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邓启先的到来,让原本寂静冷清的泥砖瓦房忽然热闹起来。见过秀梅妈后,开始忙着装热水器。屋里的秀梅妈一个劲地夸他有心,要走这么远的路来装热水器,真是过意不去。

邓启先边装热水器边大声回答说:“不麻烦,反正周末闲着也是闲着,出城兜一圈也满不错的。”两人就这样一问一答的,让冷清的老屋增添了几分人气。秀梅妈总是不厌其详地询问邓启先在外贸局的生活起居,小到每餐吃什么都一一问到,虽然这些以前来的时候早就问过,还是百问不厌。邓启先也没有嫌啰嗦,很耐心的一一回答。小学的时候父母就抛下他兄弟俩,这么多年都是独自一个人面对生活的一切,有个人唠叨自己,让邓启先分外感动,感到了家的温暖,这也是一直以来在秀梅家给他的感受。他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为这个家添砖加瓦,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陈叔出去还没回来,邓启先装好热水器一面陪秀梅妈唠家常,一面往门外打望,心里嘀咕等陈叔回到就告辞回城。

风大了,才四点钟,天色已经暗下来。看来要下雨了,秀梅妈嘴上唠叨着。邓启先心里一沉,皱着眉走出天井,乌云密布,黑压压的从远处的山顶飘过来。真要下雨那就麻烦了,从秀梅家到宝圩镇有一段泥路,经过雨水的浸泡一定是湿滑泥泞,有些坡道经过拖拉机打滑,路面像被犁过一样,一片狼藉。

山区多雨,天气如猴子的脸说变就变。邓启先还在发愁,淅淅沥沥的雨水声从屋檐上传来,真下雨了!一开始是零星几点,渐渐的越来越密,像是有谁在瓦脊上撒黄豆,一片沙沙声。

邓启先退回屋厅,坐看雨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从屋檐上落下。很久没在农村赏雨了,竟别有一番悠闲恬淡的趣味。“轰隆隆”春雷炸响,接二连三,如滚滚大球从头顶碾过。看雨势,一时半刻停不下来。既然天公不作美,那就静下心来赏雨吧。

春雨还在下着,邓启先的思绪飘回到了在铜锣村教小学的时候。一年级有篇课文是《春风吹》

春风吹,

吹绿了柳树,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课文活泼欢快,带着童稚天真的心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柳树、桃花、燕子、青蛙,清新自然,仿佛贴着大地吮吸泥土的芬芳。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贴近生活的才是鲜活有生命力的文字。

现在回忆起当年在铜锣村的教书生涯,那真是有理想信仰的,欲求不多,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但精神很富足。学生们戴着红领巾,朝气蓬勃,如早上初升的太阳。他们唱着刘惠芳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响亮悦耳,至今难忘。纯朴诚挚的年代,令人怀念。回忆让邓启先嘴角泛着笑意,轻轻哼唱起来。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门外人影晃动,把邓启先的思绪拉了回来。陈叔正赤着膊拧被雨水淋湿的衣服,门闩上挂着一条用竹篾穿过鱼鳃的大鲩鱼。长长的鱼身悬在空中兀自猛烈摇摆,好一条生猛的大鲩鱼。邓启先暗自称赞。

“陈叔,立在风里,小心着凉了。”邓启先一边提醒,一边忙上前拿鲩鱼。雨势没有减弱,他已经决定在秀梅家过夜。

陈叔转过身,笑呵呵的说:“雨真大,出门时还好好的,转眼就下雨了。”

“你快去换衣服,鱼由我处理就行了。”邓启先提着鱼,在手里掂量了一下,说:“鱼挺沉的,应该有八九斤吧。”

陈叔笑嘻嘻地说:“不止,上次秀兰生小孩,秀梅带去的那条都有八九斤了,现在又养了一年,应该过十斤不止。”

邓启先提着鱼,咋舌道:“这么大的鱼,怎么吃得完?”

