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900人从1620开始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小团体的谋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小团体的谋划

第159章 小团体的谋划

曾经的穷秀才吴光琮最多只能感受到大明在走向虚弱,充其量也只能和其他秀才一起抱怨一下大明朝廷,说点怪话顺应潮流而已。

可是当徐光启出现在台南,他又从多方渠道感受到到大明如今的态度之后,吴光琮这才意识到了大明虚弱到了什么样一个地步。

这也再次证明了他曾经看不懂的那些地方,比如为什么士绅家族们要在台南做备份,为什么纷纷安排子弟在台南谋取前程,他这个小秀才可不会有人告诉他真正的原因。

和孙有财一起研究好了分配方案之后,吴光琮又一次光明正大的翘班去找杨禹和宋家兄弟。

台南这里的工作还真的非常容易翘班,局长极惯性不来上班,自家直属上司就是孙有财,内勤也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这就给了吴光琮翘班的机会。

和那些需要巡逻的巡警以及缉私队不同,书办警员的工作内容很少,特别是大部分工作都被内勤承担的情况下,吴光琮真正需要做的工作很少,还可以集中到一起来处理,这就给了他很多空闲时间。

杨禹和宋家兄弟那边也是类似的情况,杨禹在农业部下属部门工作,目前也只是在讨论开发城外那些原住民地盘的土地问题,双方还没有达成协议,唐人暂时也没有开发整个台南的计划,所以农业部除了统计粮食储备,大部分时间就留给了喝茶闲聊。

宋家兄弟倒是有不少知识需要学习,工坊也在加紧扩产,但唐人的流水线体系各司其职,基本上很少需要管理。

外包业务也一直在拓展,宋家兄弟一样可以摸鱼,甚至偶尔搞点私产,让自家族人在外面开办工坊。

趁着午休的功夫,四个人又聚集在了常去的那家酒楼。

包间中吴光琮第一时间就把自己和孙有财的计划说给了三人,尽管这种变动影响了当初的约定,但形势比人强,三人也没有因此就和吴光琮翻脸。

杨禹一边喝茶一边感叹道:“这就是现实啊!花最多的钱,投入最多的经历,最后却只能由权利最大的人拿走最多的成果。我私下算了一下唐人的投入,不算不知道,一算还真就把我吓了一大跳。”

看见三人很配合的把目光转向他,杨禹这才悠悠的说道:“唐人组织进攻琉球的所有开销都有出处,就算偶尔有一两笔疏漏,陆军招募的投资也足够弥补差额,也就是说人家一分钱没花,至少就能拿走一大半的收益。”

“考虑到后续大家还要靠唐人吃饭,实际上大家就相当于再给唐人免费打工,而且还是出钱出力的那种。”

宋应星调侃道:“何止啊!问题是咱们所有人都能看到利益,这就变成了你情我愿的事情,怕是以后唐人还会如此操作,到时候我们就会和唐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到了那个时候想再和唐人剥离关系都困哪了。”

宋应升点了点头道:“是啊!家中来信,叔叔要我和应星放弃科举,一门心思在唐人这里办差。甚至因为这次组织雇佣兵的事情,叔叔信中还提及了台南这边宋家会以我和应星为主,家族会追加资金投入来扶持我和应星在这边的仕途,很明显如我宋家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少数,看来大明会有一大波分家潮了。”

吴光琮把徐光启的情况简单个三人说了一遍,随即又道:“如此看来朝廷确实困顿,辽东局势有糜烂的趋势,西南更是一刻没有安稳过。要我说唐人帮助大明收纳流民,这未必不是朝廷减少压力的一种方式,朝中诸公为什么就不能顺势而为,给唐人一个好的待遇来借机转移大明内部的危机呢!”

杨禹笑着摆了摆手:“正在做,我听说江南士绅们就有这种想法,东林群贤就打算促成东南开海,公开准许台南贸易这件事。只是还有很多人纠结在朝廷开海的税收问题上,毕竟谁也不愿意把自己赚到的钱交出去啊!”

