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神州,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核聚变被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需求的终极方案。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核裂变相比,核聚变不产生核废料、辐射少、不产生有害及温室气体,更为清洁、高效和安全。

但实现核聚变发电的难点有很多,其中包括如何实现上亿度点火和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目前全球正在研究的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主要包括磁约束和激光惯性约束等。

惯性约束需要用超大功率激光器产生激光束,射向一个含氘氚的氢球形靶丸上使其崩溃,并产生1亿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从而触发氢原子聚变,释放大量能量。

磁约束聚变需要利用强大磁场约束氘氚等离子体,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实现可控核聚变,目前研究的装置包括托卡马克、仿星器、反向场箍缩及磁镜等。

托卡马克(tokamak)装置就是主攻方向之一。这是一种环形容器,用磁场形成一个“磁笼”将等离子体束缚住,创造氘、氚实现聚变的环境和超高温,实现受控核聚变。

而位于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简称EASt),是国际上最重要的核聚变研究实验平台之一,在这里林秋(林羽116)正在接待一位贵客。

“好久不见,瓦尔特先生,感谢这一次实验你提供的帮助。”来人正是瓦尔特·杨,此时的他已经从圣芙蕾雅学园离职。

如果按照原剧情走的话他将在明年(2016年)的5月份展开对海渊之眼的研究,然后就在里面碰到凯文·卡斯兰娜,被其困在海渊之眼然后等到布洛妮娅到来继承了理之律者核心,才将其救出。

不过现在么,被林羽剧透后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的瓦尔特·杨自然是暂时不会去研究海渊之眼了。

“其实对我来说,我和‘林羽’才碰过面没多久。”瓦尔特笑了笑说道,对于林秋(林羽116)来说继承了林羽与奥托海上一战及其之前记忆的他,瓦尔特·杨确实是好久没见的人,而对于瓦尔特来说,他在几天前才刚刚和结束了挖隧道任务的林羽1号聊过天。

但实话实说,林羽目前这种多分体却又有着统一意志的生命形态,确实是比较让人费解的。

寒暄了几句,林秋(林羽116)带领着瓦尔特·杨来到了这次核聚变点火实验的观察场地。

“多亏了瓦尔特先生你提供的大量金属氢,我们这一次的实验才能这么顺利。”林秋(林羽116)再次向瓦尔特·杨表达了感谢。

要想控制核聚变必须解决两个问题,高温与高压:高温可以让粒子运动速度加快;高压,可以是粒子运动范围缩小,而这两个都能提高粒子相互撞击的概率。

太阳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核聚变反应。为什么它能那么稳定持续的输出能量呢?因为太阳发生反应的内核,温度在一千到两千万度左右,并且有着强大的引力约束。所以原子核相撞的前提就有了。在地球上要达到上亿度。这么高的温度的等离子体,增压才能控制住,保证反应装置不被“烫”坏?目前主流的方法都是磁约束,这些高温等离子体,被磁场拘在一起,维持聚变的状态,不停的旋转运动。

如果把核聚变反应堆看成一个火炉,第一个问题就相当于“怎么点火”,第二个问题相当于“怎么保证不把炉子烧穿”。

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惯性约束激光点火是一条思路。把聚变燃料放在一个弹丸内部,用超强激光照射弹丸,瞬间达到高温,弹丸外壁蒸发掉,并把核燃料向内挤压。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和中国的“神光三号”等实验装置,走的就是这条路。

对第二个问题的解答,磁约束是一条思路。把聚变燃料做成等离子体(原子核和电子分离,都可以自由流动),用超强磁场约束等离子体,让它们悬空高速旋转,不跟容器直接接触。EASt等托卡马克装置,走的就是这条路。

然而这两条路是互相矛盾的。聚变燃料如果处于静止,就很难不把容器烧穿;而如果处于运动中,聚焦点火又变得困难。这就是可控核聚变难度如此之大的原因。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金属氢,即液态或固态氢在上百万大气压的高压下变成的导电性类似于金属的导电体,是一种常温超导材料。

作为一种亚稳态物质,金属氢可以用来做成约束等离子体的“磁笼”,把炽热的电离气体“盛装”起来,这样受控核聚变反应就能使原子核能转变成了电能,固态金属氘-氚核聚变燃料的使用又能使未来核聚变反应堆的实用化和小型化成为可能,

而这个世界恰恰又刚好有金属氢,没错,就是超导金属氢,和纳米陶瓷(已被流体合金块所取代)、爱因斯坦环磁机共同组成升级超限武器的三种材料。

而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现实里,金属氢都是一种数量稀少的材料,因此,瓦尔特·杨的帮助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在神州方面的请求下他直接复制出了多条金属氢生产线,并同时开动生产,在极端高压下犹如开了挂一般生产了极多的金属氢。

其实林羽也可以委托瓦尔特·杨用理之律者的权能将核聚变反应堆直接造出,反正他们早就在征战空间中钻研出了成熟的设计图纸,但是这没意义,他需要的不是某个先进的设备,某条先进的生产线,而是一整套完成的工业体系

虽然林羽很想让瓦尔特将征战空间里的工业体系全面复制出来,但想想就觉得不太现实,先不提这么做会对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冲击,就算有了先进的设备体系,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来操作,那也白搭。

尤其是神州本身就有着高达2000万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光是对现行的工业体系进行升级就很麻烦,更别说去接收更先进的工业体系了。

2015年神州全国7.7亿人就业,其中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8.3%,约为2.18亿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3%,约为2.26亿人;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2.4%,约为3.27亿人。

