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相宝2:秘物 > 第660章 公司矛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0章 公司矛盾

“摩羯”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羊头鱼身,双鳍长而能飞。经常出现在古代印度的雕塑、绘画艺术当中,在佛教寺院建筑的塔门中更是常见。

随着佛教的东传,摩羯这一形象来到中原,逐渐被本土化,演化成“鱼龙”形象,龙首鱼身双翼,常被寓意为“鱼化龙”,也就是“鲤鱼跃龙门”的典故。

辛弃疾的“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诗句中的“鱼龙”,就是摩羯。

在中原,摩羯纹饰最早见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至佛教盛行的唐代更为普遍,被广泛地用于金银器的装饰。宋辽时期的瓷器上,一经常使用摩羯纹,多与水波、莲荷、荷叶等搭配。

很有意思的是,宋代以后,摩羯纹饰似乎突然失宠,元代已经极其少见,明清器物上几乎没有。

有专家认为,这是因为明清两朝,对“龙纹”形象及使用权,进行严格规范,导致不龙不鱼的摩羯纹,工匠们不敢乱用。

业内传言,不知真假。

卢灿把玩着手中这件四瓣海棠形摩羯纹金杯,有些迟疑。

这件带有明显异域风格的金杯,是谢三顺的人在调查葛元生等人时,从对方的运货线路上“截获”。至于怎么截获……谢三顺没说,卢灿也没问,手段肯定不会光明。

不过,谢三顺既然敢送到卢家,想必首尾已经收拾干净。

这也就造就这件物品的来历不可考——没有来龙去脉的单件文物,很难精准鉴定出年代和历史,即便有鉴定结果,也不能作为“定论”。

不过,这不妨碍这件金杯的价值。

金杯的造型为四瓣海棠形,杯内中心有一摩羯在水中嬉戏;在杯的内壁,以花瓣栏分成四个区间,每一区间内錾刻两组对称的宝相花;宝相花两侧还有如意花纹,口沿处则装饰一周花瓣。

非常精美。

以卢灿的经验来判断,这件金杯有点唐末北方草原民族,准确说是更接近早期契丹的造物风格。

契丹为辽祖,早期契丹生活在幽州以北的平原地带,归属松漠都督府管辖,半农半牧。

唐王朝曾经赐契丹一部首领姓李,命其镇守漠北。《新唐书》记载,“李尽忠反武周,武周大将王孝杰坠崖而亡”,这段历史中的李尽忠,就是契丹大贺氏部落首领。

受中原王朝影响,契丹人的信仰在萨满教和佛教之间横跳,有不少契丹顶层贵族,信奉佛教,因此,出现这种风格的佛教制品,也不奇怪。

东西看过一遍之后,卢灿又将其放在锦盒中,犹豫了起来。

无它,东西比较贵重,来路不明,不适合做私人礼品。

只不过,这件东西又很适合出现在虎园博物馆,要知道,唐代的金器极其罕见。

想了会,他还是将锦盒推给谢三顺,见对方要开口,卢灿压压手笑道,“东西很好,谢哥,你还是安排人把它送到虎园宗老那边,走正常渠道。你的心意我领了,不过,兄弟们不能白干。”

“卢少……这没花多少钱,兄弟们的一点心意……”

谢三顺还打算坚持,卢灿再度笑而摆手,“谢哥,你听我的,准没错。”

同样是送给卢灿的物件,送到虎园和送到卢家,完全不一样。假如这件物品来历有问题,前者有足够的手段进行规避,后者就没了缓颊。

不过,卢灿没给对方解释,重新为对方斟茶时笑道,“谢哥,说说吧,这么长时间,查到什么?”

“卢少,您猜的没错!”谢三顺屈指敲敲桌边以示谢意后,又对卢灿竖起大拇指,“我安排人盯了将近一个月,恁特喵的,终于摸清他们的路数!这帮崽子,弄得场面还挺大,我听了后,都吓一跳。”

他们的路数?卢灿不清楚这里的他们,到底指的是谁,是葛元生?还是葛元生与古特雷斯,亦或是蔡卓勇?还是指作伪的团伙及出货渠道?

到底是街头阿飞起家,即便有钱,也三句话不离口头禅。听到谢三顺又开始胡说八道,卢灿抬手笑道,“兄弟们都辛苦了!不急,慢慢说。”

其实,卢灿上午挺忙的,只是和谢三顺这类人打交道,你越着急他说话越没逻辑。

十分钟后,院内又是一阵喧哗,却是钱伟等人到了。

卢灿也从谢三顺口中,大略知道葛元生等人的来货线路、工坊以及出货方式。

这一团伙的头目究竟是谁,目前还不清楚,不过,葛元生、古特雷斯以及蔡卓勇三人肯定是团伙的高层。其中,葛元生负责濠江工坊,这一点确认无疑。古特雷斯以葡国国籍为掩护,以艺术品和特色工艺品贸易为幌子,向欧洲运送文物,也已经敲定。