宋应星愤愤的骂道:“唐人税收可比大明还狠,我仔细研究过唐人的税收体系,算下来丝毫不比士绅刮地皮差,可这帮人偏偏就愿意接受唐人的税收,到了大明那里就一个铜板也不想交,其中问题又该如何解释。”

杨禹哈哈大笑道:“唐人的税收那叫润物细无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偷偷的收你的税,粮食和基础物资又能把价格压到一个百姓最愿意看到的价格,吃得饱穿的暖,还能有盈余,交点税自然不会有什么说什么。”

“何况唐人拿了税不是挖坑埋起来,人家转手就把钱拿出来投资,甚至直接就给各家下订单,这种转手钱的玩法大家都不是傻子,很多家族甚至都担心唐人这么开销,那点税收不够他们开销。我听说徽商和晋商都在谋求把他们地窖里的银子拿出来借给唐人,甚至开出的利息比台南银行放贷的利息低了一倍。”

吴光琮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问道:“怎么回事?那帮老抠怎么变得这么大方了?”

宋应升笑着解释道:“稳定啊!唐人收入一直在增长,开销也是一样,做了半年多的生意,人家的信誉也建立起来了。听说前几天还跟西班牙人签署了什么环太平洋白银结算草案,西班牙人从美洲运输的白银都会直接输入台南银行,这相当于给唐人增加了一大笔可调拨资金,而且还是每年数百万两的额度。”

“这么强的信誉和还款能力,你说那些徽商和晋商愿不愿意把钱借给唐人。更何况借钱给唐人能把银子直接变成唐人精美的银元,谁都知道铸币有利,唐人能把利息赚出来,这就意味着借款方不需要担心回款。”

“还款的时候唐人会用他们纸币或银元来还款,其中还有溢价,仔细算下来只要徽商和晋商把唐人的纸币和银元运回大明,里里外外又能多赚一笔,可不比他们放贷赚的少。”

吴光琮点了点头:“这么说来唐人的信誉做的很好,如果我没猜错,徽商和晋商有这种想法应该也是准备在唐人这里谋划一二吧!”

杨禹点了点头:“我听家里跟我说了,已经有徽商主动上门联系家中族老,人家准备给我们杨家提供一笔资金用来拆借,没有利息,就是指定这笔钱只能用在雇佣兵身上,三年内还钱就行,听说至少5万两白银。”

吴光琮眼珠子一转,立刻明白了徽商的意图,忍不住担忧道:“徽商这是要参与进来,是打算也谋取一个营的编制?”

杨禹摇了摇头:“不只一个营,我听说徽商好几十家联合起来凑了三百万两准备打造一支水师,南京造船厂都荒废多少年了,硬生生让他们拿钱给砸的重新开工了。听说这还只是第一笔投入,后续徽商还在从各地抽调资金,人家看准了唐人打完琉球还有后续动作,就算唐人不继续去打其他地方,那个传说中的美洲开发计划也值得徽商投入,所以给我们杨家放款其实就是为了买消息,也是为了拉关系,希望我们能说服孙有财不要再扩编。”

吴光琮哈哈大笑道:“徽商还真是精明,上午我跟孙有财聊这件事的时候也想过再搞一个营的编制,毕竟大头给了那位林局长,我们各家就只剩下一个最低限度的连级编制,收益可是要大打折扣的。没想到徽商居然抢先一步用这种方式阻拦咱们,不知道二位宋兄那边可有同等待遇?”

宋应升点了点头:“差不多吧!不过找上门的是晋商而不是徽商。都说徽商和晋商有利益冲突,如今看来真遇到了好的机会,这两大势力倒是能先一步联手把我们这些小鱼小虾清场了。”

吴光琮来了兴趣问道:“什么情况?”

宋应升苦笑:“也是5万两的拆借资金,没有利息,三年内还钱就行。而且晋商这次格外大方,借条上写的清清楚楚,就算宋家到时候换不起钱也没关系,那一处台南的小房子抵债就行,晋商会在收到房子之后直接撕毁欠条,摆明了就是送钱一样。”

杨禹忍不住问道:“这可比徽商大方多了,晋商那边要搞多大的规模,宋兄可有消息?”