“劏了,今晚用药材蒸一部分吃,剩下的就煎好,让你带出去,煲饭的时候放电饭煲里蒸,饭熟就得食咧。”

陈叔考虑真周到,邓启先不禁心里暖暖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真是不错!有老人在,永远都不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很多生活的琐碎都帮忙考虑了,就像小时候,把你保护得好好的。邓启先心中感动,一迭连声的催陈叔快去换衣服,别着凉了。

晚饭在屋厅吃,昏黄的灯光照在历经岁月风霜的斑驳泥砖墙上,漫反射后,显得更加暗淡。见惯了觥筹交错的饭局,突然置身于宁静清淡的农家餐桌前,一种穿越的错觉萦于心头,两种模式的切换还有点滞后,握着筷子的手停在半空,踌躇了一下在落在鱼头上。肉质结实无腥味,竟然比雅园酒家的还鲜美。

菜色不多,蒸鱼和煮唛菜,也不精致,满满当当的两大盆。农村就是这样,怕客人吃不饱,量很足。虽然早已不再捱饿,但思维的惯性依然延续,总是一大盆一大盆的装满。农村人讲究实惠,少花款,由此可见一斑。

尝过了鲩鱼的鲜美,邓启先食欲大增,筷筷都是肉。秀梅妈在旁眯着眼笑,让他吃慢点,还有很多。

邓启先鼓着腮,竖起大拇指,说:“还是大鱼好吃,竟然做得比酒家还鲜美。”

“好吃就吃多点。”陈叔笑呵呵地说。

“难得的是没有鱼腥味,是怎么做到的?”邓启先边吃边学艺。

“关键是鱼靓。”陈叔笑着说。见启先不信,他用筷子剔下一块鱼肉,说:“你看肉质坚实,洁白,比市场买的是不是好很多?”

邓启先点点头,询问陈叔是不是新品种?

“哪有什么新品种,不过是水好,养在菜地边的泉水窝里。每日吃的是地里吃不完的疏菜,逢造的蕃薯、木薯叶,纯天然喂养。”

以前物质匮乏,大家都吃不饱,但食物都是纯天然,吃起来很香。现在产量高了,却没有原来的原汁原味。最明显的是稻米,以前的稻米煮粥又香又糯,不要菜都能吃几碗,现在的稻米煮粥都不香了,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早已破坏了原来的口味。好像都是这样,食物香甜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怎样能吃饱肚子,待到真吃饱肚子,又开始怀念以前的香甜了。邓启先忽有所悟,是不是自己也坠进了这个怪圈。

温馨平淡的居家晚餐,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自然放松,有说有笑,便胜却高朋满座、富丽堂皇的宴会。秀梅妈还特意坐着轮椅出来陪他们一起吃饭,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很多,一个劲地催邓启先多吃点,不要客气。看到她精气神不错,邓启先也就放心了。自打装了电话,秀梅便经常打电话回来,家里缺什么也会及时通知他。营养品更是未间断过。

吃完饭,在屋厅又聊了一会,才八点多钟,两老就有点熬不住了,先后进房休息。邓启先一个人坐在屋厅里百无聊赖,睡觉又太早,不如到外面去转转。虽然已经到了春天,天气并没有完全转暖,冷暖空气轮番登场,乍暖还寒。出到院子里,冷风从风衣的领口灌进,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气温并不算太低,但因为刚下了雨,湿冷的空气让体感比实际温度要冷很多。

本来想到村里转转,想想还是作罢了,天冷,没有谁出屋。站在院子里眺望,全村都静悄悄的,零零星星的灯火也像打瞌睡的老人,无精打采的亮着。随着年轻人都到珠三角去打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和留在家乡读书的孩子,农村越来越沉寂。邓启先想起小时候,那时出去打工还不算普遍,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村子都是热热闹闹的。特别是夏天,大人们棸在一起侃大山,小孩子们就躲在暗处捉迷藏,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现在大家都外出拼命赚钱,村子却冷清了下来,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到底什么才是好呢?邓启先自己也说不清,或许这就是时代的特色吧!

