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古代当吃货 > 第五十章 江充崩溃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陆续到达的船只,赈灾粮食越来越多,周浚乾的脚步也开始向其他县迈进。

青州七县,益都、临淄、临朐三县毫无受灾情况,只是受到其他县灾民的涌入,和疫病的困扰。

在李凤远的吩咐下,三县纷纷调拨粮食支援其他受灾严重的县。只是不敢派遣太多兵力押运,怕匪患流窜到本县自顾不暇。

而这些粮食,由于押运的兵丁不足,多是被半路劫走。

博昌、千乘、寿光、北海四县,风灾过境灾情轻重不一。

千乘和寿光两县的官员,救治灾情处理的十分得当。只是被博昌和北海两县的灾民不停的劫掠,粮食有些吃紧。

一天一顿,将将保证百姓们不被饿死。

当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周浚乾就想立刻调拨粮食到千乘和寿光,免得百姓们再饿肚子。

只是考虑押运需要派遣五百将士随行,才能保证安全。其他地方,比如码头和驻地也需要驻扎兵丁。

兵力一分散,就无法剿灭博昌县的匪患,周浚乾才不得不忍了下来。

路得一步一步走,操之过急容易适得其反。

而随着周浚恪的计划实施,让事情变得更为简单。

一纸公文传出,盘踞在博昌县的匪患人数骤减,剩下的全是真正的恶徒。而这些呼啸山林的草寇,面对全盔全甲的左卫率,短短两日就被一扫而空,整个博昌县从回太平。

而顾长剑在周浚恪的建议下,还把猛兽常常出没的地方清扫了一遍,至少几年内这群虎豹豺狼是不敢在这片出现了。

现在派出十几个兵丁,混合着县里的兵丁和壮劳力,便可以无惊无险地将粮食押运到千乘和寿光,让这两县的压力大大减轻。

而这几日,周浚乾和李凤远再一次见证了奇迹,周浚恪那看似不靠谱的方子居然见效了,还是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

服过青蒿水的病患民,当天就不再打摆子,也不再拉肚。第二天纷纷开始退烧,第三天整个村子的病人都痊愈了。

除了人虚弱了点,胃口和精气神都好了起来。

太医们都惊呼齐王殿下妙手回春,攻克了一个千古顽疾。让世间从此少了一个病灶,多了一个神方!

虽然不敢让患病的灾民离开村子,但是这种效果让所有人都无比振奋,一致认为这场疫病不再是让人恐惧催命符。

有了粮食和神药,周浚乾就想快马加鞭的解决三州的灾情。亲自给登莱二州的知州写了封信后,周浚乾带着五百将士奔赴北海平乱。

周浚恪这边也收到了水泥,有着经验的庄户,带着冯登科全村男女一起盖起了冰窖。

反而是周浚恪变得无所事事,每天去海边弄点海鲜。今个蒸螃蟹,明个弄点生淹,后个安排上海鲜大咖。

不过周浚恪自己的时候,从来不喝酒。

今天周浚恪在渔民的手里买了一些皮皮虾,刚上岸鲜活的很,忙让人盛着海水拉回了驻地,清蒸、椒盐两吃!

扒开一只皮皮虾,宁四在外面走了进来。

“殿下,江充求见。”

周浚恪想了想,说道:“让他进来吧。”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英放,加副餐具。”

英放应允的起身,去一旁的小厨房取了副碗筷。

本来周浚乾和李凤远前往北海县的时候,想让周浚恪跟着一起去了,而且认为没有周浚恪在身边,心里有些不托底。

不过周浚恪受不了行军的苦,而且此去北海县也没什么需要自己的地方。

毕竟公文已经发出,北海县的匪患也会出现人心涣散的情况。等着周浚乾带着充足的粮食赶到,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分分钟教北海县的强盗们做人。

这种不成气候的匪患也会土崩瓦解。

至于如何评判这些强盗不成气候,就看他们折腾了这么多天。连个旗号都没有,更别说有攻打县城的举动,就足以说明了一切。

“参见齐王殿下。”江充进来躬身行礼道。

周浚恪一看江充的造型,笑了出来,还真奔着自己的话去了。这才几天的工夫啊,人黑了也瘦了,眼袋都下垂了。

由于江充是临时县令,没有他合身的官服,就一直便装来着。

之前的江充,一直是玉树临风的翩翩君子模样,青色的绸缎长衫,外面穿着白色薄纱的外搭。

现在白色外搭被刮出了窟窿,长衫下摆均是泥点和尘土。脚下的官靴更不用说了,鞋底沾满了黄泥,混合着青草叶子,抠都抠不下来。

“坐下边吃边说吧。”

周浚恪能看得出来,江充这是外出才回来,衣服都没换就找来了。想来是遇见了什么处理不了的问题,要不然以他傲气的性格,绝不会找自己来解惑。

江充也不矜持了,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都丢在了一旁。

周浚恪急忙让小厨房给炒了个鸡蛋和葱爆肉,又热了几个馒头,不然这几斤皮皮虾还不够江充一个人吃的。

自己不是白折腾了!

