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汉末戏天下 > 第三十三章 大丰收,新作物登场亮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三章 大丰收,新作物登场亮相

相较于红薯和玉米,大豆的生长期稍微短了那么几天。

所以,军屯里最先收割的,就是大豆,然后才轮到这两种大家都未曾见过的作物。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一大批抱着好奇心的人,在这一天跑过来瞧新鲜。

他们大多是刘协食邑里的农户,少部分则是居住在不远处村寨的百姓。

当然了,也少不了凑过来一起看热闹的张辽、蹇硕、蔡邕父女、黄忠父子,以及刚刚搬迁过来的卢植一家子等人。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军民齐上阵的情况下,不长的时间里,地头上很快就堆起了一座座小山也似的玉米和红薯。

尤其是红薯,毕竟是长在地下的,不像玉米那样,能让人看一眼就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具体长得什么样子?大约可以亩产多少石?会不会真如当初刘协描述的那么神奇?

大多数人其实心里都没底儿。

但是现在眼见为实,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别的不说,单看那小丘般堆积起来的规模,但凡思维正常一点儿的人,就都不会再对此心存疑虑。

之前杂七杂八的所有怀疑,最终都汇成了一个问题:这玩意儿真的能吃吗?

刘协当然比谁都明白什么叫做人心。

所以,一开始就让营寨里的人,当场架起了十几口大铁锅,每一口锅上,都带着好几层的蒸笼,然后在里面分别摆满了洗净的红薯。

嗯,还有一锅玉米。

摆明了就是要围观的群众,一起见证一个新农作物上演的奇迹,以此留下一个永载史册的传说。

但其实已经不需要再证明什么了。

因为看看刚刚一小片土地上,就挖出了这么多的红薯,不管是正在忙碌的,还是心怀激动在围观的,早就都已经目瞪狗呆了。

能不能吃还重要吗?

只要不是什么有毒的东西,总比草根树皮要强的多吧。

看看这产量,这特么难道还算不上神物?

蔡邕和卢植自认为闯南走北见多识广,都同样从未见过如此高产的农作物,连听都没听过呢。

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而负责农事的乡老程度,则早就带着人手,直接奋斗到一线上去了。

所以,好奇心愈发膨胀的众人,只能围在了刘协的身边,开始七嘴八舌的寻根问底。

冲在最前面的就是蔡邕和卢植。

“这究竟是何物?”

刘协就满脸笑容的开始科普,“这个就是红薯了,非良田都可以种植,产量极高还不需要精耕细作,可以说,这就是未来几年内,解决我大汉百姓温饱问题的一大关键。”

卢植眼里泛着红光,“真能当作充饥裹腹的食物?”

刘协也不多说,直接指了指旁边架起来的一排大铁锅,“等一会儿,大家可以一起尝个鲜嘛。”

然后冲周围的人群扬声道:“见者有份哈。”

围观的群众轰然叫好。

很多人对这个“小道士”其实都算不上熟悉,但是能被众星捧月般的围在一起,摆明了就不是一般人物,哪怕对方看起来就是一个半大的孩子。

所以,能跑过来看热闹的,也肯定不是有心闹事儿的人,没人会无脑的去招惹是非,看看能不能因此受益才是重点。

蔡邕的关注点,却忽然放在了那几口大铁锅上,“这是什么物事儿?看上去非铜非陶的,倒像是铁器呢。”

刘协也没有遮掩的意思,“蔡公说对了,正是铁器,也叫铁锅,不但可以蒸煮焖炖,还可以煎、炒、烹、炸呢,有机会的话,我带蔡公去品尝一下新式烹饪方法做出来的美食。”

之前说过,汉代的饮食文化,其实是很简单的。

除了拿火直接烧烤,就是用鼎或者陶制品去蒸煮焖炖,至于炒菜什么的,那就纯粹是痴心妄想了。

历史记载最早的炒菜烹饪方式,还是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里才首次提及。

而真正的普及开来,还得算是宋朝,也正是随着铁锅的出现,而逐渐被广为人知。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一方面,是这会儿的冶铁技术还比较落后,工艺上有所欠缺,很难打造出薄底的铁锅。

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汉代的铁器,还属于稀缺金属,比铜都要贵,这种情况也会一直持续到唐末宋初。

所以,那几个朝代的铁,基本上都用在了最重要地方,比如铠甲兵器、农耕农具等领域,甚至唐朝还明令禁止过:文武百官死后,不可以用兵器陪葬。仟千仦哾

这也是在后世墓葬中,压根儿就看不到威震中原的陌刀影子的真正原因了。

所以对于刚刚见证过那么多烧窑工坊的蔡邕来说,对于刘协推陈出新的奇思妙,早就有些见怪不怪的,似乎再多一个铁锅,也属于理所当然的事儿。

倒是听到有新式的烹饪方法后,不由自主的暗中咽了口唾沫。

所以答应的十分爽快,“好啊,邕随时恭候。”

刘协同样报以微笑。

作为一个后世大天朝的吃货,他是怎么都无法容忍口腹之欲上的困顿的。

所以,就算别的都不搞,也得先把基本条件都给解决了,包括铁锅、蔬菜、调味品等。

生活惯性使然,本就无可厚非。

民以食为天嘛,毕竟拥有一个穿越的灵魂,怎么可能委屈了自己,让一些食不下咽的猪料给逼疯了?

