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对建虏的战略构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七十六章 对建虏的战略构想

第381章 对建虏的战略构想

“第三便是人马,建虏八旗可战之力满打满算也就七万余人,这还是经过今年大败后扩充的兵力。

其中许多都是新卒,或者从北上掠夺的野人女真,其战力较之前远远不如。到时候朝鲜,内喀尔喀两面用兵,又要防御开原、抚顺等地,这点兵力怎么可能够。”

熊廷弼这一番分析,让杨涟不由暗暗佩服起来。看来熊廷弼对建虏的情况是了如指掌啊。

“这一番分析鞭辟入里,并且按照这一番分析,只要整军备战,等待建虏发兵即可。”

熊廷弼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

“虽然这么说,但我大明也有诸多劣势,例如北上贺世贤、陈策等军,虽然战力强悍,不惧建虏。

但如果要攻略开原跟抚顺等地,与建虏正面交战,现在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啊。

再者朝鲜方向孱弱,目前也只有曹文诏五千精兵,守备有余,进攻不足。

如果要真正用兵,还是要在此集结兵马,请陛下下诏从九边调集客军到此,增强兵力,陈兵沈阳与朝鲜,等待机会。”

熊廷弼说完此话就不再言语,端起茶杯茗茶起来。杨涟也眉头紧皱,看着桌子上的辽东地图,心中慢慢思量起刚才熊廷弼的战略。

他的意图特别明显,还是按照原本的筹划,以逸待劳,沉住气,不要主动进攻,要等待建虏犯错。

建虏现在经过接连大败,像以前那样莽然进攻沈阳的事情定会考虑再三。因为面对大明对其的围追堵截,只能期翼在内喀尔喀或者朝鲜打开新局面。

但如此的话便会陷入大明的又一圈套,在内喀尔喀、开原抚顺、朝鲜方向,只要建虏一动,明朝就会从另外两个方向进攻。

以建虏的兵力跟疆域广度根本扛不住这般进攻,那个时候可能就是解决建虏的最佳时机了,即是趁他病,要他命。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以静制动。不过兵力倒不用担心。陛下现在在京营编练新军,到时候可向陛下请求调派京营来援,如此兵力充足。”

熊廷弼颔首称是,京营的编制他是知道的,皇帝为此可是花了大价钱打造的最为强悍的精兵,其装备的克虏炮数量极多,让他甚是羡慕,但就是不知道战力如何了。

“这个倒是可行,早就听闻京营六军装备接近百门克虏炮,到时有此等火炮帮助,看建虏区区肉身如何抵挡这枪弹炮雨?”

于是熊廷弼当即定计,熊廷弼一方面跟翁吉刺特部的诸位台吉商议,能否寻求支持;同时给广宁巡抚王化贞去信,要求他联络林丹汗,看能否说动其出兵内喀尔喀。

而杨涟也没有闲着,除了向皇帝上密折说明熊廷弼的想法以后,其余时间继续推行以工代赈,同时派人前往辽河口,准备设府一事。

-----------------

伴随着熊廷弼等人的动作,朝鲜、辽东的消息迅速发酵。

朝鲜的捷报,以及辽东的奏报很快递到了朱由校的御案前,让朱由校惊喜不已。

没想到朝鲜的事情会如此干净利索,没有什么大的波澜就平定了,看来这个光海君确实不得人心。

并且在曹文诏跟满桂的捷报中还有一条重要信息,便是由于李尔瞻等人逃到建虏。

朝鲜大将李曙等人心忧建虏会帮李尔瞻报复,同时为了投桃报李,识相的请求大明能够在朝鲜驻军,以抵御建虏的侵扰。

朱由校看到这里不由的心中大喜,只要能驻军,便可更容易控制朝鲜了。

但李曙这个请求朝廷也不能一下子就同意,不可太过于急躁,也不能过于意图明显,应是来一番托辞为好。

故而告知李曙等人,在朝鲜驻军我朝愿助之。但顾及粮草转运甚是麻烦,若其真的有诚意,那就还要供应官军在朝鲜的粮草,此为条件一。

想到这里他就不禁拿起红笔在题本上批红起来,命内阁跟礼部商议,快点册封绫阳君世子李淏为朝鲜国主,早些把名分立起来,再升任曹文诏为朝鲜总兵,统辖朝鲜官兵。

这条件二乃要求李曙等人对明朝船只开海开港,允许随意贸易,不得阻拦,如果有可能再把济州岛给租下来。

“何宁,把这个送到汪伯雨,让其递交内阁,找刘一燝等人速速商议。”

