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皋兰山下 > 第八十三章 拨乱反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张并没死,平日里他对下面人不错,有人通风报信,杖刑施到一半,老张家族长亲自登门求情,董指挥听闻交换条件优厚,便放了小张。

虽然行刑的手下留情,但也让打的爬不起来。面对家族长老,小张很是惭愧,忏悔这两年跟随董指挥作恶,实在没脸面见父老。事到临头还要家族这么破费搭救自己。

族长正颜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吴老四祸乱兰州,你几次三番阻拦,我们都听说了,这次为了阻止董指挥迫害方先生,连自己性命都不顾,痛斥上官忘恩负义,这就是我张家的好儿郎。花多少代价都要救。

董指挥的拨乱反正大计还是如期进行。

第一步便是找出方生当年各种文书,尤其是里长开的证明,借口有违礼法,又找到方生试卷上岳教谕的评语,证明当时录取不合规,只是许知县一人操作,由此罢了方生的功名。董指挥是皇上的红人,这个没费什么劲就通过了。同时剥夺方生当年见义勇为的牌匾,将方生新屋罚没充公,顺便把老金的大马车也收回兰州卫。

第二步就是抓铺方生归案,却不想没人敢审问,不但如此,牢里上下,包括所有犯人个个对其敬重有加,说是坐牢,过来作客更准确。吴老四想亲自上手,也让监牢的官员百般阻拦。董指挥怕上下串通让方生跑了,就提到卫府关押,亲自去问话,每次都让骂得狗血淋头,铩羽而归。吴老四倒是荤腥不忌,上了几次刑,方生不为所动。也是无奈。上面指示没到,董指挥怕逼得狠了出了人命不好交待,便让吴老四别太过分,方生算是暂时保住了性命。

第三步是让吴老四带人折了二奶奶家的房子,拿折下来的材料在村口盖了个豪华贞洁牌坊。

第四步是重判石表妹一案,其实吴老四第一个想办的就是这件事,但担心人们非议自己的公心,所以押后了,等官兵过去捉拿凶犯准备重审时。却不想石表妹已经跑了,不但石表妹,马三也不见了。气得吴老四痛骂自己沽名钓誉,坏了大事。不过即便人犯没到场,审理还是正常举行,石表妹谋杀亲夫,判绞刑,既然之前判决无效,那石表妹与马三就属通奸,罪加一等,马三也一并剥夺一切职务,判绞刑。石姨父双倍返还所收彩礼。吴老四拿着判决书到母亲坟头焚烧祭奠,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第五步是将阿干河灌溉管道破坏了,这是方生大兴土木蛊惑人心的罪恶,自然是不能留的。乡民与纠察队发生冲突,死伤数十人,董指挥又从外地调来部队镇压。但民情激荡,后来兰县县令出面承诺会给大家修更好更大的,才稍有平息,但直到年底也不见动静。

第六步是以孝亲为准则的刑法判决推行开来,晚辈无论对错,一律判负。甚至连扒灰这种事情也是将首告判个不忠不孝,打一顿板子了事。更别提家族长老欺凌弱小、侵吞孤寡、强逼婚姻这种小事。有受害者不顾后果,前来大堂喊冤,当场打死者无数。

第七步是所有学校不得教授除四书五经以外的任何东西,重点以背诵为主,老师不得妄加解释其中含义,开除所有女学童。

第八步却是很奇怪,就是砸了兰州城所有肉夹馍的摊子。

这一系列操作让兰州卫没人敢说话,上下一片凛然,衙门口连个人影都没有。治理的如此完美,吴老四当居首功,董指挥亲自上书擢拔为千户行佥事事。

尽管不是第一次坐牢,但方生的心态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上次更多的是担心以及对命运的无奈,这次却是快要崩溃,心慌气短,胸口发闷,有时间心蹦蹦跳,都快跳出嗓子眼了。整夜整夜无法安睡,即使睡着了也是不停的做恶梦,要么天塌地陷,山崩屋倒,要么洪水滔天。

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兰州的百姓又做错了什么,要遭此大难。不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善报在哪里,恶报又在哪里。之前自己相信的,坚持的,现在看来统统都是错的。到底什么是该做的,什么又是不该做的。难道像姐姐说的那样,事事只有忍让,处处都要小心才能保平安?如果苍天真的有眼,那人到底该如何作为。人们常说要顺势而为,怎么才能顺势,难道像吴老四那样,顺应潮流,兴风作浪才是对的?从董指挥上任后,他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现在更是堵在心口无法排解。

面对吴老四的严刑拷打毫无反应,与其说是不为所动,还不如说是心如死灭。

之前婚姻不顺,民间流言自己有牢狱之灾,并且还不止一次,难道这就是命运。自己一直对命运一说嗤之以鼻,相信所谓命运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那现在又做何解释。

刚开始吴老四每天过来折磨自己,日子还好过些,后面吴老四对自己无计可施,加上还有其它事要忙,便再没来过,看守士兵对自己倒好,有求必应,却愈加难受,要么大吃大喝,要么几天一口吃不进去,要么坐着发呆,要么拿头撞墙。

渐渐消息传了出去,方先生已经疯了。

金夫人整天以泪洗面。老金更是没有任何办法,房子四周都是士兵,连下地干活都有士兵看守。如果胡将军在或许有办法,自己一个小老百姓能怎么办,这时候才明白,这几年的花团锦簇欣欣向荣全都建立在一个极端脆弱的支点上,轻轻一碰便倒塌了。

就这样还不得闲,董指挥需要的兰绒太多,卫里的作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作坊只负责制绒,之前的程序分配给各家各户,定的还是死任务,完不成就得罚款。完成了也只是一点点补贴,民间怨声载道,董指挥驳斥:为了国家,为了朝廷,为了卫府,做点贡献怎么了,爱国就要爱的大公无私,何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任务太多,工序又很烦杂,很多家庭全员上阵,才能勉强应付。老金更是如此,万不能让对方再寻到找事的借口。忙活了好久终于完成这一批任务,金夫人累得不想动弹,老金带着两个孩子,推着木板车,拉着绒线去卫府交差。回来时金花却不见了。

左邻右舍呼喊着找寻了一下午,金花又突然出现在城门口,只说是闲逛逛迷路了,一场虚惊,当然一顿揍是免不了的。

自从兰州人民起漫后,肃王听从长使的建议便再未出过府门,对于兰州的剧变心中焦急却又无计可施。这一日正在花园里闲逛,突然看到一个小女孩站在花园里,仔细打量,记起来胡将军曾带着方生与两个孩子来王府玩过,笑道:这不是小师姑吗,你是什么时候进来的。

金花道:我是从水洞爬进来的。

肃王诧异:上次不是说过你喜欢这个花园的话,随时可以进来玩,门卫不会拦你的。

金花跪倒在地:求王爷救救我舅舅,救救兰州百姓。

肃王屏退左右,赶忙上前拉起孩子,长叹一声,他何尝不想,只是前几年自己在甘肃励精图治,处事公平正义,威服各族,在西北威名不小,颇使朝廷忌惮。里里外外盯的特别紧。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朝廷胡乱猜测,更何况董指挥如此作妖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肃王满怀歉意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正要说几句安慰话,金花道:我有办法。

听完金花的办法,肃王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问道:这个办法是你想的吗。

金花点点头。

肃王叹息道:早听胡将军说过你的才智,没想到一个小女娃能……。

不等他夸赞,金花道:王爷认为办法可行?

肃王沉默了良久:这个办法搬倒董指挥是没问题,但恐怕会伤及无辜。

金花道:那王爷可有更好的办法。

肃王压低声音:你的办法可行,但需要改变一下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