“遇到了什么事情啊?你看看造的,让你当县令,没让你当灾民。”周浚恪调侃着问道。

江充嘴里塞满了馒头和鸡蛋,乍这手看了看,顿时苦笑连连。

咽下了口中的食物,江充起身郑重其事的道歉道:“以前是我不知深浅,出言不逊态度不端,下官给齐王殿下赔不是了。”

“嗐,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嘛。说说吧,遇见什么问题了。”

江充垂头丧气的坐了回去,他之前认为区区一个县令,就算博昌县算是中等县,县令也才是个正七品的小官,自己都不会正眼去看。

自己要出仕,怎么也得是个中等州知州,才对得起自己的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当时跟周浚恪打赌的时候,江充和身边交好的同僚,认为自己担任县令的话,根本不在话下,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短时间内,就可以把一个受灾的县,变成海清河晏、人人富足的上等县。

现实却啪啪打脸啊,首先县衙人手严重不足。虽然破格招收了一些生员,可是他们对政务根本不熟悉进度缓慢。

这些事情都可以解决,耐心教导一阵子,待熟悉了之后也就好起来了。

可是现在博昌县刚刚遭遇了天灾人祸,百姓们有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有的饥寒交迫家里人口病饿而死的太多。

给现有百姓登记造册,成了首要问题。

这就突出了吏员能力不足的弊端,他们是能识文断字,但一个个眼高于顶。让他们带着粮食挨家挨户的派发,在登记上册。

往往他们的态度,搞得百姓们十分敌视。而这些吏员也气得不轻,说刁民愚不可及。

只坐了一天大堂的江充等东宫属臣,只好各自分开带着吏员亲自去登记上册,避免吏员和百姓们的冲突。

江充也不是没想过换一批人,可换来的生员也这个样子该如何?不能无休止的换下去吧。

单单一个登记造册,就让江充跑断了腿。

跑着跑着,江充等人又发现了其他问题。

山里有很多躲避人头税的流民,他们住在山里没有耕地,靠打猎为生。

这次灾情属他们过得好,也属他们对官府敌意最大。毕竟都是过往被逼的走投无路的百姓,不然谁会选择上山当隐户。

为了能在太子殿下面前有个交代,东宫属臣们只能一次一次的往山里跑,跟他们沟通,洽谈条件。

而谈条件,就需要有耕地。画耕地,就涉及到富户隐匿土地的问题,又是一箩筐的事情。

所幸这群富户刚刚因为兼并土地的事情被收拾了一顿,有的家主被关起了,有的被判了秋后问斩。

总之都很老实,十分配合官府的要求。重新丈量土地,也都咬着牙应承了下来,就当破财免灾了。

而且这些土地他们用了这么多年,也没给国家上缴过任何税赋。如果真的较起真来,自己家被判入狱的家主,还得多蹲几年。

这些土地也留不下,都得如数奉还,不如乖乖的交出去,谁问都说是看没人种,自己就种了。

但光配合没有用,这群富户还涉及到处罚问题,一提要钱就都哭天抹泪起来,这真是从自己家里掏钱啊。

有的吝啬的,都恨不得把铜钱插肋骨上,用的时候拿钳子拔,那都带着血丝的。

个别大户还好说,怕不交罚款家里还得搭进去一个人,便又是银钱又是粮食的交齐了罚款。

一些没这么壕的富户,真是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罚款。说白了他们就是一群地主,多说家里有个小作坊。

主要收入还是看天吃饭,收成高了家里就富裕一些。收成少了,他们也捉襟见肘。相比普通百姓,就是不愁遇见灾年,自己的积蓄可以让自己不会被饿死。

罚款迟迟收不齐,江充也曾多次上门。见有些富户是真拿不出来,江充也不敢抄家搜查。逼得太狠了,让一家人都寻了短见,自己岂不成了酷吏,在太子殿下哪里也交代不了啊。

好好地差事办成这个样子,还谈什么以后的仕途。

江充现在面临的是一个问题没处理完,又蹦出来一顿问题,愁的都开始掉头发了,不然也不能舍下脸皮来找周浚恪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