倒不是非得穷讲究,说什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不能让嘴里淡出个鸟来,就这么简单。

当然了,也是因为他带着穿越福利,有那个小条件可以得到满足。

否则的话,那就只能是自寻烦恼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会儿想吃辛辣的事物,因为没有辣椒,所以吃的一般是茱萸。

而茱萸也分山茱萸、食茱萸、草茱萸、吴茱萸等。

一般用于食用的,多是食茱萸。

食茱萸属于芸香科,是椿叶花椒的果实,一般生长在山坡疏林内或野外的溪边荒地上,性喜潮湿。

但这玩意儿虽然很好辨认,采摘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在加工业更加麻烦。

所以,食茱萸多用于入药治病,而不是用于佐料。

反倒是它的另一个用途,对于刘协来说,算是有大好处,那就是可以充作“防腐剂”,可以在食品保质期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所以,简简单单的把辣椒种子拿出来,几十天就能吃到,难道它不香吗?

傻子才会在这事儿上纠结……

农田里来来回回的,都是忙碌穿梭的身影,地头上围观的人群,也满怀激动的交流着各自对于新作物的看法。

而是另一边的蒸笼里,也已经开始冒起了袅袅热气。

随之而来的,则是夹杂着丝丝甜腻的清香,在人群之间蔓延开来,一下子就勾动在场所有人的胃口食欲。

红薯被蒸熟,原本就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所以不一会儿功夫过去,刘协就让人停了火,然后再稍微等倾许,才揭开了蒸笼上的盖子。

于是一笼笼升腾着热气,红呼呼泛着光泽的红薯,就摆在了众人的眼皮子底下。

围观的虽然不少,但人手分到一块的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再说了,刘协原本就不是那种小气的人,而且今天之所以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为的也是打个广告,好方便在食邑里推广嘛。

这种机会都不知道利用,那就白瞎了……

当下轻轻挥了下小手,“说过见者有份嘛,那就每人分一块好了,大家伙都尝个鲜,看看这玩意儿究竟能不能填一下肚子。”

众人再次齐声叫好。

白吃嘛,这种好事儿可不多见,所以既然碰上了,哪还有拒绝的道理。

刘协这边,则有专人特意挑选了几块,分别送到了蔡邕、卢植、黄忠、张辽他们的手里,就连小尾巴蔡琰、卢毓、黄叙、刘青等人,都没有落下。

卢毓是卢植的儿子,今年只有6岁,小萝卜头一个,但却很识大体,也不像平常小孩子那么闹腾调皮,很得蔡邕喜爱。

接到蔡邕递过来的红薯时,还不忘看一眼卢植,得到认可后,才高兴的拿到手里,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吃。

小丫头蔡琰却早就在跃跃欲试了,水汪汪的大眼睛里,还不时闪动着异样的神采。

拿到手里后,就开始盯着那冒着热气的红薯,闻着沁人心脾的甜腻香味,翻来覆去的看着,也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刘青和黄叙两个人,就不怎么客气了。

尤其是刘青,他在几天之前,就跟着刘协挖出来烤着吃过,也算是第一个……嗯,第二个吃到红薯的大汉之民了。

所以这次虽然是蒸的,但还是很有经验的轻轻剥开了外面那层薄薄的外皮,露出泛着金黄色的果肉,嗅着那股子窜入心肺的熟悉醇香。

想也不想,就直接下嘴了。

黄叙这段时间里,因为和刘青混的熟悉了,也跟着有样学样的来了个翻版照抄。

然后一口下去,香甜软糯之感,就瞬间充斥满了整个舌端和口腔。

“嘶……”

“哦喔……”

“哈……”

也不知是被烫的,还是确实好吃,反正很多人都先后忍不住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蔡琰就再也忍不住了,小手轻轻掰开了一点,也凑上去咬了一小口。

嗯,确实很好吃,甜甜的,香香的,口感非常不错。

于是,一双大眼睛和弯弯的柳眉,就下意识漾出了幸福的甜美之感。

卢植同样一边吃一边在心里感叹不已。

刚刚半块吃下去,就知道这玩意儿确实是可以直接当作主食来用的,虽然有点儿小噎得慌,但肚子里的感觉,还是真实的骗不了人的。

而且也不得不承认,吃起来确实有些香甜可口。

要知道,这会儿不只是盐贵,糖可是更贵的,所以甜食一般还属于少部分人可以享用的,普通人家可不敢奢求。

现在忽然能从红薯上,品尝到如此香甜的食物,又何止是一个幸福可以来形容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这玩意儿的产量实在是太惊人了。

这意味着什么?

卢植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所以,再看向刘协的目光,就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这是造福百姓,泽被苍生,可以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身具悲天悯人情怀的一大壮举啊。

这样的一个人,是社稷之幸,也是汉人之福。

这样想着,忍不住凑到刘协身边,“这红薯,能像粮食那样便于存贮吗?”

刘协就笑着简单解释了一下,“比不上麦稻那么方便,但也不是太复杂,只需要简单的挖个地窖,就可以轻而易举熬过整个严冬了。”

动动你的手指,投下你宝贵的金票银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