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华之工匠 > 三十五、江南初夏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师木靠在床头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事,虽只一天的时间,感觉上却像过了一年。特别是晚上游西溪时船上遇到刘仙枝,已然心动。他已经完全被刘小姐那清纯超脱的气质吸引了,心灵都得到了净化。要说黄师木对沐清的感情也很好,那是怀着感恩的心,如同亲人一样,这和现在的感受完全不同。沐清是娇儿的养母,她更多的心思还是在娇儿身上。自来到黄家后,由于生活的压力和家庭的艰难拖累了她;如今家庭生活环境有了改观,一切也都好起来。可她的身体却被拖跨了,如今卧病在床,自己发誓,就是拼尽一切也要医治好她的病。如今这希望就在眼前,沐清的病就要得到医治了,而这治病救人的良医就是令他动心的仙子-刘姑娘。从目前知道的情况看,刘仙枝是江南名医,且专治女科疾病。这真是老天垂爱,心里蓦然生出对美好人生的期许,感情也有了寄托。可如何才能请动刘仙枝随自己一同回京城,到家来给沐清治病呢,这可是个天大的难题。刘仙枝虽然医术高超,有妙手回春的本事,可她毕竟还是个姑娘,还是位待字闺中的少女,且不说北上京城有上千里的路程,自己也非皇亲国戚无所不能,这可不是单凭银两就能解决的问题。

对黄师木本人来说,他有着一颗积极上向的进取心,这么多年来的勤奋努力,让他一直走向通往成功的路上。他不甘平庸,早在读私塾时纪先生就用北宋先贤张载的话来教导过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么多年来,他和生活较劲,与命运抗争,都是朝这一目标去努力;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改变了身边的环境,他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今晚刘仙枝走进了他的视线,不,应该说是走进了他的心。回来后心情再难平静下来,这是一种挥之不去却更加祈盼的感受,他想起苏轼的一首诗来: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如今是自己心先动了,即使不用风吹也已经无法端坐安稳。这次南下,肩负着采购皇木的重任,更有皇上的信任在内。而考察苏作家具工艺,寻找佳木良材,虽说这一切都是工部的份内事,可自己身为工部侍郎,另一方面也是工匠人的本能,更要勇于负责。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要是有一本相近于《鲁班经》的木料书就好了,专一介绍天下名贵树种分布情况、材质性能及加工特点。这是父亲他们那代人未能实现在的愿望,也是天下工匠的共同期盼。此前还是一个空白无人来做;如今,这一切当仁不让的落到自己肩上,成为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家具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黄师木在师承父业并将家业发扬光大这一点上没有辱没先人。他的目标并不在于赚了多少银子、置办多大产业上,这一切都是源于他对家具工艺的那份倾心和热爱,并以此为乐,人生有了目标,努力有了方向,事业有了动力,未来有了期盼。

今晚见到刘仙枝后,他觉得自己今后的人生不能没有她。若少了此人,如同暗夜的天空没了星星和月亮一样,人生也失去了激情和动力。不仅是心灵孤寂,生活变得暗淡,事业之路也走不太远。今天和蒯苏诚结拜兄弟,他觉得自父亲去世后自己又多了位亲人,有了这位兄长在,奋斗的路上将不再是孤军奋战……黄师木就这样思来想去,辗转反侧,竟一夜未眠,不觉已雄鸡啼鸣,东方破晓。

楚大板昨晚有些累,倒下就睡着了。苏州城里不比乡下,报晓鸡不多,可早起做生意的吆喝声却是不少。他睡意朦胧的抬头看了看,见天刚蒙蒙亮,随即身子一歪又躺了下去。黄师木起床后走出门外,这时早起的人家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他出了客栈朝街上走去。

