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猎户 > 第192章 上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上朝

大臣第一次进朝会,进皇宫,都有礼部官员问询,检查,教导礼仪,像某些小说,动不动就山呼万岁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一个君前失仪的帽子扣下来,即便是皇帝都不会帮着说话,毕竟维护礼仪,就是维护皇权。

宫里是最讲究规矩的,文林都不得不微微躬着身子,与李世民对话。

朝会有三种,元至和冬至为大朝会,也叫外朝,除了大臣,在长安的番邦使者,都会前来。朔望之日多朝会叫中朝,平时的朝会叫内朝。

太极宫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是举大典,询众庶之处;太极殿为中朝,两仪殿为内朝。

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半个月一次中朝会,在长安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前去参加朝会,至于内朝,就只有三省六部的主官,副手,或者有事要上奏的朝臣。

“爱卿平身!”

“不知陛下相召,臣来迟一步,请陛下恕罪!”

“无妨!文爱卿,有人弹劾,六扇门无故封锁平康坊,抓了数百人,不知道你有何解释?”李世民问道。

无视两仪殿跪坐的群臣,文林不慌不忙的回答道:“回陛下,臣早就接到百姓举报,平康坊青楼,拐卖妇女,强迫百姓卖女,从而获取利益。

年前的时候,臣让人前去各青楼对人口登记调查,哪里知道,他们敷衍了事,所以臣协同武侯,不良人,对平康坊进行了清查。”

“可查出问题!”李世民问道。

见李世民询问查出问题没有,有些人心里就不由猛的一跳,平康坊的情况,他们自然很清楚,只要查,就有问题,尤其是像文林这般,直接抓人审问,想要打马虎眼都没有办法。

这些人弹劾文林,也只是强调六扇门作风霸道,骚扰百姓,而不敢说没有问题,或者不该查。

其实文林很清楚,这些人弹劾自己的原因,他们不想六扇门这种做事风格延续下去,你首先得找到证据,然后上门抓人,这样一来,暴雷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

对于平康坊被查,除了李奉慈那个倒霉蛋,其他人并不太在意,有管事的顶包,主家还隔着几层,即便大家都知道这是谁家的,只要别人不承认,你也没有办法。

那怕管事供出主家,也没有关系,最多损失一些民声,可以说管事胡乱攀咬。

但是他们担心,以后六扇门直接冲到他们家里,把所有人抓起来审问,或者清查,这就容易出问题了。

“回陛下!经过连夜审问,平康坊青楼所犯之罪,简直触目惊心。他们或是购买,或是以手段逼迫,让女子进入青楼,签下卖身契,一但不从,就是各种责罚,比起衙门的刑法还要恐怖。

有青楼让人设下赌场,一但输红了眼,就有人卖儿卖女,那怕是小女孩,他们都不放过,从小培养,小时候做侍女,大了就出台。

也有人趁着天灾人祸,百姓活不下去,低价购买了小孩,进入青楼,甚至有人,直接组织人贩子,去外地拐卖。”文林介绍道。

“陛下,臣想说,虽然有逼迫的嫌疑,但是卖女儿也是自愿,只能说其父嗜赌。

青楼虽然也有责任,但是也不至于,因此就把人抓起来吧?更何况不是所有的青楼都如此,臣以为,这一次六扇门的行为,很是不妥。”一名官员起身拱手说道。

“哦!不知道哪里不妥?”文林转头问道。

“扰民!惊吓到了客人,青楼里面无罪之人,也会害怕,这样一来,恐怕民间会有人说朝廷霸道,乱用权利,长此以往,必然人心惶惶。”

看穿着就知道,那是一个御史,也只有他们喜欢弹劾,其他人必须要经过主管部门的领导上奏折。

“前去青楼之人,不外乎寻欢作乐,不思为朝廷效力,不努力工作,不但对不起朝廷,也对不起家庭,这些人吓一吓,又有何不可,某以为,就算把长安城的青楼都关掉,百姓也没有多少怨言,反而整个长安城的女人,都会拍手称快。

