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新学

赵煊想要兴官学,也要改革官学,培养人才战略。

必然要有人来做。

这个人在士林之中的声誉还要非常高。

也就是当代大儒。

赵煊早已经让人调查过,如今的当代大儒其实还是有的,而且很大一部分也都是传承与二程的洛学。

就比如杨时、董逌(you)、罗从彦等。

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一些学派,其各种思想在碰撞,比如苏轼的率性而为,又或者是杨时的学派,他可是闽学鼻祖,以及后来的李侗,此人学成之后,直接避世不出四十年,且教导了一位弟子,这位弟子叫做朱熹。

赵煊直接就召来杨时和董逌两人,因为他们离得最近,杨时现在是徽猷阁直学士、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而董逌乃是国子监祭酒。

董逌此人在历史上的名声还算是可以,唯一的污点可能就是迫于无奈和吕好问等一起拥立了张邦昌为楚皇帝。

在靖康耻的时候,他可是为了维护太学生,做了很多事情,其中,为了保住陈东,也做了不少努力。

再到后来赵构登基以后,此人回到了朝廷,得到了封赏,但是没有得到重用。

董逌也只好开始看书注解,郁郁而终。

赵煊并不知道这些更加片面的历史,但是他知道杨时和董逌的名声很响。

这就够了!

杨时、董逌也很是意外,他们也没想到陛下竟然召见他们。

当即放下了手中的书籍,收拾一番,随着内侍押班一起进入了皇城。

赵煊则是在这个时候想着如何确立官学,首先,就是官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

那什么是人才?

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去科举考试,去当官吗?

显然不是。

就像是陈规,此人若是仅仅让他当一个官员,治理一方,那真的是大宋最大的损失。

士、农、工、商,这算是封建王朝的基本阶层,也是王朝想要富国强民的最基本人才。

官学不能仅仅是教导他们如何当官,治理一方,也不仅仅是教导上位者要严于律己、施以仁政,也不是追求和思考,如何当一个人,又或者是怎么做事情。

赵煊要的也不仅仅是清明的官吏,还需要陈规这样的军工人才,还需要明朝末年时期的徐光启,还需要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祖冲之,还需要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张衡。

什么程朱理学,那也不过是片面的学文罢了。

确实丰富了中原历史文化,可是其中的糟粕实在是太多了,其朱熹在后世的论坛中也是褒贬不一,赞美他的也有,唾弃他的也有。

赵煊想要的还是实干型的人才。

两人进入了书房之后,躬身行礼。

旁边,起居舍人开始动笔记录。

【靖康三年、三月初十,徽猷阁直学士杨时、国子监祭酒董逌被陛下召见于文德殿。

上曰:“何以为治?”】

赵煊挥手让人赐座,然后单刀直入,对杨时和董逌问道,“二位相公,朕今日召见,是心中有些疑惑。”

“朕在困惑,该怎么治理好这个天下。”

杨时回道:“亲贤臣、远小人,下对百姓一视同仁,不因流民者而善待之。如此皆可信任于朝廷,而不至于跟着抛弃土地,背井离乡,沦为盗贼,引起动荡。”

“爱民者要民有常产,方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百姓不易,耕种不易,朝廷可先预支,后收赋税之时扣除,如此一来,百姓亦可更好地完成春耕秋收,朝廷既能按时收粮入库,农户也从中得到便利,乐于耕种土地,不至于逃亡。”

董逌则是回道:“君王当仁与法一,朝廷大奸不可容,朋友小过不可不容,若容大奸必乱天下,不容小过则无全人,朝廷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不严则不足以禁天下之恶,不恕则不足以通天下之情。”

这就是强法度、也重德理,理法并行。

不愧是大儒。

这种思想确实适合君王的统治。

赵煊便来了兴趣,开始和杨时、董逌一起讨论治国理政的思想。

杨时、董逌是在他们的思想之上,也算是综合了古代王朝更替的思想来谈治国理政,大部分也都是要求君王爱民如子、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失,忠厚则天下无嗟怨。一于正直而不忠厚,则流入于刻;一于忠厚而不正直,则流入于懦。

而赵煊的思想则是整个中原文化的上下五千年的结晶,也是综合了中原王朝的历史更替,走出了一条更为广阔道路的总结经验来谈治国理政。

算得上是一场思想上的碰撞。

比如,赵煊说要人才强国。

杨时和董逌立即高呼大善。

比如,赵煊说所有罪责处罚等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杨时、董逌激动地高呼陛下圣明。

又比如……。

当赵煊开始在邸报上面,开辟了新的舆论场地的时候,大宋也即将迎来一场更为不同的思想的火花。

三月二十七日,赵官家在邸报上面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赋,其主题为《有法可依》。

很快,又出了第二篇,乃是杨时润笔,赵煊审阅,然后让秘书监刊印,分发出去。

其主题便是《人才强国》!