山村的夜是沉闷寂静的,才过九点,已经慢慢开始睡过去,只有零星的狗吠声让人觉得村庄还有些动静。没有星星,周围的群山也隐没在夜色里,天地间的界限已模糊不清。好一个寂静的夜。

踱着步回到屋里,打开电视,只有珠江台,看惯了有线电视,面对没有选择的电视台,更感索然寡味。关了电视在屋厅呆坐,面前是陈叔的水烟筒,经年累月的“烟熏火燎”使得竹筒黄澄澄的油亮光滑。邓启先取过水烟筒,用手擦了擦筒口,学着陈叔捏了一小撮熟烟放在小竹管上,点燃,“咕噜咕噜”的抽了一大口。一股辛辣刺激的烟味直冲喉咙,呛得他眼泪盈眶。吸得太急,又久疏战阵,自然是措手不及了。

看来吸烟这种事,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以前在铜锣小学吸过一段时间烟,那时并不觉得有多呛人,反而提神醒脑,隔一段时间就习惯性的摸烟,“扑哧扑哧”地吸几口,人就舒坦了。现在竟然给烟呛得流眼泪,真是浅水沟里翻大船了!

还不想睡觉,不如找本书来看。虽然来了很多次秀梅家,单独进她房间还是第一次,好奇又有点小刺激。秀梅是个勤快的姑娘,房间收拾得整整有条,素洁温馨。书桌上,整整齐齐的分门码着两摞书,一边是教学方面的工具书,一边是文学类的小说。拉开抽屉,里面整齐叠着往日写给她的信,每一封都折好放进信封里。另一抽屉是一些女孩子的小玩意,中间静静的卧着以前大学时在上下九买的发夹。邓启先拿起发夹,静静端详。这是以前送给她的礼物,如一只翩翩的蝴蝶,翅膀上的色彩已有些褪色。当年给她戴上这个发夹时的欣喜,现在还记忆犹新。女孩子其实要求的不多,只要真心相待,一点小心意都能让她满心欢喜。

邓启先拿着发夹在手里把玩,心中柔情满怀。坐在桌前,随手取下一本书,是唐诗三百首。在这个雨后的小山村,周围的邻居都相继睡过去,寂静而神秘的夜晚,一个人坐在昏黄的灯光下看唐诗,与古人交流,确实是美事一桩。山风从远处袭来,不时敲打着窗棂,发出“呜呜”的风声,更觉得窝在家里看书的温馨幸福。

读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引起了邓启先的共鸣,恰好刚经历过山村雷雨,更是感同身受。不由得轻声诵读起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千多年前,唐朝的诗人在想念远方的妻子。一千多年后,邓启先读到此诗,也引发了他对恋人的思念。现在秀梅在就好了,我们可以坐在屋厅里聊天,一起做宵夜吃,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听外面呼啸的风声,该有多幸福啊。

正想念间,屋厅里的电话铃“叮铃铃”的响了起来,在夜里特别的清晰。邓启先快步走到屋厅,拿起听筒,电话里传来秀梅温柔的声音:“睡了吗?”

邓启先很开心,又有点责怪她这么晚还没睡,熬夜就不漂亮了。秀梅格格的笑了起来,让他看钟,现在是几点?抬头看墙上的挂钟,才发现十点还不够!不禁哑然失笑。

“哎呀,在农村,大家都很早睡,我以为已经很晚了!想不到还不到十点。”顿了顿,又问道:“你也知你爸妈早睡,怎么现在才打电话回来。”

“打电话给你啊,怎么,不欢迎吗?”秀梅娇嗔地问。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她的可爱。和平时在一起时有明显的区别。虽然秀梅平时也爱撒娇,但都会比较含蓄,语气没有这么娇。可能是在夜里,又是通过电话,更能放得开吧。

邓启先忙不迭一个劲说欢迎,对秀梅说:“刚好看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想你如果才身边就好了。你的电话就来了,真巧。”

秀梅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你进我房间了?热水器装好了吗?”

