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残卷 > 第二百章 任伯源其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州在浙江一年一度的商会都会请些官场上的人来参加,以示对地方官员的尊敬。

有一次江南总督游历在杭州西湖的城隍阁,正好苏州商会在吴山书院里面召开会议,听说江南总督正在城隍阁里,就请这位朝廷大臣到商会一坐。任伯源的父亲名声在外,江南总督收到了请柬,就答应了,走路也就几步的路程,五、六分钟就到了。

任伯源的父亲带着他在门口迎接江南总督,任伯源一幅的讨人喜爱的面孔让江南总督一见到就喜欢上了,为了掩饰自己的陌生就携起任伯源小手,走进了会场,与各路客商一一打起了招呼,坐在了主席的位子上,让任伯源坐在自己的身旁,时不时趁与客商虚寒之间和任伯源说几句笑话,任伯源在江南总督的笑话之间,也一点都不感到陌生,而且也和江南总督说些江南古典中的一些可笑的事情。

任伯源很快引起了江南总督的关注,不过是五、六岁的孩子,知道的事情还这么多,从笑话中引出了很多的典故,有孔夫子的诗经,范仲淹的诗句,杭州苏堤,断桥边的传说,三国中的小年英雄。江南总督还是不是地提出一些考证,任伯源一一有根有据地说了这些笑话的出处。

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江南总督问起了任伯源的父亲,任伯源的学习情况,常住在杭州吗,希望经常带任伯源到江南总督衙门后院里去玩,可以为任伯源专门设置一个带花园的学堂,让师爷教他学习。

这样的好事,任伯源的父亲一听,当然就同意了。

等任伯源长到了十岁的时候,江南总督正式收任伯源为门生。

任伯源十六岁考中了顺治十年的第十二名进士,从此走上了仕途。从知县开始做起,到知府,知州,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当上了河道总督,从正七品知县开始做,三、五年一个台阶,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升到了从三品的河道总督,然而在河道总督的位子上一待六年过去了,如果不是在四川治理长江上游的妖孽有功,如果长江上游没有碰到这百年难遇的洪灾,他可能还在河道总督继续做下去。

在官场上不是有文学,有文化就能成的,必须要有韬略,济世爱民的韬略,还得要懂得权变,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行,碌碌无为,毫无作为更不行,原来的江南总督已经在任伯源二十五岁那年因病离开了。

在官场上靠自己的能力,一心一意地做事还真不行,必须攀附权贵,任伯源的父亲不让他走仕途的原因就因为这样。

西安古城,任伯源到过多次,还就是这些年来的次数最多,秦川八百里的风土人情略知一些,八水帝王都的渊源悠久,长安八水之泾、渭、浐、灞、沣、滈、涝、潏河道也都到过,但都是走走看看,没有停留住过。

任伯源从政快二十年了,还从来都没有自己贴心又可以信赖办事能力强的部下,不是奉承拍马,就在靠着后台在自己手下过度一段时间就另谋高就的,吴强华能让他看上的就是一个能够善始善终,又有能力肯做事的年青人。

不求上进也不是吴强华的性格,但吴强华追求的不是官场,而一种阅历和经验。

他让吴强华跟自己到西安去做事,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什么职位对吴强华合适,他在考虑,让吴强华到西安去管秦岭山脉的事务也只是一个想法。因为近年来秦岭山脉中出现了一股山匪,经常骚扰西安山里的安宁,前任陕甘总督也因为清剿山匪不力被降职调离西安了,正二品降到了从三品。

吴强华能把峨眉山中的妖孽除掉,对付那几个山匪,吴强华也有办法处理好的。

吴强华听过西安是一个古都,也从书上看到古代的帝都西安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听过,看过,但真正到了西安城里让他惊叹了,什么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西安就看到了曾经的文明古国是多么地伟大,西安古城墙是多么地雄伟壮观。

信安也算是一座古城,与西安比起来那是天涯之一隅,不能同日而语。东南西北每个城门都有箭楼和城墙,永宁门,朱雀门,小南门,含光门,安远门,尚德门,长乐门,文昌门等八个城门,还有西安城中的钟鼓楼,这座古城墙曾有十八门之说。

古城经过战争岁月的磨历,有些城门已经不见了,在明朝的时候进行了大幅地修复,一些城门变成了小城通道,而这八座古城门却修复的更加完整无缺了,无论从那个城门的箭楼上去,都能走遍整个古城墙,真要细致地一处一处地观看这周长二十七里城墙,一天时间还是粗略地观其一、二。

不仅是四周城墙上可能相互融汇贯通,城墙外面也因为平息多年的战争,苍松翠柏已经把整座城墙围了起来,把这座几千年的古城衬托更加秀丽,如中华西北大地的一技独秀。

陕甘总督衙门离鼓楼很近,吴强华随陕甘总督任伯源到了西安,被安排到与鼓楼相隔的一条古街的一个小院里。

这个小院座落在回坊街的东头,刚到西安城,任伯源刚接手陕甘总督,事情还没有开端,每天吴强华早上去报个到,下午就早早地回到回坊街,晚上无事就在街上走走看看。

虽说是一条回坊街,看到了中国游牧民族战争留下的痕迹。这条街是回坊风情街,紧依着鼓楼的边上,是回民区的一条街道,街道不长,约一里地,南北走向,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餐饮和器物,都是由回民经营,有着浓郁的清真特色。

历游这一里地的街道就有十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着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

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店铺,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

虽说这条街不是很长,却住着一万多个回族穆斯林教民的聚居区,由此可见这西安城连接西南亚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