再然后,是董逌在邸报上面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赋,其主题是《教育强国》!

这一下子。

很多大儒都开始眼红起来。

为什么?

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思想,也都想要出名啊!

人生在世,不就是功名利禄嘛。

当然,他们也更想要让世人接受他们的思想,也更想要名传天下、青史留名。

邸报的真正作用才真正展现出来。

不久之后。

一些州县也出现了自己的邸报,也就是有人直接写了一些文赋,然后出钱让人抄录,最后发出去。

当然,一些反对朝廷的言论,都被殿前司、御史台的暗桩给告了。

赵煊当即让御史台调查当地官员以及写出这些舆论的幕后之人。

杀之!

……

一群太学生进了同福客栈的包厢内,依次坐下,又点了一些酒菜。

“我跟你们说,今儿个看完官家所撰写的《求是论》,当真是大开眼界,实事求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却也有眼见并不一定为实,那所为的实又是什么?”

刚吃完,有人擦了擦嘴,就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实在是最近那些个大儒一个一个就像是疯了一样。

完全都是在放大招啊!

一篇一篇的长篇大论发出来,就好像是这纸张不要钱一样。

他们现在追着每一期的邸报,也像是疯了一样,直接开启了众筹买邸报的模式。

有人还专门抄录起来,编撰成为书籍。

《邸报集》

然后卖出去,也直接火爆起来。

书局也因此成为了是非之地,那门栏都被人给踏烂了。

他旁边一个人胡铨回道:“庆符,你没听进去重点,官家在《求是论》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觉得这句话,才是重中之重,重在身体力行,切勿泛泛而谈。”

另外一人张伯麟说道:“然也,当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张伯麟,字庆符,历史上直接怼赵构的太学生。

胡铨此人和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大名臣”。

可想而知,此人的才能。

不过嘛。

他现在还是一位太学生。

历史上,他是建炎二年的时候进士及第,后来招募乡丁、积极抗金,在秦桧主张议和的时候,直接弹劾秦桧、名震朝野,却因此被贬官,等到孝宗登基为帝以后,才重新被启用。

被启用之后,胡铨还有过带兵作战的功绩,当时临危受命抵御金贼,在战场上是身先士卒,终于击退了金贼。

在赵煊打算让大宋的大儒们写一些自己的思想,放在邸报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慢慢放开议论朝政的约束。

其实,大宋时期还算是开明的,毕竟有着士大夫和君王共治天下的前蹄嘛。

众人在读了最近的邸报之后,真的是打开了眼界,学到了不少东西。

胡铨举起杯子,说道:“来,诸位,我们干了一杯酒。”

众人举起酒杯,一饮而下。

赵煊也是有意为之。

毕竟文字狱的前车之鉴可以很好地做个借鉴。

堵不如疏。

放开之后。

正确引导。

还能培养读书人的爱国情怀。

更能够彰显他这位帝王的深明大义、宽宏大量、虚心纳谏、求贤若渴……。

早朝之上。

赵煊在完成了和群臣之间的奏对以后。

并未宣布退朝。

而是对百官们问道:“朕的心中其实一直有一个疑惑,我们做这些是为了什么?”

“若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今金贼退兵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以金贼那实力还有他们的大环境,根本就比不过大宋的地大物博、人才辈出。”

“可我们似乎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清晰的目标。”

“目标?”

群臣们心下疑惑,目标为何?

赵煊则是解释了一下目标这个词,就像是射击一样,会有一个靶子。

所谓的目标,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标识,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赵煊直接沉声道:“朕现在的目标,也就是一年内,把金贼赶出国门之外,五年内,收复燕云十六州!”

群臣傻眼儿……。

赵煊这豪言让朝堂上的百官们目瞪口呆、呆若木鸡……。

大宋一百多年,连燕云十六州都没有收回来。

如今竟然喊着五年收复燕云十六州?

陛下啊。

谁给你的勇气哟?

赵煊就知道这些个官员们会是这种表情。

这个目标对于他们而言,对于他们的眼界已经他们现在所存在的一个境界而言,确实感觉难以实现。

但是对于赵煊而言,这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有着岳飞、李彦仙、韩世忠、吴阶这样的绝世无双的武将,也有着宗泽、李纲、赵鼎、陈规等这样的名臣,再加上,大宋还有他这样一个穿越者。

五年还不能收回燕云十六州?

