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中兴传 > 第五章 改革组合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里面固然有些人种的因素,但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南方文人就一直独领风骚,这里面有文化的传承。

再有,北方连年打仗,北方人都忙着血洒沙场保家卫国,哪有功夫读书呢?

这样下去,以后北宋就成了南方人的天下,身为北方人的大宋皇室怎么会坐以待毙呢,于是搞出了南北分卷的办法。

简单来说,就是南方的考卷难一些,北方的考卷简单一些。

一开始,这种做法倒是平衡了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朝廷里的数量,但是时间一久,肯定就有人钻空子。

一些南方的有钱人,不惜把子弟送到北方,改户籍,冒充北方人参加科举。

这就像现在的学区房,你有钱就可以占到好的教育资源,同时享有更容易的升学通道,我们都知道,北京人考北京大学更容易吧。

这种拿钱扫清一切障碍的操作,实际上在北宋已经很普遍了,这让科举变成了权力和金钱竞争的游戏。

既然科举名不副实,那就废掉它!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蔡京上书罢科举,得到了赵佶的同意,由隋朝传承500年的科举制度,暂时告一段落。

废除科举的同时,蔡京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办学措施,来弥补没有科举之后的人才空缺。

首先是大力推行公办教育。

以前的百姓想读书,得先进私塾,但是经过蔡京的努力,县里面也有公办的小学了。县学考核过关,可以进州学,州学考试过关,可以进太学。

这其实有点像今天的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只不过州府才有中学,京城才有大学。

但这已经让大部分人有书读了,教学网络遍布全国范围州县,比以往的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要规模宏大。

第二是扩建太学。

太学是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有点像大学和中央党校的合体,你进了太学,相当于一只脚迈进了官场。

但是全国一盘棋,县学和州学如此发达,这些学生中的佼佼者都要进太学深造,以前的规模显然不能满足需要,于是蔡京开始着手在京城南郊扩建太学的外学。

这个学区,赵佶赐名辟雍,仿《周官》外圆内方之制,有屋子1872间。这里住的都是太学外舍的学生。

太学分为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外舍学成考核过关进内舍,内舍过关进上舍。

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也就是进外舍,而平民子弟需经考试合格入学。后来县学和州学也这么搞,层层筛选。

太学上舍里面成绩最好的直接当官,成绩中等的可以免去礼部的考试也就是省试,成绩下等的可以免解试也就是乡试。

这个搞法最早是王安石提出的,蔡京加大了推行力度。这一改革措施,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个举措,自然就是以学校取代科举取士。

由于全国已普遍开设了学校并实行三舍升级制度,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赵佶正式下诏废除科举,士人全部由学校提拔,次年赵佶就赐太学上舍生35人考试合格。

前面三个措施,还只是在科举制度上做了一些调整,但是第四个措施,却使得宋朝文化繁荣、科技发达。

崇宁三年,蔡京设置书学、画学、算学等专业学校,也采用太学的三舍法考选取士。崇宁时期的画学是中国古代惟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美院。

以前,只有吟诗作对写文章,才能考取功名,现在连书法、画画、算术这些学科,你有兴趣学的话,努努力也能当官,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就造成宋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还是啥,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至于你说宋朝老打败仗,军事上一塌糊涂,那也不能说就是军事不行,毕竟打仗是玄学,何况之后还出了中兴四将。

蔡京推行社会救济制度和完善教育体系,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这是他为人民服务的理想的一个小目标,他还有更大的理想,那就是发展经济。

宋朝到了赵佶手里的时候,因为连年征战和天灾人祸,财政十分紧张,作为首相,自然要想办法解决国库的充盈问题。

蔡京对赵佶说:“官家,作为天子,你应该带头享乐,这样民众才会效仿,钱才会流通,国库才会充盈……”

赵佶为难道:“这不太好吧,国家没有钱,朕怎么能贪图享乐呢?”

蔡京道:“官家,臣粗通易经,其中有云,丰亨,王假之;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赵佶皱眉道:“此为何意啊?”

蔡京打了一拱手,解释说:“王者在最盛之时,应当一切都崇尚盛大,不必过分忧虑财货不丰,应当顺天理而动,王德自然如日行中天般地普照天下。”

这便是蔡京的丰、亨、豫、大理论,大家只有尽量花钱,才能让财富流转产生更多财富,如果所有人都舍不得花钱,天下人就都没钱赚,陷入恶性循环。

一千年后,凯恩斯提出了相同的理论:经济萧条的时候,政府要扩大财政赤字,以国家的力量扩建工程、完善公共设施,让人们赚到钱,这样就能刺激经济尽快繁荣。

否则,没人消费,生产者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生产者就会压缩生产;压缩生产,就会产生更多失业;更多人失业,就会进一步压缩消费,然后就是经济危机。

根据这个“丰、亨、豫、大”理论,蔡京提出了发展经济的施政纲领:作为皇帝,宋徽宗要第一个带头舍得花钱,皇室和各级衙门要大力修造农田水利、官府园林,这样就能雇佣大量流民,流民有钱赚就不会去无事生非,流民赚了钱就会去消费,商业会越来越发达,税收也就越来越多,国家的财政就会越来越充盈。

赵佶一听,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啊,而且他还有了纵情声色的理由:朕这是在带动经济发展!

于是蔡京开始了他的经济改革,首先是改革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