苏州是水乡城市,清晨的薄雾弥漫着水气,清风吹在脸上,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令人神清气爽。虽说昨晚一夜未眠,可黄师木并未感到困倦,依然很精神。街上早起的行人都在忙着自己的营生,卖食品点心的小摊随处可见。黄师木走过两条街道,在一座桥头院子里看到一堆整齐的木料。他本能的走上前去,到了近前才辨认出这是榉木。一旁的房间里传来推刨子的声音,门大开着,里面有两位工匠,一位在刨木板另一位在开榫卯,一边摆放着尚未完成的家具组件。此时的黄师木不只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家具的神韵和造型,而是从设计和制作工艺上去观察和思考。

苏作家具的精致美观源于设计之巧和工艺之精,因此深受江南上层社会尤其是文人墨客的喜爱。江南工匠是最早发现和提倡使用硬木来制作家具的,早在永乐年间就固定了一些名贵硬木材种。由于硬木材质重硬,坚固耐用,吉祥喜庆的颜色和漂亮的花纹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流畅的外形设计和榫卯工艺加上工匠们的精雕细磨,使得成品家具自带的天然成色十分美观,不用漆饰,兼具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而出自名家之手设计和制作的家具更是堪称艺术品,具有鉴赏收藏价值,这一切形成了独特的苏作家具工艺风格,并引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家具时尚潮流。

苏州地处江南,气候温和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河溪纵横,烟笼画桥,到处生机勃勃,富有朝气。这里是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商业十分繁荣,使得城镇居民积累了大量财富。秀美的湖光山色,吴浓软语温润如水的风情,悠闲稳定的市井生活和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深厚。“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有着六朝烟雨的浸润和优渥生活的支撑,加上如诗如画的人文环境,由此产生了众多的风流才子、文人雅士。生活上的悠闲和温饱不愁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情逸致;膏粱锦绣,雕蚶镂蛤,他们在享受优越物质生活的同时,在审美情趣上也有了更高的向往与期盼;广夏细旃,朱楼翠阁,因此才有了对生活用具更加精致和完美的追求。在设计上由于有了文人雅士的参与并融入了多种艺术元素,使得人们对家具的审美意识提高,起到先声夺人之效。正是在这一条件下孕育而生的苏作家具,在继承传统家具工艺上进行了多种创新,其独特的文人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在木作行业中享有盛名,成为各地工匠争先模仿的对象。

北京成为皇城是在永乐十九年底,从时间上来说京作家具显然晚于苏作。早期京城优秀工匠多来自江南地区,几乎是清一色的“苏州香山帮”,他们带来了精细的江南木作技艺。但京城毕竟是大明王朝的皇都,天子所在地,是最高统治阶层及大批官员士大夫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在经济、文化及其他领域方面,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都荟萃于此。这里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对房屋建筑、家具器物的需求量巨大,无论是皇宫大殿里的办公家具还是后宫妃嫔的生活器物,还有那些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以至官员和富商之家的华美厅堂里,都需要大量的新款家具来充实。而他们使用的家具,总要与寻常百姓之家有所不同,处处要突显出高贵华丽、美观耐久的特性。无上尊贵的皇家地位与奢华的消费心里所形成的审美习惯,同以追求高雅精致,艺术情调为主的江南文人士大夫毕竟不同。在家具设计上喜欢富贵华丽的风格、高端大气的款式以及精致完美的工艺;用料厚实,不计成本。由于以上原因,在没有最好只求更好的观念要求下,京城的家具工艺走上了和苏作家具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上层社会对高端家具的需求就是工匠们努力的目标。由于皇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以及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人力、物力。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使得宫廷家具无论是材质名贵和做工精致,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随着各地抽调来的能工巧匠加入,也借鉴并融合了一些地方优秀工艺;设计出许多款式新颖、经典时尚和端庄质朴的家具。这些改变也促进了工艺水平的细化和提高,在传承古典工艺和创新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尊贵奢华、高端大气、华丽典雅的京式家具风格。京作家具发展速度很快,几乎呈现跃进式前进,等到了天启朝后期,由于皇上本人喜爱木作,家具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京作家具与苏作家具和洛阳福作家具成三足鼎立,奠定了其在古典家具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黄师木没有去打扰正在干活的工匠。他知道工匠都惜时,而早晨又是一天最好的时间,他们可没有自己这么清闲。黄师木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就走了出来,这时街上的行人已渐多了起来。晓诚从远处看到黄师木后快步走了过来,近前招呼道:“黄大哥怎么起的这么早。”黄师木应道:“不早了,来到一个新地方,我喜欢随意走走看看。”晓诚一大早是来叫黄师木到家里吃早饭的,他从黄师木的脸色和眼睛看出了他昨晚没休息好。在来之前,他和苏诚两人已就昨晚的事情商量过。蒯苏诚是典型的江南人,以他特有的精细早已看出黄师木的内心想法。他想了很多,可就是怕黄师木跨不过去这重要的一步,那就是与刘仙枝结亲。要说以黄师木的个人条件也很不错,正当壮年且又事业有成。虽说家里有位女人,可毕竟不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妻室;以当时的风俗世情,有成就的男人,即使家有妻室,再娶一房也很正常。这仙枝偏偏又不比寻常,要是个普通大家闺秀也没什么为难的。仙枝虽不是什么王府千金,可以她自身的条件,比那些公主、郡主还不知道要高出多少,这也正是两人都感到为难之处。