蔡卓勇负责的是对台北及东洋两地的出货。

没错,他们这一团伙的进出货线路,不知为什么不经过香江,故而虎博这边一直没怎么听说过他们这一条渠道。卢灿猜测,有心人已经注意到虎博在香江古董市场的截留手段,因此刻意回避香江地区。

至于他们的进货渠道,因为深入各地区,谢三顺不太方便打听,只听说有一位叫做“胡瓜”的人,在鹭岛负责统一集货。据说这位胡瓜,是鲁东琴岛人,手中掌握着相当庞大的北方进货网络。

谢三顺送给卢灿的摩羯纹金杯,是他这次前往鹭岛打听消息时,偶然参加一次据说是胡瓜的人组织的地下拍卖会,买到的黑货。可惜,没能见到胡瓜本人。

钱伟等人走进茶室,谢三顺顿时起身告辞,卢灿示意钱伟几人就坐,自己却将谢三顺送出门。院子门口,他与对方握手时,又笑着叮嘱一句,“谢哥,胡瓜这条线……别放弃,不过,你自己就不要出面,安排一位聪明伶俐的兄弟,慢慢接洽。”

谢三顺愣了愣,卢灿再度冲他点点头。

调查葛元生他们团伙,并不是想要将对方连根拔起,而是为了解和掌控。卢灿对这帮人手中的货,相当感兴趣——上次在贾梅士博物馆见到的编钟等铜器,那可是一等一的惊艳。

再次回到茶室,安德烈这家伙已经开始卖弄起茶艺,见卢灿进来,嬉笑道,“鲍斯,今天让你们感受一下,我的茶艺水平。”

“行啊,这么自信,那就给你机会!”卢灿笑着摆摆手,示意他继续。大家平时混的熟,今儿又不是坐班,没必要那么严肃。

卢灿在钱伟旁边寻了个位置坐下,没等对方开口,便主动说道,“我这趟去缅北,接洽了几个项目,对于巩固缅北资源基地而言,非常重要。钱叔……安德烈,曹总,你们需要尽快组织精干人员,奔赴达贡,展开后续谈判。”

一句话,率先将反对的意见封死。

为什么要先将自己观点亮明?因为他担心这几人的来意!

一家集团做大,在运营和决策方面,已经不适合创始人一言而决,它需要经过认真研讨和仔细调研才能形成决议。

这是最正确、最稳妥的企业经营之道。

卢灿很清楚这一点,但是,他又不能完全遵循这一点。

因为这么做肯定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而且集团的决策也未必就一定正确,至少,在他看来,集体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有些方面,肯定不如自己的判断。

所以,在很多时候,他都在提倡遵循、尊重集体科学决策这一原则,但是,日常管理中,最喜欢破坏这一原则的,也是他!

不得不说,人呐,真是个矛盾体。

今天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曹国正的到来。

曹国正从事航运业已经三十多年,毫无疑问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企业领导层,不过,也正因为这份经历,让他在企业运营方面趋于保守。

甬市北仑港项目,在卢灿看来非常不错,可愣是在他手中耽搁了将近十个月时间,一直到上个月耿典华市场来港,才促成项目合作的达成。

对此,他给出的理由是,大环境还不太稳定,不适合冒险投资如此巨大的项目。

有道理吗?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可是,他忘了,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益!

北仑港项目尚且如此,缅北迪拉瓦港码头项目,估计在他眼中,风险系数更高,更不值得投资!

正是基于对曹国正的了解,卢灿从温碧璃那里得知今天他正要来,就估猜他来卢家,八成是为了反对迪拉瓦港项目。

所以,刚才那番话,虽然是卢灿对钱伟说的,事实上却是封曹国正之口。

钱伟苦笑摇头,看了眼曹国正。曹国正的脸色不太好看——显然,卢灿猜对了!

今天他和安德烈之所以来沙田大院,确实是应曹国正之邀,来商量迪拉瓦港项目。原本他不想掺和这件事,可曹国正有一句话打动他——不能拍脑袋决定投资,这不符合企业投资法则。

这方面,卢灿的“劣迹”不少!

他和安德烈也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和卢灿谈一次?

孰料,卢灿上来就“封口”,让钱伟和安德烈有些不知所措——这两位虽然对卢灿的某些作风有意见,但感受卢灿决策正确性的时候更多,所以,俩人只是希望卢灿能听取意见,至于说“对着干”,完全没这胆量。

俩人的沉默,让曹国正脸色越来越黑。

等了两分钟,依然没人开口,曹国正索性站起身来,对卢灿拱拱手。

“卢老板,得您信任,让我担任新世纪航业总裁,这一年来,新世纪航业的业务有所增长,总算没辜负这份信任。不过,我年纪大了,身体一直不太好,您看……要不,您先找找有没有更合适的总裁人选?我打算退休,好好在家歇歇!”

卢灿眉头一皱。

上次星云号触礁事件,曹国正缓慢的处理方式,充满老派管理者的僵化,已经让卢灿对他有些不满,只是苦于短时间找不到比曹国正更合适的总裁人选,故而一直没动他。

今天,对方竟然主动提出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