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齐襄 > 第四章 上半) 齐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诸儿从高府返回,便一头扎进了竹卷木牍之中。

孟姜研好了墨汁。

“兄长,请用。”

“喏。”

诸儿用羊毫制成的毛笔蘸取了浑黑的墨水,在竹简上落笔。

孟姜也在一小片木牍上写着些什么东西,时不时抬起头来,思考一下。

“兄长,请问碱液是何物?”

“碱液?草木灰水、石灰水之属。”

孟姜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不做声了。

诸儿于是把注意力移回眼前的案牍。

老高子那边,自己既已夸下海口,自然要对所出之言负责。

定要拿出一个让公孙受无法反驳的提案。

在齐侯的重点培养之下,邦国之事,诸儿早已烂熟于胸。

正如公孙受所言,齐国对外用兵,阻碍有三。

其一,粮食储备不足,经不起长期消耗;

其二,青铜兵器匮乏,对上富裕的纪军装备的铜甲,必然要吃大亏;

其三,承平日久,军械维护和人员训练都需要大笔支出。

不知是当初武王灭商之后,担心太公望的后人继承先祖的武德,反过来危害王室,还是太过信任吕氏一族的军事能力,认为不需要倾注太多的资源,神奇的师尚父能帮自己解决一切困难。反正齐国最初的封地营丘,也就是临淄的前身,以此时的观点来看*,周围的战争资源极为匮乏。

在这个时代,齐国的国土形状与就像横过来放的埃及。都是沿着大河两岸的一条窄带,加上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带。上古四渎之一的济水,便是齐国的尼罗河。

只是,与埃及不同,齐国占有的这片冲积平原,并不是什么土壤肥沃、物产丰饶的宝地,而是成片的盐碱地和贫瘠的耕地。

不得不说,齐国人能够靠种地养活自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至于兴兵征伐,上万人的青壮劳力脱产个一年半载的,那恐怕回头就要饿死人了。

除了粮食之外,齐国还缺一样重量级的资源。

铜。

铜是这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没有铜,强国便无从谈起。

可惜的是,齐国境内,真的连一座铜矿都没有。距离最近的郱邑铜矿,好巧不巧就掌握在纪国手里。

齐国的先公面对东夷联军的入侵,只能哭着向王室求援,仰赖师俗、史密从陕南带来的精锐王师,又进行全国的总动员,齐候的国师、大夫的族徒、边鄙的遂人悉数上阵,才在长必取得大捷,免于被灭国的命运。

正是由于战争资源的匮乏,齐国总是极力避免冲突,堂堂师尚父之国,传承着太公的韬略之术,居然活成了一个受气包。三百多年前,为武王前驱,翦灭殷商的那把利剑,于是乎朽烂在这东国之地。

士卒的训练成了礼仪性质的表演,军队的架构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变迁。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虽有战车五百乘,但几十年来出动从不超过二百乘。那些储备的战车,就存放在武库中吃灰。

战车一旦长久不保养,且不说配套的战马有时候凑不齐,外装的漆皮也要脱落,木制的构件要发霉虫蛀,青铜铸造的车轴和车毂要锈蚀,甚至显出文物出土时的那种铜绿色。

这样的战车拉出去作战,在路上就能颠散架了。

除了战车之外,甲、胄、弓、盾、矛、戟、戈、剑等等,各有各的保养需求,绝非一日制成,就能终生免修。诸儿曾在太庙的武库之中亲眼所见,朽烂了的剑柄,鼠咬过的皮甲,生锈了的矛头,走形了的弓臂...

修缮这些玩意儿,得要耗去多少经费!

诸儿头昏脑涨。

扬起头来,活动了一下脖颈,用双手食指的关节揉了揉眉头处酸胀的攒竹穴。

这种时候,要是有杯提神醒脑的茶水就好了。

唉。

诸儿轻轻叹了口气。

孟姜听得分明,放下了手中的木牍,踱步到诸儿的身后。

诸儿头顶束冠的颈带被解开,孟姜把那顶鹿皮制成的冠轻放在一旁的木架上,又抽去了固定发髻用的玉笄,于是诸儿的发髻便自然而然地散落开来。

披散着头发,转头望了望孟姜,那边清澈的嗓音止曰:“兄长自行其是。”

说着,便用十指在诸儿的头顶按压起来。

诸儿闭上眼,道:“我小憩片刻。”

“如此甚好。”

“兄长所虑何事?”

孟姜手上的动作并没有停下。

“我思高子之言,”诸儿答道,“如何方能使齐国国富兵强。”

“太公所遗之术不足用?”孟姜有些好奇,又有些难以置信。

一直以来,孟姜也在修习太公的遗篇,思考方式与诸儿颇为接近,只是诸儿脑中还多了一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而已。

养成了路径依赖可不好,就如同齐国这个邦国一样。

“然也,太公之术亦非灵药,凡事可以借鉴,不可以盲从。”

“喏。”孟姜点了点头,表示受教。

“兄长既言,可以借鉴,何不以太公之法比之如今之事,观二者有何异同?如此,则思虑明晰,条理清楚。兄长意下如何?”

