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世宗福临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陛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0章 陛辞

正旦日的大朝会结束,福临给所有臣子放了两天假。过年嘛,不出事就好,该休沐还是得休沐。辛辛苦苦忙了一年,不能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臣子们能休沐,不代表尚书房和羽林学堂的学子能够休沐。他们每个月固定休息两天,十五一天,二十九或者三十一天。

其他时候就只有正旦,万寿和冬至三大节日能够休息一天,就连本人生日那天,也不能休息。

宴会结束后,福临来到了乾清殿,两宫太后还有他本人的后妃都在。乾清宫里同样杯盘狼藉,刚刚接待完宗室女眷和命妇,就是酒味没有太和殿的重。

大玉儿看到儿子,立马热情的招呼:“皇儿快坐下,今天没喝酒吧?”

福临摇了摇头:“没呢,喝的水。”

“没喝就好,酒不是个好东西,你现在还小,能不碰就不要碰。就算以后长大了,也要少喝。”

这件事大玉儿已经跟福临叮嘱过了无数遍,听得耳朵都要起茧了。但又不能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只能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立马将话题转移。

“对了,额娘还有皇额娘,前往金陵祭拜明孝陵的时间已经定下。就在今年的五月初十,那天正好是明太祖的忌日。二位额娘,到时候要不要随皇儿一起,去江南走走?”

哲哲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前朝开国皇帝有什么好祭拜的,还不如回辽东祭拜一下皇太极的皇陵。“我就不去了吧,在京城里挺好。”

大玉儿有点想去,但是见哲哲已经拒绝,自己也不好意思说去,也只能忍痛拒绝:“我也不太想去,皇儿你带着孟古青她们几个去吧!”

在尚书堂里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如今孟古青的汉话十分流利。为人也较蒙古之时成长了很多,没有之前那么好奢侈和跋扈。

和一起学习董鄂?宛如以及朱媺婥两人相处的非常融洽,已经很难看出在蒙古时的影子。这次正旦日,国丈吴克善也带着贺礼来了,见到孟古青时十分诧异,还以为女儿被掉包了。

“额娘,还是出去走走吧,没必要把自己困在这紫禁城里。”福临继续劝着:“二位额娘想想,这天下是朕和朕的叔伯臣子们打下来的,您二位作为朕的额娘,难道就不想去看看,朕打下来的江山是什么样子吗?”

“京城和辽东,可没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美景。错过这一次,下一次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哲哲被福临说的有所意动,大玉儿立马劝道:“皇儿说的这么好,不如我们也去看看,长这么大,还没看过江南水乡哩!”

“那就去看看吧!”

哲哲点头同意,皆大欢喜。

两天休沐时间眨眼即过,官员们不得不从舒适区中走出,参与到繁忙的政务中去。“不是昨天才开始休沐吗,怎么今天就要处理公务了?”

初四这天,经福临用印,正式任命鳌拜为安徽巡抚,任命张存仁为江苏巡抚。安徽巡抚衙门设在金陵,江苏巡抚衙门设置在苏州。

宋献策被任命为了安徽布政使,作为鳌拜的副手随之一同上任。

学子要读书,福临自然也不例外。三人只能在济尔哈朗的带领下,来到尚书房的小房间里陛辞。

“都坐吧,朕现在还在读书阶段,你们隔三差五的就来找朕,这不耽误事吗?”福临看向济尔哈朗:“皇叔,伱等会向皇伯转告下,以后辞行只找本署长官即可。各院之官找各院长官,其他官员找内阁首相,左右相,没必要特地过来向朕辞行。”

“是。”

福临又看向鳌拜三人:“不过今天既然来都来了,朕也不做恶人,赶你们走。”辞行这种表忠心的事,在福临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安安心心把事做好,就是最大的忠诚。

“张卿,现在各地的第一要务就是分田,你没有分田这方面的经验,南下途中可以多向鳌卿和宋卿请教,他们在直隶做的就很不错。”

“你身上的担子很重,朕希望你能挑起来。朕还是那句话,若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向内阁提便是,合理之处朝廷肯定会大力支持。”

不消福临提醒,张存仁本身就有这个心思。他已经准备在南下途中,好好向鳌拜和宋献策等人讨教一番。至于福临说的困难,他也确实遇到了,也确实向内阁提了,但到现在还没个答复。

他今天来除了辞行,就是想通过福临,尽早把事情定下,这样他才能更好的治理江苏,不耽误五月的祭拜。

“陛下,臣今日过来,确实是发现了一个难事,想要得到朝廷的支持。”

“这事你跟皇伯说就是,朕现在年纪还小,主要任务是读书。朝中大事,自有内阁决定。”

“陛下容禀,此事臣已向内阁诸位宰相说明,只是宰相们说兹事体大,需要仔细商讨一番,无法立马给臣答复。”

福临看向济尔哈朗,想从他这里得到答案。济尔哈朗见状,恭敬的说道:“陛下,张巡抚说的是给江苏减税之事,此事确实兹事体大,臣等真的没办法尽快给出答复。”

江南本就是富庶之地,没多征税就很不错了,你还想减税?入关之处,北方诸省都有减税,甚至免税。去年秋收,朝廷根本没收上来多少税赋,到现在还吃着老本。

如今好不容易得了个财税重地,想着多少能收点钱上来。福临下一步计划就是兴办官学,没钱可不成。有些不高兴的看着张存仁,仿佛在说这事你也敢提?

张存仁见福临脸色有变,连忙解释道:“陛下,内中另有隐情,且听臣慢慢道来。”

“说吧,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关于江南,陛下可能听得最多的就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苏湖熟天下足等话吧?”

福临点点头:“难道不是吗?”

“是也不是。”从多尔衮有意让张存仁担任江南巡抚后,他就开始调查江南的情况,却是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今虽然从江南巡抚变成了江苏巡抚,但之前发现的问题,却依旧存在,甚至更严重了。

“经过臣一个多月的走访,如今江苏多种棉田,早已不是当初的鱼米之乡。且终明一朝,都对江苏课以重税,以至于百姓宁肯将田荒废,也不愿种田。”

“竟有这事?”这事福临确实不太清楚,不管是前世而是如今,对江苏这个地方的印象就是大内斗省,有钱。一个省甚至一个市,就能抵得过一个中等国家。

至于征税多,导致不愿种田,不止江苏,全国各地都有。所以福临才会特意叮嘱,定下四成正税后,谁多向百姓收税,他就要谁脑袋。

“臣以性命担保,此事千真万确。如今江南之地,肥了大户,苦了普通百姓。良田要么荒废,长满了杂草,要么就是种满了棉桑,无法产量。”

“睿亲王建议将江南大户尽数迁走,臣一百个赞同。可他们的田,多为棉桑之田,少量种植水稻。如此一来,哪怕是分田给百姓,恐怕也不足以养活江南百姓。”

“所以臣才想请内阁为江南之地免税三年,三年之后,逐年提高,直至征税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