刘仙枝天资聪慧、才智过人,清纯美丽、超凡脱俗。有着高超的医术和来自名望家族的良好声誉,莫说嫁个江南富豪,就是做个一品诰命夫人也不难。只因她志向高远,不忘初心,一直致力于医术研究,虽为众多身患疾病的女性解除了痛苦,却没有考虑个人的婚姻,最好的时候都在学医和治病救人中度过了。仙枝今年二十岁,过了出嫁的最佳年龄。要说这两人若能牵手一生,那真是天作之合,再好不过了。婚后二人回京,沐清的病就不愁了;也正是为了医治她的病,才需要请仙枝北上京城。这因情结缘,为救亲人结识新人,若真能成就良缘,也是一段千古佳话。这天时、地利、人和还差在哪里呢,蒯苏诚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就和贞慧商量。贞慧一语道破天机,解铃还须系铃人。这难题在仙枝身上,若他对师木是以医患之心待,则就多付些银子,做朋友之情,邀请北上;若是仙枝亦有爱心在师木身上,那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刘老伯是旷达之人,非常开通,他知天地、明今古,不拘小节。说不定他们命理中还真有这一段情缘呢。贞慧的一席话,打消了蒯苏诚的顾虑。

早晨的苏州城像是水洗过一样,清明澄澈,浮华和嘈杂都随夜色褪去,经过一夜的沉淀,一切都让人感到清新。路上已是人来人往,街道两旁店铺也都打开了门板,经营早餐的食坊和点心店已是忙碌起来,人们三三两两围桌而座,以特有的安闲心情享受清晨的美好。大板起来洗漱后找出门来,发现师傅正站在街头与人说话,上前问礼。看大板也来了,三人沿街而行,要说年轻人身体好的标志,是起床就饿。大板看到眼前大锅里才捞出来热气腾腾的面条,步子就慢了下来。黄师木理解大板心情,在别人家里吃饭会感到拘束,于是和晓诚说:“我们就在这里吃碗面再过去。”晓诚想想,也没反对,反正早餐也简单,三人围桌而坐。晓诚向掌柜交待道:一人一碗面,用大碗装,按量算钱。这是晓诚的细心之处,他知道,普通一碗面,老人和小孩吃还可以,而成年人尤其是干体力活的,恐怕吃不饱。

三人吃完了面,来到紫檀堂时,苏诚已在门前等候一会了。晓诚上前说,已在街上吃了面;苏诚无奈笑了笑,他自己还没有吃饭。四人进了厅堂,此时贞慧、紫清和孩子们都已吃过了早饭。苏诚招呼大家吃桌上的点心,每个人都拿了一块吃。苏诚自己也吃了几块点心,又喝了一碗稀饭。大板到木工房去看工匠们做活,晓诚说还有几件货要去送客户,也走了,此时房间只剩下苏诚和师木两人。

正是:人人尽说清闲好,谁肯清闲闲此身。不是逢闲闲不得,清闲岂是等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