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世宗福临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左良玉之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五章 左良玉之死

第116章 左良玉之死

李自成休整了两天时间,又和之前一样,将搜刮而来的物资带走,随后一把火将承天府的治所钟祥城烧掉。

从钟祥到武昌,需要经过京山,应城和汉阳等地。左良玉调集了好几个营的士卒,分驻三地。沿汉水和府河一线布置了不少舟师,防备李自成渡河。

左良玉的八十万军队,分为了三十六大营,大的营一营三四万兵马,小的营还不到一万,只有数千。

前五营是左良玉的亲兵,为了显示自己抵抗李自成的决心,左良玉将亲兵第五营派了出去,就驻扎在京山县内。

此时的左良玉,更像是一个大军头,下面的各营大将相当于小军头。除了五个亲兵营,左良玉的掌控能力还在,其余三十多个营的掌控力有限。

被左良玉安排的几个营,见左良玉连自己的亲兵营都派出去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带着自己的兵马前去抵抗李自成。

自以为将西边的事安排妥当,左良玉的重心又回到了东下这件大事上。马世英因为得到了江北四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的支持,弄了个拥立大功,以至于能够驱逐史可法,成为内阁首辅。

左良玉虽然因为年纪大了,没有了收复中原的野心,到还是希望自己的官职能够更进一步,也能够当当内阁大学士。论实力,他拥兵八十万,江北四镇加起来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凭什么这个兵部尚书、内阁首辅不能是他?

大明实行两京制,南京同样设六部,以兵部尚书为首。一开始南京兵部尚书是史可法,无论是官职还是资历什么的,史可法都是南京城里的头号人物,按理来说,南明的内阁首辅非他莫属。

只可惜在拥立的问题上,史可法出了大纰漏。不仅兵部尚书的职位没保住,连京官都不是了。

可法遂请督师,出镇淮、扬。

如今南明朝廷的内阁首辅,兵部尚书是有拥立之功的马世英。而马世英当了内阁首辅后,第一时间启用了阮大钺。

无论是马世英还是阮大钺,都和东林党人不对付。尤其是阮大钺,先依附东林党,后来见魏忠贤势大,又依附阉党,被崇祯下诏永不录用。

两人可以说是和东林党势成水火,偏偏左良玉和东林党的人关系密切。左良玉当初能够当官,还要多亏东林党人侯恂的举荐。

左良玉手握重兵,还和东林党人关系密切,自然遭到了马世英等人的防备。二人担心东林党人依靠左良玉跟自己为难,口头上虚伪地跟良玉结交。暗中忌恨他,并修筑板机城作为向西防御的屏障。

左良玉曾对部下叹道:“今西何所防,殆防我耳。”

左良玉决心东下,还和担任监军御史的黄澍有关。时任监军御史的黄澍。仗着左良玉的势力,当面顶撞了马士英、阮大铖。

马世英因此怀恨在心,等到黄澍返回武昌后,便立刻派遣锦衣官员前来逮捕。

对于马世英的这种行为,左良玉视为对他的挑衅,丝毫不理会前来抓捕的锦衣卫官员,出手庇佑黄澍,不肯将其交出。

黄澍见马世英如此小肚鸡肠,于是串连其他一些将官,天天请良玉出兵清除皇上身边的奸佞。这个奸佞是谁,黄澍虽然没人明说,但是大家都知道是马世英和阮大钺。

一开始左良玉有些犹豫不决,没有答应。贸然参与党争,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久,“太子案”发生,黄澍借此机会激发大家的怨气,借以报复马世英,召引了三十六营大将与自己结盟。

“诸位,福王非陛下子,本不当立,当立者乃太子也。太子自北而来,尝尽千辛万苦,本应登基为帝。只可惜朝中奸佞当道,为一己之私,拒不承认太子身份,反而指使部下党羽,诬指太子为贼人假扮。”

“先帝待吾等不薄,吾等怎可眼睁睁的看着先帝嫡长身陷囹圄,命丧奸佞之手?黄澍不才,虽是一介书生,却也愿效终军之志,向将军请命,率军东出,执奸佞问罪于君前。”

左良玉手下的部将早就看不惯朝廷那些人作威作福了,被他这么一撺掇,顿时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刻杀向南京,救出太子,另立新帝。

几十个人一同向左良玉请命,反而坚定了左良玉清君侧的信念。一个是在湖北和李自成打生打死,一个是去江南繁华之地作威作福,傻子都知道怎么想。

当天,左良玉便发布檄文,以清君侧之名,率部东下,讨伐朝中奸佞马世英。

武昌到南京,只需顺长江而下。左良玉只留下一部分兵马防备李自成,带着其余所有人,顺江而下。

从汉口到蕲州,站满士卒的各种舟船遮天蔽日,排了整整二百多里长。

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此时左良玉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船上的颠簸更是加重了左良玉的病情。出了武昌后,左良玉整日躺在床上,很少在将士面前露面。

而负责防守李自成的几个营,听说左良玉跑了后,也没心思守城了。要么带着部下跑了,要么干脆投降了李自成。还有一部分人,抢了不少渔船,也要跟着左良玉去南京吃香喝辣。

“老爷,九江到了。”一个跟了左良玉几十年的老仆将左良玉唤醒。

左良玉悠悠转醒,还有些没回过神来,老仆将抵达九江的消息又说了几遍,左良玉才反应过来。随后强打起精神,让老仆给他沐浴更衣。

“去请袁督师至吾船中一叙。”

左良玉口中的袁督师名叫袁继咸,如今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等处军务。

袁继咸对于左良玉邀请自己所为何事心知肚明,他本人虽然也怀疑是马世英不承认太子,但清君侧之事却非他所愿。

“昆山,如今鞑虏已占据北直隶,河北,山西,山东四省。中原百姓民不聊生,此时此刻,你我应当戮力同心,以图收复中原。实在不该擅动刀兵,行清君侧之事。”

“此事,只会让北虏得利。如今大敌当前,我希望昆山你能以民族大义为重。”

“督师不肯随我一同清君侧咯?”左良玉哪里肯听袁继咸的劝。

“此事,袁某断不可能同意!”

“你!”

二人不欢而散,左良玉桌子一拍,就叫人送客。

左良玉的部将郝效忠,暗中进入九江城,在城中纵起大火。

左良玉站在船上,看着九江城里火光冲天,悲愤的说道:“予负袁公!”

气血上涌,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随后咳血不断,连吐几升血。

是夜,左良玉卒于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