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大明县令到国之砥柱 > 第一百六十章 朝廷的水池干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章 朝廷的水池干了

第151章 朝廷的水池干了

商贾

很快,商贾们派去海边的护卫,已经及时地传回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赵远松果然是回来了,而且是安然无恙地回来,还带回来大量战利品。

靖海卫从船上押下了一名又一名的俘虏,他们派出了那么多的马车,也只能把战利品拉回来一半,车队显然还得去跑第二趟,才能把所有的战利品拿回来。

由此可以看得出,赵远松这一次出海的收获到底有多疯狂。

苗鹏生也已经回到了泉州城,当场下令大开城门,打算迎接赵远松的回来。

这对于城里面的百姓来说,可是一个大喜事。

赵远松清剿了倭寇,就可以让那些倭寇知道,泉州府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以后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倭寇,想来他们这里占点好处。

百姓们提来了铜锣,又推来了大鼓,开始敲锣打鼓地迎接赵远松回来。

就在他们估计赵远松该出现的时间里,远处的地平线及时地出现了一支车队。

车队的规模很大,领头的几个人骑在高头大马上,有人抬着战旗,后面是列队的士兵,还有被草绳绑好的一名又一名俘虏,还有一架又一架拉满战利品的马车。

赵远松来到城门处,百姓们欢呼喝彩了起来。

在场的不止有百姓,还有很多商人,他们都看到了赵远松自信满满的笑容。

赵远松不停地向百姓们挥着手,一路往府衙而去。

大商人们除了看到赵远松穿着威风凛凛的铠甲之外,还看到赵远松身后那些士兵的威仪。

每个士兵都统一穿着明朝军队的军服,手上扛着一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兵器,看那个样子应该是一种火器。

商人们有些心思灵通的,很快就猜想到了,恐怕赵远松能打败海盗,就是依靠的这些兵器。

如若不然的话,看来也没有那么容易将海盗剿灭。

不过,更加令人震撼的,是赵远松手下士兵的行进步伐。

士兵们的步伐统一,大步踏在土地上,发出了统一的响声。

这些士兵刚刚才杀过人,脸上的杀气还没消退,光是这脸上的寒气,就可以让在场的大商人震惊不已。

百姓的人群之中,也还有一些其他海盗的探子。

他们看着这支军队,心里也有点发虚。

赵远松剿灭的那三支海盗,在海上已经算得上是大势力了,就这样还是被赵远松轻松地剿灭掉了。

他们这些人的势力中,有一些比赵金叉还要差一点,就是实力最强大的,也就是跟赵远松剿灭的那一帮人差不多。

赵远松能够剿灭赵金叉那一帮人,自然也能够剿灭他们。

海盗探子低下了头,这次回去之后,一定要跟他们的大当家说清楚,泉州府看着好吃,实际上不好啃。

站在酒楼二楼的孟狗儿,看到下面那支威风凛凛的军队,也是叹了口气。

他也是一支海盗的二当家,他们也看中了泉州府的富。

他们的实力,在海上是最顶尖的那一种,手下足足有九百多人,已经接近一千人了,这九百多人全部都是可战之士。

他们本听说泉州府是块肥肉,还联合了其他的两支大型的海寇,汇聚出了两千多人。

他们本打算真接把泉州府打爆,把泉州府的钱财全部抢走了的。

可是如今看来,这个事情是做不得了。

孟狗儿看一下旁边的随从,说道:“走吧,没必要在这里多呆了,呆着也实在是没什么意思,我们还是另外选目标吧。”

随从听到这话,脸上有几分纠结,他来到泉州府之后,是见到了泉州府的繁华,真不舍得那么一块肥肉。

赵远松来到泉州府,已经接近两年的时间了,泉州府的繁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随从看一下孟狗儿,说道:“二当家。”

孟狗儿瞪了他一眼,随从又连忙改口,“二少爷,这是不是有点可惜了。”

“你看泉州府那么富,我看他们这人也不多啊,看着只有八九百人,我们两千多人还是有机会打赢的。”

“咱们都是海寇海盗,咱们上岸抢完之后,不在这里停留就是了。”

“我们来抢了他们的银子,抢了他们的粮草物资,再抢上一些年轻貌美的女子,马上就退回到我们的海岛上。”

“他们就算想出来找我们,那也是不好找的,咱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啊,我估计偷袭的话,还是很有把握的。”

孟狗儿一巴掌抽了上去,随从嘴角马上就流出血了。

如果不是这个随从是他的堂弟,他早就掏刀子把这他给捅了。

“你这人看起来聪明,实则十分愚蠢,海上都不不定搞得过人家,还想在岸上搞人家,你简直是痴心妄想。”

“赵远松实力那么强大,就算我们把偷袭成功,那又怎么样?实力一定会大损的,回到海上有的是麻烦。”

“我们海上的人都想黑吃黑,比岸上的土匪还没有规矩,咱们这样做,简直就是在找死。”

