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异星创业录 > 第四十七章 教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唐云一大早的心情不错,正在数据板上勾勾画画的时候,秀晶领着打着饱嗝的小树走了进来。

“吃的怎么样啊,还适应么?”唐云微笑着询问正要坐在椅子上的小树。

少女慌忙站了起来,还没开口说话就又打了一个响亮的嗝,在场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看起来吃的不错,那一会儿的训练你可得加倍努力了。”

“我会的!师……师傅。”

小树赶紧说道,内心深处补上了后半句——哪怕为了那些好吃的。

“很好,很有精神!”

唐云看着充满斗志的女孩,心中也是一喜,把一个数据板递给了小树。

“因为你没做过神经脊索改造,所以资料我都放在这个数据板里了。

你目前的任务除了修炼以外只有一个——做题!”

小树拿着数据板,一脸茫然的看着唐云。

“可是……师傅,我不认字啊。”

???

看到唐云一脸的疑惑,秀晶在一旁赶紧解释道:

“大人,小树这样的未成年女孩不认字是非常普遍的。

对于平民来说,知识从来就是遥不可及的东西,事实上所有领地的文盲率都非常高,大概有80%的居民不认字,太空中这些拾荒者的的识字率就更低了,可能只有10%的人能做到基本的读写,只有在那些富庶的星都里居民的识字率才会有一半以上……”

这完全出乎了唐云的意料,自打他穿越到新伊甸以后,见到领地上贫民也能熟练的使用数据板、外骨骼等先进设备,下意识的认为这个未来世界的教育水平十分的先进,没想到新伊甸的贫民是如此的焚书坑儒,人均胎教肄业,能看懂领主告示的都算是知识分子了。

至于文盲为啥能够操作那些设备,完全就是唐云自己前世的思维惯性,导致他进入了盲区。这些居民虽然不认识字,但那些基础机械的操作方法都不是很难,照猫画虎就能学会,而且这是新伊甸,加个文字转语音模块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

这种局面让唐云的眉头紧蹙,魔导工业的发展不能只靠他一个人,需要众多的魔导研究员、符文师、魔导技工,需要一整套的产业链和数量众多的技术工人来支撑,这是他前世就明白的道理,身为反抗军,他们当时空有高端战力,但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基地,没有足够的人口、工人、低级研究员,魔导工业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一戳就倒了,始终翻不起什么太大的风浪。

而新伊甸未来的魔导工厂中,哪怕是最低级的工人也不是文盲能够胜任的,而是需要大量的经过文化通识、科学通识、魔法通识培训,能够严格遵守生产工艺指导,并安装了魔导义肢的技术工人。

在唐云的设想中,等他一年后到达【藏府境】后期,才是摆脱目前如同家庭作坊一样手搓万物的契机,如果材料足够,那时候他就能制作出最基本的魔导义肢,打破普通人和超凡者的界限,让无数的普通人加入到魔导机械生产中,让雪球越滚越大。

等到魔导材料的开发有了实际的进展,制造出了魔导义肢实物,能让普通人感受到魔法的力量,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大范围推行科学通识与魔法通识培训的时候,过早的大范围推行这些知识,很可能会加速社会阶层的分化,甚至催生出一批超凡贵族来,那就不是唐云希望看到的事了。

不过事实证明唐云完全就是想多了,新伊甸的贫民别说魔导通识了,甚至连字还不认识呢,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样可不行,居民不认识字,怎么能好好的理解那些行政命令,这会给未来的统治留下极大的隐患。推行全民教育刻不容缓,我们……”

侃侃而谈的唐云说到一半停了下来,意识到了另外一个之前忽略的问题:

“对了,我才想到,镇上怎么一所学校都没有?”

秀晶和哥兹对视了一眼,把为什么居民不认字会影响统治的疑问暂时抛之脑后,反问道:

“大人,学校是什么?”

见到年轻的领主大人面露的疑惑之色更深,连忙继续说道:

“属下人等见识浅薄,从没听说过这种【学校】这种装置,或许老约翰知道。”

唐云看着在场的所有人,盯着他们面色自若的脸庞,一时间分辨不出,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有意和他开玩笑。

随后他拨通了老约翰的通信,还有他通过网络搜索到的诸多资料,才确定秀晶她们并没有和自己开玩笑——

原来这个世界还真的没有学校!

最接近学校定义的就是各大研究所,但研究所与研究所之间,研究所内部的团队之间,总是彼此戒备、提防、攻击,连孩子也不例外,从李秋金的悲惨遭遇中,也可见一斑了。

公共传授知识?

