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帝台风 > 第十三章 指点迷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阑人寂时,褚昂久悄然跃入草庐,推开了虚掩的门。

见萧白还在执笔书写,问道:“世子,默了多少了?”

“还有三到四天就完成了。”萧白从始至终没有看他,但对于褚昂久的到来似乎已在算计之内。

“如今那两本书已在四鸿手里了,他们也于今日傍晚已经进京了,如今入住于梁庸秘密安置在京中的一间别院里。”

“嗯。”萧白终于停下笔,只是淡淡地点着头,显然一切都在他掌握盘算之中。

“还有,他们下午进京的时候,故意分成两拨而进,故意在城门口留下破绽,以引起关注。果然,最后被萧允晏给盯上还跟踪了一段路。”

“被盯上就好,就等着看他们兄弟的好戏了。这个萧允晏——还不错,或许将来是个对手。”

褚昂久点头同意,又问:“德王已死,接下来世子打算先对付太子一党还是睿王一党?”

“我想看萧允晏会如何行事。你传话给四鸿,让梁庸他们先想办法对付太子。”

“属下明白了。对了,朱轶郎被老皇帝带走并关押起来了,好像也引起了老皇帝的注意了。”

“那就好。”萧白还是淡淡点头。

“那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

“如若我推算没错,他们终究会对四鸿动手的,你藏于暗中护卫四鸿的安全。其他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看好戏。”

******

中书令府的后园里,杨鹤坐在池子边,目无表情地给池子里的锦鲤投喂着。身后的杨清看他投了将近半个时辰了,想制止他又见他似乎在想事情,知道他不喜欢旁人打搅他的思绪,几次欲言却又止住,只得任由着他去。

忽然,远处有人大喊:“杨鹤。”

杨清听到这个声音,终于长舒了口气:池子里的锦鲤总算得救了。

杨鹤抬头,见喊他的人是萧允晏,顿时跑过去相迎,“殿下。”

萧允晏见他神色恹恹地,笑着打趣他:“怎么一大早就无精打采的,是不是昨夜喝花酒喝到天亮?”

“哪有心情喝花酒啊?这一个要找的人都没找着。哎,这么下去,我真怕太子会吃亏。”杨鹤的眼里满是忧心。

萧允晏道:“你放心,只要有我在,即便拼了我自己性命,也会护太子周全。”

“殿下是来找爷爷的吧?”杨鹤用手指了指前面一个小亭子,“爷爷在那边,殿下请——”

两人说着便往杨正午所在之处而去。

杨正午此时正在闭目打坐,杨鹤只得喊:“爷爷,殿下来了。”

杨正午一听,这才缓缓地睁开眼睛,两人互相见礼后,杨正午问:“殿下怎么来了?”

萧允晏道:“外公,我心里烦躁,想请外公指点迷津。”

杨正午道:“殿下,坐吧。”又问杨鹤:“昨日之事可有进展啊?”

杨鹤垂头丧气地回道:“没呢,昨晚我们的人找遍了京中所有的客栈,都没有那几个人的消息。”

杨正午一听,却是眼睛里射出光来,“找不到就对了,这足以证明我们所猜是准确的。”

杨正午的一句话,却是将萧允晏听懵了,杨鹤吵囔起来:“啊,这还对?这近来也是怪了,一个个地都往京里跑,却偏偏又都遍寻不着。任九篱和朱托找褚昂久找了那么久,也是找不到。到底人会藏在哪里呢?”

杨正午笑道:“所谓狡兔三窟,暗室密道,这京城,绝不止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这点,想要寻人如同大海捞针,想要藏人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爷爷什么意思?一直找不到人,难道我们就这么一败涂地了吗?”

“那倒未必,如我没猜错,这四人是故意留了破绽给你们的。”

“没错,外公,我昨夜越想越疑惑,他们昨日的行为分明是想引起我们的注意。”

杨正午见萧允晏反应过来了,欣慰地点了点头。

“故意的?”杨鹤却是露着万分惊诧的神情在那里沉思细想,想了片刻,方才点了点头,“好像真是。”

杨正午又道:“四鸿为人都耿直,他们断然看不上梁庸的为人。至于睿王,终究是个燕雀,他有登帝夺位之心却无安攮天下之志,将来既成不了仁君,也成不了明君,若是真的辅佐睿王登基,四鸿在史书里也只会落得个骂名。进城的时候,他们故意留下破绽,为的就是让他们能解脱出身,我总觉得他们当年之事,是另有目的,但究竟是什么,老夫一时也未能猜透。”

听完杨正午一席话,萧允晏顿时如醍醐灌顶,“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杨鹤,你们几人不用再找了,只要将四鸿进京的消息给散播出去,既然我们找不着,那就让父皇去找,让北府军和玄衣司光明正大地去找。四鸿落到父皇手里总比落到四哥手里要让人放心,只要父皇找到四鸿,那两本书便将毫无意义。”

杨正午点了点头,看着萧允晏一脸欣慰。

******

千言殿里,梁帝见任九篱和朱托一同前来,便催问:“发生何事了?”

任九篱道:“陛下,全京城都在传,说是四鸿已经入京了。”

“哦?可是确切消息?”

“坊间传得纷纷扬扬的,连他们何门入京、何时入京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臣也暗中查探过,不像是空穴来风。臣想如若真有其事,此事定然跟此前那两本书有关,书不好找,可是四个大活人找起来应是容易许多。”

“快,快再去查探。最近这段时间,你负责找书,朱托负责找人,你们都不用管旁的事,书和人都务必要找到。”

“是。”

次日清晨,梁庸匆匆进了睿王府中,“殿下,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传,四鸿已进京。陛下也命褚昂久和任九篱在找四鸿,这如今情况,可怎么是好?”

