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900人从1620开始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唐倭长崎协定0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八十五章 唐倭长崎协定03

第185章 唐倭长崎协定03

实际上管委会开出的这些条件对于当前时代的倭国来说并不算什么,不说跟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那些西方人搞出来的条约没办法比,就是和当前时代的战败条约来说,也不算过分。

琉球问题这是没什么好说的,倭国人入侵是事实,打败了还给人家琉球人很正常,这是任何时代交战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

开放通商口岸倒是对幕府有些冲击,但从幕府的角度来说,他们闭关锁国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担心九州大名从外面赚到更多钱财,以此增强实力来影响幕府统治。

如今口岸开放需要建立海关,这笔关税唐人是要交给幕府的,这就相当于是把原本被九州大名拿到的钱财给了幕府,幕府自然是愿意的。

至于说给唐人的商贾一些关税优惠,以当前幕府的认知和理解来说,他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人家就是一分不给你也没办法,还给点钱反倒是显得比较正规,也更让人信服。

开放口岸的地点倒是有些敏感,一些地方距离幕府统治核心比较远,幕府倒是不介意用唐人的威势去打压当地的大名。

但是江户、大板这种地方就不太好接受了,不过仔细想想自己这边也没有强大的海军能跟唐人抗衡,这些城市又都是沿海城市,所以认不认可也都是那么回事。

银行的问题幕府更没有理由反对了,不说人家需要监管你的海关,就是银行存钱给利息这种事,在当前也是首例,幕府将军们和其它大名多少听过一些风声,虽然把钱存在别人开的银行里总会让人有点担心,可考虑到唐人的强势以及利息和资金安全问题,倭国这边也能接受。

实在不行就少存点,象征性的给唐人一个面子,反正唐人又没有玩抄家那一套,自家藏了多少财富只要不露出来就好。

军事盟友这一条其实也符合幕府的利益,不说这能让幕府和大唐确定彼此关系,仅仅是靠着唐人的威势幕府也可以让国内大名屈服,到时候从各家大名手里抽调军队去海外帮唐人打仗,最好都死在外面,幕府的统治就能更加稳固,所以德川秀忠对于这一条最为满意。

以他的角度来说这还不仅仅是能帮他们德川家稳固统治,甚至还能跟着唐人一起去海外征战获利。海外有没有财宝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唐人这德行明显就是无利不起早,人家都敢出去闯荡,自己跟着后面总能喝到一点汤,简直就是双赢的好事,而且还是他赢了两次。

所以德川秀忠看到这一条的时候还暗示了一句:“按照贵军编制来看,1个师的兵力是否太少,我倭国男儿从不畏战,既然上国需要,倭国可以提供更多勇士为大唐征讨不臣。”

从这些条约内容来看,管委会其实就是在扶持幕府,甚至可以说就是在帮幕府完成统治,这一点德川秀忠是看的清楚的。

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原因还是管委会并不担心德川家族能让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他们没个理由去那么做,甚至会乐于打压倭国始终保持这种模式。

毕竟有利益的事情,还是符合幕府利益的事情,人家干嘛要让民族意识觉醒,对他们又没有好处。

至于未来会不会产生更大的野心,管委会其实也没必要担心那么久远的事情,至少第一代穿越者不需要担心这种事就已经足够了。

以穿越者的见识和发展效率来说,第一代人能够压制住倭国,而且能给后代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这一代人就算完成任务了。

反正海军给了限制,能不能限制住还要看后代们争不争气,倭国的命门就是资源和海军,只要这两条不放松,它就一辈子都别想发展起来。

所以德川秀忠没有立刻签署协议,还要跟身边幕僚谈判的主要原因其实就在于海军的限制。

这一战不能说打醒了倭国人,但至少德川秀忠是可以看出海军的重要性的。作为一方豪强,德川秀忠很清楚这一战倭国拿唐人没办法的根源在于哪里。

不是唐人的火箭弹真的强到了他们无法反抗的地步,至少德川秀忠就能推测出唐人这种武器需要时间准备,而且消耗一定会很大,只要自己这边的军队分散突击,未必就没有与唐军近战搏杀的机会。

以唐人的体量来说,放开了让他们登陆,打近战倭国人丝毫不会畏惧。就算唐人真有他们老祖宗那般近战的实力,德川秀忠也敢跟唐军继续打下去,大不了十个换一个,靠人命对换也能换死唐人。

问题其实还在海军方面,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岛国,自身生存环境本就艰难,大城市都在沿海,人家随便搞几艘船在沿海使用今天那种武器,一座城市就能毁个七七八八,这种损失才是倭国承担不起的。

所以整个条约中德川秀忠唯一在意的就只有最后一条,因为条约一旦签署就意味着倭国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至少在唐人放松警惕之前,德川秀忠不认为倭国能找到机会发展出足够打败唐人的舰队。

踌躇了好半天,德川秀忠还是签了字,这倒不是说他真的不想反抗唐人,而是从这份条约中他觉得唐人开出的条件太好了,好到了他不忍放弃这个机会。

没错,对于他和他的德川家族来说,唐人的条约就是一次机会,一次统一倭国的机会。这样的机会要是不付出一点代价肯定是不行的,而这点代价仅仅是和唐人一家分润,而不用像以前那样要和数百个大名分润倭国,怎么算都觉得不亏。

看着德川秀忠满意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郑重的使用了德川家族的印信,刘晟和梁向东相视一笑,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份条约当然不是最终条款,最后的签字仪式已经被邵威制定在了台南号的甲板上,所以在指挥部里签署的算是备忘录,还需要后续邀请倭国所有大名前来观礼才能正式举办仪式。

