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王门庶子 > 第三百零七章 攻伐大理(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零七章 攻伐大理(五)

第309章 攻伐大理(五)

修路这一条尽管因为劳工的问题,受到了董和一番阻扰,还是达成了协议。

大理使臣其实很明白,劳工问题的本质是朝廷与大理方面争夺人心,一旦朝廷修路使用百姓发给工钱,以后大理再想征发免费的徭役,就会受到各种阻挠,甚至还有可能将百姓逼反。

这就是利益的考量,朝廷虽然在修路上花了不少钱,但是这些钱不是白花了,路修好了不但使朝廷对控制边疆之地的成本更低,而且还能得到百姓真心的拥护。

这样的做法,看起来成本很高,实际上却是最节省成本的一种控制方式,等到大周百姓与边疆百姓慢慢融合,再进行改土归流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至于大理的小朝廷,等到百姓对其离心离德的时候,就算朝廷不说什么,他们也会主动提出将西南边疆交给朝廷管理。

与其让百姓人人憎恶,将其赶下台,还不如早早将权力将出去,还能在朝廷中卖个好,落个富贵闲人的日子。

虽说这样的日子,比起手握生杀大权时候不如,也好过日日提心吊胆,担心有一天愤怒的百姓冲进大理,将他们这些肉食者打死。

接下来双方的谈判越发的顺利,对于曹彬与呼延标提出的开矿权、移民权、通商权、招工权等等在后世看来都是不平等条约的条件,大理使臣反倒没有表现的那么坚持,远不如称臣与筑路招募劳工反对的激烈。

在大理使臣的眼里,这两样是能动摇现在大理国这些统治基础的条件,而其他条件比这两项条件那就不值一提。

当条约文本一式两份,分别送到成都与京城后,无论宋文远还是皇帝都对谈判结果非常满意,都没有想到谈判竟然如此顺利。

一个半月后所有文本都用印完毕,形成了正式的文本后,呼延标做为大周第一任彩云之南总督正式走马上任。

紧接着,大周的各个工程队开始陆续开往大理与善阐,两条高等级的官道开始规划,一条从大理通往成都,一条从善阐通往叙州。

宋文远特意将善阐改名为后世的名字,并将云南总督府设在昆明,昆明的地形比起大理更适合发展工业,而不是大理那般山水相夹,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

对于云南该如何发展,宋文远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那就是大力发展种茶业,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叶生长,后世着名的普洱茶产地就是云南。

只要云南红茶产业发展起来,近可以辐射高原,以及身毒等地,远可以远渡重洋,直接销售到西夷的老家。

只要全天下都形成饮茶文化,还有咖啡什么事。

除了少量适合农场化种植的土地,用做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其他土地还是算了吧。至于云南的粮食供应,不是还有巴蜀这个天府之国供应吗?

最难解决的还是本地的山民,毕竟整个云南八成以上都是山地,大多数百姓都生活在大山里,这些百姓一辈子能走出大山的机会都不多,如何让这些山民自愿走出大山,是摆在大周面前的一道难题。

眼下宋文远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首先想要这些山民能够为大周所用,语言关就是最难克服的一关。

更别说百姓经年累月养成的生活习惯,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面对这些困难,宋文远眼下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通过利益诱惑,吸引这些山民下山,同时积极将一些生活贫苦的山民移民到南洋各个大周获得的土地上。

除了这些办法之外,云南还有对大周来说非常重要的物资,那就是铜铅矿。总体来说大周是一个缺铜的国家,不然历代王朝多以铜为货币。

不过云南却是大周为数不多铜矿比较丰富的地区,利用好云南的铜矿,对于大周目前还是铜本位的货币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对于大周来说铜就是钱,可以说能够练出多少铜,就能发出多少钱,适当的通货膨胀,还能适当地刺激大周的经济发展。

在大周将云南掌控到手中之后,大周的专业探矿大匠,便被安排到云南各地进行探矿,随着一座座的矿山被发现。

越来越多的中原百姓被迁徙到云南进行采矿作业,由于宋文远以及皇帝对工匠的支持,大周的采矿技术正在飞速提高,各种关于采矿的新技术不断涌现。

大量的中原百姓移民到云南,与当地的百姓融合,渐渐形成了云南独特的移民文化,极大地改变了云南当地的人口结构。

这种改变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发生,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悄然改变着云南百姓的向心力。

随着官道工程大量铺开,优先使用本地劳工的政策,让云南本地百姓尝到了甜头,在工地上干的时间长了,没有人愿意离开。

这些劳工从刚开始的临时民工,逐渐变成了建筑队的正式工人,因为老百姓们发现,正式工人的待遇要比他们这些临时工好。

比如正式工建筑队会发工服,一些特殊的节日还会发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临时工却没有。临时工的待遇就只有每日的工钱,以及一日三餐和住宿。

本来刚开始的时候,劳工们还很满意,因为他们第一次给官府干活拿到了钱,这是破天荒以来的第一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工们渐渐发现有些人跟他们干一样的活,却享受不一样的待遇。这就让一些劳工心里不平衡了,他们找到工地要说法,工地的负责人便将临时工与正式工的区别详详细细地讲一遍。

之所以一开始没有直接提正式工这件事,是因为老百姓都是盲目的,在没有形成对比之前,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正式工与临时工的区别。

只有他们自己发现了区别,并且主动要求之后,再勉为其难的答应,才能让这些成为正式工的劳工更加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