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是,所以想请殿下替我寻来先皇的信物。”

李叡沉默了。

白瑟:“此事是为了娘娘,纵使是对先皇不敬,臣也要请殿下拿来。”

李叡声音里包含的情绪复杂。

“我不是不愿意。只是,我也不知道我父皇的信物管不管用。”

其他二人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叡是说杨皇后可能并不爱先皇。

皇室姻缘,本就是联姻为主。后宫三千,皇帝不止爱一人,妃子亦有可能也是如此。就连他们的亲儿子也不敢确认皇后与皇帝的爱。

李叡还记得,杨皇后原本不是太子妃正妃的,怎么算也轮不到她来当皇后。她是后来一步一步,慢慢晋升到了今天的位置。

为了生下李叡,听说她做了许多努力。

李叡本人一点也不想知道母亲为了生下自己做过什么事,可他堵不住旁人的嘴。

于是,那些流言蜚语从他们的嘴里飞出来,钻进了李叡的耳朵。

皇帝并不爱皇后,皇后也不爱皇帝。

李叡回想起自己所见。

似乎真是他们所说的那样,因为在李叡的印象里,从他记事以来,除了李王室家宴,他的父皇母后一次也没有在一起用过膳,一次也没有。

他父皇倒是也会来留宿慈宁宫,差不多两年一次吧。

其余时间,皇帝就算偶尔过来,也是来看望李叡,或者过问他功课的,毫不在意皇后在做什么。

即使是这样,李叡看见父皇母后仅仅是坐在一起他都觉得万分高兴。每当这时,他就会格外乖巧,卖力想要表现得出色。小小的太子觉得这样,他父皇就会更喜欢他,也会更喜欢他的母后了。

可就算他再努力表现也抵不过凤仪宫的美人一句话。

看着父皇从慈宁宫离开时,火急火燎穿过院子片叶不沾身的样子,小小的李叡有些不解地问过母后:“父皇是不是不喜欢这院子种的花呀?”

杨皇后只是望着皇帝离开的方向,苦涩地笑了一声:“是呀,他只是不喜欢这院子里的花罢了,他要去找他独爱的那一朵红杏了。”

母亲的神情印在了小李叡的脑海,此生他也无法忘记,母亲追随夫君而去的眼神,是那么留恋,那么不舍,带着乞求与痛苦。

那时候,旁人的流言蜚语似乎又不对了。

因为李叡分明看得清清楚楚,眼神不会骗人,他母亲是爱着他父亲的。

后来当李叡长到能够明白何为婚姻的年纪之后,他心里暗自发誓,他此生,绝不会让自己的妻子重蹈母亲的覆辙,绝不会让心恋他的女子受伤。

只是可惜,他也没能做到十全十美。

心恋他的女子,也是那个他心恋的女子,终究还是为了他而落下泪。

当然,此时的李叡根本不会预料到五年之后的事情。

现在此刻,简安月还站在他身边,一路陪伴着他。

李叡望着她,心中对她保证,绝不会让她变成第二个杨皇后。

不过,既然在李叡儿时的记忆里,皇后爱着皇帝,为什么他还会说不确定他父皇的信物有没有用呢?

另一幕回忆闪过脑海,又是一段李叡想要忘却的噩梦,他此生也不想再次回想起的应该堆在角落里的垃圾记忆,也是他绝不能告诉别人的记忆。

那段历史,让李叡开始怀疑起母亲的心到底在哪里。

至少,至少,她不是全心全意爱着他父皇。

他不理解,除非直接去问当事人,否侧他绝对不会知道真相如何。

他该怎么办?

李叡陷入痛苦。

简安月轻轻牵住了他的手,将安慰随手心的热度一起传递给他。

片刻,李叡恢复正常回道:“信物的事,我去办。”

“嗯,我也会立马做好准备工作。”白瑟回他。

简安月:“我有一事好奇,想要问问国师大人。”

“小姐请说。”

“你的师弟为何会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的呢?”

白瑟也露出沉思状,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见此,简安月不再追问。

她与李叡先回去了。

两日后。

李叡带来了信物。

是一件旧蟒袍。

“这是先皇穿过的吗?”