所以!我不觉得,哪里有不妥之处,反而对朝廷名声更好,总比尸位裹素,捕风捉影,胡乱攀咬来得好。”文林讥讽道。

关闭所有青楼,当然不现实,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毕竟一些人色心得不到发泄,就会色心大起,做出一些危害普通人的事来,文林也只是说说而已。

“文侍郎伱这是强词夺理,朝廷做事,当有法度,当为民着想,岂能因为别人去寻欢作乐,就不顾死活,他们也是大唐的百姓。至于捕风捉影,更是无稽之谈,我们身为御史,本身就是要向陛下禀报各种事宜。”御史气愤的说道。

“身为御史,代陛下监管天下,百官,当然是应尽之责,但是责任不是让你们乱用的,没有调查,就没有说话的权力,如果你们觉得不妥,为何不先来六扇门询问事情原委,知道一点皮毛,就向陛下进言,岂不是误导陛下。

你们这是风闻奏事,不知道真实情况,就妄加推测,甚至夸大其词,胡乱编造,和那些长舌妇有何区别?

如果陛下正在气头之上,一时冲动,就下旨责罚,甚至斩杀,你们岂不是陷陛下于不义,你们这才是真正的误国误民。

长此以往,某相信!会有很多大臣,冤死在尔等口舌之下!”文林怒视御史,朗声呵斥。

“你…”

“陛下!臣建议!从今往后,御史所奏之事,当言而有实,捕风捉影就上奏者,当严惩不贷。”不等御史反驳,文林转身,对李世民抱拳提议。

政务改革,李世民都不会马上做决定,他需要思索得失,需要和其他大臣商议,才下达旨意,所以他并没有立即答应文林的提议。

“爱卿言之有理,捕风捉影确实不可取,御史当引以为戒。”李世民点点头说道。

“喏!”

“陛下,臣想请教一下文侍郎!”一名中年官员,起身对李世民拱手说道。

“准!”

“谏议大夫魏征,请问文侍郎,御史要求证某事,按照你所言,应该如何做?”

听到魏征的名字,文林神色一缓,对于这个有名的正直之人,他心里还是很尊重的。

文林拱手回礼说道:“以我之见,御史从性质上,就与其它部门大不相同,其它部门,以务实为主,御史则是监视天下,是陛下的眼睛。

监视!并非监管,是陛下目光的延续,向陛下传递所见到的信息,所以要真实。

因为要区分事情的真实性,所以御史可派人询问,或者行文,或者亲自打听,把消息汇总之后,御史内部开会,对汇聚的消息进行鉴别,再上奏的时候,要以客观的态度说明,御史台对事情的判断,。

一件事情发生,御史台向陛下汇报,事情真实性可能有多大,最后交陛下决断。”

“多谢文侍郎解惑!”魏征微微颌首,拱手一礼。

“魏大夫客气!”

“陛下!臣以为,御史只能是您的耳目,他们只能汇报所见,所知之事,不能在奏折之中,添加自己的观点。

无论是扰民,还是别人如何做事,那怕杀人放火,都与他们无关,如何处理,那是陛下的事情。

只有一个纯粹的御史,才是陛下合格的耳目。”文林对李世民提议道。

“陛下!文侍郎言之有理,御史如果能做到如此客观,地位也会因此而超然。”房玄龄起身说道。

“嗯!此事三省合议,定下一个章程。”李世民嘴角微微一翘,满意的说道。文林的建议完全符合他的心意。把御史变成自己的耳目,也只是耳目,做决断自然是自己这个皇帝的事情。

仔细一想,如果按照这个提议修改御史的权力责任,以后岂不是又少了一些搬弄是非的人,至少朝堂之上,少了很多相互攻扞,皇帝也更方便掌控朝堂。

“臣遵旨!”

