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流行天王的诞生 > 第二百八十六章 《能说惠道》播出(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八十六章 《能说惠道》播出(下)

第287章 《能说惠道》播出(下)

这些小歌手们和合作者们不愿意和张浩合作,不仅仅是因为张浩的控制欲,同时也因为张浩的态度。

如果按照张浩那样制作一张专辑,认真的制作一首歌,所需要花的经济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是几何倍数的往上升。

或许这么做之后,音乐的质量确实是能上去,但是在这么一个时代,谁又敢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赌那份运气。

如果没赌对的话,他们就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或者就需要等待很久才能有下一次的机会。

这其实才是很多小歌手以及他们经纪人和张浩之间最大的矛盾。

张浩后来知道了,但是他不准备改。

因为张浩很清楚的知道这些‘创作’的音乐本身就不属于他,自己已经很厚颜无耻的剽窃了这些,如果还不能尽量完满的制作出它们,张浩觉得很可耻,至少他觉得他的自尊心是过不去的。

或许还是因为社会毒打不够,张浩觉得自己还能扛得住,人总得有一些坚持的。

他自己很明白自己在音乐创作方面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天赋,或许正是因为接受到的这些音乐太过好,让张浩自惭形秽。

他在自己写出来的歌与其一相对比之后,张浩就觉得根本拿不出手。

就像小的时候,张浩学语文的时候还可以写两首打油诗沾沾自喜。

可是后来逐渐长大之后,张浩才知道写诗不仅需要押韵,要符合当时的情境,语气,需要引经据典,抒发自己的心意和观点。

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几十个字到百来个字,就能将无数的含义,心情,环境乃至过去发生的事都揉杂在了一起,还能够押韵,朗朗上口,抒发心意。

这就是一个打油诗作者在看到李白,杜甫以及苏轼这等大诗人和大词人之间的对比一样,惨不忍睹。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忍,有的时候在某些领域当中,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比人和猪之间的差距还要大,那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张浩还记得以前看过刘慈欣一本科幻小说《诗云》,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十一维空间以上的神,在无意间看到了人类的诗歌这种艺术。

在了解到了人类的诗歌之后,当祂隐约感觉到这些符号表面含义之后的东西之后,也对这种艺术感到震惊。

用如此少的字符,但如此严酷的音律规则下,却表达如此丰富的意义和情感,这是祂头一次见。

这是独属于语言的美学,文字的美学,这是人类不可超越的艺术,这是诗!这是歌!

万事万物不是只靠技术就能达成的,而人类心灵世界的精华是不可超越的,艺术也是无可超越的,而诗歌正是这样的体现之一。

神为了证明技术能够超越一切,那么祂也能超越诗仙李白,祂也能写出超越李白的诗。

于是神动用了来自11维度以上的技术,毁灭了整个太阳系作为能量制造了诗云,用穷举的方法写下了汉字能够写下的所有诗句,并且加以存储。

而这些诗句当中自然就有包括并超越了诗仙李白巅峰时刻作品的存在,甚至以后也不会再有人能够超越祂。

因为所有能够用语言写出来的诗句,神都已经写完了。

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神就证明技术是可以超越艺术的。

书中主角地球人伊依最早无比坚持艺术是不可能被技术超越的,但是当他看到诗云这无比壮丽的伟大之后,反而开始崇拜起了技术。

可是作为一开始只相信技术的神,最后反而情绪低落了起来。

因为神通过这样的穷举法之后看到了技术在艺术上的局限,虽然祂写出了超越李白的诗句,也写出了以后都无法超越的诗句,但是他却不能在这无数的诗句当中找到那一首。

因为祂没有办法编出,祂创造出了世界上最伟大最巅峰的诗歌,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的拥有过。

到了这一步,这位一开始不可一世的神,最终悲哀的发现,自己信奉的真理是错的,技术并不是万能的。

祂能轻易的毁灭文明,可以创造世界,但是当祂再看向自己创造的诗云,他发现在智慧生物追寻的终极之美--艺术面前,技术彻底的溃败了。

张浩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诗云》这篇短篇科幻小说的时候是多么的震撼,他才明白艺术可能在某些时候一文不值,但在某些时候,在某些人的眼里是无法比拟的。

就像此刻张浩此刻的坚持一样,他认为他脑海中的那些音乐就是艺术,是无法用技术,用金钱,用其他的东西来衡量的。

他想要尽可能完整的将它们再一次带到这个世界,即便是做不到超越,即便是做不到百分百还原,至少也不应该那么的不堪。

他知道自己能复刻的音乐也有限,自己能唱的并且唱好的也不多,所以他需要为自己唱不了的音乐找到真正的归宿,同时自己也要加倍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

这些张浩并没有在访谈中说出来,毕竟这些只是他自己的坚持。

等到王慧将这些东西都询问完之后,进度也只剩下了四分之一。

此时群众们听到张浩用灰色,丰富和温暖三个字描述着自己的青春,他们在得知了张浩的故事之后也觉得恰如其分。

随后少数的人不自觉的都想起了开始进入视频画面的那张封面,顿时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他们也能感觉出视频制作者也是很用心的。

开始点进这个视频之前的这张封面,就已经将整个今天晚上的访谈大多数的内容已经概括了。

虽然张浩的起点并不高,但是却是一个愿意阅读,愿意思考的人,所以张浩和王慧之间的交谈还是很有看头的。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张浩的人生以及对音乐幕后的事情,同时观众们也对张浩的一些回答有了一些兴趣,他们发现张浩总能说出一些不太一样的话,或者不符合他这个年纪的感悟,但是又不显得突兀,就很有意思。