李叡垂眸,神情低迷。

熟悉他这副表情的白瑟将其解读成否认。

“你试试看吧。不行我再去找。”李叡的声音也很低迷。

他背影潇潇,离开了乾坤殿。

转眼间已是月余过去。

期间。

在右丞相的卖力争取下,致宁王又回到了朝中,以杨皇后凤体抱恙为由,将国玺又移交回来。

五兽将坐镇太子脚下,护他向着龙椅走去,无人敢拦。

南巡的九王爷也终于能够回京,陈尚书虽不能复职兵部,但也回到了朝堂,还有其他的一些人,也陆陆续续重新出现在众人眼前。只是可惜了祁太傅的腿,太医说可能要瘫痪终生,一辈子只能借助外力才能出行了。

最大的变化,当属太子开始问政。

李叡跟着李齐去御书房,开始过目一些奏折,学着实际批阅。

杨皇后的病开始慢慢好转。

只是可惜。

白瑟又发现了一件致命的事。

杨皇后身上的蛊毒是双重的。他虽然能够治好杨皇后的病症,但若想要彻底拔除蛊毒,需要找到另一只不在杨皇后体内的蛊虫。

问题就在这里,宫里怎么找也找不到另一只蛊虫在哪里。

其实他们都猜到了,另一只蛊虫肯定是被荀令藏起来了,可奈何荀令做得天衣无缝,旁人根本找不出破绽。

李叡派暗卫去搜左丞相府,也是一无所获。

“我真想现在就杀了他!”李叡眼里透出杀意,望着剑架上的宝剑。

李齐在一旁劝慰:“太子勿要心焦,再等一等,马上就好了。已经等了这么久,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听言,李叡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说服自己冷静:“荀令在朝这么多年,私下势力根系盘杂勾连,想要一举拔除很难清干净。还请皇叔加力,尽快处理好他渗透的地方。”

“本王明白,请太子放心。”

李齐走后。

李叡叫来白瑟。

“国师大人,我母后的事就全权托付给你了。劳你费心。”

“这是臣的职责所在,请殿下宽心。臣已经追踪到另一只蛊虫的所在。近日定当捉到它。”

“越早越好,将它化为灰烬!”

一旦提到这件事,李叡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自他回宫得知荀令给杨皇后下蛊之后,无时无刻他都想要一剑贯穿荀令的心脏。

他的母后,大陈的皇后,居然因为一只小小的蛊虫,被荀令迷了心窍,真是可笑至极,使人愤概至极!

李叡的愤怒还有一部分是对自己的。

他气自己无能。明明知道了荀令在一切背后搞的鬼,但自己却拿他无可奈何,只能看着他继续横行。

不,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不仅仅是在朝中,荀令在举国庙堂都连上了自己的棋子。

文正十四年,三王爷联合前国师谋反失败。

朝廷文武大换血。

那时,左丞相荀令以护太子平安为由,借着扫清朝中叛贼余孽的风浪,也一并除去了许多他个人的政敌。

从那之后,左丞相一党的阵营越来越大,还将根系伸展到了底下各级官府。

如今,若是想要砍倒荀令这一棵大树,需要做的不单单是将荀令的主干除去。李叡想要的,是将他连根拔起,带着土地之下的错综复杂一并铲除,让他再无东山再起、春风复苏之力。

只是这些需要时间。人们需要收集到足够的证据,积攒足够的力量。

更何况,荀令如今一直在红线的边缘徘徊,就是让人抓不到扳倒他的把柄。

其实,李叡完全可以随便找个什么借口将荀令弹劾的,可是如果没有足够明确的责罚理由,恐怕传出去对李叡的民间风评不好。不明真相的人们会说太子暴虐也不是没有可能。李叡不想背着议论坐上龙椅。

现下,最有希望的突破口是荀令的蛊虫,只要掌握了他给皇后下蛊的证据,便可以将他奸佞的身份逮捕,给予致命一击。

而且,李叡已经计划好了。

若是白瑟没有办法真的抓到荀令藏起来的蛊虫,那么李叡就会让白瑟在荀令的府里找到下蛊的工具。

至于如何发现,他已经问过沐风了。对于沐风来说,悄无声息地潜入丞相府里放置嫁祸工具,简直是易如反掌。

李叡已经暗暗努力了许久,虽然中间出了些岔子,但现在至少都回归正轨,无论如何,他一定要拿下荀令。

月余前,李叡带着三位大将军率三千五兽将入京,着实起到了实打实的震慑作用。

他成功让荀令收敛,不再随意放肆。

可是这份震慑又能维持多久呢?