“嗯嗯,装好了。一个人无聊,到你房里找本书看看。”

“你不要乱翻我东西哦。”秀梅有点紧张。

“哈哈,有什么不能让我知道的秘密呢?”邓启先故意逗她。

“我能有什么秘密呢!是怕你翻乱我的东西,我不喜欢乱糟糟的样子而已。”完了又加了一句:“你那么好奇,就翻吧。不过翻过后要给我整理好哦。”女孩子能这样说,说明她已经不分彼此了。

和秀梅琐琐碎碎的聊着,邓启先心情大悦,如果不是担心电话费,真不愿意停下来。

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绵绵密密的下起雨来,雨滴落在瓦片上,沙沙的响。气温正好,睡觉应该很舒服。邓启先伸了伸懒腰,准备去睡觉。

外面风声雨声,屋内被窝暖融融,很快就睡意朦胧。恍惚间好像回到了铜锣村小学,那时的教师宿舍也是瓦房,一到雨天也是听雨入睡,淅淅沥沥的,煞是美妙。少华最近怎样了?明天找他聊聊看。心里嘀咕着,睡意渐渐袭上头。

第二天,刚蒙蒙亮,邓启先就被陈叔起床烧火的声音嘈醒。看表才6点钟不到,还早得很,翻了个身又沉沉睡过去。年轻人都喜欢赖床。

再次醒来,已经七点多钟,陈叔已经买菜回来。山村,村民们都起得早,太迟就买不到好吃的猪肉。邓启先洗漱完,对陈叔说,准备吃完早餐就出去。

“怎么这么急,都买好菜了,吃完午饭再出去也不迟。”陈叔挽留道。

“不了,下次吧。还有点事要忙。”他心里想着少华的事,一定要找他谈次话,不能让他就这么废了。

在邓启先的心里,少华和他是亦师亦友。以前少华为了帮他化解与青芸的误会,冒充自己写信给青芸,那时就在心里记住了这位虎头虎脑又热心好义的学生。现在他遇到了人生的低谷,不能不帮助。

秀梅妈听到邓启先不吃午饭就要出去,急忙挽留,让陈叔一定要留他吃完饭再走。

邓启先只好把原因说出来,两老听了都很赞赏他的想法。做人就是要这样,能帮忙的都要尽力去帮。如果能让这位小孩振作起来,考上好大学,就是一大善事。

听完邓启先的解释,陈叔快步进厨房,切了些瘦肉放粥里一滚,热热的舀了一大盆,说:“吃完瘦肉粥就出去吧。”

邓启先吃着粥,眼睛热热的,心中充满感动。虽然成长经历艰难曲折,但也遇到很多关心爱护自己的人,说不幸,其实也是很幸运了。感恩遇上!

回到城里,邓启先不急着找少华,他先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这本书曾经陪伴着他渡过艰难的少年时代。

去到县二中,刚好遇上学生中午放学,立在门口,等学生走完才进去。到了教学楼前,看着空荡荡的教学楼,一时间不知到哪找才好。连少华在哪个班都不知道,偌大的校园,怎么找呢。他想到了饭堂都是分年级划分区域的,现在刚好是吃饭时间,直接找高二的分区就缩小范围了。

饭堂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大家都急着去打饭,来来往往,一拨又拨。随机问了个学生,知道高二的吃饭区域,开始一桌桌地找。

邓启先见到少华时,刚好打饭回来,坐下吃饭。低着头,很少和旁边的同学交流。

听到邓启先喊他,少华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惊讶。半晌才问:“邓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邓启先没有回答他,对他说:“走,我们出去再说。”

“我还没吃饭呢!”少华指着盆里的饭说。

“到外面吃。我请你。”

看到少华失去往日光彩的眼神,邓启先心中一酸。自责当初走得太着急,没有注意到少华的思想变化,及时提醒。

出了校门,街道两边就是快餐店,信步走进一间门面比较大的,甫一坐定,少华就迫不及待地问邓启先怎么知道他在县二中的。他很担心自己被学校开除的事传到家乡都人尽皆知。当知道是高一第二学期的班主任张煜告诉他的,悬起的心才落下。

邓启先也不急着安慰少华,他知道,事已至此,什么安慰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是一味让他吃菜,要吃饱饭了。

少华狠狠的点点头,大口大口地吃菜,把所有的辛酸、委屈一股脑的往肚子里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