那不如找一块豆腐直接撞死算了,完全就是丢了穿越者的脸面。

赵煊直接让王怀吉拿出了一份章程,也就是以一个红头文件形势,编撰出来的一个指导思想和计划。

第一条:鼓励农桑、大力开荒、促进春耕、分发良田、减少兼并、均田承租、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赵煊直接开始改变大宋的农业,当然,这个改变并不是一下子就完全给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大宋的苛捐杂税还是存在。

但是却也做出了更大的放开。

比如均田承租。

并不是完全地分田地。

而是手中的田产在没有足够的人手的时候,可以租出去,让别人来耕种。

另外一个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者,也就是说,每一家的劳动力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合种,一起承担每一户的赋税。

第二条:大兴官学,在各州建立学院,由户部出钱、工部出人、地方上承担一部分的材料,三司再下发一部分钱财做支持。

招收学子以教导。

而这个教导的内容就不仅仅是为了科举考试。

因为大宋即将开启人才强国战略,也就是说,士、农、工、商都需要人才。

士就不必说了。

而农业中的人才,就需要知道如何育苗,如何提高粮食高产,如何沤肥等等。

大宋司农寺开始负责在京师皇庄内进行优质耕种的实验,并且开始吸纳农业方面的人才,对疆域内的各地进行查勘,以制定最有效地耕种模式,以提高当地粮食种植的产量。

而工业人才,其中就是如何修路、修桥,又如何打造最好的兵器、最好的工具,还有耕地用的耕具,以及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良火炮。

商业上面的人才同样总要,大宋和西夏互市之后,大宋想要吸纳西夏的钱财,想要自己不吃亏,那就需要商业方面的人才。

这种人才可以进入户部、也可以进入三司,同样,也可以自己经商。

用赵煊在其中的一句话来说,读书并非只为当官,也并非只有当官才能忠君报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才。

所为人才强国。

也并非是只有这些人才进入朝堂,成为官员,才算是强国。

这一点。

在当初的邸报上面也有过报道。

第三条:招揽天下奇才,研制火药、农肥等有事半功倍之效的物品,以目前的农田产量,还有提升的空间。

火炮在这一次抵御金贼的战斗中,有着很大的功劳,也证明了,未来的战争那就是看谁的火炮最强。

当火炮的射程更远,并且威力更大,而且不容易炸膛,也更方便携带之后。

当整个军阵之中,摆上了上百门大型火炮的时候。

面对大宋的火炮全覆盖。

试问,就算是金贼铁骑再强大,又能如何?

从大宋几次作战,特别是岳飞突袭完颜银术可的战斗中就可以看出来。

火炮的作用非常大。

所以要是能够加快火炮的研发,年底把金贼赶出国门,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第四条:改科举制。

元丰改制的时候,科举也有过改动,那就是武举。

因为对于这个科举考试,赵煊是不可能改动太大的,毕竟这是一个王朝选拔人才的最好的一个模式。

赵煊在上一次杀了赵楷之后,为了安抚那些大儒,安抚读书人,堵住他们的嘴。

已经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名额,三百五十人。

也就是说。

并且,分为了三甲三乙,如此一来,并且规定进士及第以后,直接前往各地从县丞开始,而朝堂之上的官员,可以从地方上提拔。

需要有三年的地方任职经验,并且在地方上,得到了百姓们的称赞。

也就是给出了吏部选拔任何官员的更为全面的规定。

并非是以前那种。

我想要上位,那我就把上面的官员给坑死,然后就可以得到举荐,得到提拔了。

现在不行。

官员的提拔任免等等,更为严格,考察更为全面,需要御史台出具的证明,也需要地方上的政绩作为依据,还有一个考察。

最终,还要赵煊的批复同意。

这是官员进入朝堂之上的规定。

地方上的一些任免和提拔,自然不需要赵煊来同意,只要是御史台那边认定、吏部收集的三方资料齐全,留下档案,就可以直接调任。

武举和文举一样,每一年都有一次。

北宋时期的武举是赵匡胤开设,并且盛行了很长时间,武举人直接就可以成为军官,出任边军。

而赵煊则是减少了武举之中的一些规定,降低了门栏。

除此之外。

还建立了一个军事学院。

这一点也写在上面。

只是如何建立,建在什么地方,要教导什么内容,又有谁去教导这些,则是没有详细地写出来。

因为这也只是一个暂时的提议。

第五条:是对一年内击退金贼于国门之外的补充,也是五年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补充,这个补充是军事上的,至于具体内容,则是由军机院进行商讨,军事内容属于机密,不得外泄。

这也是赵煊对于军事上的事情的另外一个掌控力度的加强,同时,也是文官不得干涉军政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