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鹤鸣泽皋 > 第五十二章 圆月天涯何处盼,同在岁不晚(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十二章 圆月天涯何处盼,同在岁不晚(四)

秋风还未显萧瑟,尚且留剩一片温凉,筠仪无事,便与兰珠在御花园闲游,平日里一成不变的光阴长久了都是叫人乏味的。静观斋不过如此大小,自然装不下心思飞到九霄云外的兰珠。

她原先忧心御花园的秋景不如春夏般秾烈会引得兰珠兴致缺缺,不成想兰珠将园内的石子路观得津津有味。

“这是猛虎下山!”兰珠指着一处砖雕的路面,砖雕上的老虎一幅匍匐欲起的模样,她又指向由彩石拼凑的一双鲤鱼,“这是年年有余!”

筠仪跟在她身旁,起先看着兰珠一路低头搜寻的模样只想拉着她快些走开,不成想自己也被兰珠一言一行激起了兴趣。

御花园的石子路面排布在方砖甬路两侧,都是用的精雕细磨的砖瓦,以天然的彩色卵石拼凑,形式多样,大多有着吉祥的寓意,几副行猎图还被兰珠编出“男子误入仙林与野兔交友,去麋鹿家做客,背着黑熊回家”的诙谐故事来。

筠仪被她逗得直笑,发觉同兰珠一行会如此有趣,自己平日里只顾观些红花绿叶,竟略过了脚下走过的路面,心想着或许某天日光正好,她们还能一观殿上的脊兽。

“兰珠快来!”筠仪向兰珠招了招手,又指着面前的一张图,“这儿有幅鹤鹿同春图呢,我也来同你编个故事。”

“给瑞贵人请安,给小主请安。”张九生从景阳宫一路寻来,看到筠仪与兰珠便行礼道。

张九生平日里都是勤勤恳恳地打理静观斋,也不大爱热闹,非必要时极少随主子外出,今日却急急来寻她们,筠仪瞧见他因走得快了还微微喘息着,额上有些细汗,忙吩咐道:“起来吧,可是出了什么事?”

“是喜事。”张九生依言起身,将手中的信呈给筠仪,也不顾自己一路跑来报信的辛苦,嘴角抿出一抹笑意,“托去传信的小太监同奴才说阮夫人为小主诞下胞弟,想必这封家书就是报喜的信,奴才想着这样的喜事要加紧着告诉小主,便自作主张带着信来寻小主了。”

“当真!”筠仪面露喜色,接过家书便看,一旁的兰珠也乐滋滋地看向筠仪欣喜的神色。

“怎样?”兰珠看着她,见筠仪合上了信纸忙问道。

“母亲昨晚生产诞下小弟,母子都平安。”筠仪脸上不住地高兴,抚着胸口喃喃道,“真是太好了。”

“母亲高龄生产,估摸着产期将近,这几日我都悬着心呢。”筠仪同兰珠说,“算来算去本以为是在几日后,没想到昨晚便生产了。”

“平安就好。”兰珠抚了抚她的背,“姐姐如今多了个亲弟弟,是上天给阮夫人的福气,也是给姐姐的。”

筠仪拉过她的手,“兰珠,我真欢喜。你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当时你的阿娘生下你,你的父亲母亲与哥哥一定比我还欢喜。”

兰珠笑着应道:“兄长与父亲母亲都很疼我,还有姐姐。姐姐快些回信吧,阮夫人定是等着姐姐的音讯的。”

·

·

明月照千里,清辉洒向那游子与家人,宫中依旧制办起筵宴,邀合宫来赴宴。

如此团圆夜免不得生起缕缕思亲的念想,一众盛装来赴宴,挨着相熟的人坐着,崇珩也不约束她们,便下旨开宴。

依着祭月的习俗在院东摆上屏风,屏风前的案桌置上一个较寻常月饼大上许多的祭月月饼,又摆些糕点瓜果作衬。众人依着礼官的话向月供而拜,算是祭了月。待祭月毕,又将月饼分作几块,每人都尝些,便是吃“团圆饼”了。

今日的歌舞排布得颇有新意,众人饮过几盏酒,便放开许多,意犹未尽地赏完歌舞,心情也转而愉悦不少。

风吹过荡起一阵桂香,舒缓又悠长的清甜香气飘入宴席中。

悫妃一时来了兴味,便说:“这桂花香气倒是让人想起一句俗话来。”

“是什么?”有人窃窃私语道,傅胥宁向来会说些活络的话,这于筵宴是不可少的。

“有花香,有圆月,岂不是应了那句‘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了?”悫妃抚掌笑道。

“悫妃能说会道,今儿倒真是个花好月圆的中秋。”皇后也评了一句,悫妃一句应景的吉祥话正合其意。

陶姜见状也说:“奴才从小也听过一句俗话,叫‘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说得便是祭月的事。”

祭月是通行的习俗,京郊流传的俗语大致相同,一众宫妃又大多在京城长大,也跟着说了几句,几番话下竟也走近了许多。

崇珩饮过几盏酒后有了些许醉意,乘兴提笔作了首诗,又叫陶姜带下去给众妃瞧瞧,众人传阅后又是一番凑趣,直说御诗有如何好。

妃嫔中大多是公侯小姐,识字的多,能品诗作诗的却极少,知道是御诗也只管迎合赞赏,崇珩听惯了这样的话,也不作任何情绪。

“你们倒是众口一心,给足了朕面子,竟是把朕哄得一时连好坏也品不清了。”皇帝眯着眼扫视下方一众,许是饮醉了的缘故,展露了些性情,打趣调笑道。

众人一时凝住了话头,她们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是此时说话拿捏不住皇上的心绪,开口终究是不妥的,一些能谈及几句的嫔妃也静默地坐着,拿不出论诗的身份。

气氛一时为难起来,众人偷偷瞥见皇上的神情,也未发觉其动怒,只是面色泛起酒醉的酡红,举着酒杯悠悠地晃着。

“皇上的手笔怎可质疑?臣妾虽也一知半解,却怎么也还是识得何谓佳品的。”简嫔笑道,她一向不爱费心在这读书上头,她只知道,皇帝的一切,都是天底下最好的。

崇珩不过敷衍一笑,御诗此番正传到祥嫔手上,她环顾左右众人皆噤若寒蝉,便起身道:“回皇上的话,皇上自幼便以文采卓绝而闻名朝野,天下间的风流雅士也无不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