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石榴花开朵朵香 > 第148章 科举经验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庆华三十二年又将是一个大比之年。届时,老刘家将有三个孩子参加科举,其中刘毅和刘恩参加八月份的乡试文举,而“三憨子”刘安将于十月府参加乡试武举。

而在府城,事情繁杂,有时候会有很多干扰,大家很难静下心来备考。还是胡家村民风淳朴,生活简单,也安静些。大家只要能沉下心来,可以完全不受外界打扰,很适合最后的冲刺阶段。

回乡前,大家就做好了打算。到时候,张恒之师徒也会来胡家村和他们一起读书,之后大家一起参加明年的乡试。

是的,经过了好几年的蛰伏,杨怀也想在科举的道路上再冲刺一次,以圆自己心中的梦想。

其实,他自己在暗中跟王大水较着劲,且有不能输给王大水的想法。

是的,经过这些年的接触,张芙蓉早已进入了杨怀的心里。从开始的投靠,到后来的认识、理解,之后就是深深的佩服,现在则是一种很强烈的爱慕。

本来,杨怀就没有停止过读书做学问,尤其是张恒之进入山水书院之后,他更有时间继续苦读了。而且后来还有刘文成送回来的那些注释和讲解,这都是他原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使得他学习兴趣大增,几年来的不断学习,他的学问也在不断地进步着。

当王大水的消息传回胡家村的时候,他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再努力一把,如果侥幸中举,他就跟张芙蓉表明心意,这样至少能在身份上给张芙蓉一个保障。但是结果还是名落孙山了,他就会把这种心思永远埋藏在心里。

杨怀的学识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就这都连番失利,而且家里还有接连失利的刘文成,这让大家都懂得乡试的难度。

每次送刘文成进考场时,都能看到一些头发花白的考生,依然在科举之路上挣扎着,这对他们的触动非常大,也更加知道这科举之路有多艰辛了。

为此,刘毅和张恒之足足准备了六年之久,而刘恩也准备了三年,这也是老刘家全家返乡的原因之一。

在家里备考,有刘文成这个资深进士从旁指导,让大家信心倍增。

要知道,刘文成可是连考了三次乡试,直到第四次才考中了举人,然后,一路长红终于金榜题名,最后被点中二甲进士,这才在京城翰林院任职。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在翰林院待了六年,如果没有休丁忧假,他现在应该会被分到地方上任职。

讲到乡试问题,刘文成是很有经验的。连考三次,那就是九年时间,其中的滋味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当然,每次失利,他都会总结原因,寻找不足,这也让他产生了很多感悟,对科举一途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实考的次数多了,也会总结出一些经验的,而这种经验之谈,只有走完科举之路的人,才能总结的出来。

说得简单点,就是要知道自己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比如,最近要举行的乡试,其考试目的就是要选拔人才。

因为每个能参加乡试的人,知识能力水平上差不多都已经过关了,考试规定的书面基本上也都背得滚瓜烂熟了,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失利呢?那就牵扯到综合能力和运气问题了。

当然,考生的综合能力是硬指标,只能靠自己的真才实学了。但运气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每次科举有一个主考官,所以只要掌握主考官的立场,喜好,基本上就能无往不利,就跟押题一个道理。

是的,各书院的先生们也会指导考生押题,这种现象在科举中十分普遍。而且,押题和预测试题也是书院是否知名的一项标准。

要知道,那些知名的院校,本身就有大儒学者坐镇,而每次考题都有他们的影子。而这些院校的先生们也会从分析历年试题入手,在综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比如当时的政局、天时、人事以及主考官的治学取向进行预测,名为“揣摩”,这也算是考生必修的一门学问。

山水书院在这方面就很有优势。每次大考时,里面的大儒学者都会是学正大人的座上宾,为的就是咨询他们对此次考题的看法,从而确定最合时宜的题目。

因此,在山水书院里面读书的学子们都占了很大便宜。这也是那些世家大族愿意花重金让家中子弟进入该学院就读的原因之一。

而刘文成的三次失利根本原因,其实都是他的见识不够,根基过浅,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的原因,从而影响到了他最后的综合能力。

所以落榜并没有打击到他读书的积极性,而他也知道自己的情况,因此,刘文成也从来没有消沉埋怨过。每次失利后,他都会和夫子一起总结经验,然后继续努力。

在翰林院后,为了尽快融入到京城之中,一有机会他就会参加各种文会诗会,因而,结交了很多读书人,也得到了很多私藏,尤其是那些珍藏的孤本、讲义,这可都是各家读书人的精华。虽然都是抄录下来的,但也非常难得。

这让久居乡野的刘文成受益匪浅,难怪自己怎么考都考不中呢?原来这读书的基础就已经落后于人了。

由此,他越发珍惜跟京城读书人的交往了,也得到了很多珍贵的手稿和注解,这都是读书人的至宝。

出生在普通人家的孩子,即便家里有点闲钱让他去上学堂,也只能跟师傅学点启蒙知识,至于经史子集,便难以涉猎了。即便刘文成,也是在后来去府城后,家里更富裕了才接触到的。

因此,寒门学子能够考上秀才,就算十分不易了。若要更进一步,则除非有名师相中,继续深造,否则是几乎不可能在乡试中拔得头筹的。而出生在书香世家的孩子,即便资质平平,但下一点工夫,把家里的藏书读上一遍,其见识都会比别人要宽广得多。

因此一般而言,书香世家的孩子知识面比较广,对事物的见解也比较深刻,在科举考试中是很占优势的。

对此,杨怀也是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