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特摄粉的异界之旅 > 第三百七十四章 破烂制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既然上头有逃跑的先例,那士兵就没有不逃的义务。

在看准对方包围圈最弱的一处之后,震旦士卒在某位可汗的带领下,开始疯狂逃窜。

而对此,李千秋毫无办法。

毕竟人数少,这是硬伤。只得是下令追击。

日落之后,追击结束,李千秋一方开始清点人数,俘虏,包括战利品和人头的分配与赏赐。

一直到次日凌晨,清点结束。

俘虏俘获四万有余,其中包括各级领导一千余人。供军用的骆驼,马匹,骡子,驴与羊等,共计十万三千一百一十二。可寻,且确定的记军功人头数,共计六万三千零八十二。

等到全部完活之后,带着亲卫队,李千秋来到了那群赶来援助的震旦流民面前。此刻的他迫切的想知道,这帮人是出于什么意愿,敢过来帮忙的!

不久后,李千秋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想要像个人一样,正常的活下去。

而小部分原因则是:

“你叫什么名字。”在问完问题之后,李千秋对着那身高十尺有余的震旦流民领头人问道。

那人站起来,在无视李千秋亲卫队的呵斥和警惕,并得到李千秋的首肯后,他来到李面前,脱帽,致礼,对他说:“燕帖睦尔。”

对于这个名字,李千秋是陌生的,但对于那些逃亡的震旦可汗,以及现在已经被俘虏的某些震旦士卒来说,却相当熟悉。而那帮助的小部分原因,也在这名字里面。

用我们所能理解的话说就是:这个人,曾经是前任震旦皇帝的铁杆亲信之一。

之前说过,震旦的体制不行。那有没有震旦的皇帝想要改革的?

答案是有。

那位震旦皇帝曾经想过要学习汉化,从原本的震旦制度改革成长麟制度。

而对于这个行为,相比大家都知道,它代表着什么。

两个字:找死!

即便那推行改革制度的是皇帝又怎样?你动了大家的利益蛋糕,还想活着不成?

而这,用历史来举例子就是:元英宗。

简短的说就是:这位皇帝想从阶级矛盾入手,消除一部分蒙古制度,用汉化制度来代替。

但结果却是:被所有触碰利益的蒙古人给送了张飞机票——人为的送去了长生天。

其中包括各个支持皇帝的亲信和属下等人。

这鲜活,且血淋淋的例子,让自此之后的所有元朝皇帝,甚至包括元朝灭亡后,都没有一个蒙古皇帝或领导人敢说:推行汉化这四个字。

而燕帖睦尔,则是这里,曾经帮助过震旦皇帝推行改革的亲信之一。

改革失败后,所有改革派都受到了清洗。

由于目标大,皇帝没有跑出去,而那些跟皇帝有关的,则被下了大狱。之后判定:有罪,全家流放。

但这种流放不是你想的,送去西伯利亚种土豆的流放。而是头天流放,第二天便派追兵过去杀人灭口。

这个计划十分的有效。

当改革派失败,并得到还有一丝生的希望之后,某些人彻底放弃了抵抗。毕竟在某些人的心中,只要还活着,那就还有机会。

他们完全可以靠着以往建立的关系网,在一段时间之后,或是自己,又或是自己的后代,再次卷土重来。

然而事实却给了他们一巴掌。

那些派去追击的士兵得到了死命令——一个不留。

而灭杀的人中,就包括燕帖睦尔。

在长达三个月的追杀中,他失去了之前为之奋斗的一切,包括亲朋好友及家人。几经辗转,他把自己卖给一个奴隶主当投下户活了下来。

之后,他听到关于李千秋的传闻,并在当天逃了出去。

直到现在,出现在李千秋面前。

回答自己的名字之后,燕帖睦尔问他:还打不打震旦王帐?

在得到确定的答案之后,他又问:“那你......想不想再得到一只震旦军队?”

