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1章

酒楼客人们觉得好像两边都有道理,但是听起来好像读书人那边讲的有道理一点。

何况,耍刀子的,怎么说的过耍嘴皮子的。

那勋贵子弟跟那读书人吵了几句,觉得自己处于下风,竟然跟对方拉扯起来,接着拉扯着下来,便是拳脚相加。

别看勋贵子弟好像都是武将家庭出身,但他这厮杀的本事,好像已经退化了。

大明建立也有许多年了,勋贵子弟锦衣肉食的,这种情况在所难免。

碰巧的是,眼前读书人也是个跟平常读书人不太一样的。

竟然是个身强力壮的,一看就是读书人中的平安子弟出身,还是干过一些农活的,抡直接王八拳,就跟那边的勋贵之地打了起来,谁也不怕谁。

眼看着越打越乱,周围的人都开始分成两个阵营喝彩了起来。

有一些为勋贵子弟加油,有一些为读书人加油的,这个情况看起来也确实是好生热闹。

只是这动静闹得那么大,掌柜看到自己的东西被打砸的越来越多,那还得了,连忙派店小二出去寻找巡城兵。

百户庞春带着手下的巡城兵丁赶来,看到这种阵仗也是有点吃惊。

他一看到那些勋贵子弟就认得出那是谁,虽然是个小勋贵,但人家毕竟是有爵位出身的,心里马上就已经确定他要偏袒谁了。

当然是偏袒那勋贵子弟了。

结果那读书人一看这苗头不对,一拍桌子大声喊道:“我乃是个举人,来到京城是打算参加明年的秋闱的,这厮不讲道理,先动手把我给打了,你说这些事情怎么办吧?”

那庞春听到这话,眉头也是紧紧的皱了起来,这个事情还真的不好搞。

现在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读书人的势力高涨了许多,何况今天这个事情要真算起来,那勋贵子弟还真是不占道理的。

她心里暗暗地叹了口气,你知道今天是倒大霉了,摊上这么个事情。

他把那读书人拉到一旁,将两人隔开,虚情假意的找那读书也了解了一下事情。

然后,他又到另外一个房间去找那勋贵子弟了解了一下这个事情。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庞春从那勋贵子弟那里出来,之后又回到了读书人这边这个房间。

庞春从怀里掏出了五两银子,塞到那读书人的手里,说道,“这位举人兄弟,这个事情确实是一团糟,真算起来,那你肯定是占理的。”

“虽说那一个勋贵子弟也确实不好招惹,但是我是个秉公执法的。”

“但伱也知道,我毕竟是一个在军队里面混饭吃的,也不可能把人家勋贵子弟怎么样。”

“可我说服了他,这是那勋贵子弟给你的赔偿,不如举人老爷就消消气,饶过他一次。”

“这个事情闹大了,也影响您的心情,拖拉下去,对您的名声这也不太好,是吧?”

那读书人听到这话,然后又看了看手里的银子,冷哼了一声,心里舒爽了。

这个庞春说话确实好听,人家那勋贵子弟都要赔他银子,他可以说稳稳地赢得了这场斗争,如何能不痛快。

他也知道这个事情搞大了,确实对他有点不太好,摆了摆手,“我也不是那计较的人,主要是这个理辩变个明白是不是,那这个事情就这样办了吧。”

庞春长出了一口,说道:“正是正是。”

说着,那读书人拿起银子,当场就离开了。

庞春叹了口气,又回到了那勋贵子弟的房中说道:“李小侯爷,我已经了解这里面的情况。”

“我也是在军队里面混的,我祖上还跟过太宗皇帝靖难,这个事情真算起来,厚着脸皮说一声,咱们其实也是自己人。”

这李公子祖上也是跟着明太宗靖难发家,一听到这庞春祖上竟然也是靖难出身的,当场脸上的表情也收敛了一点,都是自己人嘛。

各自论的出身,没想到双方的祖上,竟然还是一个营的。

只是庞春的主上官职,自然是低了一些,最后只传下来一个世袭百户的官职。

但是,这也相当不错了,也是有铁饭碗的。

那李公子听到这个话,也是大为不爽,“是吧,你说这个事情,怎么说也是我占理。”

“你想,赵郡公都有个郡公的爵位,那也是咱们勋贵的人。”

“他立了大功劳,咱们勋贵不也荣耀吗?怎么扯到他们读书人的手里去了?”

“我也不是非争这个名,最主要是那些读书人太过分,今天能争这个,那以后说不好这,就争别的东西。”

“咱们得守住咱们的根本了,你说是不是那么个理。”

庞春听到这话心里也有些感慨,仿佛那赵郡公慢慢的已经成为了一个香饽饽,成为了各个势力都争相拉拢的大人物了。

不过,他听说赵远松在西南边打了一场仗,也是出真的是奇迹。

他忍不住问道,“小侯爷,那赵郡公真的那么猛。”

“米鲁打败了咱们军队那么多次,竟然就真的那么轻松就被赵郡公干掉了一半的主力,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那就可喜可贺。”

“只是现在都没见到朝廷提出正式的公文来,我们心里面也是很忐忑。”

那姓李的小侯爷一听到这话,摆摆手说:“这个事情还能有假的吗?”

