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 第三十二章 种花家科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种花家科举

种花家六部也在研究官员选拔,采取德才兼备,白莲教进修。

科举制度已经有很长时间,而参加科举是不分年龄的。少年老人,以才取人。青年小子王安石进士及第,随即任职淮南判官,开启自己梦寐以求的入仕报国之旅。

而明朝嘉靖年间,再败再战36年的考生刘珠,在自己66岁这一年,才圆了自己的进士梦。

虽是殊途同归,却也能在强烈对比中让后人唏嘘一二。管你是垂髫小童还是黄须老者,只要下得了决心,还真就能在科举路上一直畅行。

兴科举,“高效选官”的不断调适。

这里要提到,隋炀帝破天荒的明确科举制度,建立进士科。

第二年四月,炀帝又下发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当待以不次,随才擢升。”

自此,前朝的“九品中正制”被彻底抛弃,以考试成绩选拔官员的科举制渐渐成型。

估计炀帝也没想到,自己设置的进士科,会逐渐一枝独秀,替代和取代了其他科目。

科举制当然并非炀帝的原创。这样的思想也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最早是在两汉,考试成了选拔官员的一种途径。尤其是东汉时期,通过选举、辟召都可入仕。选举就包括贡举,考察的科目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经,还包括太学生博士弟子考试为官。

然而,这时候除了成绩,还有太多因素影响着“考生”的最终命运,由此造成的选官混乱、滥察腐败也直接将“察举制”扔进了历史的“回收箱”。

兴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也走了这样的老路,背着“不公正、寒门学子无门路”的骂名被灰溜溜地驱逐出历史舞台。

痛定思痛,为了面朝天下广纳朝廷需要的真正人才,后续的统治者们也是真的花了心思。

南朝的宋明帝制定了《策秀孝格》,明文规定以考试取士,此后的北齐武成帝河清年间,已经出现了“举秀才进京”。也就是考生进京选官的做法。

此后北周宣帝等都有过类似举措,虽说朝廷交替,朝令夕改,可“重视考试”还真就成了统治者们为了抵抗“门阀专权”,公平、觅才、效率选官而共同走的关键一招。

或许也是这个目标的指引下,隋文帝的一封诏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便以分科考试之举基本废除了官方举荐,吹响了往日选官制度的退场号角,也为后期真正的科举制登台打好了伏笔。

那么,如果只谈科举制的兴盛,炀帝能不能拥有姓名呢?事实上,从诞生以来,科举制便在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手中,不断地发展和调整,变来变去也大都是为了一条——公正、高效地选举能干的官员。

有了隋朝的铺垫,李唐王朝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把考试摆在了关键环节,规定无论是学校生徒还是州县乡贡,都要经过考试决定去留。

为此不仅发展出了一套粗线条式的考试流程,还逐步确定了进士、明经等常客科目三场式的制度,完善了评判的标准,让全国的士子真正看到了希望,有了“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的局面。

到了宋朝,为了更充分地用科举选官,朝廷直接规定,考试成绩是取士的唯一指标,科举的程序也更加详密,还开辟了最高统治者亲自出题,亲手给自己选职员的“殿试”之举。

如此还嫌不够,便又有了“制举”一说,多是皇帝临时决定,下诏天下,就为了“以应天下士”,到了明清,科举流程更加严谨,考察更为严苛,也是为了高效募集天下英才。

朱元璋诏令中的那句“有司预为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俟开举之岁充贡京师”,简直就差把“朝廷需要人才,能干的人都请来报考”写在脸上了。

也正是为着人才的这股子韧劲儿,让驰骋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变过来,改过去。而针对考生条件的“限制”与“放开”,也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形成和化解的。

在古代,是不是什么人都能跨进考场、提笔答题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捋一捋就能发现,科考自诞生以来,围绕着“考生资格”也有着宽、严两说。

