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少年浣剑录 > 第187章 再相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来元公子实在跑不动了,自己停下来休息了。他挥着手,同徵姑娘大喊。

就见王姑娘的耳畔,就传来了细微的呼喊声。

“王姑娘,后会有期了。”

听罢,王姑娘的脸更红了。

据说,当日朱霸被刺客宫所杀,其余党也皆被“侠客五生”全部瓦解歼灭,其私产被官府收缴,其房屋财产之类全部入官府充公。

祸害百姓的一大恶势力,被土崩瓦解掉了,这让百姓们无不拍手叫好。恶势力终有被击垮的一日,好人也终有得以成冤昭雪的一天,被朱霸陷害、压迫的百姓们,终于能缓口气了。

众所周知,自从那日之后,王姑娘就再没有再次追到宫,但是她还是没有死心,只要是宫的行动,她都会去插上一脚,可每次都是晚了一步。

宫还是像以前一样避着她,她也像往常一样,怎样都不死心,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执着了。徵姑娘对攻如此执迷不悟,而宫他总是软硬不吃,次次都拒绝了徵姑娘。

这天,徵姑娘走在大街上,人群熙攘,清风拂面,一派祥和的气息。现在正值徵姑娘外出巡查的时候,说巡查其实也并不是在巡查,只是借了巡查之由,来到大街上打听宫他的行踪与风声。

要知道,宫虽然位列“侠客五生”之中,甚至被排在了首位。但是他并不与其他四生一挂,还是之前那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宫他不需要朋友。

其他四生毫不避讳的调查宫的行踪,对于他们来说,救济苍生是一,调查宫的庐山真面目是另一。出了宫以外,其他四生一团和气,甚至彼此共事。也不说同心协力,意图力挽狂澜、肩济苍生百姓,但是他们聚到一起,做出了些许有力的行动那倒是不假。

在“五声”之中,“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

而刺客宫本人亦是这样,他是五生之中的领头羊,虽说他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样的,没有了公的“侠客五生”就不是“侠客五生”了。所以说其他四生的武力造化,也实在是不弱的,但是他们的名望远不及宫。

而且最初的时候,“侠客五生”这一名号,也是全凭着宫一人的名望所担,其他四生能有今日之光辉,宫的功劳要占据一半。打着“侠客五生”的名号救民水火这都是后事了,起初的时候,除宫以外的四生,都只是居高望远的泛泛之辈而已。

正是在当他们看到宫,以一己之力,与恶势力为敌的时候,他们才幡然醒悟过来,也开始扫除恶人、为国为民了。所以说虽然现在的话,他们大道相同,但是出发点还是不一样的。

不得不说,宫这个人还是有一些精神上的洁癖的。但无法接受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找到一个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敢问天底下到底能有多少人,与自己完全相像呢?

显然答案是,寥寥无几。但是宫丝毫不在意这些,那么说他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呢。是为民除害,伸张正义?还是报恩仇呢?这就只能靠大家的猜测了。

宫他不像是徵姑娘一样,能够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真性情。有时候他很敬佩徵姑娘的胆大心细,与她的执着。但是他不会被这一点点小美好,所冲昏头脑的,他要时刻保持独立与清醒。

但是徵姑娘,则很是不同。“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前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也很是巧合,徵姑娘五行属阳火。

阳火即是真火,是火的本性。光明磊落,通情达理,温恭安祥,守礼守分,文采节制,表度有章,聪明谦让,举止大方,事无巨细,考虑周详。能高瞻远瞩明理达时,有“无入而不自得”之象。所以先生说:“火是拨正的。”

热情火焰的徵姑娘,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当然这其中就不算宫。也许也就是因为宫的不喜爱,所以才让徵姑娘如此执着,越是受大家喜欢的人,越是希望所有人都喜欢她。

宫越是推开她,拒绝她她就越是往上贴。可能这其中也是胜负欲作祟吧,她拼命想弄清楚宫讨厌她的原因,其实应该也与她的骄傲有关吧。

如此骄傲的一个人,当受到了一些打击之后,当然就想要摆平,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再有就是,也许徵姑娘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起初他对于宫的不满、好奇与些许的恨意,现在已经转化为了一种爱慕与追随了。

都说因爱不成反生恨,恨一个人恨到了极点,你就很有可能爱上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徵对于宫的感情越来越强烈了,而宫的反映还是亦如往常的冷漠,但是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的眼中已经渐渐有了这个女人。敢问谁忍心决绝的拒绝一个女孩子的热情呢?有些时候,宫在行动之中,会察觉不到徵的存在,就在这些时候,宫的心里不知怎么的就忽然产生一些寂寞之感。

或是徵姑娘未追及自己之时,再或是出了些什么变故,徵姑娘未能赶到现场。那些时候的宫,甚至竟然会觉得有些失落,显然他已经习惯了被这个热情的女孩所追寻。

今日,徵姑娘她高兴极了,因为这是她的街,她的长兴街。这里的人包括一草一木,她都是如此的熟悉。当年这条街是。但今天她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云游的小草。

