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行者:传说之路 > 第九十一章 前尘往事(二 狼子野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一章 前尘往事(二 狼子野心)

千年大劫和道界西行脉络已清,接下来就该是中原的变故了。

老者道:“那支西华军门,与行者并肩而战多年,他们都已被感染了行者之心。听闻北方仍有少许异兽犯边,在那场浩劫扫尾后,毅然远赴洛水,与万生宗并肩。千年大劫百年后,也许是因修为高深者都尽数西行无归,道界传承大损。唯天雷宫大盛,广收门徒。”

“又过百年,也许是经过了两百年的观望,世间尊奉的五神君在那场西行之后再没出现过,天雷宫于是昭世入主盘龙城。再百年,这百年来天雷宫屡有修为高深之人试图一探玄武山,虽屡次尽在玄武山迷失,未能一探究竟,最终却也都安然出山,未有折损。”

“如此一来,天雷宫渐渐放下心中顾忌,于是大兴人力垒巨石将方圆数十里的盘龙城建成七层宫殿,前后耗数十年方成。原先盘龙城住民被移至城郊,围七层宫殿而居,方圆百里尽称盘龙城,而原先的盘龙城则就此改称天雷宫。”

往事渐渐被理清。

老者又道:“天雷宫此举,引起道界颇多非议,但天雷宫对此却置之不理,一意孤行,只回应道‘我天雷宫自当永世庇护我之子民。’天雷宫自此自诩道界至尊,门内早已禁传五行传说。至此,千年大劫已过三百年,人世又经十数代繁衍,中原土地已渐渐不够百姓存活,迁出中原已是势在必行。”

“大劫前,姬姓王权作古,世间已无王权,此关乎万民生计的大事,自然由道界当责,权衡妥善之法迫在眉睫。怎料,理应由世间道界合力商榷之事,万万没想到天雷宫大圈土地,以黄龙山为界划北,东至东太山,西至西华山,南至灵雀山。当时天雷宫掌门秦姓,自顾划下中原一半土地后,向世人宣称自此这便是秦城。”

众人听后,无不愤慨,有人道:“天雷宫也太过分了,就没人反对吗?”

老者道:“怎会无人反对,此举一出,举世哗然,各道门齐至天雷宫声讨。那天雷宫秦姓掌门却道‘世间大势,众位与我心知肚明,世人只会愈多,即便今日不分城,后世也不可避免。如今中原地少人众,百姓为存活频生争斗而致人祸,其情可原。我天雷宫此举,不过是为世间百姓避除祸患,天雷宫自此后亦当尽全力掌理秦城,护民以安,抚民以宁,何错之有?’”

众人对那秦姓掌门说的话细细想了一遍,只觉这番话说得好像有几分合情合理,但又觉有几分古怪。

老者又饮了一口茶,润了润喉,接着道:“彼时黄龙观主道‘秦掌门这话说来也有几分理,只是天雷宫事先不知会各门同道,一举划下中原半壁,可是想在世间称王权?’”

“秦姓掌门又道‘道长多虑了,其实我早已心中权衡已久,只是无权召集各位同道前来参详。既然此番各门同道都已来齐,那我便将心中权衡托出,众位道兄一并商议。’”

“黄龙观主道‘既如此,道长请讲。’”

“秦姓掌门接道‘先前已说了,分城迁民已势在必行,想来众位也无异议。如今需商议的是,迁出中原的百姓该迁往何处,又如何安顿。迁出中原,也便在五行大阵之外,听闻水行万生宗所在洛水之北偶有妖邪异兽出没,虽于道门不足为患,但对百姓却是大患,如此,百姓自是不愿迁往。因此,由谁来号召迁往,此方是重中之重。’”

醉凡尘上的听者目不转睛地看着说书老者,想象着当时的局势,各自思索着,有人点头赞同。

老者看了看听书的众人,道:“那时前去天雷宫声讨的道界之人,也如你们一般,都看着那秦姓掌门,等他继续说下去。那秦姓掌门又道“以我之意,五行,天雷宫,东千里外凌风谷,南千里外枕星河,西千里外落霞寺,外加早已驻居北千里外洛水畔的西华军门,共十,分十城。除中原四行外,各门所在之地各辖一城,这几地道门久立数百年,早已是开化之地,又有道门庇护,如此,百姓自然更愿迁往。不出数年,必开新兴之城。””

醉凡尘上宾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都是苏城人,在枕星河的庇护下,他们的确感到安心。

这些道门外加西华军门曾扶大厦于将倾,救万民于水火,由他们各掌一城,也算是对他们曾经功绩的褒奖,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老者又道:“不过,当年中原四行虽声势衰退,但五行救世之功仍令行者倍感自豪。彼时世间道界仍奉神君为尊,虽已三百年未现神君,但神君也只能自五行出。任凭天雷宫声势滔天,但想以一门比肩中原四行,这很难令人信服。于是,中原四行有人道‘依你之说,世分十城。可你天雷宫未与天下道门合议,便私划半壁中原,北有水行万生宗和西华军门,南有枕星河,东有凌风谷,西有落霞寺。难不成,我中原四行一起挤入黄龙山以北半个中原之地再分四城?’”