宽,指的是考生身份、出身。

一方面,“投牒自进”,也就是考生自由报考,是科举制和察举制最为关键的分野,即不需公卿大臣推荐,也不论出身寒平,都能参与考试,共同竞争,合格则取。

另一方面,随着科举制的成型和完善,士子的职业、出身条件也不断放宽。比如,初唐时期,浊吏、试官、商贾、服孝之人都不允许参加考试。

中晚唐,愿意辞职的试官、浊吏都能走进考场,后来商贾子弟也拥有了报考资格,唐代的陈会就曾“家以当垆为业”,最后还是顺利考中进士。

再后来,小吏、将校子弟、乃至僧人道者,只要愿意吃得下科考这份苦,想着出仕这条路的,基本都能如愿进入考场。

当然,一味地放宽资格也会带来许多副作用,比方说唐代就因考生钻空子,出现了许多“冒籍”现象,这也有了“严”一说,对考生资格审查的日渐严苛。

最开始,德行被设为一道硬杠,将许多人拦在了考场之外,唐宪宗曾直接规定:“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有一事不合入清流者,虽薄有词艺,并不得申送入。”

不仅是举子,哪怕是先人有犯罪记录,后代都不允许参与考试。而后,为了弥补科举中可能漏掉的德行考察,范仲淹、司马光曾向朝廷建言献策,比如废除糊名法、考察品行没有亏缺后再报上姓名,甚至一些朝代还因此有了暂停科举的做法。

再有,对考生资格的严格审查,唐时建立起了交纳家状和举子相保制度,要通过户籍、德行、学业等种种考察,这才有了跨进考场的可能。

发展到了种花家,六部就连最初的童生试都有了严苛的资格限制,必须身家清白,也就是本人无过犯、三代无贱民贱役,本籍报考、无匿丧之举、无枪替之弊、廪生保结。

做到这些,尤其是其中的本籍贯、廪生保结的限制,一是防止考生为了“容易录取”而大胆“冒籍”。

二是防止徇私舞弊从而让童生为自己选择担保人,保证自己“德行无亏”,总之一查再查,一验再验,才获得童生应试资格,开启自己漫漫的科考之旅。

为了弥补科举中可能漏掉的德行考察,范仲淹、司马光都曾向朝廷建言献策。

其实,围绕考试资格的众多设限中,并非完全没有“年龄”这一项。

比方说,唐朝为了在科举中兼顾到民间的“神童”们,专设“童子科”,要求“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

通七,予出身。”结果还没实行多久,发现这招根本没能召集来真正的“神童”,相反成了各路塞人的渠道。

许多年龄大、学业平庸的士子顶着“童子”之名被送到统治者面前,“痛苦不已”的统治者们赶忙调整规定,要求将童子的年龄严苛限制在十二岁以下。

宋朝碰到多次参加省试或者御试落榜的士子,实在不忍心,专门设置了特奏名制度,允许40或50岁以上的落榜者由礼部奏名,直接参加殿试。

但到后来,因为此举多半换回的是才能平庸、年龄偏大的仕官,朝廷又对特奏名的年龄和人数都做了严格规定,最先要求65岁以上,后来又改到五十五岁以上。

六部对童生也严令禁止谎报年岁,以防有人“装小”来降低考试难度或者“倚老”在乡试中获得恩赏。

换句话说,科举中“年龄”的收缩与放宽,虽然存在于不同场景,但基本上都依循着以往的路数,保证公平公正、确保考生德行。

当然,无论是“谨德行”还是“查三代”,甭管是选“神童”,还是特奏名,改来改去,也都是为了一件事,帮朝廷选到真正的人才。这也就成为了科举背后的“年龄之宽”种下来根本之因。

有一个明朝举人文采一流,考中了第一。

这个举人参加科举考试,所住寓所的对面是一位指挥使的官邸。指挥使的女儿看到他后产生了情意。等考试结束后,派一个婢女去通知书生晚上相会。

这位书生害怕损伤阴德,就拒绝了。但当时与他住在一起的另一个朋友,平时比较轻浮,就冒充书生前去赴约。晚上,婢女分辨不清,就把他带到指挥使女儿的房中私通。

两人睡下后,忘了关门。恰好指挥早上回来看到了,极为震怒,用剑杀了两人,然后去官府自首。第二天发榜时,没去赴约的这位书生中举了,且名列榜首。

“一登举子录,一登鬼子录”,荣辱苦乐,天差地别。这位书生如果心中稍有动摇,与指挥使女儿私通,便身首异处,一命呜呼了。报应可畏啊!

