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相宝2:秘物 > 第470章 随手偶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汉熹平石经,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因而名留千史。

其实,在熹平石经雕刻完成七十年后,还有一处石经,也非常有名,那就是三国时期魏国君主魏齐王曹芳,下令雕刻在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的石经。

熹平石经是议郎蔡邕所书模范,采用标准的隶书一体写成,字体方平正直、中规入矩,故而也有“一字石经”的称号;而魏国正始石经,因用小篆、古文、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因此也叫“魏三体石经”。

这里的“古文”并非文体,而是字体。

因其许多笔画头粗尾细,并且呈弯曲状,有蝌蚪之形,也有人称之为“蝌蚪文”。

但这一说法,并不被学术界正式接受。部分研究者认为,古文和蝌蚪文差别挺大,蝌蚪文更适合描述“东巴文字”“巴蜀符号”“红崖天书”“夜郎天书”等文体,而不适合描述三体石经上的“古文”体,字体结构和风格上,古文更接近于篆书和隶书。

好吧,扯远了,回到眼前这本丰仿赝品古籍。

卢灿指了指古籍的墨色、边栏,简单说了说一丰二仿的鉴定特点。

都是行内人,一听就明白。大家神色各异——刚才笑得多欢畅,现在的脸就得有多臊!

还是骆兆平的反应快,搓搓手,尬笑一声,“啊哈,卢先生的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真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幸亏我收的价格不高,邱所长,35块钱收的,没亏吧!”

一听这价格,卢灿就明白了,这位骆兆平也有些眼力劲——他是按照明版的价格收的,说明他也看出这册古籍,并非宋版。

这册《大学》,虽然是赝品,可毕竟是名家制赝,更出自名篇,其价值还是很高的。35块,怎么会亏?骆兆平这么问,也只是想要化解尴尬而已。

卢灿很想问一声这本书能不能转让,可一琢磨,人家天一阁文保所,干得就是古籍保护,又怎会出手?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有些兴致索然,将手中的古本,放回书匣,扭头对邱嗣斌笑笑,“邱所长,尝尝你的明前好茶?”

邱嗣斌笑着抬手,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邬向东自动跟了上来,骆兆平眼珠子转了转,自语道,“所长的新茶?那我也得跟着蹭一杯。”

他也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根本不看自家所长的脸色。

邱嗣斌的办公室很简陋,两只书柜中摆满了各种文档书籍,靠窗的位置,是邱嗣斌的办公区域,上方吊着一只带灯罩的白炽灯。进门口处,两张带抽屉的办公桌,拼成的茶桌,四周放着几张木椅。

虽然捡漏,不过,他的办公室内,还是有几样“宝贝”,让卢灿有些眼红。他的手指在会客区的几张官帽椅上摸了摸,笑道,“邱所,您这几张椅子,搭配这两张办公桌,不搭呀。”

田乐群也伸手摸了摸面前的楠木官帽椅,典型的苏派雕工,看起来很古朴,抬头问卢灿,“这是……清代官帽椅?东阳作?”

卢灿微笑点头,帮她和温碧璃拉开座椅。田乐群最早是源森居家具的销售,对木器家具还是很有研究的。她所说的东阳作,就是江浙东阳木雕。

她这一句话,倒让邱嗣斌几人略显诧异,这卢家人都这么牛?

邱嗣斌一边弯腰从书柜中掏茶叶罐,一边笑着答道,“卢夫人巾帼不让须眉,一眼真呀!没错,这是东阳木雕工艺,乾隆年间的老货,以前搁在库房中,被我扒拉出来撑门面。”

田乐群撩了撩刘海,欠身坐在卢灿身边,又见丈夫拿起办公桌上的古旧陶壶。

这件陶壶要比一般的紫砂壶更大,树瘿状,胎土红褐,包浆厚重。

对紫砂壶的研究不多,她自然认不出来,低声问了一句,“这壶……也有讲究?”

卢灿点点头后,扬声问道,“邱所,家中老爷子素来喜欢紫砂……您这把‘玉麐供春’出不出手?”

玉麐供春,也算是行业切口,说的是黄玉麟所制作的供春壶。

黄玉麟,原名玉林,清末邵大亨以后最重要的紫砂名家。十三岁时随邵湘甫学艺,二十岁之后,玉林改名玉麐(音林),并开始使用“玉麐”印章。

供春壶和鱼化龙壶,是黄玉麟的拿手好戏,卢灿手中的这把紫砂壶,就是黄玉麟的供春红紫。

两对四只东阳官帽椅确实很好,不过,卢灿猜测这几把椅子,应该属于范氏故居的物件,邱嗣斌应该不敢出售。至于手中这把玉麐供春,很可能是邱嗣斌个人物品,相较官帽椅,卢灿更喜欢这把壶……所以,他才这么恬不知耻的直接开口求买,不惜将老爷子的人情都给用上。

“这……”邱嗣斌拿着茶叶罐,走过来,哈哈一笑,“我现在很后悔,请你来喝茶!茶还没喝,我的壶,不见了!”

