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种田女城主 > 第405章 何去何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5章 何去何从

刺史府每天都在接待各地官员,他们想来看看展销会的情况,看自己州县的产品卖出去多少。

北方来的官员都是先夸一顿,南方山好水好读书好,再感谢展销会帮助他们卖出了很多农产品,接着寻求一波指导与合作,刺史府的小官小吏们成就感爆棚。

崇州和景州的官员就是有点酸溜溜的,说淳州和祥州考试考得好,让他们压力很大。

司马和长史应付他们还是很有办法的。

这么多年过去,当初在昌平乡见过的官员们几乎都已经不在南方了。可陈帆也没在北方来访的官员中见到他们。

她和章辞只遇到一个老熟人姚守正。他在升平县做了六年县令,然后是余州司马,再到余州刺史。年纪不老,可是头发已经白了很多。

章辞陪他喝了点酒。

“恭喜姚大人,升平县和余州都繁荣兴盛,百姓安居乐业。”陈帆以水代酒,向他表示祝贺。

姚守正很欢喜,又有点害羞:“多谢陈大人和章大人提携和教导,这些年姚某一直追随大人的脚步,不敢懈怠。”

陈帆说:“姚大人一心为民,也当注意身体,莫要操劳过度。大人还要为朝廷,为百姓多奉献几十年呢。”

姚守正朗声笑道:“多谢大人关心,姚某定当注意。有些事情,确实要注意一下方法和节奏。”

姚守正是个实干派,但是他没有章辞那么强大的侍卫队伍,受乡绅的制约比较多。陈帆也是暗示他,别一根弦绷太紧。

三人久别重逢,从地理环境到农林产品,再到基建办学,交流了两州的很多信息。

姚守正说:“这次的商品展销会帮了余州大忙。我们余州向来被人认为是穷州,一些商品也不如庆州云州那边精致。但是这次展销会让外地客商看到了余州的特色,让余州多了些生意。真的很感谢陈大人和章师爷。”他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章辞也陪着他一饮而尽。

展销会圆满落幕,陈帆给州县所有官吏杂役普发了一笔奖励。

李维智问道:“这次的展销会很成功,以后是否可以每年举办一次?其它州县也会跟着做,我们怎么办?”

陈帆笑道:“可以和各县商量一下,每年轮流举办,选准特色,打出名气来。其它州县办并不影响淳州,我们也可以去参加的的,让其它地方的人看到我们淳州的产品。”

李维智表示懂了。

任佳扬说:“淳宁县的位置比较好,现在航运又畅通。其它县可能比较偏僻。”

陈帆摇头:“偏是相对的。征和县与永淳县是在最边上的,但是与祥州和熙州交往很方便,可以和他们加强合作。找准每个地方的特色,宣传出去,全夏国的人都可以吸引过来。”

李老太太对陈帆普发奖金意见很大,对着李维智吐槽:“你鞍前马后做了多少事,功劳最大,为何所有人都发钱?那些什么事也没做的得便宜?女人做官就是不知轻重。”

“娘你小声一点,非议朝廷命官可是大罪。”李淳维智好声安抚。

李老太太偏要提高声音:“你才是淳州最大的,没有她来搅局,你就是淳州刺史了。”

李维智慌了:“这是圣上的旨意,圣上的,别再说了。”

李老太太闭了嘴,李夫人嗤笑一声:“这陈帆一点不如刚来的时候懂事,那时候还知道孝敬老太太,过后就没把我们放在眼里,成天叫老爷忙东忙西,到头来发个普奖。”

李维智脸一沉:“这种混帐话你也说得出口?道理早就跟你们说过,你们都忘到脚后跟去了吧?”

李夫人吓了一跳:“老爷是最大功臣,就应该老爷奖励得最多,其他人只是跟着沾光。”

“这么大展销会是我一个人做的吗?州府县衙所有人都在做事,你瞧不上的那些赶车的扫地的都在做事,一个环节出点纰漏都会酿成大祸。她普发奖励,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用,都死心塌地做事。你要是想说她有手段拉拢人心,你有这手段吗?”

李夫人仍然嘴硬:“总归有做得多,做得少,重要的不重要的。”

“我要是没事情做了,就是靠边站了。你们多想想清楚吧。”李维智懒得再解释,起身拂袖而去。

许嬷嬷惆怅地给陈帆端来燕窝,陈帆不由得笑了:“嬷嬷还在盼着京城那边来人?”

“盼了半年了,以为这么多人过来,他们也可以来。”

陈帆淡笑:“我和夫君也一直盼着呢,可越是这么多人过来,他们就越不方便过来。”

李嬷嬷惆怅:“想是这么想,他们来不来我也知道,可就是每天眼巴巴地盼着。”

章辞说:“冯家明着来不方便,孩子们要读书要上值。这次来的各路眼线也不少呢。”

许嬷嬷叹了口气:“转眼又三年了。”她端着碗走了。

陈帆和章辞相视一眼,他们懂许嬷嬷这半话的意思。这三年一满,他们继续留在淳州,还是去别处?

章辞的语气有点沉重:“你做官,百姓有福。可是福兮祸所依……”她不适合再留在官场了。

陈帆偎在他怀里:“王家墩也回不去了,归云居,云难归。”

章辞抚着她的背:“我们可以去元朔县。”

他们已经把户籍落在了元朔县。有陈忠檐这个六皇子在,他们总归能过点安稳日子。

可是圣意难测,他们何去何从?

秋收进行得很顺利,新垦的官田收仓一万石粮食和十万斤红薯。这是州府额外的收成。

李维智很兴奋:“想不到新垦的田这么快就有出息了。十万斤红薯该怎么保存呢?挖地窖也不现实啊。”

陈帆很平淡:“先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多弄些箩筐。”

“我懂,让他们多做些架子,一层一层放置,这筐坏了也不影响其它筐里的。”

任佳扬说:“一千多亩官田,得七成,才一万石粮食;每亩地两斗粮,需要十万亩地,才得两万石粮。当初一个小小的昌平乡,是怎么做到交一季稻谷三百万斤,交一季小麦三百万斤的?”

陈帆含笑不语。

任佳扬说:“开了田要有人种,可昌平乡总共才多少人口?以前听着只觉得是传奇,现在自己收一遍才知道多么不容易。”

李维智已经平静下来了:“除了留些口粮,几乎全都交上去了,就为早日普及高产粮种。大义啊!这些年……”话没说完,被陈帆示意不能往下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