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88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88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少姝的山水 > 第20章 彩云易散琉璃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叫做琉璃咯嘣的小儿玩具,少姝姐姐你们竟没有见过?”卫铄反问欢笑的众友,“好听不好听?在交城路两旁有很多售卖的摊位,也有的人像卖糖葫芦那样,在主杆周围插上细小竹棍,再把咯嘣们插在竹棍上,便于挑选,我头回见就移不开眼了,稀罕得把所有颜色都收齐了,心想带回去给侄儿侄女玩玩儿,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琉璃咯嘣:是底子薄脆,吹之有声的琉璃制品,据传已经有400余年的历史,是清朝康熙年间琉璃工匠创制出来的,不过既然山西的琉璃技艺在当时全国驰名,两者或有一定的传承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玻璃制造和西方玻璃进口到中国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考古资料,最迟在北魏时期,中国已掌握玻璃吹制技术,可以吹制器形较大的薄壁玻璃容器,因为当时没有玻璃的叫法,所以统称为琉璃也是可能的。据有关记载,中国各地类似“琉璃咯嘣”的手工制品都源自山西交城,吕梁市交城县夏家营镇覃村是“琉璃咯嘣”的原始产地,其样式五花八门:有锤形,也有葫芦形、盘龙、檀香壶等多种形式,且大小不一,最大的近一米。此外还可以制作出琉璃喇叭,可以模仿军号声,吹出悦耳的声调。在如今40岁以上中年人的记忆里,这个物美价廉的咯嘣儿多给他们带来过难以磨灭的快乐与满足。作为一项民间绝活,2007年,交城琉璃咯嘣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听听这声儿,所以才叫琉璃咯嘣呀!”大家恍然大悟。

“好,我也来试试!”少姝有样学样,青凤与孝儿也迫不及待跟着吹奏起来。

正当屋子里闹腾得不亦乐乎,珐花进来了,见他们嘴边一人一支怪异奇声的“喇叭”,惊得眼睛睁了个滴溜圆。

少姝笑着拉住她,也给她介绍了卫铄,大方的卫铄旋即送她一支“琉璃咯嘣”,欢迎她加入。

珐花诚惶诚恐,对于不知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人,卫姑娘都给与如此的礼遇,她觉得自己是沾了少姝好大的光。

孝儿的嘴吹累了,将细管捏在两掌相握的手心间,反复捏动,照响不误,大家直夸他机灵,兴奋之下,没有掌控好力道,那葫芦的薄薄底面竟在瞬息间爆裂了。

大家一时傻了眼,都直愣愣地看着地上的碎渣,才晓得这玩意儿多么不结实。

孝儿羞惭得耷拉下脑袋,不敢看卫铄的反应,才拿到手的好物,三不两下就给人家报废了,多么失礼。

青凤也吓到不敢再玩了,不住叹惋:“哎呀多可惜,真正是彩云易散,琉璃易碎呢。”

(彩云易散,琉璃易碎:白居易《简简吟》中有: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意思是说,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不坚韧牢固的,就好像多彩的云朵容易飘散,五彩的琉璃容易破碎。此处当然是化用了。)

卫铄却满脸的无所谓,招呼下人收拾打扫,慢悠悠念道:“琉璃咯嘣,只玩一会儿,噗嚓一响,烂了再换。”

众人纷笑之际,她大方解释:“碎了也没什么的,这可是卖货的摊主说的哦!孝儿还未尽兴,快来再取一支!”

少姝笑:“夺人所好不大合适,你买的这些,不是要给家里娃娃们带的吗?都叫我们弄坏了怎么能行?”

“瞧姐姐说的,等我回去时再买点就是了!”

见卫铄执意相送,大家便都笑纳了。

珐花却摊开一方手帕,俯身下去,目光如炬地拾捡碎片。

丫鬟们都劝:“我们做吧,姑娘小心扎了手。”

珐花充耳不闻,手捧着琉璃碎渣兴冲冲地看牢少姝,喋喋不休开了:“少姝姑娘,你能想得到么?琉璃还能有这么多鲜亮的颜色,我想把这些拿回去给父亲瞧瞧,如果能助他改进烧造就好了,专供道家地的琉璃瓦可能会锦上添花也说不定。”

少姝当下会意,大声呼道:“珐花要陪武师下城去了?”