何宁对此见怪不怪,现在皇帝在西苑避暑,司礼监汪伯雨跟魏忠贤二人伴随。但皇帝却对汪伯雨甚是重视,许多奏折都交给汪伯雨批红,让魏忠贤对汪伯雨甚是嫉恨眼红。

但朱由校却对这些无所谓,甚至说他很愿意看到这种场景,这也正是他提拔汪伯雨的目的,牵制魏忠贤。

他批完红,随手又打开了杨涟跟熊廷弼的题本,里面详细记录了建虏欲放宰赛回国之事,以及熊廷弼跟杨涟讨论的对策。朱由校看完也觉得甚是可行,此二人的想法跟他的计划不谋而合。

现在朝鲜战事虽然平定,但还有西南战事需要处理,西南各省集结贵州,马上就要进讨了。如果这时候再起辽东战端是极不合适。

因此在朱由校的计划里,在辽东还是稳为主,正如熊廷弼说的那样,现下主动权在大明这一边,该急的不是大明反而是建虏。

至于他们提到的要派兵一事,朱由校也觉得可行,现在京营编练好了,正好明年派往辽东,等西南战事一结束就可以在辽东动手了。

只是朱由校面对杨涟的一个请求到时犯了难,杨涟说请求朝廷速度派人在辽河口设新府县,并且派遣县令官员。

在辽河口设县一直是朱由校渤海经济区的构想,只要再次设置港口,由于位于辽东中心之地,无论对于辽南、辽东还是辽西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还可以利用辽河开展海运。

到时候无论海贸、陆贸还是粮草运输都是极其方便,是他构想的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因此对于其中人选一定要慎之又重。

这个人必须敢于任事,有能力,必要有担当。毕竟在那里新置县,事情繁杂百废待兴,去那里肯定不是享福的,而是受苦的。

他原本想的是派孙元化去,毕竟无论在里草栏场,还是研制克虏炮的时候,都出过大力,现在外出任职其实也可以接受。

但朱由校再三考虑后,仍觉得不妥,此人虽然对西学很有造诣,但能力不一定出众,驭下更是不行,不然就不会历史上出现登州兵变,导致大明辛辛苦苦的火炮部队全部归了建虏。

朱由校想到这,用手捻着手中的串珠,心中开始思量究竟什么人比较合适,突然他闪想到了一个人选。

“张昶,你去司礼监把卢象升叫过来。”

张昶当即得命而出,今天是双日,所以卢象升在军机处当值,叫过来也方便。

朱由校考虑的人选便是卢象升,身为恩科状元,卢象升自然受到朱由校的重视,入职三个月以来一直在军机处跟翰林院任职。

孙承宗跟沈灌也多次向朱由校夸赞卢象升此人,说其才思敏捷,博闻强识,自从来了军机处以后,军机处的文书工作效率高了不少。

朱由校听到这些话后,虽然不会全信,但也知道卢象升的能力确实是出类拔萃,不然不会被点为状元了。

“陛下,卢象升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正在闲看《通鉴》的朱由校就见张昶领着卢象升走了进来。

“微臣翰林院编撰卢象升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起来吧。”

朱由校见状放下手中的《通鉴》,饶有兴趣的望着躬身而立的卢象升。

“卢爱卿,这段时间在军机处干的如何啊?孙阁老可是在我面前经常夸你呢。”

卢象升现在还不知道皇帝叫他究竟是所谓何事。现在见皇帝突然说起他的工作,心中不明就以,但还是躬身道:

“孙阁老谬赞了,军机处乃军国重地,微臣愚钝,刚在里面当值的时候,唯恐辜负陛下跟阁老们的信任。所幸其余同僚见微臣新来,对臣多有提携帮助,这才让臣很快上手。”

朱由校看着卢象升诚惶诚恐的样子,摆摆手道:

“你呀,就是太谦虚了。我素来知道孙老师严厉,能让他夸奖的人不多,说明伱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军机处乃朝廷军议之地,来往题本众多,朕让你去军机处就是希望你能够从中了解政务,从而能快速上手。但再厉害的才能都要施政于民才行,如果不能行利于百姓,这一切都是空谈,这也是朕叫你来的目的所在。”

卢象升闻言顿时一愣,随后立马反应过来了。

皇帝这话里话外都是说准备重用自己嘛,想到这里他当即躬身道:

“臣谢陛下提携之恩,孙阁老也经常给微臣嘱咐,让微臣尽心用事,以报君恩,臣也时常铭记在心。”

“好了,好了,恭维话就免了吧,来看看这个题本。”

朱由校当即打断卢象升一番恭维的话,而是示意张昶将杨涟要求朝廷派遣辽河口新置县的题本,递给了卢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