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处是《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二十四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佛家的意思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才是“为自己”。不为自己制造新的恶果,不为自己造成新的灾祸,这才是“为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天诛地灭。

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中,“为己”则是要求“人”遵循道德法则。

由于巧合,撞见了这句话的起源,这句话是人性对大同的反抗。而非自私自利。全文针对,“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由于儒家人只管你学好,不管你死活,所以才有此句的存在。此乃实践儒家教义而做得绝望之结论

大道,秦至清。中国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出自《礼记·礼运》。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

礼运,《礼记》篇名,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着作。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颜师古《匡谬正俗》纠正不少音读、注释的错误,内容非常丰富。从这里可以看到,文献典籍在流传中因口传、笔抄出现不少错误,而这些错误随着时间的延续,已被当做正确的东西流传。

颜师古撰《匡谬正俗》正是为防止谬误继续蔓延,贻误后人。颜师古纠正典籍音读、注释的错误,不是简单地标其正误,而是征引大量资料,阐明其产生谬误的前因后果,这样不仅使其结论有充分的说服力,而且客观上保存了很多宝贵资料。颜师古从诸多谬误原因中,总结出一条教训:“《传》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苟不明练,岂宜臆说,以误将来。”现在有一帮人,老是攻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词条,不信看历史记录,全是一贴即闪的马甲,所为。我已经说破了嘴巴,好说歹劝也阻止不了。

引用此文,以戒之哉。要再是一意孤行,我也没办法了。

“人不为己”其实是倒装句式,改回来就是“己不为人,天地诛灭”好象更好理解。这里的“为人”窃以为是为人不做亏心事的为人。同样的一句话,理解不一样其结果大相径庭。有的是理解有误,有的是为我所用,故意颠倒黑白。认真起来,弄个是非曲直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语境差,不容说真话。换句话说,就不是说理的地方。有的是不知道利害关系,只知道跟风;有的是知道是非,为了自己的利益揣着明白装糊涂,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胡言乱语颠倒黑白。

所以说一个人对于自己,应该有些自己独立的想法,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是万万不可取的。特别是受人所望去做一件事情,因为到时候你若是没有落得好下场,你就只会埋怨那个指使你做事的那人。

这可能也就是陈三对于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解,但他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呢?事实却是,非也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