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西游:我在大唐当城管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诸公决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诸公决断

杜如晦开口说道:“殿下,臣有言奏。”

“杜卿家有何妙言。”李世民开口道:“尽管道来。”

杜如晦思索了一会,看了李北一眼,方才开口道:“李县子之策,可行。但如今各位将军初掌兵权,将兵之间尚未磨合,可能会无法完成李县子所言之策。再者,战场之事,瞬息万变。若是出现差错,长安必危,大唐必危。如打仗正如李县子所言那么简单,古时赵括也不会留得赵括谈兵之愚言。”

他并不是在将李北比作赵括,否定李北的计划。

而是用赵括来提醒李世民。

虽然觉得李北的计策可行,但各地的将军,还未彻底掌控兵权,难免会出现将无法指挥兵的情况。

而且行军打仗,信息瞬息万变。

若是哪一方配合不当,导致被突厥军队击溃,这样会酿成全线溃败的惨剧。

李世民自然是听懂了杜如晦话里的意思,也明白杜如晦心中所想。

他看了看李北,又看了看秦王府一脉的将领。

怎么说呢,对于李北所提供的策略,他真的不想放弃。

李北所画的大饼,实在香到让李世民无法拒绝。

若是在他登基时有消灭突厥大军为基础,登基后再宣布商道改革的政策。

有这两样功绩,天下还有何人会说他即位不正?

恐怕天下人歌颂都来不及,又怎会计较他即位不正的事。

可杜如晦说得也没错。

李北的计策,风险实在太大了。

他俯视杜如晦,“杜卿家,可有良策?”

李世民希望杜如晦能在李北的计策上,再度改进。

最好既能达到李北计策的目标,同时降低风险。

杜如晦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办法。

他开口说道:“殿下,国之大事,当以稳先。治大国如烹小鲜,急躁不得。可取小胜而后威慑喆利可汗,让其退出大唐疆土。等到大唐国盛民富,可行讨伐,彻底消灭突厥之忧。”

李北看向杜如晦。

杜如晦的计策很好,也很稳。

比他的计策还要好,也更适合如今的大唐。

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古人通常会有上中下三策。

而李北两策,是上下两策。

杜如晦则是中策。

若是开明的君主,都会取中策,而不会取上下两策。

因为上策,虽得到的多,但失去的也多。

唯有中策,是中庸之道,也最适合长足发展的道路。

李北转头看向李世民。

现在就看李世民怎么选择了。

是激进一点,冒险一点,选择他的策略。

还是稳一点,选择杜如晦的策略。

李世民紧紧皱眉,眼神时不时在李北和杜如晦身边扫过。

犹豫半天,也没决定选择谁。

李北见李世民万般纠结,开口说道:“殿下犹豫不决是为何意?如今局势越发紧迫,得速决断,好事敌之先。”

李世民苦笑了一声,摇摇头,“这要本王如何决断?”他看了李北一眼,“本王想要选杜卿家之策,可心里却又想选你之策,属实苦恼。”

“若是殿下难以决抉择,何不让朝堂诸公决断?”

“噢?朝堂诸公决断?”

“此事关乎于大唐,关乎大唐百姓之生死。诸公掌管各司,不如看看诸公如何选择。”李北环视周围大臣,“诸公,赞成杜公之策,请将右手高举。请依心中所想,尔等之抉择,影响甚广。”

话音刚落,数十名文官以及少许武官举起了手。

他们都赞成杜如晦的想法,感觉稳妥为先。

有几人犹犹豫豫半天,也将手举了起来。

李北点了一下,一共有五十七人。

而剩下没举手的,有七十四人。

接下来压根不用统计了,明显是选择李北计策的人比较多。

但为了服众,李北依然开口道:“诸公先将手放下。选择我之计策,可将右手高举。”

