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 第七十九章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国运震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九章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国运震荡!

此时。

不等李常顺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何事。

旁边数道声音同时响起。

“李侍郎,苏夫子没有与人滋事斗殴,他只是在为我们伸张正义!”

“那蛮夷和腐儒该打!”

“此事因我而起,要罚就罚我吧!”

文世杰等太学院学子上前一步,齐齐为苏长歌出声。

而听到他们这番话。

百姓们也跟着一起呼喊求情。

“苏状元他是冤枉的!”

“不能给他治罪!”

“苏状元为我大晋读书人讨回公道,他没有错!有小人在诬陷他!”

“望李侍郎明鉴,莫要冤枉良善!”

一阵又一阵的呼喊声响起。

数万人同时开口求情,宛如铺天盖地的声浪,瞬间震响整片天际。

而在这片声浪当中,李常顺格外懵圈。

我是谁?我在哪?

他们的话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谁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了?

随即,李常顺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苏长歌。

希望他能给自己解释清楚。

但却被苏长歌给无视。

只见他转过身面向身后的众多百姓,拱手行礼,语气凝肃的说道。

“诸位大晋义士。”

“今日之事,公道自在人心。”

“你们此行能来相送,为了道义发声,长歌感激不尽。”

“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不过还请诸位放心。”

“当今陛下圣明,必然不会被奸佞蒙蔽,肯定会秉公处理此事。”

话虽如此,但语气却让人感觉有些低沉。

百姓听到苏长歌这番话。

再想起路上听学子们所说的严院长,还有那些跪舔蛮夷的腐儒。

心中不由同情起苏长歌来。

明明是不忍看见同胞被蛮夷欺辱,所以仗义出手的大丈夫。

如今却反被奸佞诬陷。

即将定罪!

霎时间,百姓们心中升起一股怒火。

不行,我们绝对不能坐视苏状元这样的仁义君子被奸佞陷害!

这一刻,民怨沸腾。

但仅仅只是这样还不够。

毕竟民心是最容易被人引导的,随便来个人挑拨几句就会四分五散。

所以,苏长歌决定火上浇油。

让百姓们一直坚定不移的站在他这边。

唯有这样。

才能更改老皇帝的决定。

唯有这样。

才能让大晋民心向阳。

也是唯有这样,才能一扫之前的怯弱之风,让大晋百姓齐心协力抗击蛮夷!

若是天下人人面对外族时态度刚烈强硬,岂会有和亲纳贡之说?岂敢腐儒在大晋土地上,公然偏袒跪舔蛮夷?!

其实在文世杰一事上。

苏长歌本有无数更好的解决办法,甚至只要掏出太子令牌就能解决问题。

但他为何选择最简单粗暴的?

不仅仅是为了博取民心,更重要的就是借此事唤醒百姓的斗志。

若只是道听途说。

百姓们顶多是口头褒扬两句。

只有亲身参与其中。

他们才能感受到那种为了公理、正义发声,所带来的酣畅快感。

才能真正做出改变!

随即,只见苏长歌开口道。

“太学院学宫等腐儒毫无文人气节,助夷欺内,向蛮夷卑躬屈膝。”

“若人人如此,我大晋名存实亡!”

“幸而还有沙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以及诸位心怀仁义的义士在,我大晋子民的脊梁才能免于被外族蛮夷践踏。”

“我大晋风骨才能坚韧不倒!”

“而今日,长歌能得在场诸位仁义之士相送,顿觉此生无憾。”

“特赠诗一首。”

“彰我大晋义士风骨!”

苏长歌抱拳行礼,神情庄肃,像是临刑告别,一去不复回的样子。

看到这一幕。

百姓们脸上露出沉重之色,望向他的眼神饱含敬意。

也就在此时。

苏长歌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大晋男儿郎。”

骑着白马向西北驰去,有人问我是谁家的孩子,我乃是大晋的好儿郎。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正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

“长驱蹈蛮夷,左顾凌戎狄。”

我随大军平定蛮夷直捣敌巢,再回师横扫戎狄驱逐敌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来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连父母尚且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要说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那便早就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一心为国家解除危难,奋勇献身,将死亡视为回归故里!

