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有将星养成系统 > 第145章 什么是仁政(4k)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5章 145什么是仁政(4k)

“报!主将旗帜不断向着西南移动!”

韩琦回首瞥了一眼,他明白予页这是在为他分担压力,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实在是太艰难了啊!

“全军听令!有战无退!有死无生!”

“宋军既然要阻止我们复仇,那么就让我们面对宋军将他们斩杀殆尽!”

“杀!”韩琦抽出配剑大喊道。

“杀!”韩军怒吼道,仁政的效果也就此体现出来。

士兵的等级有四级。

其一,以众之士,依靠人数的优势来提升士气,这是最低等的士兵。

其二,以志之士,依靠自己的志向来提升士气,但是在死亡面前,真正能保持志向的又有几人?

其三,以甲之士,只要有了尖锐的护甲,会带给自身心理优势,能让自己更为现实的活下来。

其四,敢死之士,连生命都已经不惜的部队是战场上最可怕的敌人,他们会到死都执行军人的命令,这样的军队,即便推倒也会拔掉敌人嘴里的牙!

仁政的效果可以让士兵从第一个等级直接变成第四个等级。

这便就是仁政的目的。

一时间,原本是要溃败的韩军已经稳住阵脚。

但是宋军还有许多兵力没有冲杀下去,或者说宋军的进攻还在继续进行。

毕竟宋军要比韩军多出三万军队来。

“时机已到!”陈宫出声道,“南宫将军,予页的帅旗已经到了西南方,我军只需要直取本阵,便能够结束战斗,减少我军的伤亡。”

“好!”南宫长万早就想出击了!

不得不说,这陈宫的打法还是有点东西的。

“升我帅旗!诸君,随我冲锋!”南宫长万高声道,他手持长戟,看上去威风凛凛。

“建功立业就在今朝!杀!”

另一旁,杜预等待着宋军真正的主力出现。

他对宋国最深的映像不是陈宫,而是那个类似吕布的南宫长万。

既然是这样,那么南宫长万必然会亲自冲阵。

他看了一眼身后蓄势待发的弓弩手,默默地点了点头。

南宫长万?

今天让你变成南宫刺猬!

他这么靠前,南宫长万肯定是能够出现的,他丝毫都不担心。

这个情况就是这个样子的。

事情的结果他能够想到,虽然这个弓弩不能够让南宫长万致命吧!

但是也差不多了。

今天的这个情况也就这个样子。

双方的算计,到底是谁更胜一筹呢?

陈禄兴、陈桂芬、陈连升这三个人能够反应过来吗?

要知道韩轨带着的六万韩军就快要到达这里了哦!

看着这惨烈的战况,杜预手中依旧押着两支军队。

这是为了保险起见,只要南宫长万一死,那么结局就注定了。

此刻右翼的军队已经来到左翼,为一些漏洞弥补上了新的兵力。

地形已经不允许宋军继续投入兵力了。

只能够不断加厚军阵。

宋军的势很强,但是韩军的势更强。

用人数来组成的军队是永远比不过永远死志的军队。

什么是信仰,越是穷困的人越是拥有信仰,不然他们活不下去!

韩国的仁政便就成为了韩军的信仰,这个是无可质疑的。

仁政,为什么要施行仁政。

为了便就是民心啊!

民心所向方可披靡不败,但是这个民心到底是什么能?

仁政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统治者的真实想法。

仁政虽然给百姓带来了益处,但是对于统治者来讲,仁政也会他带来了民心,尽管他不想施行仁政,但是为了仁政的额效果,他不得不去施行仁政,这是一种手段。

目的便就是为了让人为他效死力!

想当初智氏带着韩魏两家一起攻打赵家的时候,赵襄子为什么要退守晋阳啊!

当时长子城城防完备,邯郸城粮仓充裕,这两地都是坚守的好地方,但赵襄子偏偏选择了晋阳呢!

城防完备那是劳民伤财、消耗民力的结果,粮仓充裕那是竭泽而渔、压榨民脂民膏的结果,赵襄子清楚这一点,他认为百姓不会和他一起坚守城池,因此才放弃长子和邯郸。

尹铎是赵简子的家臣,他被赵简子委派去治理晋阳,在临行之间他问了一个问题,“蚕茧乎,保障乎?”

赵简子选择了保障,也就是以民为重,这便是赵襄子选择退守晋阳的原因。

人心!人心是很重要的!

民众享受了赵简子选择保障得到好处,日后便就会容易为赵家效死,这是晋阳城守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晋阳城被赵家经营了那么久,要的就是他们那一刻的效死力!

让他们赵家继续延续下去。

所以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仁政,都是有着各自的目的的。

世界上没有好人的,即便是好人,那也是有着他自己的目的,那怕这个目的只是为了自己的心情愉快,那也是目的,他得到好的心情,虽然称不上是利益,但是也是有目的的。

这个事情呢!

也就是这么一个事情吧!

仁政从来不是仁政,一时的仁政换来的是什么,这个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好了。

这个情况也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没有纯粹的东西,无论什么都是这样的。

杜预等待着南宫长万的冲锋,时机很重要。

战况已经很是焦灼了。

但是韩军是处于下风的,不仅仅是因为韩军的士兵少,还是因为杜预藏了两手。

最精锐的军队要留给了南宫长万,看来杜预对南宫长万还是很好的,这么重视。

不过话虽然视这么说的,但是当南宫长万真正出现的时候,杜预心中却毫无波澜,或许是预料之中吧!

不管怎么样,南宫长万是上勾了。

宋国依旧是用的车兵。

看着宋军的车骑向着自己奔来,杜预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成了!”

