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流行天王的诞生 > 第三百零五章 不可或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6章 不可或缺

此刻听完了整首歌的田丹琳也跌跌撞撞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随后她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将这首歌的大致的还原了。

而此刻弹奏完《男孩》的张浩,情绪在得到发泄之后,此刻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激动。

但是此刻的张浩仍然睡不着,此时张浩从沙发上的背包里面拿出杰哥送给自己的电脑,打开在桌面上找到了【白噪音】这个文件夹。

这个文件夹里面是张浩平时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天气时收录的一些声音。

比如说雨天的时候张浩会将麦克风架在窗前收录着大自然中的暴雨和雷电的声音;回到老家的时候,会在森林里面收录风吹过树叶以及鸟类叽叽喳喳的声音;也会在傍晚在公园那里,收入一些老人家下棋,打牌的声音。

而以上这些都只是张浩素材当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是不能当做白噪音啊,但是张浩也在扔掉而是积累着素材,指不定以后做音乐的时候或许能在编曲上面用到。

张浩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爱好是有原因的,一个就是张浩晚上很多时候会失眠,除了冥想之外,张浩也想听一听这类的白噪音,这会让他更快的平静下来。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王慧。

王慧是新闻专业的,所以平时田丹琳拍摄视频以及直播剪辑的很多事情都是由她在背后策划以及制作。

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王慧特别知道一个视频好不好,容不容易被大家接受,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拍摄的画质和其他的东西,最重要的反而是声音。

当初张浩刚刚开始做视频的时候,田丹琳虽然给张浩推荐了很多关于摄像机和摄像头的知识,但是在录音方面很多都是王慧在帮助他。

张浩自己拍摄视频的时候,很多的时候都是只是在固定的场景里面演唱,王慧在得知张浩有两个御用的麦克风之后,觉得收音以及他的房间环境都很不错,然后又给张浩添置了一个领夹麦克风,方便他处理户外或者一些其他的特殊状况。

后来没多久,因为田丹琳和王慧想做新的系列节目,也就是王慧的访谈节目,对此他们也添置了很多新的设备。

比如张浩和田丹琳本来虽然也需要拍摄视频,也需要直播,但是场景比较固定,一般他们的那些摄像机和一些镜头都是中景偏近景,是足够使用的了。

但是王慧因为要拍摄访谈,还有可能会要有室外,室内采访的话又需要有一定景深。

虽然张浩和田丹琳摄像机的个数足够了,甚至品质也很不错,但是为了更专业,王慧最后还是买了两个长焦镜头。

王慧告诉张浩和田丹琳他们,说长焦的镜头相较于广角的镜头,畸变会比较小,也更容易获得比较浅的景深,而且长焦镜头拍出来的人更突出一点。

反正王慧就是把她所学会的所有理论对田丹琳和张浩一顿输出之后,田丹琳和张浩直接投降。

随后只得同意买,必须买!

当然这个钱不是只有张浩和田丹琳花,很多关于这个节目里面的专用的道具基本上都是王慧自己在买,而有些设备他们三人都可以用的话,那么就会进行商量。

买完之后,这些设备全部都会暂时放在张浩为田丹琳准备的直播室当中。

毕竟这个直播室的空间比较大,有些柜子上面虽然摆放着很多漫画手办,但是下面很多柜子里面的空间还是空的,只不过被柜门遮挡住,而且这本身就是他们一个工作的地方。

想要做好一次采访,机位,视线,构图,灯光以及收音缺一不可。

因为田丹琳和张浩的三台专业摄像机,甚至加上他们各自的手机加在一起,机位是完全足够了。

因为王慧长期帮助田丹琳拍视频,甚至田丹琳直播的机位等等也是王慧在弄。

王慧这么做除了是因为和田丹琳是好姐妹,感情好,想要帮助她,同时也是想将上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

王慧经过这一年多来的不停拍摄视频,在不停的学习,在不停的收到观众的反馈以及她自己反复的观看复盘,她现在的经验已经算是很丰富了。

构图的经验也是在这段时间有了长足的进步,毕竟田丹琳每一个系列节目的内容设计,构图,甚至剧本都是王慧在背后操刀,所以王慧是真的一直在陪伴着田丹林,两人一起成长了起来。

很大程度上来说,【爱看漫画的大提琴少女】这个账号是田丹琳和王慧共同创造的。

只不过田丹琳更有人缘,不论拍什么视频,很多人就是愿意看,亲和力更强,是这个账号明面上,是台前,是发起的那个人。

王惠则是将幕后的所有细节包揽了下来,只是默默的实践和进步着。

也在此期间王慧也获得了很多新闻专业或者视频工作者,在初期学习没有办法得到的经验以及反馈。

因为田丹琳视频的火爆,粉丝数量之多,甚至更新视频之快,让王慧每天都连轴转的学习着和思考着。

对于她来说,每天想着田丹琳视频节目的效果甚至如何制作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海量的视频以及海量的观众们实时的反馈,这些都在督促着她的成长。

