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收拾了鞑靼,经此一役北方算是安稳了,大明至少十年内都不会有战乱。

没了蒙古的威胁,苏黎也终于可以放心大改了。

翌日

今日是大朝会,奉天殿内,百官穿着朝服集聚一堂,瞧着比平时更显工整与气势。

苏黎身着冕服于丹陛上落座,宣告着朝会开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

例行开场白后,便是今日主题的展开了。

苏黎稳坐在华彩的丹陛之上,挥手示意王振上前宣读旨意。

王振上前一步,打开明黄的卷轴,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天勤惟德,载民惟新,夫天地之治在德与新,朕仰承祖宗之基,登极治民(瞎编的)

……………

自即日起,

内阁改为文阁,内设十位首辅,专精内政,为皇帝副手,可代为监国,但无调兵制法权。

新设军阁,内设十位首辅,专精战事,为皇帝副手,可于战时拟定战略出兵,非战时无调兵权。

兵部下加设国防司、军情司与后勤司,全理兵事,但无调兵权。

工部下加设建设司与建材司,全理国家工程建设。

礼部下加设典仪司与教育司,全理国家内外各项接待、典礼、大宴等事宜。

刑部下加设刑侦司、追缉司与治安司,全理国家各类案件审计调查与追缉犯人,维护治安之事。

户部下加设财政司与民政司,全理国家财政支出,国企商业,市场监察与户口、婚契等契书的签办事宜。

吏部下加设监察司与理事司,全理国家官员监察、升迁等事宜。

新设商部,下设市管司与产权司,全理国家各项商业发展的统筹。

新设军工部,下设化工司与军器司,全理国家军用研究与科技研究。

督察院用以督查百官,鸿胪寺改称为外交部,翰林院主持事宜改为编纂法典与史书礼籍,大理寺改为执法部总管全国罪犯审判之事。

取消宣政司但官职不变,地方上划分改为省、府、县、乡、区。

各级地必须设有三权,即政、法、军。

取消卫所军官世袭制,卫所更为哨所,一个哨所配置三千至八千人,其余士兵统一训练。

统一设立六大军区,为镇北、镇西、镇东、镇南、镇中、镇京。

扩建国子监,更名为明京大学,由教育司管辖大明所有书院。

长长的改革听的百官差点打盹,但改革的内容却让他们困不起来。

乖乖,这大改的,听着没一个伤害他们利益的,但仔细想想,整个大明的官员构造都特么不一样了啊。

不得不说这位小皇帝是很有想法的人啊。

对于官员来说,改变官员构造对他们有利,毕竟多了这么多岗位,这不是大好事吗?

当然是乐颠颠的同意了。

这也是苏黎要的结果,先动轻的,再动重的。

在当太子时,苏黎就想过怎么治理大明,最后她觉得还是古代的官制问题,负责的部分划分太多了,就比如说户部,一个部门最多几十人,却要管整个大明的经济、户籍、征役等等事宜。

它根本管不过来啊,所以行政效率就低了,还有以文制武,苏黎也是不理解的,所以干脆文武分立,各干各的。

让大明运行的速度快起来,这是苏黎的第一步。

苏黎的新政并没有遇到阻碍,因此得以顺利的在大明落实。

各部门按旨意拆分,重组,地方上也重新划分,三权分立下达到各级。

部门的细分让行政效率得到了增高,各级三权分立也打消了以往“知府抄家,县令灭门”的惨案发生。

一时间,大明的面貌焕然一新。

不过这是后话,现在摆在苏黎面前的,还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人不够了。

明朝的官员数量一直是历朝最低,也因此苏黎的改革一开始没被官员反对,却卡在了上任上。

无奈,苏黎只能下旨开恩科补员,由文阁与理事司接管。

…………

乾清宫

傍晚,殿内已有灯火,苏黎伏案批阅奏折,一旁的王振则小心调着朱砂墨。

这时,一个侍卫从殿外走进来,躬身道:“陛下,厂卫总督求见。”

听到这话,苏黎不免好奇的抬头,“宣吧!”说完,低头继续批着折子。

很快,厂卫总督大步进殿,向苏黎行礼:“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黎头都没抬,直接道:“平身吧,说说,你找朕有什么事?”

厂卫总督起身,从袖口内拿出来一份折子,“禀陛下,臣依先帝之令,在陛下登基后,将此物交给陛下。”

“哦?”苏黎终于放下手中的折子,“呈上来吧。”

“是!”厂卫总督上前,双手平举至案前。

苏黎伸手接过,展开一看,不待细阅,便“啪”的一声合上了。

“先帝除了折子,可还有什么嘱托?”

厂卫总督听言,拱手道:“先帝吩咐,让臣等听陛下安排,陛下如何便如何。”

不愧是明宣宗,还留了这么一手!

不过现在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苏黎也才新登基,屁股还没有坐热呢,也不好掀起什么恐慌,免得引起大臣们的抵触,影响新政推行。

思及此,苏黎点了点手里的折子,“既如此,便按兵不动,但折子上有的你们继续观察,明白吗?”

“是,臣明白!”

见厂卫总督这么上道,苏黎十分欣慰,大手一挥:“那行,你自去领赏吧。”

“谢陛下。”

待厂卫总督的背影消失,苏黎才重新拿起那份折子,“哼!果然还是不老实!父皇杀了那么多,结果还是有这么些漏网之鱼!”

“啪”,苏黎将折子砸在案上,一旁的王振瞧了,倒是有些好奇,“万岁这是怎的了,好好的气什么?”

“王振,你说这人,是不是一定会变啊?”苏黎有些气馁的问。

王振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思索道:“应该吧,奴说句难听的,这世上人都是自私的,无关身份。”

苏黎:有,有点现实……

虽然还是不满于官员的贪婪,但经过王振这么一说,苏黎觉得说的很对。

她是皇帝所以她希望手下的臣子们都大公无私,勤勤恳恳。

但这显然不现实,读书人当官是为了什么?

为名、为利、为权,总归很难是为民。

他们大部分将科举视作翻身,将当官视作成功。

古代的家族制又使得他们结成团,拧成一股绳。

但说到底,其实她和他们都是自私的,只不过苏黎的私,显得正义些罢了。

不过认清了本质,该罚还是要罚,该杀也还是要杀,社会永远不能随大流而走,基石之所以是基石,就是因为它的不可替代与变更性。

正面的倡导还是要做,哪怕它只能倡导,但社会会默认它,久而久之,风气便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