一瞬间,随着杜预的调动,韩军的弓弩立刻对准了奔驰的宋军车骑。

韩军形成三段,弩箭接连不断地向着向着宋军的车骑射去。

车骑可不比骑兵,这种东西前排战马死绝之后,后面的要么是撞上去,要么是停下来,这样对于车骑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更何况是在这种情况下,车骑即便是绕行,也会被韩军弓弩命中。

宋军车骑的势头已经被延缓。

杜预略微皱眉,这弓弩好像是出现早了些,南宫长万发现之后肯定不会再行冲阵。

“弓弩手,向西进军百步向东南射击。”想了想杜预决定先不纠结这个问题了,现在重要的还是先稳住再说。

同时让他藏起来的另一支军队出击。

现在宋军的军力虽多,但是展开却不是很顺利。

突然间,就在韩军弓弩手行动的这个瞬间,宋军的车骑却是分兵左右包抄了过来。

前面的车骑挡着杜预的视野,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弓弩手手忙脚乱之下只得胡乱射击,毫无章法。

好在另一支长枪军挡在前面,和宋军车骑厮杀在了一起。

很好!南宫长万,你的性命,我就收下了。杜预心中想到。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败在这里。

他怎么可能会败在这里呢?

只见南宫长万挥舞着长戟,韩军的长枪军不是对手。

眨眼之间,南宫长万便突破开来韩军的长枪军组建的防线。

杜预看着自己的佩剑,他的武力是和司马宣挂钩的,到目前为止,两人几乎同样强大,一个人会什么,另一个人就会什么。

那么南宫长万,他能否斩杀呢?

他看向南宫长万,他现在手拿着的情谊双剑中的谊剑,所谓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如果他拿着情谊双剑中的谊剑去和南宫长万打的话,他很吃亏得哎!

但是现在又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并没有什么办法。

不过他一直很不清楚这剑到底是有什么作用,但是没有什么办法,他研究了很久都是没有作用的。

而且,其实情谊双剑不应该是武器,而应该是礼器。

那么现在怎么吧?

当然是用画影剑啊!

南宫长万手持长戟已经斩杀杜预身旁的护卫,杜预猛然拔剑向着南宫长万招架而去。

杜预的武力经过司马宣的加成,也是很强的。

而南宫长万一路杀过来,体力上有所消耗,这个情况也就是如此。

不过这点体力消耗,或许会成为杜预战胜南宫长万的关键。

只是这个情况下,两人也不是很容易的!

必须速战速决!

两人都是这么想的。

最终,南宫长万输在了兵器上,凡兵怎么能够跟神器比!

画影剑出身不凡且跟着杜预,早就具备苴国国运,南宫长万的长戟不过乏器而已。

兵器被毁,南宫长万也是难逃一死!

被杜预取下人头,恰巧这个时候韩轨带着韩军赶到。

杜预当即高声道:“援军已至!南宫长万已死!”

“全军反击!杀!”

“南宫长万已死!”

“南宫长万已死!”

“南宫长万已死!”

顿时,韩军士气大增。

同时,突然出现的韩军援军,让宋军的压力倍增。

夫战,勇气也!

此消彼长之下,韩军的士气要比宋军高出两个档次。

要知道南宫长万对宋军的意义,那相当于一个战神一般的存在。

严格上来说,宋军的士气跌落不是简单地这么两件事情减一下这么简单。

现在宋军还能支撑着,不过是强撑着罢了。

做人那有不强撑着的!

不过是强撑着罢了!

呵呵!

此刻,面对突然出现的韩军,陈宫是很懵逼的。

为什么韩军会出现在这里?

尽管是紧急避险之下,陈宫连连指挥,但是他身边的军队也不过五千人,六万的韩军突然出现,自然是无法抵挡。

陈宫死于乱军之中,随后韩轨立刻带着军队向着北面战况焦灼的战场驰援而去!

“陈宫已死!降者不杀!”韩轨带着军队冲杀了下去。

顿时,宋军被四面包围夹击。

“陈宫已死!降者不杀!”

“陈宫已死!降者不杀!”

“陈宫已死!降者不杀!”

南宫长万和陈宫两人的身死,已经彻底让宋军崩溃。

面对重重包围,他们自然是要选择投降,难道还有其他什么更好的选择。

他们凭什么要为宋国效死力?

反正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什么不投降韩军?

听说韩军还是挺不错的。

仁政带来的效果再次体现。

如果宋国的生活很好的,那么他们此刻是不会投降的,很大概率。

如果他们投降之后发现不如在宋国的生活,那么他们是会有反心的。

而反之,现在他们或许不是真的投降,但是如果宋国生活不好,而韩国的生活好的话,他们就会成为韩人。

这叫既来之休走之。

啊,不对。

这叫,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至于这个依照的道理是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嗯,这话说的。

不多做什么评价了。

毕竟人家可是代表的贵族阶级呢!

可谁叫杜预也站在贵族阶级这边呢!

哎!

不敢多说,不敢多说。

这虽然不是一些人心目中仁政的目的,但是仁政是一种手段,只是被管用了这个名字。

最终的效果如何,那又怎么样呢!

享受了仁政带来的好处,那么出点力怎么了?

至于会不会死,那个嘛。

这是运气的问题。

不过现在阶级还没有固化,改命的方法还多。

越是混乱,改命的机会便越是多。

越是安定,出人头地的机会便越是少。

英雄造时势,时势成就英雄。

最终,宋军战死六万,俘虏三万。

韩军损失四万。

宋军还剩下六万,韩军还有八万。

杜预心中稍加思索,现在正是拿下商丘的大好时机啊!

这样一来,降伏宋国,他杜预同时统帅韩宋两军,岂不快哉!

他杜预也是要腰佩各国大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