所以以上几点王慧其实都处理的很好,但是灯光和收音反而是王慧的弱项。

为了做好新的一系列节目,王慧在那段时间请教了不少学长甚至老师,后来也买了一大堆东西。

比如王慧又买了很多张浩在访谈节目结束之后看到的那种大灯,钨丝灯,各种泡沫板,还有那种五合一的反光板,比如说柔光片什么的。

当时王慧在布置现场的时候,张浩看着王慧笔记上面各种专业术语,脑壳都在发麻。

什么主光与辅光的配合,轮廓光的勾边,背景光的点缀,伦勃朗光的电影质感等等,还有什么强光,软光,顺光的。

当张浩看到这些笔记和各种光的效果,张浩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学会不会这些东西。

张浩那时第一次知道原来想要做好一个访谈节目,不是仅仅只是有主持人,有嘉宾,有一个简单的台本和几个摄像机就行的。

但是相对于以上的那些张浩其实都不是太感兴趣,其实他最感兴趣的还是收音环节。

在张浩刚刚成为乐队乐手和词曲创作者的时候,张浩主要做的只是对音乐进行谱曲和编曲以及在孙杰的帮助下,对得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就行。

自从张浩来到公司以后,他开始成为职业音乐制作人,开始每天都在录音棚工作,他学会了调音,修音,慢慢的学会录音室里每个设备如何使用。

当张浩想到编曲和混音之后,能够通过电子合成解决的,他就会自己进行调试。如果是需要自然音或者需要特殊收录的声音,他都会找词曲部门专门的人来制作,他只需要对结果进行反馈和建议就行。

当真正和王慧一起弄采访时的收音时,张浩才知道收音原来也只是一门艺术。

公司录音棚里面的收音装置和各种设备都是专业人员早已经准备好了,张浩只需要执行,只需要根据前辈们的傻瓜式操作,学习并运用就行了。

张浩原来以为收音是很简单,可是自从当王慧告诉他那些理论以及在准备的时候,张浩才知道关于收音的细节以及还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当时王慧就告诉张浩,收音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视频拍摄还是张浩他们音乐行业的收音。

王慧明显看出了张浩有兴趣,所以当时我很耐心的教着张浩,同时也让他跟着自己一起购买器材和布置。

王慧在布置的时候特地告诉张浩;“访谈节目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收音,收录到的声音信息量远比画面更有价值。”

“如果收录的声音当中又是混响或者就是穿插着各种噪音,绝对没有几个观众能坚持住几秒。”

王慧告诉张浩,如果想减少混响或者减少回声,解决方法就是增加软包,就是在房间里面布置吸音棉,泡沫垫等。

而张浩的家之前因为装修,所以大体上都是采用这些作为建筑器材的,尤其是直播室和客厅。所以最终王慧才会决定在张浩家客厅进行采访。

之所以选客厅,一是因为直播室里面的环境太复杂,而且田丹琳张浩里面的观众对这个场景太过熟悉了。

而是客厅的空间更大,光感也更好,同时收音条件也很好。

张浩家的客厅的隔音是全方位的,墙上和吊灯都是用了吸音棉和泡沫板进行的阻隔,就连脚下也是被木板,泡沫板进行了覆盖。

但是为了让访谈地方的回声和噪音减至最少,王慧最后还买了一条毛毯,最终经过三人共同的努力,铺在了客厅这里。

这些措施直接在物理上杜绝了张浩家各种噪音混音和回响。

而在录音和收声的时候,张浩的两个麦克风虽然收音非常好,但是那么大的两个麦克风太显眼了,在访谈中太突兀了。

随后王慧又买了一支枪式麦克风,使用时就让它架在头顶斜上方45度,距离说话人发音部位40cm~50cm的位置,张浩试过之后觉得真的非常的棒。

怪不得张浩在《好声音》和《歌手》的舞台以及和王博参加各种节目的时候,会发现各种舞台的上方会有那一些倾斜着不同角度的录音棒,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人工举着这些。

此时张浩才明白,原来是起到收音作用的。

但是因为访谈,王慧最终还是忍痛自己又买了一个领夹式的麦克风,录音也变得更好,同时也更加的隐蔽,而且双方进行交流的时候也更加自然和顺畅。

而在那段时间里张浩也向王慧请教了许多关于录音的知识,王慧虽然懂的也有限,但是比张浩那时懂得多多了,而且王慧的导师们也是她坚强的后盾。

张浩之前就有过想录制大自然的声音和素材的想法,在得到了王慧的帮助和指导之后,张浩也算是如虎添翼,让他能够更好的录制素材同时让效果也变得更好。

王慧在直播三人组当中存在感是最低的,甚至很多系列节目仅仅只是打辅助,做幕后,但是王慧也是三个人当中最博学的,学习能力最强的,也是最不可或缺的。

王慧的性格非常的好,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亲和力十足,虽然长相没有那么的突出,但是仍然是好看的,耐看的。

很多时候张浩就在想,即使自己和王慧很多方面都非常的相像的,找到了一个自己认定的目标就努力的去做。

在这个团队里面,他们两个人都没有田丹琳那样绝对的乐器天赋,他们两个人也没有田丹玲那样强大的亲和力,但是他们两个和田丹琳相同的就是对理想的追逐。

我们三人都是认死理的人,他们虽然不觉得靠努力就能成功,但是却一直在努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