“朕听说,爱卿曾说,依法治国,执法与制定律法,监督律法分开,不知道能否为朕,为大家详细说一说。”李世民示意众人坐下,随后温和的问道。

文林没有时间去想,李世民怎么知道的,他略微停顿之后立即回答道:“陛下,诸公,我一点浅见,不对之处,还请斧正,包含。”

文林对着正上,左右一拱手,随后慢慢的说出自己知道的一些观点。

“依法治国,这是必须的,不过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所以朝廷应该有一批人,负责制定,修改律法。

律法一但制定,在没有经过朝堂会议之前,我以为,即便是陛下,最好也别改动,如此一来,方能保证律法的至高。

时代在不断发展,律法当不断完善,每隔三五年,需要对当下律法进行校正,检查是否合理,然后再朝堂上公议那些需要修改的。”

文林停了停继续说道:“六扇门是执法者,我们当抓捕一切违法犯罪之人,审问清楚之后,交给刑部,由刑部根据案件的真实性,根据律法来对犯人进行判罚。然后就是监管,朝廷应该设立一个与御史性质相似的部门,监管执法者,他们的职责,就是监看六扇门是否滥用职权,监看刑部是否按律办事。

除此之外,这个监管部门,没有其它的权力,那怕是知道有罪犯,也得通知执法者抓捕。”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按照文林说的,各行其事,能相互监管,牵制,关键限制了每一个部门的权力,不至于某一个部门,变得特别强大。

不止是李世民,房玄龄等人都露出赞同的神色,能进小朝会的人,大部分属于李世民心腹,而且能力都很不错,他们很清楚,文林被叫来,不会受到惩罚,这只是李世民做给别人看的,表示他接受建议,也表示查抄平康坊,并非他的授意。

李世民心里感叹,似乎自己还是小看了文林,不但能领兵作战,治理地方,政务上也有很独到的见解。

“文爱卿,无论是律法的执行,还是政务处理,出京畿地之外,才是最大的难题,不知道你有何不同的见解?”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他也是一个明白人,朝廷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关中,出了关中,朝廷的掌控力就变弱了,越是距离京师远,掌控力越差。

除非有强敌,否则朝廷不愿意派遣大军镇守边关,一来是开支太大,二来是担心尾大不掉,就像当年始皇帝,安排五十万大军征服南越,结果副帅赵佗夺权,割据了数十年南越一带。

“地方上,自然要军政分离,内政与执法分离,各行其事。驻军不得干涉政务,执法系统也得单独存在,虽然归属郡县管辖,但是在执行上面,属于独立自主。”文林毫不犹豫的说道。

其实这个问题,历代帝王和大臣,早已经想到办法,也正是军政分离。不过真正执行的时候,难度又很大,不少地方,都是郡守掌控军政大权。

“文侍郎恐怕没说到重点,地方上的势力,才是最大难题。他们不配合,官员寸步难行。”萧瑀提醒道。

“不!我觉得地方势力,并非最大问题,地方势力再大,也不过一郡一县,真要收拾他们,一支军队,翻掌可灭。我相信能够成为地方大势力,没人会是傻子,想与朝廷作对。

官员和制度才是最重要的,官员能够很好治理地方,地方势力又怎么会反对,百姓只要生活安稳,也不会闹事,没有百姓支持,地方势力又能怎么样?”文林摇摇头反驳道。

文林的话,有人觉得对,也有人觉得不对,萧瑀就微微摇头,他觉得文林说得太轻松,对于地方势力,了解太少。

“我知道世家大族很强大,朝中多有官员,地方上的官员要给他们面子,这才是治理地方的最大难题。

所以监督最重要,朝廷的巡查使太少了,明察暗访,交叉巡视,不定时巡查,多管齐下,有了监督,无论是官员还是本地势力,都会收敛很多。”文林毫不犹豫的揭开了一层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