回到府衙外,赵远松登上了高台,又开始演讲他那一篇不知道演讲过多少次的稿子,大声喊道,“大风起兮云飞扬,海贼什么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

回到府衙之后,赵远松直接下令吃席,吃席之前先领银子。

赵远松当场发放银子,士兵们人人都笑开了颜。

只是这一次跟在鹿邑县不一样,在鹿邑县的时候,赵远松手里就那么一两百捕快,每一个域快都由他亲自发放银子,他也发放的过来。

可现在这里的士兵足足有九百多人,那么多的士兵,全部由他自己发银子,他就根本发不过来了。

赵远松也就能把几个军官聚聚,勉励地告诉他们,他们立下的所有功劳,都会报给朝廷,应该怎么赏,那是朝廷的事情了。

几个将领对此,确实是没什么意见。

赵远松做事向来公正,这一点他们都知道,他们也不担心赵远松会贪他们那点功劳。

事实上,赵远松要他们那点功劳也没什么意义。

赵远松正式写了一封蠢报,让人送进京城去,打了那么大一场战,光是靠飞鸽传书是不够的。

飞鸽传书里面记不了那么多的事情,还得用正式的公文传回朝廷。

眼看看着时间已经到达六七月份了,西南边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好。

朝廷的军队又再一次的被打败了。

刘健看一下旁边李东阳这些阁老说,“现在国事艰难了,西南又打了败仗,这米鲁之乱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彻底平定。”

“照这个样子看,这个事情怕是麻烦大了,朝廷这个银子就像水泼花出去,水池又干了。”

李东阳想想也是不爽,说道:“虽说西南的银子就跟水泼出去一样,可根本就是无用功,这样下去,还能有多少银子可给他们糟蹋?真是一群蠢货。”

那边的丘濬倒是摇了摇头,说:“这也不能全怪那些打仗的将领。”

“米鲁这些人对西南的地形地势十分熟悉,也是极其擅长山地打仗。”

“咱们的士兵都是从别的地方调过去的,山地上作战的能力没有他们熟,他们擅长在林子里面作战,也非常的喜欢偷袭我们的士兵,我们是防不胜防啊。”

“现在眼看着已经六七月了,西南边还不知道要热成什么样子,北方的士兵现在也受不了。”

“暂时只能够用让士兵们休息一两个月,这仗等到天气再凉一点再说。”

“现在再坚持要开战,恐怕士兵们的身体也顶不住,损失会更大,要是得了一些病,那可不是一件好处理的事情啊。”

刘健听到这话也是头痛,说道:“现在根本就没有一个好消息,军心民都快要散了。”

“西边瓦剌的那个什么小王子,也已经继位了。”

“他本来就是小儿子继位的,他那些兄长未必服他,还有卫拉特其他的几个部落也未必服他。”

“他本身又不是什么黄金家族的人,恐怕为了维护他的权威,他也会想搞点事情出来。”

“我怕他会进攻我们大明,现在我们大明到处打仗,小王子的军队要是真来了,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防得住。”

“现在北边的几个守将,已经要求朝廷再给他加速的拨银子,他们打算加快筑城速度了。”

“他们还说,如果咱们银子拨慢了,到时候城墙城池要是守不住,那可怪不得他们。”

“这些狗东西以前对我们恭恭敬敬的,现在在北边站稳了脚步,胡说八道的话都敢说了,真是该死。”

他们心里暗暗地有些后悔,“现在这些狗东西就敢这样做,再过几十年,他们在北边生根发芽了,他们会怎么样?”

丘濬沉默了一下,只说道,“恐怕他们也会胁胡自重吧,朝廷都得宠着他们了。”

刘健突然想到了点什么,说道:“赵远松说要去剿灭海寇,现在也不知道他那仗打的怎么样了。”

“这仗是打赢也好,打输了也好,终归得写个信回来告诉我们,按说他们的信应该也快要回来到了。”

李东阳摇了摇头说,“想他干什么,他那一副自恃清高的样子,还真以为自己就能够打败倭寇?”

“打倭寇哪里是那么容易打的?要真像他说的那样,那么容易就打败倭寇,那我们早把倭寇扫完了。”

“我看那赵远松说不好的死在海上。”

刘健听到这话沉默了一下,看看李东阳说道:“无论怎么样,赵远松对于朝廷来说,都还是一个忠臣,。”

“他给朝廷送了不少银子,也很稳定了泉州府的糜势,他有心要巢灭倭寇,我们也是应该支持的。”

刘健这话没有明说,但是是话筒话外的,已经有点责怪李东阳了。

在刘健的心目中,无论怎么说,赵远松都是大明的臣子,是他们的队友,他做的这些事情是为了大明朝,就算赵远松真的战死了,也不应该这样说他。

李东阳有些尴尬,但他看一下其他同僚,发现其他同僚也都是点头,显然都对刘健说的话也是十分认同。

他叹了口气,他也明白自己刚才说的那话,确实是过分了。

只是现在大明的局势多有糜烂,别的地方将领都指望不上,指望那个没有打过多少大仗的赵远松,有点不成体统而已。

他话风不转,说道,“我也知晓,希望赵远松能够夺胜归来吧。”

