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者造反指南手册 >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争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1章 争斗

但是想要让整个朝朝堂由文官来主导,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绝对不是谁随便一说就可以轻轻松松实现的。

哪怕是皇帝本人说也不行。

毕竟这天下的权利构成,皇帝或者说整个皇家是最大的一部分,但也仅仅是这一块儿权力大饼当中的一部分。

除了皇权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权利在旁边辅佐着。

这些权利相辅相成,都有着自己的规则,也有着自己的手段。

想要真正去压服其他的权利,那就必须要有能够拿得出来的功劳。

在如今这个时代,没有比能够平定这场叛乱,让整个天下重新恢复安宁与平静,更大的功劳了。

也只有这种功劳才能真正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才能真正让天下人都信服他们。

也只有天下的人都信服他们,他们所做出来的决定才能够在下面的百姓当中很容易的就推广开来,从而去不断的扩大着自己的实力范围。

最为简单的道理,如果这场叛乱最后是由那些武将们所平定的,那在未来受这种影响的无数学子们,一定会先想着从军报国。

而且他们也能够清楚的在自己身边的人看到这些人,从军之后在战场上厮杀夺命所能够带来的封赏,都是非常丰厚的。

每个人不管是当官也好,还是从军也好,虽然有一部分人真正想着的是有大志向,大包袱去为国奉献,但绝大多数人都不过是想着荣华富贵,让自己的未来生活可以变得更美好。

那么在这个时候,不论是当文官也好,还是去当武将也好,都不过是他们去实现自己。荣华富贵的一个途径罢了,当他们发现当武将可以让他们比当文官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从军这一条路。

如此一来,那军队当中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去补充,也有源源不断的势力。

这会让军队的势力变得空前的膨胀,而且能够非常长久的持续下来。

持续甚至要比这空前膨胀更为重要。

而且一旦这些军队当中的能量可以持续下来,并且还能够在朝堂上占据非常强烈的主导地位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更加的花费心思去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来巩固军队应该获得的各种权利。

甚至去获得一些他们原本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完全不应该获得的权利,他们都可以借助自己空前膨胀下来的能量和势力去达到这一目的。

而一旦当他们达到这样的目的之后,军队就会给手下的士兵们更多的福利待遇,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从军这一条道路。

一旦到了那种地步,整个文官的体系将会被挤压到朝廷的边缘,甚至会有可能被逐出朝堂。

李轨当然是要尽自己的全力,去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而且相反,如果在这场叛乱当中,最后是由文官体系来结束的这一整场动乱,那对于整个以后的朝堂生态的影响,就会出现一个完全相反的状况。

未来的朝堂将不再会让军队无限的空前膨胀,而是会由文官来统领军队,最后不断的将军队纳入文官体系当中。

这样一来的话,那未来更多的学子自然会选择老老实实参加科举,最后加入朝堂,当上一名文官,并且以自己文官的身份为荣耀。

而且也只有当他们当上文官之后,他们才能够获得自己所梦想的那些荣华富贵。

这样的一个生态才是真正对于文官体系有利益,有好处的生态体系。

不过这一条路却并不是那么好走。

之前房琯之所以力排众议,要去率领军队去平定叛乱,最大的缘由其实也是根源于此,因为他要帮助自己身后的文官体系重新树立权威,并且在未来的朝堂当中奠定一席之地。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只不过最后的下场和结果却并不是如他想的那般乐观,房琯所率领的军队被安守忠毫无疑问的打败。

这也为后来的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蓝本作为参考。

后来的人会很清楚的发现作为文官的短板,那就是他们虽然在朝堂上还有着一些能量,但是在军队当中,他们的能量却很难得到施展,即便是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在朝堂上的能力,去不断的让自己所率领的这些军队得到很好的后勤补给,和很好的粮草支撑。

但是他们在整个战场的指挥上,和对于战争的形势判断上,却有着非常明显的缺陷。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军队能否在和其他的军队教授当中打胜仗,并且能否去取得这一整场战争和战役的胜利?后勤粮草,这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甚至对于对手的情报的了解程度也是可以影响整个战场的胜负的。

但是要论在所有的这些影响条件当中什么最为重要,那肯定还是作为一名将领的指挥能力。

只要对方将领不是一个草包,那么基本上他的后勤粮草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除非是客观条件制约的太过严重。

而在客观条件并没有制约太过严重的情况之下,那双方将领的能力便是尤为重要的一个对比。

一个身经百战并且有着极强指挥能力的将领,他可以在战场当中敏锐地把控到可以出战的时机,并且能够拥有非常强大的利用地形去帮助己方的军队打仗的能力。

他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打仗,对于自己手下的军队有帮助,一次也知道自己手下的这些军队适合在什么地方打仗,并且同样他们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安排一支合适的援军,在合适的时间出现。

用来打对手一个出其不意。

而这些几乎都是需要在战场上不断摸索,从死人堆里不断的摸爬滚打,一步一步才能够锻炼出来的极为强大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毫无疑问只有那些武将才能够拥有,绝对不是一个从来没有存过军或者只读过几本兵书的文官所能够具备的能力。