“之所以还没贴出皇榜来,那是因为赵远松的正式公文都还没回来,等赵远松的正式公文回来,马上就会贴出皇榜的。”

“米鲁是什么样的东西,之后虽然占了一点便宜,但早晚是要被我们军队平定的。”

“这尤其是那赵郡公也确实有本事,堪称咱们勋贵中年轻一辈的翘楚,领头羊,有他带兵,那铁定是稳的。”

如果是赵远松在这里听到这话,也有些感慨,他竟然又成了年轻勋贵一辈中的领头羊了。

说着,庞春又是感慨了几句,但是那李小侯爷也很快就回过神来了,说道:“别扯那么多,现在这个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办?”

“你可是咱们自己人,你不准备偏袒一个读书人吧?”

那庞春听到这话,连忙从怀里又掏出了五两银子,塞到了那姓李的小侯爷手上。

“小侯爷说的是。”

小侯爷看着手上那五个银子,感到有些惊讶,他自然是不缺这五两银子的,只是不知道这庞春做这个的情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意思。

“小侯爷,咱们祖上都是出自同一个军队的,那我哪儿能不偏袒您?”

“那读书人没钱没势的,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我也不怕他。”

“我吓唬了他,又大义凛然的斥责他,他一开始还不怂,但是哪比得过我们的势力,我一说要把他逮到衙门去,他当场就软了。”

“不过那人也是个穷书生,最后找完了全身,也只能够掏出五两银子,说是给小侯爷您赔罪,赔偿给您的。”

李小侯爷虽然是不差这五两银子,但是他差的就是那股气。

这五两银子对于他来说,并不仅仅是五两银子,更是他的战利品。

李小侯爷一听到对方,竟然愿意陪银子了事,头也是高高的昂了起来,说道,“那可不是,他一个读书人,再怎么样能敢得罪咱们勋贵吗?”

“这大明江山啊,自然是陛下的,但咱们这些人一直吃着皇粮,肯定得为陛下世世代代守住这个江山,读书人再厉害,那也比不上咱们。”

庞春又连连称是,只是那小侯爷好奇问道,“那这样,你怎么不把他逮过来向我赔罪?”

那庞春听到这话。也是苦不堪言,哪能带人家一个举人过来给这小侯爷赔罪。

人家肯定是不肯的,最后这个事情就扯淡,而那读书人都是抱团的。

这事情一传出去,他和面前的小侯爷都得倒大霉了。

他委婉地说道:“小侯爷你也知道,那毕竟是个读书人,咱们这个事情,毕竟不好做得太过。”

“要是传出去那些读书人感觉伤了面子,联合起来在陛下面前弹劾咱们。”

“虽然咱们也不怕他,但是传到咱们长辈那里,咱们也少不了被骂一顿,咱们又何必呢。”

“读书人就好这个面,就好这个脸面,拉不下这个脸面来。”

“但是他愿意陪银子,那不还是认错了吗?咱要不讨个彩头就算了。”

小侯爷听到最后,也是点了点头,说道:“你倒考虑的周到,是个聪明人。”

“那行,改天请你喝酒,那我也先走了。”

那读书人的王八拳还真有点厉害,把他这一顿揍的也有点重了,李小侯爷一瘸一拐的也走了,但是脸上的笑容是做不了假的。

把这两位大爷都给赶走的时候,手下的几个总旗小旗走了过来对着这庞春一拱手说道:“百户老爷那是真厉害。”

“那么难搞的一个死局,竟然硬生生的让你盘活了,小人们这一辈子,也学不来你们这个本事啊。”

那庞春听到最后,显然也是有些骄傲的,说:“这里在官场上面混,那最重要就是要醒目聪明,凡事不得完全没必要讲个对错,你以为那两个也没有看出点苗头吗?”

“即使我做这点事情,那也得人家难得糊涂,要人家往心里想,也都弄得明白这个事情。”

“但是这个事情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都认为自己拿了彩头也就算了,还想拿点真的东西嘛,那是根本是不可能的,那是骗自己的事情。”

几个总旗和小旗听到这个话都有些感慨,“怪不得人家当百户。”

“我们这些人只能当总旗和小旗,这样一对比起来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只有那庞春听到这话,愣了一下脸上倒没有像刚才那样露出高兴的表情,反倒有些黯然神伤。

“我这百户,那还不是祖上传下来的,如果不是祖上。我算得了什么东西,我这一辈子估计也就是这样了,如果再想往上爬,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几个总旗和小旗听到这话有些尴尬,他们都知道面前这个庞春是有本事的。

庞春是靠祖上传下来的官职,但人家那毕竟只有二十一岁。

大家都看过他的手上的功夫,也相当不差,处理起事情来,也是滴水不漏,这样的人只当个百户,确实是浪费了。

或许这是普通人家一辈子的顶点了,但是对于庞春他们这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来说,那是在浪费人生。

那庞春看看身边的总旗和小旗,仿佛下了某一个重大决定,说道:“或许你们很快就得换一个主官了。”

“我跟你们相处的一直都是很愉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啊。”

“你们最近你也别去窑子了,好生得准备些银子,孝敬一下新来的上官,也免得人家给你们穿小鞋。”

几个总旗小旗一听到这个话,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看着面前的庞春说道:“难道老爷又要高升了吗?”