宋应星抢先开口说道:“骑兵,晋商这次可不只是八家入场,听说大同、介休、太原甚至榆林都有晋商入场。人家准备搞一支骑兵队伍参与进来,我听说晋商还花钱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结交上了,据说是荷兰人有海运马匹的经验,他们准备雇佣荷兰商船帮他们转运骑兵,听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招募流民,人家直接从榆林和大同招募了大明边军骑兵,至少2000精骑。”

杨禹和吴光琮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后者更是喃喃道:“胆子可真大,这要是被朝廷查出来了,怕是骑兵还没过黄河就得被剿灭。江南士绅、各地藩王和勋贵真就能放任晋商这么大胆?”

杨禹微微皱眉,随即试探着问道:“背后是朝廷?还是辽东?”

宋应升叹了口气道:“应该是京城勋贵和辽东将门,听说南京魏国公府也有份子,不然如此规模的骑兵在大明内部行军,地方官府根本就隐瞒不住。”

宋应星忍不住插嘴道:“其实这事我一直觉得有点奇怪,要说这唐人发布那个所谓的联合行动纲领不过才三天时间,晋商怎么可能有如此快的动作,就是传递消息怕是也到不了山西,这消息能是真的吗?”

宋应升也有些怀疑,不过他的角度又有些不同:“我听说勋贵和士绅之间都有特殊的消息渠道,据说魏国公府就专门开辟了一个宅院养信鸽,靠着信鸽传递消息,这时间应该足够传递到南京,但指望这消息是真的,我也不太敢确定。”

杨禹眯着眼仔细想了想,随即才开口说道:“或许这消息在公布之前就已经传出去了,说不定人家早几天就有了消息。更何况晋商来台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有预谋也说不准。”

吴光琮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说唐人内部有人被收买了?”

杨禹摇了摇头:“换做我是唐人,我也不会为了一点利益就出卖自己人。别说什么利益大于天的规划,唐人的盘子有多大我们看了都眼馋,唐人又不傻子,犯不上为了一点利益就失去更大的利益。我是说这件事或许是唐人故意放出去的消息,如果早十天把消息给晋商透露出去,晋商本身就有消息渠道可以快速传递消息,这一次又有勋贵参与,动用八百里加急和信鸽,十三天未必不能把消息传递到山西。”

“一旦消息过去,晋商那边肯定就会联手勋贵开始操办,而台南这边的晋商代表就可以放出这个消息,一来是可以用这个消息来压制潜在对手,相信只要晋商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很多小家族就不敢再来插上一脚了,毕竟晋商这种体量可不是一些小家族敢捋虎须的。”

“二来也算是给唐人一个明确的态度,那就是他们需要一个更大的份额,我猜唐人玩这种借鸡生蛋的把戏也不会真的就拒绝晋商,反正这里是唐人的地盘,晋商就是真的把骑兵弄过过来,到了这里也只能屈从唐人的调遣,合则两利的事情,双方应该会有私下约定。”

吴光琮揉了揉眉心,叹口气道:“看来咱们再搞一个营的编制是没可能了,不过还有不少绍兴师爷在联系我,你们应该知道,谋划这个营的事情我算是在师爷圈子里出了名,好多关系都找上门来,我还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杨兄、二位宋兄可有教我?”

杨禹哈哈笑道:“吴兄啊,这可是好事。多个朋友多条路,咱们未必能给那些人办事,或许人家也很清楚这一点,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身份,你是孙有财的师爷,这就意味着你和孙有财一样都是林局长的人,这份从属关系才是关键,多去接受几次邀请,和那些人攀攀交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呢!”

宋应升也是点头道:“是这个道理,何况我们未必就不能从现有名额中拆出一部分来安抚那些人,毕竟这关系我们大家都有需要,你且先去和那些人聊聊,不必急于拒绝,但也别过快承诺,先看看口风,等摸清楚了各方情况咱们再来研究该如何出让手里的这些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