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世宗福临 > 第一百三十六章 黄得功归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六章 黄得功归顺

第137章 黄得功归顺

多铎攻下和州城后,没有做过多的停留,领一众将士乘坐舟船向南京逼近。不过走的时候将黄得功的部下全部给带走了,只留黄得功一个人在和州城养伤。

给和州城留下了五千兵马,一万民夫,交由洪承畴统领。

大清的民夫,可不是一般的民夫,都是在农闲时候接受过训练的人。只需要稍加调教一番,就能送上战场。再加上有洪承畴这位练兵大家在,可保城池万无一失。

说来也好笑,多铎留洪承畴在和州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防备南明军队,而是出于谨慎考虑,让他负责保证粮道的畅通。

不是多铎自大,看不起南明的军队,而是他们的确不成气候。朝廷军费支出不在少数,养的兵却是一言难尽。

南明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左良玉和江北四镇五个大军头手中,这些大军头下面又是若干个小军头。四镇里黄得功对南明朝廷还算忠心,虽说有时候也会不把朝廷诏书当回事。

但只要有人以大义来规劝,他总会心服口服,立马改正。不然之前和高杰发生那么大的恩怨,也不会愿意接受史可法的调解。

与黄得功相比,其他三个军头和左良玉,完全属于调宣都不怎么听的地方军阀。尤其是左良玉,在北来太子案爆发后,弃西边局势不顾,尽起湖北之兵东下清君侧。

左良玉这一动,西边的防御荡然无存,朝廷还得从江北四镇调兵去抵御。原本还算防御得当的边墙,变得千疮百孔。

公然起兵反叛朝廷,这就是南明朝廷的军队。左良玉死后,左梦庚继续东下清君侧,被黄得功击退,最后只得选择向多铎投降。

多铎呢,本想拒绝左梦庚的投降,他现在可看不上南明的军队。

和原时空的情况有所不同,如今均田政策让广大百姓归心,大清能够征调的军队远比原时空要多。这些都是有地的良家子,用起来可比几个军头手下的兵痞油子要好得多。

两相比较,多铎自然会选择征用成本不大的百姓,而不是收服嚣张跋扈的军头了。可是洪承畴却建议多铎接受左梦庚的投降,原因无他,朝廷需要水师。

多铎权衡一二之后,便接受了左梦庚的投降。至于黄得功则不同,多铎想主动收服他,一是看他忠勇,二是因为他出身辽东。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后面这个,黄得功出生于开原卫,离盛京不远。用汉臣的话来说,多铎和黄得功算是同乡。

历朝历代,当权者对待同乡之人,总会比旁人要高看一眼。

古声古色的房间里,洪承畴正在自己和自己下棋。一只手捧着书,一只手执棋,推演下一步该如何走。

忽然门被推开,一位亲兵走了进来:“将军,那位黄总兵醒了。”

洪承畴哦了一声,问道:“他没寻死觅活吧?”

“怎么没有呢,一醒来就到处找刀子,没找到就想着咬舌自尽,要不是我们几个看着,恐怕就让他给得逞了。”亲兵如实的回答道,随后又将黄得功醒来后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向洪承畴禀报了一遍。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数读书人。”洪承畴摇头叹道。黄得功没读过什么书,却也知道忠君职守,被俘后想着殉国。而那些饱读诗书的官员,李自成来了欢迎李自成,大清入关就摇身一变,欢迎大清。

苦读十几年,好不容易看中举人进士,为官一方,自然不想轻易失去这层官身。若不是大清执意推行均田和士绅一体纳粮,极大的触碰到了那些文官的利益,他们也不会想着与朝廷对抗。

只要能捞钱,给谁当官不是当呢?

“诶!何苦来哉!”洪承畴长叹一声:“走,去看看这位黄总兵。”

黄得功的房间离得不远,走几步就到了,洪承畴推门一看,发现黄得功被绑在床上,嘴里也塞着一团布,防止他咬舌自尽。

洪承畴挥了挥手,示意几个亲兵出去,随后搬了条凳子坐在床边,看着有些激动的黄得功,说道:“愿赌服输,你输了比斗,就应该按照事前约定,归降于大清,为什么要寻死呢?”