“嗯,”珐花多少有点难为情,“我们刚接到的消息,明日天不亮就得收拾出发,整个窑里的陶工都要跟着下去,我是怕姑娘来找我扑个空,故连夜前来告知。”

青凤与孝儿也赶忙表示恭贺。

卫铄问:“原来珐花姐姐家里是制陶的?”

“正是,姑娘就叫我珐花就好。”转身面向卫铄,珐花怯怯一笑。

“你们家的窑口里出产书写文具吗?”

“有的,这个就是珐花家里的东西。”少姝从靠墙的橱柜里取出一只兔形的青瓷水盂。

立刻吸引了卫铄的注意:“哇,好好看!少姝姐姐是不是还有陶砚?”

(水盂:功能是盛磨墨用水,魏晋时期陶器制作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且造型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

(陶砚:砚台的种类较多,以石砚为最多,自古文人就把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定为中国的“四大名砚”,其中唯有澄泥砚是陶砚,作为陶瓷艺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陶砚制作始于汉代,后世多有烧制,目前收藏普遍认为山西绛县和江苏宝山烧制的澄泥砚是相对比较好的。)

见少姝依言统统取了出来,珐花习惯使然,主动为“客人”讲解了起来:“陶砚中的珍品非常难得,澄泥砚的作法颇为讲究,以绛州为最,以‘一匙之水,经旬不涸,一洼之墨,盛暑不干’,且发墨如油、不损笔毫,当地文人极为喜爱。”

(绛州澄泥砚: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砚谱云:“唐人品研澄泥研以为第一。”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澄泥砚由于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澄泥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具有贮墨不耗,积墨不腐、呵气生津,触手生晕、发墨而不损毫的特点,前人多有赞誉。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

“我见过工匠们在河水中筛洗极细的泥土,说是用来作陶砚的,”青凤想到了,“看来从选料开始,澄泥砚就要比一般陶瓷制品更加细致,无怪乎成品观若美玉,抚若童肌。”

珐花点点头:“以沉淀的汾河渍泥为主料,澄而制砚,颇费周折,从采泥到砚坯,通常需要耗时一到两年,故此陶砚的坯块尤为结实,风干后反复击打令其质坚耐磨,以竹刀雕琢成砚形,微阴干后以利刀刻削,不施彩釉,烧炼一伏时,再用黑蜡、米醋相参蒸多次……经此种种繁复工序,方能使砚台坚如铁石。”

“火候太过,墨在砚上打滑,不可取;火候不足,磨墨时泥墨俱下,更不可取。”少姝补充道,她还是特别关注火力的掌控。

“不施彩釉做出来的,就是这样啊……”孝儿似通非通,也凑到卫铄身边看她手中色的一方鳝鱼黄色的砚台,也觉雅致脱俗。

“很古朴是不是?由于用料来源、烧制时长的差异,同窑所出也会迥然不同,幻变出的色彩各异,其中以朱砂红、鳝鱼黄为上乘之色,此外还有朱砂红、蟹壳青、豆沙绿、檀香紫等各种品相,器物表面的砂斑点亦有所区隔,点大些的叫豆瓣砂,小的叫绿豆砂,一般来说,大小斑点皆备者属于佳品,很适合落墨。”

见珐花讲得有趣,众人连声赞叹,深信不疑。

卫铄又往案上逐一看去,除了澄泥砚,还有两件瓦砚与辟雍砚,每样都令她不忍释手,爱到不行,忽而却脸色黯淡下来,可怜兮兮地说:“在姐姐这样的行家面前,我就实话实说了,洪山窑烧制的陶砚工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且贮水不涸历寒不冰,此来本想着要去挑选几件的,只是姐姐明日就要下山了……”

(瓦砚:即是用古代建筑物上的瓦改制而成。瓦砚之材多取自秦汉晋宫殿殿瓦,如阿房宫、末央宫、铜雀台等。这种瓦所取之土质极为细腻,烧制工艺极精,不易渗水,特别是铜雀台的瓦,瓦以土和胡桃油相拌,还掺入了黄丹,铅、锡等物,是一种很别致而珍贵的砚台,传世品极少,价值极高。)

(辟雍砚:瓷砚的一种,器形为圆形多足,富观赏价值,魏晋时期,以一种造型为带足圆盘的瓷砚最为流行,到隋唐时期达到最盛。)

珐花一愣,耍了半天嘴皮子了,引得人心中痒痒起来,却没有机会展示她家窑中的珍藏,心中自是抱憾,也只能苦笑着道歉:“事出有因,还请卫姑娘见谅。”