在这进行了30分钟的访谈当中,大家慢慢的喜欢上了张浩的说法方式,发现张浩其实是一个很会总结,也很愿意思考的人。

同时他们发现张浩是一个很念旧的人,他很多很小时候的事情都能记得很清楚,也或许真的是张浩的童年对他自己来说太过印象深刻。

正是因为童年的病痛,才让他不愿意忘记那些透进来的暖色,所以他才能一直记得那么清晰。

尤其是张浩的三个关键词,首尾的灰色和温暖,更是让他们脑海中浮现出了很多朦胧而又抽象的场景。

最后他们听着张浩描述他这21年的人生,正是不断在于病痛,家人离别,种种诸事不顺中度过,张浩也在不断的放弃和重新选择中不断的前行。

正是这些经历,让张浩觉得他的人生是灰色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经历。

但是在人生灰暗的时候,张浩总是能碰到一些给他的人生带来点缀的光与火,这是这些人让他重新点燃了人生的航向灯,在迷雾中探寻,直至走出那片黑暗。

“张浩一直都在说他很感谢那些人的帮助,一直在说那些人帮助他改变了人生,但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张浩愿意改变。”

此时王慧后期配上了这样的语音,又制作了很多张浩工作到很晚的照片,一丝不苟的打理着自己的家里,每天精心呵护着家里面的那一盆又一盆的小植物,每天都换着不同的花色,做着一些简单而又精致的吃食,风雨无阻的喂养着那些流浪的猫。

王慧并没有把张浩和自己倾诉父亲去世的片段放出来,王慧觉得这是一些比较私密的事情,而且也太过沉重。

王慧不知道自己怎么处理才能让这些恰到好处,而且有这段部分的播放,到后面的问题衔接也会显得太过僵硬,所以最终王慧将这一段的访谈视频去除了,并没有显示在正式的播放视频中。

不过王慧仍然保留着这段采访的视频,王慧总觉得以后可能会用的上。

就像张浩之前在访谈里面说的那句话,也是她的那句标题,【如果可以,谁又不想成为真正的歌手。】

虽然张浩没有在主语上法定音乐圈层的人,但是作为熟人,王慧还是听得懂的。

王慧也相信张浩的那些努力和天赋甚至是才能,总有一天是能够兑现出来,王慧就是有着这样的自信。

或许真的就因为是朋友吧,所以他相信自己的朋友足够优秀,她也能感受到张浩对音乐是真正的热爱,他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张浩现在所有的活动都在向着这个目标靠拢而努力,现在张浩只要等一个时机,让他真正大展自己才华的时机。

现在虽然是自媒体时代,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媒体凝聚力非常的差,平台又那么的多,每一个平台还分着不同的圈子,最终想要成为真正的职业歌手,还是得像以前一样正式的出道才行。

倒是有一条南山捷径,那就是参加各种的综艺。

可是想要上综艺的话,也是需要公司推介和名额的。

大型的活动还好一点,至少给了全民赛道,可以一起从素人当中进行挑选,但是这些综艺基本上都得到明年才重新进行。

张浩至少还得准备个几个月到半年,但是王慧对此并不是很看好,因为她知道张浩并不太能适应这样的赛制乃至活动。

王慧觉得张浩还是老老实实的等待着公司的推荐,或者在公司里面自己争取着这样的机会为好。

老老实实正常的出道发专辑,这才是张浩真正应该走的道路。

只是很可惜,张浩公司的老板好像只意识到了张浩作词作曲方面的能力,却一直没有真正的关注过他的演唱水平。

而王慧不知道的是,作为公司总经理的杨羽已经动了这样的想法,可惜被老板否定了。

不过还好在杨羽的坚持下,张浩有个半年的考察期,只不过这些事情王慧和张浩自然是不清楚的。

随着视频播放到最后,王慧问出了张浩最近都有读过什么书或者有什么特别推荐的书。

但是伴随着张浩的回答,大家也都有些惊讶张浩的回答。

他们都没想到,张浩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每天都在读网络小说,他们实在没想到张浩竟然这么实诚。

随后让他们意外的是,张浩除了喜欢看推理小说比较正常之外,像看什么纪录片呀以及喜欢读历史这些,这与他们所期待的有些不太相同,但是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有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意味。

最后当张浩推荐了一本名叫《人类简史》的书时也是让大家大跌眼镜,都以为张浩会推一本故事类的书,或者哲学类的书也好,但是却没想到张浩会推一本偏科普性的书籍。

但是他们后来听到张浩讲述着这本书里面让自己对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同时又延展到关于反向思考等等的话题后,他们又觉得张浩的思考深度还挺可以。

有些看过这本书的人在听到了张浩关于《人类简史》那段描述的时候也都发出了同感,而更多没有读过这些书的人对此都有些抓耳挠腮。

同时他们在张浩的讲述下,也觉得这本书挺有意思的,也生起了以后有时间也可以看看的念头。

而观看张浩视频的人大多数都与张浩,田丹琳他们是同龄人,基本上就在大学生这个年纪上下这个年龄段波动。

现在他们也有条件,也有这个基础,同时也有这个好奇心,所以他们在听到了张浩这样推荐和有趣的说法之后,都有了这个心思。

视频到这里谈话其实已经结束了,随后访谈的视频已经结束,但是诡异的是进度条竟然还有几分钟。

于是大家也都知道了,背后肯定有猫腻,于是就耐住了性子,接着观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