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神启之秦影 > 第六十九章 宣扬赈济事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奉里典令,从即日起,下江将修整道路,大兴建筑。

凡领工者,包一日三餐的餐食,另给予一部分钱粮或布匹作为工钱。

具体事宜如下:

一、修路需要……”

宣读完,刀笔吏折墨稍等半刻,见此家无人再有疑问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户人家。

这样的人,除了随从的五名识字读书的人外,还有下江原有的基层官吏。

……

“席文大人,请问这吃食是指上次你们给的那种大饼吗?”

李氏问道。

李氏,其名已经太久远,久远地连她自己也不记得了,只是嫁到李家,作为李家妇人,人们称她为李氏,她也便自称为李氏。

如今,李氏丈夫已故去,独留自己一老妇与儿子一家。

很久以前,李氏有三个儿子的,只是,大儿子因战争而葬身他处,尸骨无归。

三儿子因入山打猎,葬身于虎口,二儿子虽得以活命,却是因此而落下了伤残,只能在山林外围设陷阱以捕捉兔子之类。

至于逝去两个儿子的家室,却是早已改嫁,不知去处,只留下无父无母的三个孩子。

如此,一家人,却是难以有富贵生活的期望,只求苟活于当世,寄希望于下一辈,不步前尘,得望饱食度日。

“李姐啊,里典大人说过,吃食不仅仅有你说的大饼,还有肉嘞,而且一天三顿哦。

另外啊,有半两钱,可以换粮食或者布匹,都是很好嘞。

让你二儿带着家里的状小伙跟着去修路吧!

当然,女人也可以去学习编织。

里典大人带来了布匹,让你们编织衣服,同样管吃食,给工钱,只是较于修路、修房等少了些许。

不过,也比在家好是吧!”

作为父老的正,与下江的人很是熟悉,他清楚知道各家什么情况,如今这等好消息,让他也很兴奋。

此话一出,让李氏一家很是开心,对于正他们是信任的,毕竟多年来,是正的庇护和帮助,才度过了一次次天灾人祸。

“好,我会让二娃他们去的,我也会带着禾一起去的。”

禾是二娃的妻子,其姓氏不详,随母流落至此,被李氏收留,其母去世后,李家帮助安葬,其后便做了李家媳妇。

二娃,名李根,意喻李家的根,是李父失去两个儿子后,对仅剩独苗的珍惜,故而取名如此。

“忘了还有一件事。

就是里典大人将在冬天为所有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开设学堂,到时,家里的孩子可以可以送去识字。

学堂管饭。

而且最开始修建的路就是各家到学堂的路,房子也是先修学堂,学堂修好了,孩子们就能识字读书。

当然,十四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去学堂和弟弟妹妹一起识字读书,但不管饭。

里典大人还为了大家,在里所开设夜校,就是大家白天去做工,晚上可以去夜校,有教书先生教大家识字。”

一语惊起千层浪,居然要教书识字,而且他们这些大人也有机会,激动的李根当下大声问道,即李氏的二儿子。

“正叔,真的吗?

你不会在戏弄我们玩吧?”

正脸上的笑容立马消失,严肃地看着李根。

“你当老夫闲得慌吗?

还给你开玩笑?

再过段时间,土匪又要来打秋风了,老夫我正在准备御敌呢,哪有时间陪你们玩。

要不是里典大人亲自下令,要求老夫走家串户宣扬政令,现在我还在加固院落呢。”

李根被正翻书般的变脸给怔住,立马赔笑道:

“正叔不要气,不要气!

只是这个消息太过惊奇,二根一时难以相信,所以想确认一下。

嘿嘿,正叔宽宏大量,不要和侄儿计较!”

正冷哼了一声。

“哼!

老夫和你计较,你老爹在世,老夫也懒得和他说笑。”

继而看向李氏,这个来自外界,貌似大家闺秀的女人。

“李姐,这是里典会同诸位同工商议的。

我也不知道咱们这位新来里典有何来历,只是其虽年幼,但见识绝非我等这般活了五六十年之辈可比。

所以,今天的政令极有可能为真。

小弟愚见,这是里典给我们下江乡民的馈赠,同时也是一次机会。

具体如何,还要李姐做抉择,毕竟二根的左手,却是无法做重活,小孙子们在下江也难得有识字机会。”

说完,正看了眼李根和其儿女,以及其兄弟的遗孤,意味深长地说。

不待李氏做出决定,正就告辞前往下一户人家。

“李姐,我不多说了,还要去下一家,相关计划明天就要施行,今天得通知到,下午得统计具体人员。

午饭后,想去就前往里典大人居所报名。

你们慢慢商议,小弟先行一步。”

看着正走进下一户人家,李氏汇集一家人,开起了家庭议会。

“正不会,或者说没必要欺骗我们。

至于新里典……

但无论如何,先去报名。

若如正所说那般,我们家能省下不少粮食,还能得一些工钱,换些没有的东西。

即便时间短,有一天是一天,也能节省一天生活用度。”

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李根听完母亲的话,也下做了决定。

“母亲说得不错。

我们家全家凡事能动的都要去,能省一张嘴是一张。

还有幺儿们也去学堂,反正没有要求最小年龄,我们家最小的就在家,有母亲照看,其余都去学堂。

我和大儿他们白天去做工,晚上领着他们去那个啥子夜校,也识字读书。

以前咱们家有不起书,现在里典大人给了机会,我们怎样都要去,能识多少个字是多少个。”

年幼、年长的孩子听闻后,都很是高兴,读书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新奇的事。

孩童、少年对于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好奇则会让他们有期待和行动欲去一探究竟。

“对了,刚刚你正叔没有说去学堂的要求男孩女孩是吧?”

李氏问道。

李根闻言仔细回想,然后点头,但不确定地回答。

“回母亲,好像正叔没有说过。”

李氏听后,很是高兴。

“行,既然如此,女儿们也跟着去学堂。

到时不成,再回家也不迟。”

李根听完,眼前一亮,是啊,若是成了,又是解决好几张嘴的吃饭问题,若是不成,那也是正没有宣讲清楚,不是他们无理取闹。

“对了母亲,做工的工钱是换成钱两,还是换成粮食?”

李氏思考一会,眼光在一家人身上扫过,很多孩子在寒冬中光着身子瑟瑟发抖,若不是在火堆周围,怕是小小身子已然抵抗不住严寒。

也不知学堂是否有火堆?

“所有的工钱,一半换成粮食,一半换成布匹。

粮食拿回家藏好,哪天没有这种工事了,我们家也能过个好冬天。

换布匹回来,给娃儿和妮子们做衣裳,这样光着不好看,也冷,属实不妥。”

李根和其妻子禾思付片刻,点点了头。

“全凭母亲做主意。”

……

如此场景,正发生在下江里,这个难得的人口大里各处。

下江,是秦国西南边境的基层治理辖区,因为偏远,所以人口多,地域广,远超一般的一里见周为里的设计。

而是如同后世乡村般大小。

加上边境之地,乡民不断向外开垦、探荒,管辖范围也在不断变大,直至达到人口极限。

而像下江这样的地方,在边境线上很多。

毕竟如今广大地域上没有界碑,也没有卫星地图确认,都是人到哪,哪里就归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