睿王一听,脸上渗出汗来,“此事是真是假?”

梁庸正要开口,只见顺王也匆匆进来:“四哥,不好了,四鸿进京的事已经被父皇知晓了,他派了任九篱大肆寻找四鸿呢。”

睿王一听,顿时颓然跌坐在地,“舅舅,十弟,府外到处是杨鹤、许长君他们的人,帮我引开他们,我要去见四鸿。”

“好。”

******

曲径通幽处,一派长林丰草。再往前行几步,便见群林环抱着一座破败的农宅。这里虽地属京城,却又荒僻人稀、远离尘嚣,恍若世外。睿王轻轻叩开这个被丛林围住的柴门。

不过一时,有人出来,此人身长七尺,络腮连鬓,身着一件晋时的短襦,背负一把奇怪的木剑。将睿王上上下下打量个遍,问道:“你是谁?”

睿王道:“你便是四鸿的弟子曾丑吧?我是睿王,请通禀四鸿我有急事求见。”

“睿王?”曾丑又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睿王,看了半晌终于信了,又道:“不是说好了过七日再见的吗?”

“是,本有七日之约,可如今事情迫在眉睫,本王不得不前来。”

“可是,师傅们在忙着。”自打曾丑一听是睿王,反而以趾高气扬地态度望着他。

睿王终于稍稍放低了姿态,以央求的口吻道:“本王真的有非常重要的事,烦请通禀。”

“那你告诉我什么事,我好去禀报师傅们。”

睿王见曾丑丝毫不肯让步,只好略略地将来意告知一二。

曾丑终于退让了半步,“那你等着,我去问问。”

曾丑去了后,不待多时便又回来,对睿王道:“睿王殿下,师傅们说还有事忙着,请殿下先进去等着。”

“好。”

“请。”

两人推开门进了去,这一进门,便是连睿王也是大吃一惊。原本是破败不堪的柴门里却是谁也意料不到的别有洞天。里面,花树满庭,宝鼎庄严耸立,抬头,一个清净庄严的道观赫然呈现在眼前。曾丑在前头引着路,将他带至一间静室,送了些吃食便又离去了。

睿王独坐在静室等了又等,终于足足过了一个时辰后,曾丑才领着四鸿进了来,几人互相见了礼罢,睿王道:“本应遵守一月之约,但如今本王陷于险境,急需四位先生给予指点。”

几人中最年长的调弦子道:“殿下所遇之事我们也听曾丑讲了。”

睿王道:“不知为何,四位先生入京的消息是如何被人得知了,有人更以此大作文章,如今,就连我父皇也已知晓四位先生到来的消息了。本王急欲破解此局,还望几位先生指点一二。”

不语子笑了笑,一脸地云淡风轻:“如今再去探究为何泄露消息未免为时已晚。殿下,事已至此,在下倒有个办法能破解。”

“请先生明言。”

不语子道:“敢问殿下这些年苦心替我等寻找先师遗书,是为何?”

睿王明知自己为何苦心寻找四鸿出山,他们心中早已明白透亮,如今却非得问出个究竟,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启齿,怔忡了一下却是没说话。

不语子道:“还请殿下直说。”

睿王只得如实道:“此事本王心中惭愧,但实不相瞒。太子乃一介文儒,根本就没有雄心抱负。本王自认:德才皆胜于太子,数年来之所以竭力寻求先生们的相助,是本王自小立下的宏愿:日后为大梁开疆拓土,治一个清平盛世。”

不语子点了点头,终是心满意足,“我明白了,原来殿下是一心要博取太子之位,以求他日能创下千秋伟业。”

“没错。”

端砚子道:“既然如此,那此事也便好办。殿下目前的障碍不就是太子吗?太子若不是太子,那殿下觉得谁将是太子?”

睿王略微踟躇了一阵,便不再谦逊,“当年,先皇后丧子,父皇便将正好丧母的二皇子养到皇后膝下,又因为慰籍先皇后,才立他为太子,本王跟太子之间,差的就是个机遇。如若此时让父皇再行选择,那父皇必定会立我为太子。”睿王说时一脸笃信。

“那便好办。”丹青子说着从袖间取出那两本书来交予睿王,笑语:“我等四人之所以跟你有七日之约,是因为要誊抄好了这两本书,方才,这两本书已然誊抄好。殿下若有用,拿去用便是。”

丹青子将那两本书递到睿王面前,睿王本能地伸出手来,等回过神,却又后退了几步。弃之可惜,拿在手里又烫手。睿王不自觉地又将手低垂下去,问:“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既然已经知道我们几人已入京了,那这藏身之处迟早会被找到。倘若终有一日陛下知道我们在此处,那这两本书非但没有用处还会给殿下带来杀身之祸。”

四鸿的话无疑跟睿王所想一致,睿王只得面有尬色地笑了笑,却还是不肯接。

丹青子却将书塞到睿王手中:“这书我们现在交予殿下,以感激殿下帮我们寻回师尊遗物之心。它或许还有一用,殿下或可用它来借刀杀人。”

丹青子的话让四鸿如梦方醒一般,“是,我怎么就没想到。”可是,此时他心中不免又有疑惑,“可若是这书他日回到父皇手里,那四位?”

调弦子笑着道:“既然太子去后,殿下再无敌手,那殿下又何必介怀我们去往何处呢?”

“但四位终究是本王请来的……”

“殿下的疑虑我等明白,放心,我等他日在陛下面前自有说辞。”

“好。”睿王看了看四人,便笑着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