签署这份类似备忘录的协议只是管委会拉拢德川幕府的一个小手段而已,说白了就是希望先跟德川幕府达成合作,然后双方共同发力再去压制倭国内部的各路大名。

选择幕府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管委会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一个个收拾倭国那些分散的大名,同时幕府在法理上也可以代表整个倭国,大义名分对于当前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

幕府能接受这些条款是因为德川家能够从条款中拿到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九州诸藩也同样能够拿到好处,所以考虑到九州诸藩不一定能接受条约,就算表面接受背地里也有可能会搞小动作。

管委会还专门给九州诸藩提供一个附属条约,也就是说在九州诸藩接受条约的基础上,大唐决定免除岛津家族和毛利家族的战败赔款,但前提条件是这两个家族原本在琉球之战投降的两支部队需要成为幕府赔款军队外额外的编制。

也就是说,岛津家族和毛利家族需要给唐人提供一个旅的士兵来为唐人作战,武器装备和补给都需要两个家族出,唐人只会给予部分战利品分润。

当然打一棒子也得给个甜枣,不然这样一味打压就容易让人反抗,更何况管委会也不希望九州诸藩彻底被打压,倭国境内还是需要有势力给幕府添堵,让倭国不能完成统一才符合管委会的利益。

所以补充协议里唐人承诺可以在北美给九州贵族分润一块领地,并且保证总面积不会小于九州岛。

这样的领地需要遵守唐人法律,但内部对他们自己组织的移民管理唐人不会干涉,准许他们在领地内组建军队,但需要服从唐人命令对外征战。

仅仅是这一条,对于九州大名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尽管他们并不清楚北美的环境如何,但至少他们已经知道了北美是一块大陆,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摆脱岛国困境,拥有一块和他们现在土地一样大的领地,这种领地翻倍的好事他们自然愿意。

管委会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对外开拓本身就不是件简单的事,不说这个时代的自然环境就能吞噬掉多少人命,仅仅是未来要应对欧洲大移民,把倭国人放在第一线也更符合管委会的利益。

总还是需要有人顶在最前线的,整个亚洲方面,管委会选来选去还是觉得倭国人更合适,这其中可不仅仅是因为作为一个华夏人对于倭国人有点情绪的原因。

倭国人毕竟生长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岛国上,所以无论是应对自然灾害还是外敌入侵,倭国人的经验都不算少,也更容易团结起来。

到时候让他们去开荒,去和欧洲移民争夺生存空间,只要双方交手,打着打着就能成为世仇,管委会未来移民过去的大明百姓就能有一个缓冲空间,获得相对安全的区位来加速发展。

当然这计划有点一厢情愿的味道,不过对于管委会来说也值得尝试,反正管委会就是尝试,又没有什么损失,只要舆论做的好,就不怕倭国人不上当。

何况土地是实实在在会给的,这年月土地的吸引力就足够让人去给你卖命,九州大名们能够上当,相信其他倭国大名也会如此,所以这条约一公布,九州大名自然就高高兴兴的签了字。

别说九州大名了,就是德川秀忠对此也是有点眼红的。说好的跟我德川家族合作,咱们一起联手统一倭国呢!

把这些烦人的大名送出倭国倒是没问题,可倭国本身多灾多难,土地产出非常有限,他德川秀忠也想要海外的土地啊!

看着40多岁的德川秀忠像个委屈小媳妇一般用幽怨的眼神看着自己,梁向东感觉浑身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最终也只能在谈判结束后私下和德川秀忠聊了聊管委会的未来规划,大体上忽悠他让倭国大名们去开拓土地,等那些大名们在开拓土地方面死的人足够多了,管委会再扶持德川家去接受,至少理论上来说管委会给予倭国人的土地是不会随便收回的,能够接手的自然也只能是倭国人。

一场谈判就这么被梁向东等人操作成了利益分赃大会,与会各方对于这样一个结果都十分满意。

德川家族稳固了地位,还能拿到更多,甚至有机会统一倭国。

唐人得到了急需的炮灰部队和倭国贸易掌控,也成功引入倭国势力来和其他势力平衡。

九州大名得到了海外土地的许诺,他们的领土可以直接翻倍。

跟随唐人出战的佣兵们能得到唐人许诺的战争收益,这部分钱财彭少杰已经通过盘外局赚出了数倍,幕府和九州大名们也在签署协议的同时表示愿意给唐军军费,所以理论上来说雇佣兵们能拿到的收益远超他们当初出兵时的预想,可以说这一仗打完之后居然没有输家出现。

这种操作对于穿越者来说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做大蛋糕忽悠别人割肉的小把戏而已,可偏偏越是这种不起眼的小把戏,越是容易让聪明人上当,而那些并不是很从聪明的人往往才更容易看清楚管委会的狼子野心。

倭国这一战死了五万人,但是签署这份协议之后,倭国的主流声音里就不会再有人为那死去的五万人发声。

不是倭国幕府和那些大名不够聪明,看不出来唐人这些条约中有很多都是在画大饼。能混成一方霸主的人其实都是画大饼方面的高手,怎么可能因为唐人几句话就轻易信服。

实际上大家还是在努力维持着一个体面,战败者倭国幕府以及九州大名们为了自身统治,也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接受唐人给予的这份体面。

雇佣兵组织者们也是一样,因为直到火箭弹真的在战场上歼灭五万幕府军的那一刻开始,大家才真正意识到了唐人的自信从来都是建立在他们的武力之上的,那些看似惫懒,不太着调的唐人其实都很精明。

人家自持武力还能放低身段给你体面,这种情况下要是还不接受,那才是真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