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1章 去学佛法

建文帝年间,朱棣起义,击败了耿炳文这位仅存的几位将军,然后以肃清奸佞之名,率军攻破了南京。

朱棣听从黄子诚的劝告,派了李景隆率领五十万雄兵,这支雄兵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全副武装,与朱棣的五万人马对峙。

而且,由于对李景隆的看重,朱允炆更是将李景隆留在了河岸上,并以“捧毂推轮”的方式,给予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而李景隆又做了什么,明明是十比一的兵力优势,这一战本来是毫无胜算的,可是李景隆却用他那巧妙的战术,将五十万军队连同所有的后勤物资一网打尽,让本来就缺少粮食、人手、马匹、兵器,几乎一无所有的朱棣,瞬间变得财大气粗。

朱允炆并没有将这场惨败归咎于李景隆,反而将李景隆的军力不足归咎于他的军力不足,于是,他授予了李景隆“专征伐”的权力,并赐予了他箭术和箭术,然后,他又为李景隆调集了六十万大军,准备再次进攻朱棣。

而结局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五十万人对五万人,尚且无法取胜,现在朱棣手握重兵,那就更不用说了,李景隆的大军被杀得溃不成军,建文皇帝的大军死伤无数,反倒是朱棣的大军气势正盛,直逼应天城。

这个时候,最荒唐的事情发生了,朱允炆并没有责罚李景隆,而是让他镇守城门,到那个时候,建文麾下还有大量的兵力,再加上应天城的坚固防御,只要撑到朱棣的粮食消耗殆尽,就能化解这次的危险。

但李景隆登基后,却是不费吹灰之力,不费一兵一卒,更不费一枝一枝的射杀,就让谷王打开城门,让他的军队进入城内。

朱棣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李景隆,而李景隆也因此得到了大明军神的称号。

甄武有些疑惑的看着这个大明的未来军神,他很想询问一下,五十万人,怎么可能战胜五万人,不过甄武也明白,这个问题不可能得到任何的回答,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预知未来的。

“干嘛老看我?”

可能是被甄武盯得久了,那小李景隆也有点难受,当下就不乐意了。

“没事,没事,有劳你带路。”甄武想到了自己要做的事情,连忙道。

李景隆冷哼一声,然后就是直接走向了大营,甄武、赵武也是紧随其后,两人都是一脸的疑惑,不过此时似乎并不是训练的时间,大营之中一个人都没有,李景隆用他那稚嫩的嗓音开口道:“陛下让人送来令牌,让人从大营之中抽调出一支军队,我这就送两位过去。”

甄武微微一笑:“这件事,我可以向你请教一些事情吗?”

“说!”李景隆止住身形,盯着甄武,眼中露出疑惑之色。

甄武对军队的训练一窍不通,就算是要学,也要先了解一下军队的训练方式,然后再做打算,而这位李景隆,又是将军之家,从李景隆的言行举止来看,应该是从小就在军队里长大的。

既然这样,不如甄武去找李景隆问问,于是甄武微微一笑,说道:“敢问小将,现在大明兵马作战,用的是怎样的阵型?”

李景隆冷笑一声,傲然道:“这个问题我可答不上来,现在大明军队中,最常用的战术就是弓箭手跟在后面,百步以内就能放箭,炮手跟在旁边,六十步以内就能开火,剑客跟在前面,一只手持盾牌,另一只手握长矛,将长剑插在腰间,用盾牌挡住敌人的箭雨,当敌人靠近三十步时,用长矛抵挡,一旦双方相遇,就会拔出长剑迎敌!”

李景隆之所以能坐上大明的军主之位,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得到了朱允炆的信赖。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就连李景隆都被人指责要杀鸡儆猴,朱允炆都没有动手,反而一次又一次的放了他一马。

这并不是说朱允炆心慈手软,也不是说朱允炆心慈手软,而是说,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在朱元璋卧床不起的时候,他就知道朱允炆会成为下一任皇帝,所以那天,朱元璋把朱允炆叫到了身边,让他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特别是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会怎么做,会怎么做。

朱允炆的答复是:“以德报怨,以礼待人,不能剥夺他的土地,也不能剥夺他的人才,更过分的话,他会对他发动战争。”

朱元璋一开始还挺开心的,但后来朱元璋死了,朱允炆继任皇帝,他要做的就是铲除西域的事情。

皇帝的心思,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朱允炆并不是一个懦夫,也不是一个善良的皇帝,所以,他失去了皇帝的位置,也只能怪朱允炆自己。

引起靖难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姚广孝这个贪得无厌的人怂恿朱棣叛变,另一个就是这次的夷狄之争。

清剿番邦是自古以来的事情,但朱允的做法实在是太狠了,短短两年时间,清剿了五个番邦,一个杀了,两个关了,还有一个被放逐了,这让皇族很是不爽,也给了朱棣找麻烦的机会。

不过,那个时候,大明有没有这个需要铲除西域?

朱元璋建立了“封诸侯而不封诸侯”、“封疆而不封地”、“享俸禄而不治理”的藩王制。

可以说,这些诸侯们虽然得到了自己的封地,但是他们没有任何的赋税,也没有任何的管理权,只有一个小小的军权,那就是被削掉了三次。

从朱元璋的观点来看,他认为大明的封疆大吏是必须要建立起来的,因为大明的首都就在长江之上,军队的中心就在长城之上。

于是,政治和军队的中心就分开了,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容易的办法,当然就是迁都。可问题是,迁都是一项浩大的事业,大明建国之初,根本无力完成,因此,他们不得不面临着将军权和政权分开的现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诸侯分成几块领地,就成了无奈之举。很明显,大明帝国的核心是长江,而大明帝国的核心是长城。君王的儿子,兄弟,舅舅,不在长城前线坐镇,还能在哪里?连自己的亲儿子,亲哥哥,亲叔叔都不能相信,难道就不能相信别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