三员大将不能一直跟在李叡屁股后面跑。正规军队也不能一直养在王宫里。

还有五卫城的大部队,两个营地的兵力都是从边疆调回来的,更不可能长久驻扎,他们肯定得回去。

只能加紧速度了。

要在四营集结解散前,将荀令的事情解决掉。

在焦急中,时光飞逝。

又是半月过去。

简安月最近每日都会跟着爹爹入宫来陪李叡。

听说李叡每天也开始跟官员们直接接触了。

不过不是在太极殿主殿,而是去了议事堂,而且参会的官员也只有正二品以上的。

众人主要是想模拟一下正经的朝会,让李叡通过实践适应适应。

某天上朝前,简安月替简行俭整理朝会盔甲。

简行俭看着她,一时陷入感概。

“我第一次踏入太极殿时,你刚刚出生不久,小小的一团,我一只手掌就能托起来,不像你你哥哥,生下来九斤二两,脑袋比我拳头大上一圈。”

“我听阿母说过,你经常单手把我提起来玩,好几次差点把我摔了。”

“为父是带着你从小锻炼身体。你现在长这么健康,就是因为从幼儿开始练功,这都是为父的功劳,知不知道?”

简安月鼓起腮帮不满地投诉:“哪有没满月的小婴儿练功的?”

简行俭嘿嘿一笑,摸了摸女儿的头。

当初简夫人怀简安月的时候,好几次差点没保住胎,历经千辛万苦之后难产,险些一命两尸,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诞下千金,母女平安。

简行俭看着比一般婴儿要更瘦小的女儿,听着她微弱的呼吸声,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她会不会突然夭折。

幸好,简安月也平安长大了。

有了女儿之后,简行俭再也不想让夫人生孩子了。

反正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字,他已经感到无比知足,所以那之后他们膝下就只有平星与安月。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你就到了这个年纪。”

“但是爹爹宝刀未老,依旧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跟着谁学会嘴甜了啊?”简行俭笑眯了眼。

“女儿一直如此,只是爹爹听得少。”

简安月给简行俭整好了盔甲。

他给她行了一个大礼,吓得她赶紧把爹爹的手扶住。

“爹爹你要女儿折寿吗?”

“我先帮你适应适应。”简行俭看着女儿,眼里充满慈父的不舍与疼爱,“到时候,你是主,我是臣,我得叫你娘娘,给你行礼。”

这一番话把简安月的脸惹得通红:“您永远是女儿的爹爹。”

两日前。

宫里已经正式来了圣旨。

封简姬安月为太子妃,待杨皇后凤体恢复些,择吉日入宫,也算是给杨皇后冲喜。

镇西侯府自然是一派喜庆。

简行俭替女儿接下了旨意,因为圣旨到时,简安月并不在府里。

那么她在哪里呢?

月色悠悠,紫竹影曳。

紫竹居。

院里,简安月在跟李叡荡秋千。

“你又不管宫里了吗?”她问他。

李叡把简安月的秋千拉停,他站去她身后,将她靠在自己身前。

“他们找不到我时,自然会去找白瑟,白瑟自然会来找我,等他来找我时再说吧。”

他弯下腰,给简安月调整了一下头饰。

“你这回又是为什么跟皇后娘娘吵架啊?她都病倒了,你还气她。”

“你怎么知道我跟母后吵架了?”

“每回你跑出宫溜到紫竹居来,都是跟皇后娘娘起了争执赌气出走。再说,我一看你表情也能知道了。”

李叡一扫白日气场,像个孩子似的撅起嘴。

“我没气她,我只是想告知她一件事情。”

“什么事呀?”

“你明天回去就知道了。”李叡嘴角渐弯。

简安月还不知道,她前脚从府里往紫竹居来,封妃的圣旨后脚就到了镇西侯府。

她抬起头来仰视着李叡,双眸在月色下水光滟滟,显得无辜中带着几丝魅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