言下之意,就是答应了。

龙井适合泡杯,一杯一小撮,看剑起剑落,也是一种享受。另外,吃明前龙井,有个讲究,那就是“檀郎弄舌尖,几回深卷几回咽”。

听起来色色的,其实这句话描述很准确。

因为明前龙井多为芽苞状,热水浸泡之后,芽苞浸润茶汁,茶芽青嫩,间或吃一片两片,微涩、微甘的滋味在舌尖跳跃,很别致的品茶体验。

这也是江浙一带喜欢说“吃茶嘁”的原因之一。

喝茶聊天,顺带着将玉麐供春的交易谈下来。

如卢灿所料,这把壶是邱嗣斌从隔壁的文物商店买下的,当时他花了一百二十元华币,卢灿收购价可不能这么低,大家都是行家……最后,田乐群支付了两万港币外汇劵。

骆兆平和邬向东很是眼红……

闲聊之中,卢灿也得知邬向东竟然与常州谢家的有关,很是吃惊。他和谢稚柳先生很熟,杜斋先生与虎博的关系匪浅,他多次代表京城故宫,参与两家博物馆的交流活动。

听到这则消息,卢灿动了点小心思,微笑问道,“杜斋先生最近正在香江,与佩秋大师举行联合画展,香江艺术品基金会和港中大联合组织的活动。邬老师有没有时间,去香江看看?刚好虎博也要邀请邱所长,谈谈两家的古籍影印合作事宜,你俩……”

想到骆兆平也在旁边,卢灿又笑着加上他,“还有骆老师,你三位一起,走一趟香江?”

卢灿口中的佩秋大师,就是谢稚柳先生的夫人。

之所以将她单拿出来而不是称之为谢夫人,是因为这位陈佩秋先生,已经不能简单的用“夫人”来形容,在绘画方面,她有着相当的成就——她是海上画派重要代表之一,对宋代流传下来的“双钩花鸟画技法”有着独到的理解与领悟;在青绿山水方面,也别有特色。

夫妇同擅书画的虽有,但成就能并称卓着的,却十分罕见。

卢灿单独称之为“佩秋大师”,是对她的尊重。

这次杜斋先生和佩秋大师联合画展,是由香江艺术品基金和港中大联合发起的“当代中国画展和学术讨论会”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展出地点为港中大宏升礼堂,展出时间为5月19日至5月31日,展出作品将近一百幅,其中有十五幅为夫妇联手之作。

卢灿大致介绍一遍这次活动后,邬向东很心动,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搓搓手笑道,“那……合适吗?”

旁边的骆兆平则嘻嘻笑道,“邱所长,邬主任,那我可就沾了两位的光,也能去香江开开眼界……”

得,他一句话,把这件事敲定。

这三位,性格迥异,各有特点:邱嗣斌偏管理型研究人员,邬向东偏学术,骆兆平偏交际。

此时的卢灿还不知道,邬向东、骆兆平,将会是继邱嗣斌之后的两任所长,他今天的无心之举,奠定了虎博与天一阁的十多年深度合作,绝对算是一大收获。

一杯清茶完毕,卢灿三人起身告辞。

听说卢灿要去文物商店看看,骆兆平自告奋勇的陪同前往。

天一阁文物商店,位于后世的博雅堂位置,面积不是很大,五六十平米的地儿,摆着几只多宝阁,前面围着柜台。空空荡荡没什么人,三名女销售拢在一起,边打着毛衣边聊天。

骆兆平和这里很熟,一进门就扬手喊道,“胡姐,老董在楼上呢?”

三位销售都抬起头,从骆兆平身上一扫而过,很快落在卢灿、田乐群和温碧璃身上——三人的穿着打扮,实在和国内人不一样。

三人都站了起来,其中一位年长一些的女子,应该就是胡姐,她笑着回道,“小骆,这几位是……?哦,董经理在楼上,要喊他下来吗?”

骆兆平抬手介绍,“香江的客人……去喊老董下来吧。”

见不见经理,无所谓的,卢灿的目光已经开始从柜台到多宝阁上寻梭起来。

原本,他也只是抱着来看看的心思,并没有多大的期望,毕竟,这家文物商店是天一阁文保所体系内店面,售卖货品肯定经过精挑细选,真正的好货肯定不多。

孰料,当他的目光扫过第二只柜台时,停了下来。

这是一方黑漆麻乌的砚台,砚盒盖随意地搭在砚台侧面,依稀能看到盒盖上的“风”字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