为了让大家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在继续写下去之前,我会向大家描述,元朝军队的制度到底有多么烂。

不然大家是不会明白接下来要写的事的。

首先,在元朝当兵不只是终身,而是世代。当年当兵的叫军户,一旦你当了军户,就代表着你这一家只要不绝,男丁全部当兵,不能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恶心的地方:一旦国家出了战事,通知发到你手上,那无论如何,你都要去。

这个无论如何的范围很广,举个例子:你全家已经在山东定居了,而xJ出了战事,国家要你去,你就必须去。

你不要把现在当以前,觉得这没什么,以前可没汽车飞机给你坐。想去,你得骑马,坐船,甚至还要爬山。而且,国家还不给钱。

这个不给钱,指的是:你的来回路费,盔甲装备,坐骑马匹以及来回口粮等等等等。

换句话说:全部自备。

甚至说,这都不应该是一个国家该有的制度,它更接近于土匪抢劫。

但不谋而同的,清朝在后金时期的制度,也是这个制度。

用《满文老档》上努尔哈赤说过的话说就是(大概意思):要打仗了,会拉弓的人带弓,不会拉弓的,带三眼的炮(三眼铳)。

这个制度,现如今还存在于非洲某些不发达部落里——部落要狩猎了,狩猎的人带着自制的矛或弓,跟着酋长出去打猎。

但跟元朝不一样的是,无论是当年的后金还是现在的非洲部落,他们的地盘都没当年的元朝大。

跟着出去打仗(打猎)带上一点东西就够。

而元朝呢,从山东到xJ,亦或是从上都到内地,在当年,你东西带少了,饿死你都不稀奇。

当然,大部分不仅仅是饿死,还有水土不服病死,以及没钱买替换的马累死的。

外加想要改革那位的前车之鉴,这破制度谁敢动?

虽说在到了地方之后,军队管你,但没到地方,那对不起,自己管吧!

于是乎,出于这个破制度,元朝的军户们为了凑齐装备和路费等,卖儿卖女,甚至卖全家的事情都有。

这不是玩笑话,用宋濂的话说就是:(元朝)各地设牛,羊,马及人市,使人畜平等!

在当年,这等行为是有契约的,比如:今某某某为了凑齐军费,自愿把自家土地或某某某(老婆孩子牛羊不限)卖给当地奴隶主某某某,回来之后,用多少钱赎回,以此为凭,一式两份,特例此证。

那国家不管吗?

管。

怎么管?

放高利贷。

对,你没看错,就是给军户们放高利贷。

没钱向国家借钱,打完仗在还。

可一旦打了败仗,上头没人帮着,还不起国家钱,那你就当奴隶吧。

必须说明,这不是玩笑!

而这种制度造成的后果是:军队不战斗了。

光抢!

这很好理解:一旦自己死了,那自己家人全都变成别人的奴隶了。那还不如光抢东西,等抢够,战争结束后,回家赎人还钱。

上一章不是写了有人跑吗,那件事就是根据历史改的。

直白说就是:也先(不是土木堡那个,蒙古重名的很多)带着三十万军队去平定红巾军,走到两淮地区,不走了,光在当地抢劫,然后得到消息的红巾军很纳闷:你到底想干嘛?

之后,红巾军派了一小支部队(五千人都没有)去探探风头。到了地方,这支部队想要趁黑捞一把(劫营),结果元朝部队因为也先的行为士气低迷,引发了营啸。

以为红巾军大部队来了,一晚上,三十万元军自相残杀,报销了二十九万。

而也先呢,在营啸发生之后,想要跑,部下就拉着他马的缰绳说:您要跑了,那三十万将士的性命就不保了。

但也先却说:“吾非性命耶!”

然后对自己的部下挥刀相向,扔下部队跑了......

以至于当年的两淮人民提起也先这支部队,都哈哈大笑......

当时,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人是傻的,但更傻的还在后头。

大致意思:三十六人(就三十六个!不是三十六支起义军部队!)的起义军被几十万元军围堵在一座城内,堵了好几天没人敢去打,最后招募了一些土匪和当地的盐帮去办事......

对于这段历史是真是假,我实在不敢说,毕竟写在《元史》上,咱不好讲。

但照那个制度的尿性,是真的也不稀奇。

话说完了,回归正题。

当燕帖睦尔在李千秋手里拿到保证之后,他去了震旦俘虏那里,说了半天话之后,又回来问李千秋:他们同意投降,但有个要求:把他们家人给赎回来。

而李千秋同意了。

当然了,这个赎,有很多种意思。

比如:把人抢回来,这也算是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