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征程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另有看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号外号外!大总统名为行古法,实为复辟!

号外!山东孔家不日将抵京,届时欲与大总统商谈年号!

号外!政府有意讨论推行蓄发之法案!

当面对这场舆论盛宴时,京城的报社体现了它们良好的职业素养。从写稿到印刷再到报童沿街叫卖,原本需要一天完成的工序现在短短几小时就将国会里的事情让全京城的老少爷们给知道了,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外地的报社也在同步进行之中!

唐凯将房间里的窗户给关上后对着a队其余人说道\"这王德如的行动可够快的啊!

原本在我想来还需要几天才能有这种效果呢!看来西厂你这犹太人的身份确实挺管用!

\"不是我这个假冒犹太人管用,而是这件事情与王德如息息相关由不得他拖延。你想一下,如果袁世凯称帝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将会回到那种中央高度集权的社会,那王德如这种情报贩子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轻则关门歇业回家颐养天年,重则就是掉脑袋。

以我估计的话第二种可能性最大。

现在舆论已经起来了,但我们还需要加点佐料,不然这历史还是没有做多大的改变,即使改变了也不符合我们的初衷。”

“不对啊!我虽然没有读多少书,但是我也是知道,即使老袁他称帝也搞不了多久就下台了,我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王大锤的话其实也说进了其余人的心里,大家实在有点不明白这样折腾有什么意义?不管老袁称不称帝,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

\"不,不一样。其实我们这样折腾其实是在救老袁的命,大家都知道,老袁在下台后不久就归天了,近代民国没有了老袁这种强力派镇压可谓是群魔乱舞,现在正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这个世界如同历史那样遭受侵略的话,我们就必须阻止老袁称帝,让他安心的坐在总统之位上。

老袁在位时期,抛开还没有发生的称帝不论,他对于民国还是有非常大的贡献的。

可以这么说,原本历史上的民国,一直是在吃老袁留下的老本。

“民国成立,宜以实业为先务\"。老袁先后邀请民族工商业巨头张謇、周学熙入阁,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和法规,诸如《公司条例》《公司注册暂行章程》《奖励工艺暂行章程》《商人通例》等,促使了工商业的较快发展,赢得了资产阶级的热烈拥护。时人称:\"民国政府厉行保护奖励之策,公布工商业注册条例,凡公司、商店、工厂之注册者,均妥为保护,许各专利,一时工商业踊跃欢忭,咸谓振兴实业在此一举,不几年而大公司、大工厂接踵而起。\"据统计,到政府注册的工业公司,1912年为十四家,1913年为二十五家,1914年增为八十九家,1915年更增加到一百零二家,呈逐年上升之势。实际数目远不止此,因为当时注册制度尚不健全,一些企业并未到政府注册,完完全全的就是黑户。

1913年11月,袁世凯签发了《保护华侨投资实业之通令》,声称:“此后各处侨民投资回国兴办实业者,应由各省行政长官通饬所属从优待遇,协力维持。\"从而大大刺激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情,所以1912-1919年间,仅华侨投资的企业就达1042家。原有的企业也在这一时期大为扩展。如以面粉大王、纺织大王着称的无锡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和南通张謇,都是在这一时期奠定雄厚基础的。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兴起了一股创办实业的热潮,民族工商业迅速向前发展,其发展速度超过以前任何时期。客观的来说,袁世凯时期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和民国初年袁世凯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民国初年,袁世凯努力推行的一系列克服财政弊端之政策,主要有:改革财政管理机构,中央设财政部,各省设国税厅(后称财政厅),确立财政统-管理体制,制定《会计条例》,开始编制地方预算,完善近代国家预决算管理制度;在中央设审计处,各省设分处,改进近代审计制度;划分国家与地方财政,削减地方财权,加固中央财权;举借外债,发行内债,禁止省借外债;起用英国专家丁恩,推行盐务改革,使盐税收入逐渐增加;整理田赋,减少田赋名目,规定银米折价,通令各省田赋改征银元,两次设立经界局,开展了清丈土地和整理税册的工作;增收新税,如所得税、遗产税、印花税。