的确,听者们心道:虽说道门应无觊觎世俗权势之心,但若真如此划分,中原四行岂不是要被人看低一等。

老者接着道:“秦姓掌门这时又说了‘不,且听我说完。天地之大,中原仅是一隅,中原之外天高地阔,若能将中原外尽数开化,于人间后世乃永世之功。我天雷宫与黄龙观自创派始便宿居于此,各分半壁,以佑各城百姓。我意是,火行自灵雀山再南出五百里,金行自西华山再西出五百里,木行自东太山再东出五百里,各召百姓随行开化。五行深得民心厚望,此举亦只有五行方能完成,换我等几门,只怕不会有百姓跟随。此举若成,现如今地少人众苦于生计的困局永世可解,不下于五行创世与救世之功。’”

这番话,给五行戴上一顶高帽,火行、金行、木行各出中原之境五百里如此重大之事,竟显得轻描淡写般。

听者不得不佩服那位秦姓掌门的口才,也不得不承认,他若没有别的图谋,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有人问道:“各道门就这样同意了吗?”

老者叹了口气,道:“虽然各道门对那天雷宫秦姓掌门身为一个修道之人为何对世俗局势如此明晰感到困惑和不安,但当时中原内百姓纷争不断,的确急需一个妥善解决之法。又因五行同气连枝,水行万生宗开宗伊始便远在玄武山五百里外,既然万生宗可,其余三行又有何不可,遑论此举确是为了人世间的长存久安。再加之万生宗远离玄武山,却好似一直强盛,并未有中原四行盛衰起伏之象,传言有行者将此与五行大阵相连,其中有行者心想远离中原之境或许并非坏事。种种加在一起,虽然要从此远离创立逾千年的山门实有不舍,但最终念及世间百姓,行者的道心让他们深感责无旁贷,也便不再反对。”

言行听这一说,将离火殿的修道者近些年来相比老辈修行进程大大提升的现状,与说书人说的千年大劫之期临近,还有赤羽大鹏说的五行大阵需重塑一一相连,心道:这难道真与五行大阵有关?

而洛依已知五行之气,洛依猜想,虽五行修道者都不知五行之气,但在纳气时多少都会混入气府。

若在五圣山,这些无意中混入气府的五行之气因神兽聚灵大量抽取,就会少之又少。

因此影响到修为进程,这就很合理。

所以,曾经五行衰微,并不是五行道法的问题。

老者接着道:“于是,世间分立十城。天雷宫秦姓掌门又提议各城以各道门掌门姓氏命名,各掌门兼任各城城主,掌理各城一切事宜。原本各道门都称不妥,道界只当保护百姓安全,不应掌理俗事,更不该染指世俗权位。但秦姓掌门又道‘此举并非为贪恋世俗权位,只因现如今无世俗王权,为化解民间纷争,需要有人代理权位,号令百姓甘心遵从,非德高望重之人难当此任。现如今民间又有何人能担此重责?此实为世间安平所需。所谓城主之名,不过暂代,日后若出民心所向之人,再转交与他便是,万望诸位莫再推辞。’那秦姓掌门说的每句话都十分有道理,各道门再无话反驳,只是落霞寺坚称佛门无姓氏,落霞寺掌理的那一城便称佛城。”

世间十城的由来清晰明了,这个来龙去脉,很让人信服。

听者也都觉那天雷宫秦姓掌门这番提议堪称雄才大略,这本应是件造福苍生之举。

实际受损的,只有火行、金行和木行。

但又为何会是如今这个局势?

有人问道:“老先生,那秦姓掌门好像的确是为了造福世间百姓,可怎么走到如今这天怒人怨的地步?”

老者摇头道:“不,天雷宫狼子野心,他们只不过是利用了五行以苍生为念的道心。后来的一桩桩事,都证明那秦姓掌门定下此计的初心,就是为了天雷宫日后的权势。”

那人追问道:“后来又出了哪些事?”

听者们已经被带进了这段往事,无法自拔,竖耳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