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亲自动手,拆下三台装置的部分零件。

木板、透明胶、甚至是纸板,轻轻松松将装置改头换面,“署”上了刘青的大名。

虚拟面板需要的“亲自动手”,委实被刘青玩儿出花样来了。

尤其是“亲自”这两个字的比重……完全属于糊弄鬼呢。

比如用论文刷灵点,直接改个姓名,他唤不出面板来。

然而,只要稍微改几条关键数据,删除删除几页内容,面板就能出来。

最后再把关键数据改回来,删除的内容也粘贴回来,面板上的经验条也就拉满了。

未完成状态就变成了完成,灵点也就顺利到手。

这一套流程,刘青已经无比熟稔。

同样的手段,用在装备的升级改造上,也很有效果。

这不,虚拟面板就出现了。

【系统:简陋高效的淀粉工业化合成装置1,煤炭版,未完成+】

【经验:768\/1000】

【灵点:372】

同样的,还有另外的甲烷版装置2和co2+电力版装置3,经验条在600~800不等。

面板到底是怎么判断出这些东西是用来合成淀粉的?

而且连不同版本都能区分出来。

很诡异,也很玄幻,就是不怎么科学。

任由刘青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这是个什么机理。

“管他呢,反正能加点就行,金手指都出来了,还管他科学不科学的。”

直接将拆下的零件又换了回去,经验条果然就上涨了,很可惜的是,无一拉满。

“看来原版的反应釜,难以用来生产淀粉!究竟是设计不合理还是质量不过关呢?”

刘青看着未满的经验条,似乎又发现了一条面板bUG,若有所思。

“这种手段完全可以用来验收装备,合格或者不合格,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比各种检查和验证手段,要牛叉多了?”

当然了,装备合格与否可以检测,但究竟是哪里有问题,就不是卡面板bUG能够识别出来的了。

刘青果断的将这些都记在了小本本上,总结成刘氏第…

第N条定律?

总之,事有轻重缓急,当前的任务,还是要完成反应装置的升级改造。

“可惜啊,到手的灵点飞了,一来就是高效,起码奖励30个灵点往上,三台就是90个,可惜了!”

不仅没赚到钱,还要花费灵点拉经验,刘氏葛朗台起码要肉疼半天!

加点!

升级!

咬牙切齿。

看到自己好不容易薅到的372灵点,又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最终下降到了217.3。

刘青心疼得呼吸都困难了。

“呼哧~呼哧~”

鼻息也在喷火。

好在,一阵蓝光过后,升级完成。

霎那间,院子内的三台装置,就像是化了妆的女人,从7分到了9分,陡然精致了。

款式和大小,倒还是原来的模样。

但由不锈钢和铝材一起东拼西凑起来的身躯,已经换成了一体成型。

焊缝都不见了,铆钉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连各处开口,不仅布局更加合理了,连接处也更加的光滑细腻。

气密性显然提升了不只一筹!

除此之外,还多了块屏幕。

刘青定睛一看,上面分明显示着温度、气压、流速、转速、进样量等关键参数。

试着点击,可以操作。

切换到温度栏进行试验,一副时间—温度坐标系显示出来。

每个坐标都能编辑,也就是说,温度是带智能操控的!

刘青又尝试了其他参数编辑,同样是智能操控!

再打开反应釜往里一看!

嚯!

器官都变了!

值当!

这50多个灵点,还真没白花!

喜出望外。

【系统:精良高效的淀粉工业化合成装置1,煤炭版,完成】

【经验:1000\/3000+】

【灵点:217.3】

虚拟面板上,原来的“简陋”也变成了“精良”。

升级成功!

其他两台装置,也同样如此。

完美!

刘青心下高呼。

这下还等什么,开干!

将装置从头到尾检验个遍,又将面板上的操控屏操作了好几次。

很快,刘青就将几套反应装置调试完毕。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煤炭款。

接上自来水管和空气进样管,设定参数,再称好煤炭和催化剂,将其放置到各个投料栏当中。

准备就绪!

“咕——”

“咔擦咔擦——”

刘青最后一次检查完操控板,按下了红色的启动按钮。

声声机械扭动,伴随着电机的启动声,搅拌机也开始轰鸣,反应开始了!

机器自动控制物料的投递,整套反应流程,除了煤炭和催化剂需要人力称重和搬运以外,其他操作,几乎用不到人手!

刘青相信,等生产大规模铺开后,完全可以提前设定好参数,操作者只需按下机身上的红色按钮,反应就能自动进行了。

如此简易,普通人稍微培训两天,几次操作后,就能熟练进行。

甚至一个人可以同时管理多个反应釜!

煤炭版的反应釜就如此简单了,天然气版则更简易。

刘青将家里燃气灶的管子从接头处拆下来,直接将反应釜的供气管连接上了供气管道,连称重都不用称!

然后是同样的流程,设定好参数后,直接启动反应。

至于电力版就更加简单了,自来水和空气管路一通,设定好参数直接就能启动。

只可惜家里的插孔带不动反应釜的高耗电。

刘青只能从电表处额外拉了两根8平方的电缆,接到反应釜上。

更加可惜的是,即便如此,在设定参数的时候,他也只能将空气和水的反应量控制在满载反应量的十分之一!

每小时125度的满负荷,真不是家里的电网能够带动得了的。

三台反应釜,先后启动了反应。

接下来,就是坐等反应结束了。

去除参数设置,装备升级、改造电缆以及天然气管道的时间。

三台反应釜,从准备物料到开始反应,拢共也就耗费了半小时。

平均每台10分钟!

刘青相信,熟练操作后,这份时间还能进一步压缩。

尤其是天然气和电力版,控制到5分钟每台,也不是不可能!

问题来了,一个人到底能够操作多少台仪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