通过一系列财政措施,袁世凯稳定了全国即将崩溃的财政秩序,保证了中央财政的来源,亦使国家财政有所好转。老袁统治时期,地方一般不敢轻易截留中央财税,财权由分散走向统一,中央政府财力日渐充裕。北洋时期,只有袁世凯执政的民国三至五年没有财政赤字,说明他的财政力度很大,政策开始奏效。至于袁世凯死后,国家财政秩序复陷混乱的局面就不用提了,大家都知道。

最为主要的就是,老袁对于军事的功绩,无论他是出于何种目的但不得不说,原本历史上果党能够坚持那么久没有全面崩溃,有一部分是老袁留下来的种子。

老袁一上台就成立了\"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编练\"模范军\",把军权亲自抓握到自己的手中。自袁世凯政府成立以来,军权一直集中在段祺瑞控制的陆军部。在对付果党与民间白朗起义时,段祺瑞为袁世凯出过死力。但自镇压二次革命以后,陆军部的势力大大膨胀,关于军官的提升或降黜,段祺瑞往往擅自决定,而且所提拔的人又多是他的门生和部属,在陆军中隐然自成派系。这自然使一向重视军权的袁世凯感到不安,统帅办事处的成立就是为了扭转这种军权旁落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控制军队,袁世凯以北洋军暮气沉沉为理由,在统帅办事处另行编练模范团,由自己长子袁克定亲自掌握。企图通过这种方法,仿效新建陆军时期的思路,重新造就出一大批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绝对服从自己的军事人才。\"当时袁世凯除成立模范团外,同时还设立讲武堂,任士官一期的蒋雁行为堂长,调集各省北洋六镇的亲信军官和各省拥袁军政大员推荐的青年军官,到北京参加训练。袁世凯对这些军官“恩惠有加”,使他们心悦诚服,训练以后放回本省提升任用。袁世凯还准备与此相辅而行地再把模范团历届毕业的团员,除选拔精锐作为建军骨干外,拨一部分分发各省,着重提拔任用。一般毕业团兵初到省时,要求派任为本省主要军队里的连排长或教练官等。这样袁世凯就可通过模范团的团兵和讲武堂的军官,一面深入了解各地的军事实情,一面贯彻他的意图了。m

1914年6月30日,袁世凯下令裁撤各省都督,改设将军名衔,赋闲者加“威\"字,在职者加\"武\"字,有特殊功勋者加“上将军”,如昭威将军蔡锷,泰武将军靳云鹏,宣武上将军冯国璋等;原有各省都督有实际带兵责任者改称\"督理军务\",承大总统之命并受陆军部和参谋部监察,如督理湖北军务段芝贵等。袁世凯实行地方行政和军事机构改革的目的,在于以设道缩小省级行政长官管辖的范围及权力;以军民分治虚化都督权力,不使带兵长官与地方行政权力结合,避免形成古时藩镇坐大局面,威胁其个人专制及家传部署。但实际情况非如袁世凯之设计,晚清以来地方军阀的形成已成不可避免之势,所谓\"都督\"与\"督理\"之差别,不过易名而已,毫不妨碍督理仍然在其辖区内呼风唤雨,占山为王。袁世凯在\"都督\"之名易为\"督理\"后不久,袁世凯又有令谓,“所有督理军务各将军,略与原设都督职权相类\",表示出他对现实的让步。”

“厂公,你这想法是好。但这种迂回路线有点玩火啊!要知道广州那群人可不是死人,现在你提前将窗户纸给捅破了的话,只怕那群家伙会搞事情。\"

\"老唐,你的担心我也考虑过。事实就是没有必要去在乎他们,他们背后是谁大家都知道,说多了没有意义,就凭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家伙只要老袁在就出不了大乱子我们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给这锅油加点东西,不然干烧没意思。大锤和麦克,现在就看你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