如果让瓦尔特放开手将征战空间中的工业体系完全复制出来,在不放开粮食合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情况下,第一、第三产业还能勉强支撑,但第二产业就几乎全完蛋了,因为这套更先进的工业体系只需要更高知识水平和更少的人。

在技术落伍,知识落后的情况下,当前第二产业的2亿多从业人员基本上算是集体失业了,按照失业率%=失业人数\/(在业人数+失业人数)%这条公式来算,神州的失业率将达到惊人的29%,这是什么概念呢?南非2019年第二季度的失业率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

而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率就高达25%,大萧条期间约有200—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社会治安日益恶化。

顺带还发生了遍及全美国的大饥荒和普遍营养不良,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最保守估计至少有700万人死亡,约占当时美国的7%。

如果神州这从事第二产业的2亿多人找不到工业就会选择灵活就业,灵活就业也找不到或者投产不成正比则会借贷,借贷又会引发把家底掏空,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变成新时代的“流民”了。

虽然“流民”没有现代化武器,但是商店里抢点面包,校园门口蹲点绑个票啥的,还是做得到的,由此引发的贫富差距扩大,加剧贫困,犯罪率升高,助长社会动荡和冲突,社会稳定下降,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要是到时候崩坏没有大面积的把人弄死,把社会弄崩溃,工业体系升级带来的大失业反而做到了,那这结果也太讽刺了。

再考虑到科技贸然提升会大大提高崩坏的强度,有公元前2100年,苍玄和丹朱向现纪元的人类传授超过当前时代的知识,导致出现了审判级崩坏兽蚩尤这个反面教材在前。

为了防止崩坏给他整个大活,林羽也不敢贸然过分升级工业体系,只能选择尽可能的不断接近天命和逆熵的工业水平,神州从征战空间里获得的知识目前也就只有这个水准,甚至可能还要再低点。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答案是战争,一场堪比一战、二战的世界大战,或是波及全球的大崩坏,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能够活下去民众会做出让步,可以忍受比和平时期更恶劣的条件,从而倒逼着他们去主动学习,以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来掌握新的工业体系。

同时,战争对物资的大量需求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岗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的挽救。

这对于林羽们来说是很矛盾的一件事,他们既希望能在极短时间内快速提升神州的工业实力以应对未来的危机,却又不希望神州被卷入到战火中,这个中滋味唯有林羽们自己知晓。

所以还是一步一步来吧,让瓦尔特在材料方面作作弊,剩下的神州都能自己搞定,这可不算开挂啊,毕竟小开不算开嘛。

透过厚厚的防护玻璃墙,望着里面巨大的球形装置,林秋(林羽116)不禁思绪飘飞,1998年7月,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以下简称EASt)正式立项。

200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

2003年10月,ht-7U正式改名为EASt。

2005年底,EASt完成了主机总装以及各分系统的研制和安装工作。

2006年3月,首次工程调试成功。

2006年9月26日,EASt首轮物理实验成功获得高温等离子体。

2006年9月28日,世界上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首轮物理放电实验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站在了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前端。

2007年1月,成功获得首次大拉长偏滤器位型放电。同年3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2009年,成功获得稳定重复的60秒非圆截面双零偏滤器位形等离子体放电。

2010年,成功实现了大于60多倍能量约束时间高约束模式(h模)等离子体放电,100秒1500万摄氏度偏滤器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

2012年,成功获得超过400秒的2000万摄氏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

2016年2月,中国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实现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摄氏度、持续时间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

2017年,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2018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在电子回旋与低杂波协同加热下,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

2021年5月28日,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

再后来,再后来林羽也不知道,毕竟他那时候已经穿越了,不可能再从新闻上知道之后中国可控核聚变发展的情况。

绿色的信号灯亮了起来,还有1分钟倒计时,林秋(林羽116)和瓦尔特两人戴上了头盔,周围的警卫人员也都穿好了防护服。

“一分钟倒数!”

“密封无异常!”

“一级冷却无异常!”

“二级冷却无异常!

“最终释放阱已经就绪!”

“投料正常!”

控制台上的一个个绿灯亮了起来,当工作人员面前的最后一个绿灯亮起之后,他郑重的握上了开关手柄。

“十秒钟倒数!10、9、8、7、6、5、4、3、2、1!”

“点火!”

他重重的将开关合了上去!

“第一次脉冲!”

“第二次脉冲!”

“惯性核心温度上升正常!”

“惯性核心达到预计温度,一级约束磁场启动!”

“等离子体温度上升!”

“二级约束正常!”

在那实验场的中心,一股庞大的力量在球形装置中孕育着,那是对高挂于天空,似乎亘古不变的太阳伟力的模仿。

“临界!”

(ps:因为不知道核聚变点火实验的流程该怎么写,这里借鉴了着名的小说乌鸦嘴的……呸,是《太阳的距离》第一章的片段。)

介质中运动的物体速度超过光在该介质中速度时发出了以短波长为主的,如同蓝色极光般的电磁辐射——契伦科夫辐射,反应堆开始平稳的运行了。

“万岁!!!”这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发出了惊人的欢呼声,光辉的未来正在向神州招手。

林秋(林羽116)眼角也湿润了,他忽然想起了一首小时候的儿歌。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播种一颗一颗就够了,

会结出许多的许多的太阳。

一颗送给送给南极,

一颗送给送给北冰洋,

一颗挂在挂在冬天,

一颗挂在晚上,挂在晚上。

啦啦啦,种太阳。

啦啦啦,种太阳。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种太阳。

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个角落。

都会变得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