“善。”

确实是个好办法。

诸儿对贤明的妹妹报以微笑。

深吸了一口气,直面那些成堆的案卷。

太公之法...当年太公望是如何治理齐国的?

齐地的土地如此贫瘠,太公见了都直摇头。

周人传统的农业立国之法是行不通了。

齐国定下的国策,是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齐地的物产与中土大不相同,决定了齐国能与中土互通有无,发展商贸。

齐国之所以为“齐”,与那条贯穿齐国全境的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齐国,就是济水之国。济水水道往来的便利,使齐国的商业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

那么,齐国的优势产业,值得中土诸国掏出手中的资材进行交换的物产,是什么呢?

答曰:渔盐、锦绣。

齐国的土地贫瘠,是因为海水的侵袭。若不是濒临渤海,也不至于有此忧患。

既然濒临渤海,那么靠海自然是要吃海的。

温暖湿润的春秋时代,渔业资源比后世更加丰富,渔汛之时,捕鱼的小船在鱼群中穿梭,就好像行进在鲜鱼铺成的银毯上。种粮吃不饱饭,可以考虑下海捞鱼。

渤海之畔,东夷的盐民世居于此,以晒盐或是煮盐为业。

盐毕竟是不可或缺之物,尽管辛苦,但获利还是丰厚的。相比于齐国的海盐,内陆那些池盐不仅开采成本高昂,产量不如齐盐,而且运输不便;

渤海汛期打捞上来的海鱼,用原产的精制海盐腌制,就成了齐国行销天下的拳头产品之一——

咸鱼。

除了鱼盐之利,齐国纺织产业也是一绝。齐地的女子善于纺织,上千年来一直如此。耐盐碱又耐贫瘠的桑树,生长的气候条件也都适宜,是历史和自然的双重选择。

太公来此,对东夷之人织锦的技艺赞不绝口,当即定下国策,将锦绣生意作为新生齐国与渔盐并重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行扶持。不同于其他地区主打耐用实惠的纺织品,齐国织锦的竞争力在于极致的技巧和华美的纹绣。

中土各国虽然嘴上嘀咕着齐锦华而不实,钱袋却很诚实地向齐国敞开。当中原的贵人们在封地扎下根基,终于有了家底,准备享受生活的时候,齐国的织锦便是那些余钱的一大去处。纱、缟、纨、绮、锦、绫、帛、罗、绢诸多品类,皆在泰山以西畅销。

齐国的海盐、咸鱼和华锦溯济水而上销往中土,而中土的粮食和铜钱则顺流而下运往齐国。

齐国的商品销售状况良好,收入不菲,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看起来是多么美好。

诸儿两下比对,没有在其他的方面发现异常。

问题,就出在进口的环节上面。

列国都知道齐国缺粮缺铜,即便是最老实的宋国人都学会了坐地起价。

粮食还算好,毕竟本国人的需求放在那里,列国也不敢太过分了,而铜...

齐国没有铜矿,自产率等于零。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铜料附加值过低,不符合产铜方的利益,是不会进入市场的。

只有君主赏赐给臣下,专门要使臣下吃到其中的实惠,才会出现直接赠予铜料,赐“黄金若干斤”的情形。

在市场上流通的铜,要么是铜钱,要么是铜器。

铜本身就很昂贵,而通过贸易所获取的铜身上总是带着极高的附加价值,或者是铸币者收取的铸币税,或者是铸造者的工本费。

这样一来,齐国依靠贸易所能获取的铜料的总量远远比不上各个富铜国开采冶炼铸造一条龙下来的产量,更不要说列国的故意压价抬价,扰乱市场之举。

由于齐国没有铜矿,自然也养不起大规模、高精度、优质量的冶铜铸造产业。于是乎,凡是铜器的铸造工序,一旦与齐国搭上关系,人工费不说涨个十倍,五倍总是有的,原料的价格还要另算,自然也是要加价的。

不服气的话,就请齐国人自己想办法把手头的铜料保质保量地熔铸成想要的兵器罢!

临敌搏战之时,铜兵的铸造工艺不过关,被人割了脑袋,再来后悔没付这点人工费,晚啦。

诸儿想起当时订制自己这柄佩剑之时,那个宋国铜匠的那副小表情,不由恨得牙痒痒。

到头来还是乖乖付了五倍的工钱。

可恨!

原料的缺乏加上工艺的缺失,甚至于齐侯本人吃饭的鼎和簋,都比列国的小上一号。

诸儿不由得叹了口气。

东南的纪国倒是保有着一座丰产的铜矿。

不收下纪国的铜矿,齐国永远只能为中土诸侯煮盐捞鱼,织布纺纱。

计将安出?

诸儿大致有了主意。

首先,还是得搞钱。

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