这首诗。

乃是某个才高八斗,却差点被怨种兄长杀了的仙才所写。

借骑着白马保家卫国的好男儿。

将长驱蹈蛮夷,左顾凌戎狄作为目标。

表达出一种为了家国勇往直前,捐躯济难,视死如归的精神。

当然,苏长歌并没有全篇照搬。

而是改动了其中几处。

格律上虽有缺陷,但情感上却恰到好处。

将诗中的白马男儿郎比作义士形象。

虽然百姓没上战场,但这一次同样是对抗蛮夷,与沙场搏杀的义士相仿。

其中此诗最后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乃是精华核心,歌颂义士们勇往直前,抗击蛮夷,视死如归的精神。

正好对应现在的情况。

此时此刻。

百姓们听完苏长歌的这首诗。

心中不由生出万丈豪气。

或许我们不能像白马义士那样连翩西北驰,上战场搏杀蛮夷。

但我们却拥有同样勇往直前的心!

同样是大晋的好男儿!

念及此处。

百姓们看向面前的苏长歌。

不再是作为旁观者的同情,而是立场一致的同仇敌忾。

苏状元同样是我大晋好男儿。

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如此想着,百姓们正要振臂高呼,为苏长歌发声求情。

但就在这时。

一阵嘶吼声陡然响起。

吼!!

下一刻。

皇都之上碧蓝色天空瞬间染成金黄色。

云朵变化为龙鳞状祥云。

好似有条变幻莫测的金龙藏匿在天穹之上,以云为鳞,难寻踪迹。

看到这一幕,百姓们顿时激动起来。

“异象,是天地异象!”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苏夫子视死如归报效国家的精神,利于万民,引来了天地异象!”

“书中曾有记载,云从龙,风从虎,圣贤出而万物睹。”

“龙吟则祥云出,虎啸则谷风生,有德行的圣人一出现,天地就会降下龙虎异象,让万物都能目睹圣贤的德行。”

“苏夫子之德引来龙吟,此乃天降祥云!”

霎时间,刑部外声浪滔天。

百姓们看向天穹上如龙鳞一般的金色祥云,激动兴奋到浑身颤抖。

天地异象举世罕见。

而龙,虽然不只存在于书中。

但历来只有开国祭天,或者圣人得道时才能一睹龙之真容,比异象更为难得。

眼下虽然只是一声龙吟和龙鳞祥云,但却无比的振奋人心,因为这代表上苍认可了苏状元这份视死如归的仁义。

同样,天意认可苏状元。

而他们拥护苏状元。

如此一来变相等于天意认可了他们!

百姓们无一不激动的想着。

而此时,苏长歌望着天穹的金色祥云。

心中百感交集。

他本来是打算手搓异象的。

但没想到,这数万汹涌如潮的民意,竟然让国运金龙震荡。

是的。

这并不是自己的精神感动上苍。

而是民意!

苏长歌有自知之明。

诗词是他抄的。

而国运金龙本就是人道显化,天下百姓凝聚而成,也唯有百姓才能使国运震荡!

但就跟百姓得到上苍认可一样。

白马篇虽然不是苏长歌原作,但却是他致力宣扬的仁义理念。

如今这份理念得到民意和国运的认可。

他心中不由百感交集。

此刻的苏长歌,既有吾道不孤的欣慰,又有得道者多助的满足。

但同时,他更加坚定自己的理念。

他要做的。

不是至仁至义的圣人。

他有私心,他想要保全自己,他想要优渥生活,贪嗔痴恨爱欲他割舍不掉。

但是,他同样想让百姓生活变好,想让他们能饱饭,住在一间可以抵挡风雨的房屋内,挺起胸膛,有尊严的活着。

肚子是现实。

仁义道德是脊梁。

二者他都想让自己、让百姓得到。

另一边,皇宫内。

接到陛下命令。

群臣汇聚在承天殿,人数不多,也就二十几人,但皆是大晋中流砥柱。

“苏长歌之事尔等已经知晓。”

“认为该如何处置他?”

老皇帝坐在龙椅上,俯瞰阶下群臣。

而就在他的话音刚落下。

一道声音便立即响起。

“陛下,臣以为舍弟无罪!”