“呜~呜~”黄得功嘴里塞着布团,话根本说不清楚,传到洪承畴的耳中,就只剩下呜呜声。“我可以帮你取出布团,但你不能咬舌自尽。若是伱同意,就点头,若是不同意,就摇头。”

“我相信以黄总兵这般的为人,不会说话不算话吧?”对待像黄得功这样的人,激将法格外好用。见黄得功点头,洪承畴扯出了布团:“现在没有布团了,你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

“我黄得功虽然没读过书,却也知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道理。是先帝提拔了我,我自然该为大明尽忠效死。”

“将和州城献与你们,我已经完成了我的赌约。如今我要为大明殉国,你们为何要阻拦我?”

“你说的先帝是前明怀宗庄烈皇帝吧?”

怀宗庄烈皇帝是福临迁都以后,给崇祯上的庙号和谥号。见黄得功点头,洪承畴继续说道:“我且问你,我大清天子,乃前明怀宗庄烈皇帝之亲婿,其关系较朱由崧来说,孰近?”

黄得功愣住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洪承畴。论亲疏,福临和崇祯是翁婿,而朱由崧和崇祯是堂兄弟。翁婿和堂兄弟相比,自然是翁婿关系更加亲近。

“你说是先帝提拔了你,那你更应该为我大清效力。因为你所说的先帝,他两个女儿,一个为我大清皇后,一个为我大清贤妃。”

“你所说的先帝,三个儿子,长子朱慈烺,次子朱慈炯,三子朱慈炤,三人都在我大清为官,都被我大清天子敕封为一等公。”

“我大清天子还为你口中先帝的长子赐婚,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不比只知在宫中享乐的朱由崧更值得你效力?”

“我听说朱由崧登基以后,便大选秀女充斥后宫,这样的昏庸之人,值得你效忠吗?”

“我大清入关以后,严守军纪,与百姓秋毫无犯。再看看你们的军队,毫无军纪可言,就说与你有怨的高杰,进城不成,竟然纵兵攻城。这样的将领,放在我大清,只有死路一条。”

“李自成退守北京之前,纵火焚烧宫室。我大清迁都以后,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燕京。按理来说,迁都以后,应当修缮宫室,可你知道我大清天子是怎么说的嘛?”

“怎么说的?”

“陛下说,宫室不急着修缮,等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了,再修缮不迟。截止到现在,都未曾大兴土木,将被焚之宫室修缮。”

“朝廷力行均田之策,顺天府皇庄本应归皇室所有,陛下下旨尽数分给百姓。就因为均田之策,我大清能够随时征调三十万民夫出来用于南征。”

“黄总兵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去大营里走走,去问问那些民夫,看他们之前是不是旧明百姓,大清有没有给他们分田。”

“豫亲王觉得你有才,才想着招降你,换作其他总兵,他看都不会看一眼。”

听了洪承畴的话,黄得功真的往大营里走了一遭,去询问那些民夫分田的事,得到的答案果如洪承畴说的那般。甚至为了方便百姓耕田,还从草原购买了大量的牛,免费租给百姓耕田。

想了一晚上,黄得功最后下定决心,剪去头上长发,正式归顺大清。

洪承畴见到黄得功,指了指一旁的座椅,让他坐下。“这才对嘛黄总兵,以后就同朝为臣了。”

“以后还请洪尚书多多提携。”

“好说好说!”

“洪尚书,今天过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请尚书您赐教。”

洪承畴说道:“黄总兵但说无妨,洪某必定知无不言。”

“就是,若我以后去了京城,能否拜见承恩公他们?”

“承恩公应该没问题,奉恩公和安乐公恐怕黄总兵轻易见不到。”

“哦,这是为何呢?”

“两位一等公尚且年幼,需要在尚书房里陪陛下一起读书,直到他们年满十五。尚书房的规矩森严,所有学子皆须住在学堂内,平时不得外出。”

“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学堂休假,只有这两天,你才能够见到奉恩公和安乐公。”

“其余时候,别说是你,就连皇后娘娘和承恩公都见不着他们。”

黄得功恍然大悟,他还以为清廷对崇祯的三个儿子管理的非常严格,不允许汉臣与之接触呢。“原来是这样,没想到两位一等公竟然还能陪陛下读书,真是让人羡慕。”

能陪皇帝读书,关系肯定不会太遭。“洪尚书,您所说的尚书房,录取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呢?”

洪承畴闻言一笑:“怎么,黄总兵也想把子嗣送进尚书房读书?”

黄得功憨厚的笑了笑,连连摇头:“不敢不敢,我一介降臣,怎敢做这个打算。”话虽是这么说,但黄得功的表情还是暴露了他的想法。

“说实话,我也想!”

谁不想把子孙送进尚书房陪皇帝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