“喂小娘子,不,是王姑娘。”是他先开口说的话。他今天衣灰衣白衫,绑褪布鞋,背斗笠,手持一把宝剑,一副道士打扮的样子,。丝毫不同于那夜的愁容,元公子那股精神劲儿足足的,太阳穴鼓鼓的。

但是看样子,他好像并不是此处的人。他东张西望,看起来对此街的人事物平不熟悉。这是个生人,若说他人应该不能那么快的看出来,他是个外地人,但是徵姑娘则是不同的。她从小便在这里长大,这里的一切她都如此的熟悉。

原来他也是个习武之人,那那夜为何如此轻易的就被宫挡了挡箭牌了呢。其间肯定是有些蹊跷,徵姑娘甚至认为,没准儿这个元公子就是同宫一伙儿的。

现在在回想起那夜来,徵姑娘还是会脸红。所以说,虽然说她今日又见到了元公子,但她并没有马上同他打招呼。

她一直跟在他的身后,许久,王姑娘有些感慨随口道:“元道长会使剑?”

元公子一转身,豁然言道:“刀可捉,剑也耍,偶尔闲来也能出门耍一耍。”说着,他一脸笑嘻嘻的样子。

虽然说他呈现给徵姑娘的样子,像是个纨固子弟。但是无论怎样看,徵姑娘都觉得他并不像是个公子哥,更不像是个道士的样子。

“噗呵”徵姑娘笑了,言道,“道长说话就像那打油诗一样。”

元公子皱了皱眉:“王姑娘还是叫我元公子或者小元吧。”

看年龄,元公子他不过是十七八岁,王姑娘也不过是桃李年华。虽然说,元公子看出了王姑娘要长于自己,但并没有开口询问其芳龄。

不冒昧询问女孩子的芳龄,是一种礼貌的行为。当然对于年龄的雅称,也是很讲究的。

女孩子长到十三四岁,称“豆蔻之年”。

十五岁的女孩则称“及笄之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原意是结发而以笄贯之。也指女子达到了结婚的年龄。

十六岁称“破瓜之年”、“瓜”字拆开为两个“八”相加。诗文中多用于女子。这是指六十四岁,用两个八字相乘而说的。

男子十五岁-二十岁时期的称之“舞象”。舞象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即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束发,扎结头发,汉族男子二十岁束发而冠,女子十五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年满二十岁的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怎么?”王姑娘不解。

因为遇到了道士,无论是乾道还是坤道,尊称对方一声道长,总是没有错的。所以说王姑娘并不觉得称呼他一声道长,有何不妥。

就听元公子答道:“其实在下并不是道士,是我师父让我扮成这样子的。”

“那他为什么要你穿成这个样子呢?”王姑娘又问道。

“师父说了,我这张脸最爱招来小姑娘了,他怕女人会影响我的修行,所以才让我打扮成了这副样子,我想他应该是为了让那些小姑娘自动远离我吧。”

这效果还挺明显的啊,别处王姑娘不知道,但是就说在这条街上,她所看到的与元公子擦身而过的女子,无不都是极其留恋的再回头看上元公子一眼。

其中就有一女子,向元公子抛了个媚眼。

“咳咳咳。”王姑娘用咳嗽掩饰着自己的脸红。也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向元公子抛媚眼,她却脸红了起来。

他师父可真有先见之明,不过还好还好他不是个道士。他若真的是个道士,那不也太可惜了吗?哎,我这是在瞎想什么呢。

也不知道怎么了,王姑娘的脑子里面竟然胡思乱想起来了。幸好她趁早斩断了自己这奇奇怪怪的心思。

不知道为什么听了他的这番话,王姑娘松了口气之后,随后两人就攀谈了起来,又并肩向东走去了。

都说第一次相遇是偶然,第二次相遇就是缘分了。再加之,两人向来相谈甚欢,既然朋友来到了此地,那王姑娘就要尽上地主之谊了。

代替了初遇时的羞涩,王姑娘已经很少在小元公子面前脸红了,除非他想要她脸红的时候。比如说现在。

元公子:“在下元郎,尚还不知姑娘的芳名,可否告知在下呢?”

说罢,元郎淡淡一笑,挑着半边眉毛就这样直勾勾地盯着王姑娘。

王姑娘:“我叫王质儿。”

元郎点头道:“王质儿王质儿,好名字,好名字。”他低着头,不停的念叨着。

王质儿红着脸加快了脚步,也不知是怎么了,她竟然有一丝落魄的样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路之上,王质儿还碰到了三两熟人。正是脸红的时候被人撞见了,王质儿更是抬不起脸来了,一路低头无言,她将元郎领到了一家茶馆。

许是她太久未见生人了,见了元郎之后竟有些娇羞了。要知道这个热情似火的姑娘,可是很少如此内敛的。

此处名为东郡,是五郡之中最偏僻的,但不是最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