苏子由站出来,“法理不外乎人情,本就是蛮夷有错,欺我大晋学子。”

“舍弟心怀仁义,见不公之事,出手阻止乃大义所在。”

“若是因此事惩罚舍弟,天下百姓知晓后恐会寒心,日后碰到此事,人人皆顾忌朝廷责罚,谁敢再为正义伸张?”

苏子由拱手作揖,中气十足的说道。

且不说苏长歌是他弟弟。

拼了命也要保下来。

就算不是,在这件事他也认为苏长歌没错,犯法更是无稽之谈。

蛮夷欺辱大晋子民该不该打?

刘司业偏袒外敌该不该打?

当然该打!

既然如此,他们就是被我弟打死都活该!

别说是蛮夷王族,就算是蛮夷王来了大晋土地,他也得守大晋的规矩!

此时,伴随苏子由的声音响起。

老信国公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以为苏尚书说得对。”

“法理不外乎人情。”

“况且此事本就是那蛮夷有错在先,苏长歌弘扬仁义,此举无错无罪。”

老信国公开口喊道。

虽然打得是蛮夷王族。

但那又怎么样?

战场上蛮夷都没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现在就更别想了。

而看到有人替苏长歌说话。

严院长顿时忍不了

“陛下,真琏伽虽然有错。”

“但终究是蛮夷王族。”

“苏长歌大可以禀告陛下处置,他私自动手泄愤算怎么回事?”

“此事必然要给外族蛮夷一个交待,否则对方一怒,举兵南侵报仇,到时兵祸一起,社稷动荡,天下百姓恐不得安生。”

严院长出声。

直接搬出两国邦交和江山社稷。

此话一出。

主和派的人纷纷应声。

“陛下,若是不严惩苏长歌,不足以安抚蛮夷王族。”

“惩一人而利天下,足矣。”

“为天下百姓,就算牺牲苏长歌一人也无妨,相信他自己也能理解。”

一道又一道的声音响起。

无一例外。

全部都是以社稷安稳为由,要求陛下严惩苏长歌的罪行。

但一听这话。

苏子由和老信国公顿时不干了。

“尔等此为人言乎?”

“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让你们去牺牲,你们还会像现在这样义正言辞?”

“蛮夷王族有错,自当惩戒之!”

“一群是非不分的腐儒奸佞,书都读狗肚子里面去了。”

不仅是苏派这边的人发声。

因为校场一事的缘故,一直沉寂的武勋也纷纷开口怼回去。

这些年主和派占上风。

他们本来就憋着一肚子的火。

但没办法,陛下老暮,为了社稷安稳不愿轻启战事。

他们贸然主战,只会引来陛下的不满。

所以他们只能忍着。

但现在,蛮夷都特娘的骑脸输出,跑到皇都欺负大晋子民。

可这群主和派腐儒还在偏袒、

也正是这样。

这一步。

他们不打算再退了。

这口气。

他们也不打算再忍了!

霎时间,偌大的承天殿内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谁也不让谁。

到最后武勋甚至撸起袖子。

想要动手解决。

“肃静。”

此时,老皇帝开口。

伴随他的声音响起,众人渐渐安静下来。

而后。

正当老皇帝想开口居中调和,不痛不痒的小惩一番苏长歌时。

天穹上突然传来一道嘶吼声。

吼!

眨眼之间。

金黄色的光芒笼罩整片天地。

群臣看到外面的异象,顿时愣在原地,眼神中满是惊愕。

听到那道嘶吼声。

老皇帝和太子血脉深处传来一丝悸动。

正此时。

一道激动的声音从殿外响起。

“陛下!”

“龙,天上有龙!”

此言一出。

殿内群臣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纷纷跑到门口去看异象。

老皇帝和太子此时也明白血脉为何会悸动。

因为这是龙!

象征着天子皇权的国运金龙!

随即,在太子的搀扶下,老皇帝一脸急切的来到殿门口。

望着天空中那龙鳞状的祥云。

心中顿时激动万分。

他没有想到,自己执政四十年。

到了老暮之时。

竟然能有幸一窥国运金龙之貌。

不过话说回来,国运金龙为何突然长吟一声?莫非是被朕的勤政所打动?

正想着,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响起。

“陛下,微臣刚接到消息。”

“刑部门口,万民聚集,苏状元以诗词引动天地异象!”

此刻,锦衣卫指挥使快步上前禀告。

声音落下。

承天殿门口陷入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