即便是他们当时可以具备,也大多不过都是纸上谈兵罢了。

纸上谈兵,即便是说的再怎么偷偷知道,但跟实际上的作战差距还是非常的明显。而且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在战争面前很容易露出胆怯的心理,从而造成巨大的疏漏,而这种疏漏又很容易被那些身经百战的将领所把控到,并且给予针对。

房琯之所以会败的如此惨烈,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文官,他只是在领兵打仗之前快速的读过了几本兵书。

这样的能力,在战场上让他闹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比方说他在和敌军打仗的时候,竟然用出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前使用过的火牛阵。火牛阵的使用可以说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且也几乎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使用过。

这种很古老的战争方法也只有在兵书上才能够见过。

到如今基本上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掉了,可是房琯并没有切身实地的打过仗,所以他还是几乎是一味的照搬兵书上的计谋,最后的结果当然明显的被安守忠识破,并且出击所打败。

可以说之前的那场战争,会失败的如此惨烈,房琯绝对是要负首要责任的。

而且也正是因为他的完全不懂指挥,让整个唐军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让他同样受到了很多唐军将领的鄙视。

这是很正常的,毕竟你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文官,非要嚷嚷着领军出战,最后还打出了如此不堪入目的战绩,没有人会瞧得上这样的人。

只不过这些武将很快就从一开始只是对于房琯本人的看不上和瞧不起,转变到了针对整个文官集团的看不上和瞧不起。

其实这当然并不能算是完全的空穴来风,毕竟房琯本人就是整个文官体系的首领,是整个文官体系的领头人。

他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可以看作是整个文官体系整体的意志。而且当时也确实相差不大,房琯的领军出征是得到了整个朝廷的支持的。

而且谁也没有想到会失败的如此惨烈。

这就直接导致了整个朝廷当中有一部分文官就此开始觉得心灰意冷。

李轨好在并不属于这些心灰意冷的文化当中,他当然也觉得房琯丢了他们这些文官集团的脸,不过他更多的还是觉得,如今的文官应该一步一步来。

先慢慢的把整个文官的名声拉回来。

郭子仪在太原的失利,其实也对于文官体系算是一个寒冬的回暖。

毕竟强弱都是比较出来的,之前是只有文官房琯领兵出征,结果最后大败而归的一个案例在前面,所有人自然会从这个案例总结出来文官的无能。

但是如今除了这场失败以外,又多了同样的一场失败的案例,而且这一场失败的案例是由武将所足的,而且郭子仪又是在武将集团当中分量极其高的这么一个人物。

堪比房琯在整个文官体系当中所占据的分量。

这样的人在最后关头失败,而且也同样是一场非常大的惨败,这无疑相当于说明了之前文官的失败,并不是文官的无能。

你们武将上场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的,两者当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也正是从太原之战失败之后开始,文官体系才有了逐渐能够针对武将体系的一些力量。

之前文冠在草房之上是很难做的,不论武将说什么,他们都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把所有的苦,所有的痛都往自己的肚子里咽,毕竟他们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去和武将针锋相对。

毕竟武将只要提及到一嘴,说你们之前自不量力领兵出征,结果却损失了那么多的军队,就足够让所有文官都张不开嘴。

但是等到太原失败之后,文官也可以张开嘴了,即便是武将在拿之前的失败说事,他们也同样可以拿太原之战的失败说事。

只不过这虽然让文官开始扬眉吐气起来,但也同样让武将开始有些不自在起来。

之前无论他们怎么说这些文官,这些文官都不敢跟他们顶嘴的,但是现在他们不仅敢顶嘴了,甚至还敢去反向讥讽他们,这当然是他们这些暴脾气说容忍不了的事情。

所以如今这场仗,军队当中的很多武将其实和郭子仪并不是在同一个战线上的,他们并不认为这场仗不应该打,反而他们在心中也同样的迫切的要尽快打这场仗。

郭子仪是从整个国家的力量和重的负担角度去分析,这仗这样打的太快了点,应该慢慢的恢复实力之后再徐徐图之。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他所处于的这般立场去想事情,而且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如他一般,不骄不躁。

很多武将心中所想的就是要尽快的去争回这口气,让他们重新给扬眉吐气,重新让这些之前在他们面前唯唯诺诺的文官闭嘴。

而让这些文官闭嘴,让他们重新扬眉吐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

只不过郭子仪之前的地位实在太高,在整个军队当中的权威也太重,即便是他们内心的想法和郭子仪完全不一样,但他们也并不敢去违逆郭子仪的想法。

相当于郭子仪一个人可以不经过下面的人同意,就代表所有军队的想法。

明面上来讲,这当然不算什么问题,但是下面的人终归还是会有自己的想法的。

所以李辅国但出来唱反调的时候,这些人并没有去太过坚决的反对,而是保持着一些观望的态度,甚至他们很多人心中都希望李辅国能够在这场争论当中胜出。

因为只有李辅国和他的观点胜出,那这场能够帮助他们重新扬眉吐气的战争才能够打起来。

这才是他们所求之不得的事情。

只不过他们所求之不得的事情,却同样有人对其嗤之以鼻。

而在这些嗤之以鼻的人当中,李忠就是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