这在新伊甸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知识是新伊甸里仅次于星币的重要资源。

无论平民还是贵族,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拜师。

这种师徒关系广泛存在于各个阶层之中,但是其代表的意义不太一样,贵族之中这种师徒关系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除了获得知识,更多的是获得一个政治联盟。

商贾之中,师徒之间更多的是雇佣关系或者说是合伙人的关系,大家一起赚大钱是这段关系的纽带。而在技术类和为领主服务的这类人员之中,这种关系则复杂了很多,除了人多势众和攻守同盟,还混杂了保险的作用,万一身受重伤或者失宠,有个人可以照顾自己,不至于沦落街头。

而在底层居民里,师徒是含义则更为纯粹一些,收徒就意味着增加了位崭新的家庭成员,这也是小树的亲属们当时敢于赖着不走的另一层原因,师徒就是一家人了嘛,一家人哪会放弃飞船这种“重要财产”的。

但,这里是新伊甸,一个极度畸形的未来世界,如此落后,甚至说原始的师徒制度中,他们用来传授知识的工具是——脑插。

脑插,全名【浸插式脑记忆综合体】,只有皇帝才能制造,属于最高一级的管控物资。能将无数的科学知识,操作知识,都封装在一片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中。

在帝国专属的脑插商店中,传授者和接受者都要经过严苛的备案,以及数个脑部测试后,才能制作或者购买脑插。

脑插的使用并不复杂,传授者将空白的脑插放入右耳后的脑机接口,通过引导程序能将想要传递的知识加密封装。

接受者将封装后脑插同样放入脑机接口,根据本身天赋的不同,会在几天至数年的时间中,逐渐学会芯片中庞大的知识。

于是在这个世界,学校,这个几乎贯穿地球人类历史的机构,消失了,或者说从来没出现。

原因很简单,两种方式的信息传输速度相差太大。

星际航行需要的知识太多了!仅靠口耳相传,书籍,视频,这些速度都太慢了,慢到绝大部分天才依靠这种方式学习一辈子,也不能触碰到某个学科的边界,哪怕极为个别的绝世天才,也仅仅在自己生命晚期能做出一点点成就,就更别说大部分普通人了,那更是学习一辈子都没法掌握宇宙航行基础的空间定位学。

当然,脑插也不是能够轻易使用的,不说其昂贵的费用,购买前那苛刻的注册标准就能卡下去不少人(缴纳足够的星币后这个标准是能够放宽的)。

其次是能够封入脑插的都是非情绪记忆,人类很难区分情绪在记忆中的比重,所以封入的记忆经常会产生一些缺失。

这些都完成了,接受者的个人天赋对于知识的吸收速度也是决定性的因素,天才一年吸收的知识远超过普通人数年或者十几年的。

哪怕你真的是天才,脑插的使用依然不轻松,因为这本质是向你脑中移植的一份记忆,哪怕这些记忆并不是一次性载入,但头晕呕吐、轻微的幻觉和生活习惯改变依然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唐云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这个事实了,掌握着如此高级,如此先进的知识传播手段,世界上80%的人居然还是文盲。

这些权贵有意的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使得有机会使用这项技术的人不是其他权贵,就是作为赏赐给予权贵的附庸们,以便更好的作威作福。

现在,自己想要用脑插这种方式给小树灌顶的话,还得两个人跑回欧拿蒙星都,前前后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星币搞定前后的关系,传授的知识可能还会缺少一些,留下隐患。

除非自己拿到这么一套系统,不然想要通过这种方式给领地全体居民扫盲,更是天方夜谭。

一大早的好心情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唐云敲了敲手指,对着现场领地的高层说道: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领地上第一所学校了。

选址修建让维加来负责,占地不要太小,至少能容纳1000人,具体建造规则我发给他。

老约翰你去找几名教师,教材我来写。”

一直挂在通讯中的老约翰狠狠的吸了一口冷气。

“大人,您的意思是说让这几个‘教师’来教足足一千人?”

“别这么大惊小怪,未来我们还要招募更多的教师,向整个领地的人传授知识。”

“整个领地?还要更多?”

老约翰已经被唐云的想法吓到几乎忘了怎么呼吸。

“大人,我到哪儿去给您找这么多的教师,哪怕我把实验室这些研究员们都加起来也不够吧。”

“不需要水平太高,能教基本的读写就行了,比如援建团里那些工程师就行。”

老约翰听到这儿,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工程师?这到好说,我们正在等待通过奥吉星座的边关星门,这边正要打仗,招募一些准备跑路的工程师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工程师真的就可以了么?”

唐云对此深信不疑。

“当然没问题,教师就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