原秦王府一脉的将领,大多数将手举了起来。

军中之人,大多热血。

不会如杜如晦那般想太多。

而王珪这些原属李建成旧部的人,也举起了手。

他们急于展现自身的价值。

李北的计策,可是全员作战。

意味着他们这些李建成的旧部之人,也能建立功勋。

只要他们建立功勋,在李世民面前展现自身作用与价值,才能真正的融入李世民政权的大家庭中。

否则,迟早要被孤立,并且淘汰掉。

再者,现在大唐刚从战乱中安定。

无一惧战者。

李北大致清点了这些举起手的人数,有六十一人。

剩下之人,则是既不赞成杜如晦的看法,也不赞成李北之策。

李北开口道:“诸公,且将手放下。”

他转头,朝着李世民拱手道:“诸公已展现心中之想,请殿下决断。”

众臣,包括哪些不赞成李北策略的臣子皆拱手说道:“请殿下决断!”

李世民环视众臣。

他的视线,从每一个大臣身上扫过。

而后,李世民突然站了起来,“诸公尚且不惧突厥,本王有何惧哉?有诸公相助,本王便与那突厥可汗比上一比,看谁才是这天下的王者!”

他看向诸臣,“诸位可愿助我李世民?”

将领们率先开口道:“效死相报,不负国恩。”

诸位大臣也开口道:“唯有与大唐共生死尔。”

李北此时也微微躬身。

他眼神稍稍闪烁。

这次看似是一场危机,但同样也是机遇。

在抵御突厥一事,朝中众臣达成了共识。

只要能够解决突厥。

可以想象得到的是,朝内诸臣必定更加有凝聚力,也更加团结。

李世民的皇位也更加的稳固。

就在这时,他察觉到有几道视线,向他投来。

微微转头,朝着那几道视线看去。

是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还有几名不知道名字的人。

魏征的眼神中是赞许。

而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那些不知名之人的眼神,就有些复杂。

无法形容,也无法观测内心之想法。

杜如晦看着李北。

既有担忧,又有庆幸。

担忧的是李北的身份,李建成的女婿。

与秦王府一脉,天然就不对付。

此次,若是其策能成,在朝堂中必定风头无两。

并且能够取代秦王府一脉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到时候,若是其想要对付秦王府一脉,那么秦王府一脉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

看来,得全力支持长孙无忌。

让城府颇深的长孙无忌,来对付这小子。

至于为何庆幸。

那纯粹是为了李世民而庆幸,为了大唐而庆幸。

这小子虽然与秦王府一脉为敌,但是他效忠的是李世民和大唐。

若是站在大唐的对立面。

那大唐就麻烦大了。

李北不知道杜如晦想着如何让长孙无忌对付他,他见杜如晦和房玄龄等人正看着他。

他对着杜如晦和房玄龄等人笑了笑,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善意。

然而,见到他的笑脸后,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立刻将头转了过去。

这让李北十分纳闷。

没等李北多想,李世民就下达了全面备战的指令,调集长安精锐军队,准备在渭河拦截喆利可汗之弟,突利可汗的八万狼骑。

赵康所在的神武军,也在征召范围。

李世民御驾亲征,大唐所有高端战力,大半而出。

只留下一部分防守长安。

若是有人在此时来个兵变,那长安指定完蛋。

李北推测,李世民很有可能考虑到这一点,才会选择御驾亲征。

毕竟就算最后长安丢了,有兵权在手,他也能将长安夺回来。

原本李世民想要让李北领上一军。

不过,李北拒绝了。

他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

带兵打仗和个人勇武与出谋划策不同。

考验的是一个人的魅力与统治能力。

魅力,李北有。

但带兵的能力,他是没有的。

更别提更加精确的领兵作战能力。

所以,接下来商议的战术,战法,他都没有参与。

跟着大部分大臣们,早早下了朝。

而一些懂得军事的文官以及武将,则是留在宣德殿。

与李世民商谈军事。

下了朝后,诸位大臣神色匆匆地往家里赶。

而李北则是向朱雀铺而去。

现在的朱雀铺,已经是他所管辖的部门了。

回到朱雀铺后,李北令人将龚俊请来。

不多时,龚俊走进李北所在的房间。

毫不客气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而后埋怨地说道:“正巡逻呢,将我叫过来作甚?对了,咱们是不是该找些夜训武侯?你现在好歹是个武侯卫,哪有整日自己巡逻的道理?”