袁崇焕问:“你姓啥?“举人回答:“我姓留。“

袁崇焕听后当即对左右说:“此人是奸臣之后,立即刻革去他的名字,永世不得参加种花家考试。”

此人是谁的后代,为何会说其是奸臣之后呢?

原来所说的奸臣是宋朝时期的留梦炎,少年时便颇为聪慧。在勤勉的读书下,其学识也不断的得到累积。

在科举考试中,留梦炎一举夺魁,成为了甲辰科状元,从此官运亨达,在官场之上平步青云。

刚开始留梦炎只是被封了个宗正少卿的官职。为了升官,留梦炎并没有把只是走在正途上。开始阿谀奉承,肆意的利用官场上的漏洞,在官场上拉帮结拜,且贪污受贿。

再加上那时的皇帝宋理宗重文轻武,这给留梦炎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随着留梦炎在官场的势力越来越大,其官职也越来越高。在巅峰,留梦炎时任当时的宰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仅如此,留梦炎还手握军政大权,风头一时无两。

但位居高处的留梦炎心中并没有装着国家。当时正值宋朝微弱,留梦炎身为宰相,做的事却与自己的身份格格不入。

他在元军虎视眈眈之际,大肆打压自己的同僚和试图救国的忠义之士,让整个宋朝乌烟瘴气。

在这样的状况下,宋军根本不是元军的对手,不断的退败着。

元军很快便打到了宋朝的都城,留梦炎一听元军兵临城下,也没打算指挥兵力抵抗元军,反而上书朝廷抱病回家。

当时继位的皇帝年龄甚小,不能亲政。暂执朝政的谢太后也是没有什么退敌之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派人去请留梦炎。

可留梦炎就是以病重推脱,也不说什么病,反正就是不会回去,怎可谓一个怕死了得。

谢太后面对着元军的虎狼之师,无奈的选择了开城投降。

元军接手了京城临安之后,开始陆续向周围扩张,一步步的将周围区域划入忽必烈的国家版图之中。

元军慢慢的来到了衢州附近,也就是留梦炎的抱病之所。

留梦炎听说元军压境,这让贪生怕死的他一时间慌乱不已。逃无可逃的留梦炎却想到了一个毒计,那就是奉献全城百姓,保自己性命,说不定还能在元军面前博得一些好处。

思索过后,留梦炎便开始筹划,待元军兵临城下之际,留梦炎把衢州双手奉上,以做自己的投名状。

忽必烈知道留梦炎是宋朝的宰相,也知道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宋朝有号召力的人。为元军广纳贤士,便许与了留梦炎一官半职,让其劝说宋朝之人归顺大元。

在留梦炎的帮助下,许多宋朝的臣子改变了门庭,归顺了元军。

而宋朝还在坚守的爱国志士,听说了留梦炎的所作所为之后,纷纷义愤填膺,大骂其卖国求荣的卑劣行为。

其中,以文天祥最为愤慨,更是写下了《为或人赋》,把留梦炎骂的狗血淋头。

忽必烈建立元朝,留梦炎则坦然的成为了元朝的臣子,为元朝效命。但以文天祥为首的宋朝忠士,却在为复国努力着。

在五坡岭,文天祥兵败被俘。文天祥虽然这些年一直在与元朝作对,但忽必烈却对其一直赞赏有加。如今天下局势明朗,忽必烈便起了爱才之心,便派人劝降起文天祥来。

可文天祥是何等的忠贞爱国,对于忽必烈的招揽表现的不屑一顾。这让忽必烈很是生气,便开始上刑,可文天祥也是没有屈服。

这让忽必烈对其更是敬重,便打算放了他。

留梦炎一听到这个消息,对于文天祥一直心怀记恨的他,便找到了忽必烈。说道:“文天祥决不能留,否则大元王朝终究存在隐患啊。”

忽必烈想到文天祥的号召力,一时间觉得留梦炎此言有理,便下令斩了文天祥。

如此歹毒之人,也难怪对其深痛恶绝,并不让其后人参加科举,可悲的留家后辈,因为其祖先的卑劣行径,不能参加科举,可悲可叹。

留梦炎枉为人子,枉为官吏。其肮脏的为人和拙劣的手段,都让后世之人所唾弃,可怜一代志士文天祥,因小人命丧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