“如果他实在不能够得胜归来的话,泉州府那边,咱们得有点准备。”

“泉州府要是乱起来了,股票,商行,修路,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朝总得派过去接管。”

“那些都是银子,就这样摆着,朝廷的损失还是太大了。”

“我建议我们还是应该早派出得力的军队,只要赵远松一战败,马上进入泉州府,接管泉州府的防务。”

“不要让倭寇趁虚而入,还有太子也是,让人劝太子早点回来吧。”

他们还不知道朱厚照已经跟赵远松一起作战了,如果赵远松有事,朱厚照也肯定活不下来。

几个人不愿意在这些事情上面多讨论。

丘濬也有些烦躁,说道:“到处都找朝廷要银子,这银子不给也不是。”

“尤其是九边更是要紧,小王子的骑兵太多了,寻个缺口就可以进入长城之内,两天就会来到顺天府城门外,我们不得不防啊。”

这话说得倒是好听,可是去哪里找银子?

他们总不能够把皇宫给卖了吧。

刘健考虑一下,说道:“实在不行,我们还是先找一找陛下吧。”

“据我所知,对象的内帑里面,已经有将近五百万的银子了。”

“若再把他手上的股票卖掉凑一凑,估计八百万的银子也都是能拿得出来的。”

“这个银子对于朝廷来说有很大的作用,虽然现在陛下不太愿意拿内帑的银子来支援朝廷了,但情况那么危急,我相信陛下,是能够理解的。”

几名官员对看了一眼,也觉得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李东阳也忍不住说一声,“要是咱们能把赵远松手里,属于朝廷那些股票拿回来,那就太好了。”

“听说能值五六百万两银子,那银子拿到手上,能帮助朝廷减缓很大的压力。”

刘健听到这话叹了口气,这事情扯来扯去又走回赵远松那里了。

不过,李东阳说的也确实是有道理。

可那也得等人家赵远松活着回来再说啊。

丘濬喃喃地说道,“赵远松被打败了不要紧,最主要是他要活着回来啊!要是他小命都没了,咱们损失可就大了。”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泉州府的信使,骑着马走进了顺天府的城门。

“东南大捷!东南大捷!泉州知府赵远松率军剿灭倭寇大军,砍获无计!”

“东南大捷!东南大捷!泉州知府赵远松率军剿灭倭寇大军,砍获无计!”

顺天府街道上百姓一片哗然!

“又是赵远松,好熟悉的名字啊!”

“这人我知道,前两年刚封的勇毅伯嘛!我们勋贵的人才!我跟伱说,我们勋贵老多人才了………”

“呸!真不要脸,人家赵知府进士出身的,明明白白的文官!这是我们读书人!”

“正是,李阁老都说过赵知府是莲花,谁想赵远松还会打仗,谁说我们读书人不会统兵?”

几个武官缩在角落,他们弱势,不敢跟勋贵和读书人争,但那赵知府立的是军功,明明应该是他们武将的人啊!

……………

信使报到兵部,小吏拿到了捷报也是大惊,连忙报到兵部尚书刘大夏处。

刘大夏看着奏报里面,发现赵远松把出海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无巨细地记录在奏报里面,完全是按照正式公文的格式来写的。

他当了兵部尚书那么久,这个捷报是真是假,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他看着这奏报里面的内容,也是当场明白了,这玩意竟然是真的。

他看着面前这个信使,发现面前这个信使,正是泉州府靖海卫的百户。

信使也是一脸的欢喜。

刘大夏看了看这捷报里面的内容,他简直不敢相信,那赵远松率领着九百多靖海卫新兵,就真的打败了一千多的倭寇。

“你们老爷没有说假话了吧?”

那让信使拍着胸膛回道,“尚书老爷,这些内容都是确确实实是真的。

“老爷要是不相信,大可派人去泉州复查,那被我们砍下的倭寇人头,还有缴获的战船,全部都还停留在泉州府码头哩。”

“别的不说,那战船还能有假吗?”

刘大夏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了。

面前这个信使如此信心满满,还说出了战船的事情,那就肯定不会有假。

因为就算赵远松想要杀良冒功,那也肯定搞不出那么多的战船来。

他连忙拿着这个捷报,直往内阁走。

此时,皇宫里面弘治天子的脸色非常不好,看看着面前的牟斌,眼睛里露出想杀人的光芒。

“不是说这一次只是派出了几名将领,怎么赵远松和太子两个人都出海了?你手下的人为什么不拦他们?”

“要是他们出了点什么事情,那可怎么办?”

弘治天子脸上站着都快滴出血来了。

赵远松尚且不说,最主要是朱厚照,那是他唯一的儿子。

朱厚照要是有什么事情,他怎么生得出第二个儿子?

难道他都这把年纪了,还让他再日夜操劳?

不是天子愿不愿意的事情,主要是腰子也受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