“此事先不谈。”李北严肃道:“最近几日,通知武侯兄弟们,要严加巡逻。”

龚俊一愣,“发生何事?为何如此作态?”

“要打仗了。”李北喃喃说道。

“打仗?”龚俊笑了笑:“我以为何事,不过打仗而已,咱们可是在长安城,用不着担心。”

李北瞥了龚俊一眼。

看来李世民保密工作做的很到位啊。

连龚俊这个长安消息小灵通都没得到消息。

李北开口说道:“此战,就是长安。准确来说,是长安旁边的渭河旁。”

“长安?!”龚俊懵了,“何时的事?和谁打?”

“突厥。今早突厥攻陷高陵,如今突厥喆利可汗之弟,突利可汗。正率领八万狼骑,向长安奔来。大概明日就能抵达渭河边境。太子殿下正准备率领军队,准备到渭河旁,与其展开决战。”

龚俊听到这一消息,整个人有些发懵,“八万狼骑?即将抵达渭河?”

他踉跄着退了两步,足以显露出心中的震撼,“北境失守了?居然让八万狼骑来了长安城。”

李北瞥了龚俊一眼,并没有将策略告诉龚俊听。

倒不是信不过龚俊,而是这种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

他站起身,拍了拍龚俊的肩膀,“放心,北境尚在。殿下也有信心,解决这八万狼骑。”

龚俊长出一口气,“那便好,我都差点以为长安要完了。”

突厥可是凶残至极。

往日说书的,经常讲突厥屠村,屠城的惨案。

龚俊自然心生畏惧。

李北继续说道:“我走以后,朱雀铺的武侯便由你来掌管。你们要小心些,若长安有变,当蛰伏,不可莽撞。待殿下领军归来即可。”

“你走?你去哪?”龚俊反应过来,开口说道:“你该不会要随殿下出征吧?”

李北点点头,“嗯,殿下肯定会调我随军。”

毕竟是他为李世民出谋画策,李世民一定会叫他一起。

看李世民让他领一军便能知晓。

“怎么会,你只是一武侯,怎的会让你出征。”龚俊急忙道:“兄弟!战场可不是儿戏,万不可…。”

没等他说完,李北摆摆手,“我知晓,会小心的。至于殿下为何调我随行出征,自然有殿下的考量。我不在的日子里,多照顾一下我家中家眷。”

龚俊还想说什么,却被李北阻止,“大男人,怎的婆婆妈妈。我又不是回不来。”

“啊呸呸呸。怎的说这般晦语。”龚俊朝着地上吐了几口唾沫,“兄弟非凡人,不仅无事,还能建立功勋。”

话音刚落,忽听外面有太监道:“闻喜县子李北接诏!”

李北和龚俊走出门。

太监传达的是让李北随军的诏书。

并且让李北早些准备,今晚便要随军前往。

这诏书刚念完。

又有武侯急匆匆跑了过来,传达全城戒严。

各铺武侯严守巡逻的命令。

李北接下诏令,返回家中,准备出征。

而龚俊则接下诏令。

前去通知隶属朱雀铺的武侯。

整个长安城,如同一台庞大的机器,开始为战争做准备。

朱雀大街,已经没了普通的百姓。

来往皆是身披甲胄的士卒。

李北回到家,见家中仆从一脸忧愁。

询问后得知,赵康已接收到命令,穿戴好甲胄,已经前往了神武军。

李北宽慰了一脸忧愁的仆从,而后走到客厅。

客厅之中,犬儿与李婉顺母子正说着什么。

见李北前来,她们站了起来。

犬儿跑到李北面前,刚想开口,就被李北阻止,“我已知晓,犬儿将殿下赏赐的白马牵来。还有殿下赏赐的宝刀在何处?”

犬儿小脸一白,“阿兄也要出征?”

李北揉了揉犬儿的脑袋,并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