庞春摆摆手说道,“高升个屁,不过我才二十一岁,在这城里面厮混确实没什么意思。”

“我已经跟家里的长辈说了,现在泉州府那边人正在招收军官。”

“朝廷这边也打算送一些年轻的勋贵子弟过去,学一学如何充当海上的军官。”

“赵郡公那边也不否决这个事情,但是提出主要还是以低级军为主,再往上的基本上就不太要了。”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派中级低级军官过去学习,那就是真的是学习,派高级军官过去。那不叫学习,那叫摘桃子。

庞春继续说道:“因为我刚好卡在了这里,所以我已经跟家长辈说了,想去读一读赵郡公那个海军学院。”

“以后当个海军军官加入进去,加入靖海卫又或者是别的,反正以后我估计在赵郡公麾下混了。”

“现在朝廷上的诸公都看得明白,朝廷上的军队对比赵郡公手下军队,战斗力是差太远了,兵器也差太远。”

“朝廷肯定是要给赵郡公扩充军队与兵力的,所以他很缺军官,朝廷派勋贵去。也有助于朝廷掌控手下的军队。”

“赵郡公也是很愿意接受朝廷这样做,这里面的原因,我不说出来你们也是懂的。”

在场的总旗小旗们自然是懂。

虽然说赵郡公是忠心的,但是这些东西总得有个凭持的,总得安插点朝廷的人进去,朝廷上的诸公和陛下才能更加放心。

只是大家都有些犹豫说道,“百户老爷,您这又何必呢?”

“明知道泉州府那边当兵可能是要死人的,您在这京城里面混吃等死,每个月收的孝敬那就少不了,何必吃这个苦。”

庞春一愣,身上竟然散发出了积分的豪气,说“大丈夫生于乱世之间,当带三尺之剑,以立不世之功,怎能一事无成,老死病榻之上,这不是我们这些人想做的。”

众人听到这话,也不再劝。

庞春仿佛在思考了什么,带着手下的人离开了。

至于酒楼的老板就只能够自认倒霉了,不过影响也不大,无非就打翻了一些碗碟而已,其他的损失倒是也不太大。

只有坐在角落里,一个年轻的读书人看着刚才那一幕,又听了那庞春的话,有些感慨。

那庞春确实是个聪明伶俐的人,把刚才那事情处理得很好。

看来勋贵之中,也有庞春等很多年轻人,都打算加入到赵远松军队当中了。

可见赵远松的军队,确实是很有诱惑力。

他听说赵远松打了个大胜仗,他也没有太过吃惊,毕竟他一开始的时候,就判断赵远松能够打赢这场战。

这个读书人其实是个官员,他的名字叫做王阳明。

朝廷那边已经决定了,赵远松一旦打赢了米鲁,他马上就会是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巡抚。

而泉州府的知府,会由原来泉州府的同知给补上,而他马上就要替泉州府同知的位置了。

等到让他把赵远松那一套学的差不多,恐怕马上就会去福建布政使司的其他府里面,当一个知府。

不只是他,朝廷还选了几个年轻的,有本事的官员,打算放到福建布政使司去,也就放到赵远松手下去当下手。

朝廷就希望他们能学得到赵远松的几分本事,能够为朝廷挣来更多的银子。

王阳明想起了刚才那庞春的话,心里面对于他要去福建布政使司出任官员也是很期盼的。

他还真没见过赵远松,想必很快他就要签到那传说中的赵远松了。

他听说赵远松不但年轻,长得还英俊,不知是否。

而赵远松打了胜仗,这消息很快就在京城里面传了个遍,沐国公府女公子这边也自然是听的只言片语。

她正在的房间里面绣着的婚服。

她知道等到赵远松打赢这场战,她可能就要出嫁了。

她正在为自己准备的嫁衣,按理说这个事情让绣娘去干也就行了,但是她自己也想尽一份力。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侍女说道:“女公子,二公子那边回来了,说要想见你。”

沐国公府女公子听到这话也是叹了口气,她那兄长估计又要来调侃她了。

果然他那二哥一进来,便大声喊道:“妹子,听说了没有,你未来的夫婿在西南边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这可真长脸啊,听得我都想去西南边跟他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